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化县地名通名的构成及其地域色彩
——兼与赤峰市地名之比较

2022-01-07 10:02姜珍婷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新化县新化赤峰市

姜珍婷

(1、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文学院,湖南 娄底 417000;2、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梅山文化研究中心,湖南 娄底417000)

地球表面的形态样貌是千姿百态的。生活在不同地貌形态之下的各民族,在通过生产劳动与自然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过程中,学会了用自己民族的语言,为自己生活辖域的地理实体及周围的山川湖海、草原平地、坡崖沟坎、溪水河流等命名。然而,由于各民族生活在千差万别的自然环境中,环境提供的可资命名的依据并不完全相同。故而,处于不同生态位上的民族,各自形成了一套对自然环境命名的地名系统。这个以反映自然地理特征为基础的地名系统,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各民族所处的生态环境,能不同程度地反映出民族形成和发展演变区域的地理环境特点,是解构和还原该地域民族特性的重要文化媒介。

一、地域条件对通名命名的制约性

汉语地名的结构成分包括通名和专名,在构成上大部分是专名+通名的形式。关于通名和专名的定义,李如龙认为:“通名标志着人们对于自然地理环境的认识和分类,记录着人类改造自然的各种举措和设施,也体现着行政管理的区划系统。专名的形成则和人们对该地域的最初理解和认识相关,体现着各式各样的‘命名法’,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地名的‘得名之由’。”[1]由此可见,在汉语地名中,“通名”应是指普遍存在的有着明显共性的地理实体、人文景观、行政区划等。“市、县、山、河、沟、庄、庙、铺、台”等均应归属入通名中。在汉语地名中,一般是专名在前,通名在后。在前的专名是对该名所指代区域特点的简要记录、说明、描写。而在后的通名则起着定类的作用,标注着地名词组所指称区域的地理类型。

汉语地名的结构成分及其构成方式具有诸多的共性。但鉴于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民族众多的国家,不同的区域,其地形地貌、气候物产及在此条件下产生的生产生活方式、风俗习惯都有着显著的差异,这些差异性会直接决定人们在地名命名中对通名的择取。譬如,在一个多丘陵山地的区域,山区是当地居民的主要生活场所,他们必然会对山体的各种形态认识得更为精微,由此而在山地类通名上呈现出多样化、高频化的特征。而在平原地带,地形地貌的变化不大,可识别性和标记性的自然景观不多,人们对通名用字的选取必然会偏向于人文类景观。同样,在一个地理位置重要、军事活动频繁的地域,其通名中必然会多用营、寨等词,而在经济繁荣,商业活动发达的地域,其通名用字则会多场、市、集等词。地域特征除了制约着自然类和人文类通名的用词外,对行政单位类通名也有着同样的影响力。在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其通名用词就会打上民族政策、民族历史、民族语言的烙印,譬如,同为省级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通名是自治区,而湖南省的通名则为省。内蒙古的行政区划通名中有旗、苏木、嘎查等,这样的行政类通名字甚少出现在其他各省市。除了民族的原因导致行政通名的地域性外,城乡的差别也是形成行政通名地域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城市,办事处和社区是常用行政通名,而在农村,乡和村是常用行政通名。

由上述简论可知,通名的用词及出现频率是深受地域特征制约的,是一定地域条件下的语词修辞。因此,通过对特定地域的地名通名展开研究,能够发掘出该地域方言语词下的深层地理历史动因。

二、新化地名通名的词汇分析

湖南新化县位于湖南省中部偏西,娄底地区西部。在雪峰山东南麓,跨资水中游两岸。地理坐标:北纬27°31′-28°14′,东经110°45′-111°41′。东北至东南与涟源、冷水江市交界,南至西南与新邵、隆回县为邻,西至西北与淑浦县接壤,北与安化县毗连。新化县总面积3567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1.693%,占娄底地区面积43.94%。

新化县是一个有着上千年历史的古县,据同治《新化县志》载;“新化地,隋隶潭州,唐入邵州,五代时为蛮獠所据,宋初未置县,地属邵阳及‘梅山蛮’。……宋熙宁五年开复为梅山,析其地为二,安化为上梅山,隶潭州,新化为下梅山,隶邵州。”[2]456

由上述可见,在湘中地域,新化县地理位置、历史渊源、文化归属均十分独特,以其地名通名这一外显的语言形式为媒介,从地理语言学角度进行解构和阐释,分析其理据性,将对该地域地理历史特点、民族文化特征等的研究具有开拓和深化意义。

