课程思政视角下留学生纺织专业实验教学探索

2022-01-06 05:17管晓宁王富军饶秉钧陈文娟
纺织服装教育 2021年5期
关键词:留学生纺织思政

管晓宁,林 婧,王富军,李 娴,饶秉钧,陈文娟

(东华大学 纺织学院,上海 201620)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进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渠道[1]。然而由于留学生的成长环境、文化背景与我国学生不尽相同,这种特殊性和复杂性要求我们在思政教育上讲求润物细无声的方法与技巧。开展留学生课程思政教育不仅有助于传播中国优秀传统纺织文化,还有助于提升留学生的思想道德及综合素质,有利于培养“知华、友华、亲华”的国际人士[2]。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 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3-5],给留学生教育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在我校(东华大学)留学生纺织专业实验课程教学中,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以课程思政理念为指导,在专业课学习中融入中国优秀传统纺织文化,传递中国声音,并且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完善个人品质,树立健全人格,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 留学生纺织专业实验课程开展思政教育的必要性

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国大学生课程思政教育已日趋完善,大部分教师能够将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较好地融合在一起。但针对留学生的课程思政教育研究较少,因此非常有必要开展留学生纺织专业实验课程思政建设。

1. 人才培养的需求

我校留学生纺织专业实验课程主要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2018年教育部印发《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在人才培养目标中提出,来华留学生应当熟悉中国历史、地理、社会、经济等中国国情和文化基本知识,了解中国政治制度和外交政策,理解中国社会主流价值观和公共道德观念,形成良好的法治观念和道德意识[2]。但是如果只是单纯地给留学生输入思政知识,生硬地通过课堂灌输中国国情、中国文化或是价值观教育,可能会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2. 传播中国优秀传统纺织文化的需求

纺织专业实验课程在教学氛围、学生参与程度、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有着理论课无可比拟的优势。每堂课学生都要制备样品、操作仪器等,因此教师可在基础知识中加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实践操作环节介绍一些中国传统工艺,引导留学生学习、吸收并传播我国悠久的纺织文化。

3. “抗疫”与纺织实验技术结合的需求

纺织专业实验是一门涵盖纤维、纱线、织物检测和工艺的综合性课程。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纺织工艺、纺织检测等技术为疫情防控贡献良多,如非织造熔喷工艺、口罩防护性能检测技术等。关注疫情,关心每一名留学生,传播纺织实验技术,让每一名留学生在纺织学科领域中具有较好的国际视野,在多个国家的实际环境中运用和发展本学科的知识、技能和方法。

通过留学生纺织专业实验课程思政的建设与完善,为课程设定思政教育目标和详尽的教学计划,开展符合时代特征和留学生个人发展的思政教育,建立一个留学生课程思政教育方法体系。

二、 留学生纺织专业实验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通过纺织专业实验课程的学习与实践,留学生可以全面地了解纺织原料、半成品及成品的加工工艺、检验及鉴别方法,掌握纺织工艺设备及材料测试仪器的基本原理和规范化使用,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纺织材料的综合分析,同时通过案例穿插、专题嵌入,将隐性的育人元素融入纺织专业实验教学,使专业实验知识、能力、素质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留学生纺织专业实验课程思政教学目标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通过理论知识的讲授,将中国悠久的纺织文化、思想、技能介绍给留学生。衣食住行,纺织为首。中华五千年,薪火永相传,纺织文化也是一直伴随着中国文化起源与发展的。通过纺织文化及纺织基础知识的教授,可以让留学生更加熟悉中国文化,增加对我国社会现实的理解与认同。

(2) 通过安全教育及考核,包括实验室规章制度学习、设备安全设施培训如消防演练等,使留学生养成遵守规章意识、安全实验素养及安全责任担当等品格。

(3) 根据留学生的个性及需求,充分利用实践教学环节,促进留学生更好地掌握和拓展纺织专业基础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在纺织专业实验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围绕追求真知、创新精神、科学道德、学术规范等,结合学生情况因材施教,培养科学思维方法和训练科研能力,做好基础实验课与科学研究间的衔接、过渡。

(4) 学生通过标准检索、资料查询等信息获取手段的学习训练,了解GB、ISO、ASTM等不同测试标准的差异,了解国际市场对纺织品的要求。正确认识和评价科学实验的方式方法,立足现实、展望未来,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5) 通过实验总结报告等,培养留学生总结、归纳、整理等逻辑思维能力,自觉抵制编造、篡改实验数据等学术不端行为,提高学术道德修养。