通过对《湖南省新化县地名录》中地名的调查统计分类发现,新化县自然村落的通名用词共有74个,使用频率最高的是“冲”,共1065次,占6807个自然村落名的15.65%,其次是“湾”,共有641次,占总地名的9.42%,第三是“山”,共478次,占总地名的7.02%。现将其自然村落通名及其在地名录中出现条次概况统计如下表1:

表1:新化县自然村落通名用词统计表

新化县自然村落通名用词虽多,但大体可分为以下2大类12小类,

(一)自然景观通名类聚

1.表示山间高地的通名共17种

“山”“峰”“岭”“塝”“坳”“排”“台”“岩”“界”“垴”“圫”“墈”“峁”“坡”“垭”“堎”“畲”。

如:半山、大湾山、九溪山、万龙山、大象山、雷鸣山、尖峰、维峰、牛寨岭、穿岩岭、东古岭、陆家塝、马颈坳、横阁坳、扁担坳、当阳排、老屋排、王家台、谷丰台、观音岩、鹤嘴岩、后龙界、野鸡界、松树界、谭家垴、羊牯垴、鹅梨树圫、牛丫圫、洞子墈、芭蕉峁、麻石坡、枫树垭、白岩堎、大畲等。

在这17种山地类通名中,“排[bhæ13]”是一个表示山坡上狭窄平地的方言词,在《新化地名录》中记作“排”。“圫”在《新化地名录》注音为[thuo35],并释义为圫上,故此字应为“岮”字之误,在新化方言中读作[tho13],为有凸出平地的山坡。“畲”在新化方言中念作[ya13],本有两层含义,一为畲族,二为焚烧田地的草木,用草木灰做肥料的耕作方法。但第二种含义也与畲族相关,如《临汀汇考》载:“畲客开山种树,掘烧乱草,乘土暖种之,分粘不粘二种。四月种,九月收。”[3]而在新化县,由于以山地丘陵地形为主,刀耕火种也是其主要的耕作方式,因此在当地用“畲”来指称在山地上开的荒地。在此,把它列入到山地类通名中,这样的通名虽在新化地名录中只出现了两次,但显然具有鲜明的地域色彩。

2.表示山间平地的通名共4种

“冲”“坪”“垅”“甸”

如井头冲、干家冲、黄龙坪、凤阳坪、何家垅、月湾垅、杨家甸、彭家甸等。

3.表示山间洼地的通名共2种

“凼[dhä21]”“坑”

如丝茅凼、锅坝凼、罗心坑、铜星坑等。

在这6种山间低洼平地的通名中,“凼[dhä21]”为山间洼地的意思,虽易积水,但与水没有关系。“坑[khõ33]”其实是沟,但不是水沟是山沟,其低洼的程度要高于“凼”。

4.表示地下地形的通名共1种:

“洞”

如白水洞、檀木洞等。

5.表示各种水文环境的通名共15种

“洋”“江”“河”“湖”“溪”“塘”“潭”“湾”“洲”“池”“井”“田”“滩”“圳”“荡”

如:小洋、潘洋、三溪江、油麻江、锁匙江、茅洲河、白岩河、烟竹湖、九寨湖、化溪、汝溪、鼎溪、洋溪、白溪、温水塘、鹧鸪塘、龙潭、深碧潭、红田、水打田、坛山湾、大石湾、洗马池、鲢鱼洲、猪头井、擂钵井、太阳滩、周家滩、石圳、同美圳、雷公荡等。

在《新化县地名录》中有两次用到“洋”即“小洋”和“潘洋”,之所以以“洋”命名,是因为此两处都为江水合流之处,江面平阔,江水盛大,故当地居民称之为“洋”。以“洋”命名带有夸张的意味。而“湾”应该是兼有山水意义的通名,在新化县,群山耸立,溪流纵横,水随山势而曲折蜿蜒,因此“湾”既是水湾亦是山湾。

6.表示具有交通意义的地形通名1种

“口”

如:猪公口、雷公口、双江口等。

“口”这个通名是由隐喻产生的,它是一个兼具山水意义的通名,既可指山口也可指水口,如“石冲口”即为山口,而“双江口”则显然为水口。“山口”和“水口”在交通、军事上具有重要意义,但就新化县而言,因地处南楚,历史上战事甚少,故交通意义要高于军事意义。

(二)人文景观通名类聚

1.表示宗教建筑物的通名共7种

“庙”“寺”“殿”“观”“庵”“堂”“宫”

如:真新庙、李氏家庙、西泉寺、麻油寺、金树殿、真人殿、石山观、崇阳观、朝天庵、太平庵、观音堂、玉虚宫等。

2.表示园林建筑物的通名共4种

“亭”“楼”“阁”“园”

如:理亭、格虎亭、八角楼、三义阁、文昌阁、凤尾园、竹园等。

3.表示一般人工建筑物的通名12种

如: 尧公寨、黄牛寨、官庄、栗树庄、蒙化堂、行恕堂、省吾庐、老屋、黄家院、游家院、老屋场、周美屋场、张家、西畲山馆、万家桥、接龙桥、石渣牌、南昌第等。

4.表示生产、贸易等活动场所的通名类聚

(1)表示手工业生产活动场所的通名共4种

“窑”“坊”“场”“厂”

如:罐子窑、江田窑、螃夹坊、槽坊、石禾场、看牛场、铁湾厂等。

(2)表示商业贸易场所的通名共3种

“市”“店”“铺”

如:石枫市、三合店、杉木店、福典铺、潮水铺等。

5.表示道路交通的通名共4种

“街”“巷”“路”“码头”

如:东正街、向东街、毕家巷、兴贤巷、南墙路、城南路、大码头、炭码头等。

(三)新化行政区划单位通名类聚

因《新化县地名录》编订于1983年,距今已近四十年,期间新化县行政区划变动频繁,故本文对新化县行政区划通名的数据统计不再以《新化地名录》为据,而是以新化县委办2014年区划为依据,现将概况呈示如下表2:

表2:新化县行政区划通名统计表

由上表可见,新化县行政区划通名共8种

“县”“镇”“乡”“林场”“办事处”“村”“工区”“社区”

如:新化县、白溪镇、奉家镇、科头乡、天门乡、大熊山林场、上渡办事处、红田村、许家村、高峰工区、芦茅江社区等。

三、新化地名通名的地域特征

尽管汉语地名在通名上存在很多的共性,但因为每个地域都有着独特的地形地貌、历史沿革、习俗观念;因此,在通名的命名及用字频率上都会显出个性,通名命名中的地域特征也就体现在其中。为了鲜明地显现出新化县地名通名的地域特征,深入发掘出地域特征对地名命名的制约性,本文以内蒙古赤峰市地名通名为对照点,对新化县地名通名修辞的地域特征展开研究。

(一)新化县与赤峰市地名通名条数对照

现将湖南新化县与内蒙赤峰市各类通名及出现例次比照如下:(见表3—表9)

表3:新化县与赤峰市行政类通名及出现条数对照表

表4:新化县与赤峰市山地类通名及出现条数对照表

表5:新化县与赤峰市平洼地类通名及出现条数对照表

表6:新化县与赤峰市水文类通名及出现条数对照表

表7:新化县与赤峰市宗教类、园林类通名及出现条数对照表

表8:新化县与赤峰市一般人工建筑类通名及出现条数对照表

表9:新化县与赤峰市生产贸易类、交通道路类通名及出现条数对表

(上述赤峰市数据均来自王洪莉硕士论文《赤峰地名研究》,中南大学,2010年)

(二) 两地通名的异同及地理语言学阐释

上述统计表格显示:新化县和赤峰市在通名的选用上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深入解读这些差异性,挖掘其产生的原因,我们能够发现新化县地名命名的地域特征。

1.行政单位通名的异同及其地理语言学阐释

表3显示:在行政单位名中,两地通名的主要差异性在于赤峰市有三个具有民族性的行政单位名即“旗”“苏木”“嘎查”。而新化县的通名中多了“林场”及其所辖的“工区”,以及社区三个行政单位名。

“旗”是内蒙古特有的行政区域单位,其行政级别和县相同。“旗”是古代军队单位编制的名称,清朝时期全国的地方行政区域设置主要是省、道、府(州),但在内蒙古则另有一套社会组织形式——八旗制或盟旗制。现在赤峰市的通名“旗”便来源于这一历史性的军事编制。“苏木”来源于蒙古语,其行政地位介于旗与村,相当于乡。“嘎查”是蒙古族的行政村,在内蒙古有关盟市所属旗的行政编制下,设嘎查,其行政地位相当于村。