三、 留学生纺织专业实验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我校纺织实验中心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将思政教育内容潜移默化地融入纺织专业实验课程教学,不是空洞地讲思想政治,而是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技能相互融合,构建符合纺织学院留学生特点的实验课程。

1. 构建留学生纺织专业实验特色课程思政体系

在“实验室安全教育”部分,教师主要以专题式、案例式、参与式和混合式教学方法进行讲授。现阶段,实验室对国内学生的开放度较高,他们也得到了较多的安全培训。相比而言,留学生由于语言等各方面限制,安全技能培训不够完善。因此,将安全知识和技能学习放在课程第一位,让每名留学生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安全责任意识。

在“材料认识”部分,可着重对比不同国家的传统纺织产品,讲述各国差异。如波斯地毯是很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重要产品,多用纯羊毛、棉丝或棉线织成,色彩多变,风格独具特色。在课程教学中,可以讲述中国地毯的类别和特色,特别是可重点讲解丝织品,中国的丝织品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借丝绸这一材质、这一物品、这一技艺,中国的丝绸文化得以传承。

在“纺织品检测”部分,以《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2019年休闲服装等77种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情况的通报》为切入点,通报指出在市场上抽检300批次产品,其中有29批次产品不合格,不合格率达9.7%。不合格项目涉及纤维含量、pH、耐水色牢度、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等,这些检测技术都是在纺织检测中比较常见的。我们可以通过技能的学习,感受到检测技术与方法在市场中的需求和重要性,测试的每个结果关乎着消费者健康、企业发展等方方面面,如何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公正性、可靠性,取决于每个检测者的专业操作水平及职业素养。这其中蕴含着作为检测人员的责任意识、科学道德等育人元素。

在“纺织工艺”部分,可以让留学生尝试传统的染色、印花、纺纱技术,然后体验新型技术,实现对传统技艺的传承、创新和推广,了解中国传统纺织工艺。以我国新疆纺织印染为例,由于各民族的历史传统、生产方式、民风民俗等的不同,加之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的畅通交流,古老的东西方文明在我国新疆地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新疆印染的独特魅力。古老的印染品制作过程是可以被模仿的,但是匠人的技艺与手法以及产品所赋予的“匠人精神”和文化内涵是不可复制的。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如何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对文化及技能进行创新,促进可持续发展,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以这样的方式让留学生参与其中,体会互学互鉴、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7]。

2. 抓好实践操作主渠道,加强思政建设

实践教学是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我们将思政育人目标细分到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建立了“三过程、六环节”实践教学模式。力争做到不漏掉一个点,不漏掉一个人,深挖其中的育人元素,让留学生在掌握操作技能的同时自然而然地养成遵守规章制度、自主学习、实践创新、实事求是等优良品质。同时让留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养成团队意识,学会团结协作,树立良好的责任意识等。“三过程、六环节”实践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

图1 “三过程、六环节”实践教学模式

同时,我们对每一实践环节进行深入分析,深挖文本内容,通过发散思维产生联想,建立了留学生纺织实验课程思政要素的教育路径和融入方法。具体操作要点如表1所示。

3. 推进“线上+线下”混合思政教育模式

学习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不限于时间和空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广泛应用于实践教学。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教育部提出“停课不停学”,这无疑对我校留学生纺织专业实验课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实验课面向的留学生主要来自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部分学生无法正常入校学习。“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不仅突破了地点的局限性,而且促进了教学真正转向以学生为中心。将实验室规章制度、仪器操作说明等内容制作成视频,建立网上智能化系统,形成“线上+线下”全方位展示的阅读文化[8],留学生可在线上进行全英文实验课程理论及操作的学习,教师也可以同步在系统中查看学生的学习情况。将思政育人元素融入“线上+线下”教学,通过微课、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手段,潜移默化地开展思政教育,培养留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高度的责任意识;通过跨文化身份认同,让留学生理解不同群体之间的行为规范,帮助其深刻认识、理解并遵守实验规范和学术道德。当每一名留学生不仅掌握了专业知识,而且成为中国文化的感知者和传播者时,即达到了课程改革的目的。

表1 实践环节对应的思政教育路径和融入方法

四、 结语

课程思政是高等教育的新导向,依托留学生纺织专业实验课程,将育人元素巧妙地融入到专业知识传授和实践技能训练中,有助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纺织文化,不断提升留学生的思想认知。教学实践表明,留学生纺织专业实验课程思政教育具有较大的可行性,可以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具有其他教育方式不可替代的优势,值得深入探讨。

猜你喜欢
留学生纺织思政
澳洋纺织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纺织届的“两优一先”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留学生的“捡”生活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