内蒙古是一个以蒙古族、汉族为主的多民族自治区,而处其辖域内的赤峰市更是商族、东胡族、匈奴族、乌桓族、鲜卑族、库莫奚族、契丹族、蒙古族等北方少数民族繁衍生息之地。赤峰民族发展史的记载,可以上溯到春秋战国时代。在春秋战国时代,赤峰北部为东胡地,南部为燕国北境。而到了秦代,赤峰有些地域已归入中央政府的版图,如其南部先属辽西、右北平二郡,后属匈奴左地;北部先属东胡,后属乌桓。在以后漫长的历史时期,赤峰始终是一个少数民族聚集、民族交往频繁的区域。赤峰市现共有30个民族,汉族人口346.95万人,占赤峰人口的多数;蒙古族人口83.77万人,回族人口超过2万,满族人口超过10万,另外还有朝鲜族、达斡尔族等民族。多民族的发展史直接影响了其行政、军事的建制制度和语言。“旗”“苏木”“嘎查”这些行政类通名的选取正是该地域民族分布状况的产物,是修辞在语词层面呈现出的地域色彩。透过这些通名,我们能看到该地域曾有过的民族发展史。

相比之下,虽然新化县在唐宋时期的居民是梅山峒蛮,包括了以瑶族为主的苗瑶侗等族。但在宋以后,由于官军多次征剿,瑶民大批南迁。留下来的瑶民或退居深山,或讳其所出,客依、融合到苗、汉等民族之中。到了明初,“扯两江填湖广”,大批汉族移民进入梅山,进一步改变了当地的民族结构。“新化徭民于明末死徙殆尽,其地即今奉家、江东二村是也,皆已内属——故新化无徭生。”[2]959-960现在,新化的少数民族基本上是抗战时期避难及建国后因工作、婚姻关系来县的。据解放后进行的四次人口普查统计,新化县少数民族人数如表10:

表10:新化县少数民族统计表:

由上述分析可知,尽管新化县在历史上曾有过瑶族聚居的情况,但自北宋以来,其民族迁徙、民族融合的速度极快,民族分布状况渐趋单一化,汉族在全县人口中占绝大多数。因此,在新化县现有的行政类通名中,缺乏具有民族语言和民族制度特征的通名。

“林场”和“工区”是新化县有别于赤峰市的两个行政类通名。这两个通名的出现与新化县的地理物产息息相关。新化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沛。地形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雪峰山支脉从西南逶迤入境,向东北延展,形成了六大主要支脉,即天龙山、桐凤山、奉家山、古台山、凤凰山、大熊山。适宜的气候条件和地形条件使得这些山峰山高林密,林业资源十分丰富。特别是古台山和大熊山两山的活立木蓄积量多达15.45万立方米。为了实现对林业资源的有效管理,新化县政府在古台山和大熊山专设两座国营林场,下辖13个工区。“林场”和“工区”这两个行政类通名正是这种地理物候下的产物。而在赤峰市,虽然也多山地丘陵,但属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草原面积较广,林业资源没有新化丰富,故其行政通名中缺乏“林场”和“工区”。

由上述对照分析可知,不同的地域,其地形地貌、气候物产、民族发展和民族分布都会有所不同,而正是这些不同的地域特征直接影响到了地名通名的命名,从而使新化方言修辞在语词层面呈现出鲜明的地域色彩。

2. 自然景观类通名的异同及其地理语言学阐释

根据表4、表5、表6可知,新化县自然景观类通名共有40个,其中表示山中高地的通名共17种,即“山”“峰”“岭”“塝”“坳”“排”“台”“岩”“界”“垴”“圫”“墈”“峁”“坡”“垭”“堎”“畲”。表示山间平地的通名共4种,即“冲”“坪”“垅”“甸”。表示洼地的通名共2种,即“凼”“坑”。表示地下地形的通名1种,即“洞”。表示各种水文环境的通名共15种,即“洋”“江”“河”“湖”“溪”“塘”“潭”“湾”“洲”“池”“井”“田”“滩”“圳”“荡”。表示具有交通意义的地形通名1种,即“口”。而赤峰市自然景观类通名共有13种,其中山地类的通名共5种,即“山”“岭”“梁”“台”“坡”。洼地类通名2种,即“沟”“洼”。平地类通名1种,即“地”。水文环境类通名共5种,即“湾”“河”“浩特”“泉”“井”。

比照之下,首先在自然景观类通名数量上,新化为40个,比赤峰市的13个多了27个。其次,在各类通名出现的频次上,两地也出现了巨大的差异。以两地共有的通名“山”“岭”“湾”为例,“山”在新化县地名中出现了478条次,而赤峰市为88条次,“岭”在新化县地名中出现了475条次,而赤峰市仅为7条次,“湾”在新化县地名中出现了641条次,赤峰市为40条次。

自然类景观通名类数的多寡及其出现的频率,是与当地地形地貌的多样态和复杂性分不开的。新化县为半山、半丘陵地貌特征。其西部、西南部和西北部多为山地,东部、东南部和东北部为丘陵地。而赤峰市地处内蒙古高原向松辽平原过渡地带,其地貌形态为:山地面积占17.74%;高平原占5.72%;熔岩台地占3.21%;低山丘陵占19.44%;黄土丘陵占22.9%;河谷平原占8.17%;沙地占23.3%。地貌形态虽有山地、高平原、熔岩台地、低山丘陵、沙丘平原。但山地面积仅占17.74%;其他多为高平原、台地和丘陵。平原和台地地形起伏不大,地表样貌变化不显著,特征不鲜明。在求实修辞原则制约之下,两地地名的通名类出现了巨大的差异。

赤峰市的山地通名只有7种,而新化县的山地通名则多达17种。17种山地通名的出现充分体现出了山地居民对山地地貌认识的精微化。在新化,群山迭起,山体蜿蜒起伏,其高低、大小、尖团、隆起、弯曲、凹陷的形状是千变万化,各有差异的。这些差异性是当地居民辨识地理实体、地理位置的主要依据;所以,同为山坡,在他们的认知世界里,有凸出形的“塝”,有低矮形的“墈”,有斜坡状的“排”,有坡度较长的“堎”,有倾斜度大的“坡”,还有凸出平地的“岮”。有高山就有平地,对山间平地的认识,新化居民们也同样十分精微。他们把山间平地分为了夹在群山之间面积较窄的“冲”,面积略宽的“垅”,面积较宽、地形开阔的“坪”,地势低洼的“凼”,地势低平的“甸”,地势凹陷的“坑”。新化山地类通名的多样化和细致化,是由新化多山地丘陵的地形地貌特点决定的。在这一点上,它迥异于赤峰地名通名,是特殊地域条件下的语词现象,是修辞地域性的鲜明体现。

上表显示,新化县水文类地名通名多达16个,而赤峰市的水文类通名仅为5个。两地水文类通名数量的多寡、频次、用词特点是受其地域的气候条件和地形条件制约而成的,是一定地域条件下的产物。

赤峰属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冬季漫长,春秋季干旱少雨。赤峰的水资源远没有新化丰富,而其地形地貌又相对单一,故匮乏凹凸起伏、蜿蜒回转的地形条件去积水蓄流,所以其水文类通名仅为5个。但在这5个通名中,“浩特”是一个具有民族色彩的通名。“浩特”来源于蒙古语,原意是水草旁的聚居地,作为一个以牧业为主要生产方式的地域,丰茂的水草地在当地居民的认知世界中是极为凸显的。因此,“浩特”成为了内蒙一个特别的地名通名。作为一个融合了民族性和地域性的通名,“浩特”的出现充分体现出赤峰作为一个多民族地域的语词修辞特色。

新化县水文类通名的多样化及其出现的高频次则与其地域降水丰富,地形地貌复杂多变有着直接的关系。在新化,与山地相伴而生的是丰富的水资源。在群山林立、丘陵起伏之间,溪水奔流。全县河流长度在1公里以上的有266条,其中常年不断水的有89条,最大的资水纵贯全县,河段长达90公里,平均流量每秒377立方米。新化溪流纵横的水文环境直接决定着地名中水文类通名的种类和出现频次。“洋”“江”“河”“湖”“溪”“塘”“潭”“湾”“洲”“池”“井”“田”“滩”“圳”“荡”,与水文环境相关的各类通名新化县几乎都有,特别是“湾”“溪”“塘”,出现的频次分别多达641、222、194次之多。在新化,溪随山转形成湾,水流集聚而形成塘,溪流、山塘随处可见,在这样的水文环境下,“湾”“溪”“塘”类通名呈高频出现的局面。除了湾、溪、塘出现得比较多外,在新化地名通名中,“田”出现得也是比较多的,共67次。通名“田”的出现与新化县的耕作方式有着直接的联系。在新化,能藏水的平地被开掘为水田,主种水稻,在山地,开荒为畲,种各种经济作物。以“田”为主要耕种场地的生产方式使“田”成为了凸显对象,它由此而成为了新化地名中较常见的通名。而赤峰市,以牧业为主要生产方式,因此,在其地名中不可能出现“田”这样的通名。水资源丰富,地形地貌的丰富多变,形成了新化县地表储水的多态化,“洲”“池”“井”“田”“滩”“圳”“荡”等各类水文类环境通名就此出现在新化地名中,构成了该地地名命名的特色。

在自然类通名中,新化还有一个有别于赤峰市的地名通名:“洞”。“洞”在新化地名中出现的频次也是比较高的,达65次,这与新化的地质构造有着直接的关联。在新化县,有很多地方为岩溶地貌,故地下多溶洞,其中最著名的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梅山龙宫”,共有九层洞穴,由上万个溶洞组成,是“天下奇洞”。梅山龙宫仅为新化县溶洞的一个代表,但从它的规模我们可以看到岩溶地貌在新化地域分布的盛况。独特的岩溶地貌让“洞”成为了人们认知视野中比较凸显的自然景观,用它来指称它所在的地域也就成了新化地名命名中较为常见的现象。如“薛家洞”就因“村旁有洞,曾住薛家,故名”[4]40。以“洞”为通名来对某一地理实体命名,这是新化地名命名的特点,是新化方言修辞的地域性的鲜明体现。

在上面的论述中,我们对新化县和赤峰市两地的自然类地名通名的种类和出现条次进行了比较。通过比较发现,两地的自然类通名不论是在类数还是在出现频次上都有着巨大的差异。这些差异的形成与两地的气候条件、地形地貌、民族分布有密切的联系。深入研究自然类通名与当地地理条件、历史发展的关系,我们能够发现,气候条件、地形地貌、民族分布这些地域特征是决定地域通名类数和频次的重要因素,而一定地域的地名通名则是该地域自然条件的一面镜子,透过它我们能大致了解到该地域的自然条件。

3.人文景观类通名的异同及其地理语言学阐释

通过以上比较可见,在宗教建筑类通名中,新化县的该类通名有7个,而赤峰只有1个,即“庙”。宗教类通名类数的差异是由两地宗教信仰的不同导致的。赤峰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早在距今8000年前,就已经孕育了发达的文明。到了公元10世纪,契丹民族在北方草原崛起,进入13世纪之后,赤峰地区作为蒙古后族弘吉剌部的封地,在这一时期,宗教文化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宗教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但“从现存元代宗教遗址的数量和规模看,弘吉剌部在信奉的诸多宗教中,佛教还是其最为推崇的。”[5]在赤峰,宗教建筑通名的单一化与其佛教信仰主流化是分不开的。

相比而言,新化县处于古梅山文化的中心区域。梅山文化是荆楚文化的一个重要支流,“信巫鬼,尚淫祀”[2]803是其一贯的文化传统。

独特的人文环境,营造了古梅山地区原始、质朴的民俗信仰氛围。在新化县,儒释道及民间古朴的巫教无分轩轾,且各宗教的元素互相渗透。新化山民尊儒、信佛、信道,也信自己的梅山教。在这个地域内,他们建了“庵堂”来供奉观音,建了“殿”来敬奉南岳圣帝,建“寺庙”供奉佛祖,建“道观”供奉真武,建“家庙”供奉家主祖宗,建“宫”来供奉文昌星。总体而言,新化县民众的宗教信仰出现了一个以实用功利为指导的多信仰混同态势。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下,其宗教建筑类的通名自然就出现了多样化。

新化县的园林建筑通名比赤峰多了三种,即“亭”共出现了60次,“楼”7次,“阁”6次。

“亭”在新化县是一种兼有公益性、审美性、纪念性的建筑。因群山起伏、山路崎岖,极难有代步的交通工具。乡民们物资的交流,人情的往来全靠肩挑手提。因此,在新化的乡野之中,常设供行人休憩用的茶亭,如“气可亭”的建立就是缘此,“村旁曾有气可亭,供行人歇肩换气,以亭名村”。[4]37这些茶亭常设于离人烟甚远的荒野之地,十分凸显,因此“亭”就成了指代地理实体的通名。除了作为公益建筑出现外,“亭”还是富于纪念意义的建筑。在新化县,人们有建亭以记功,建亭以祝寿的习俗。如“格虎亭”的得名就因“村旁有格虎亭,为李孝子格虎救母处,以亭名村”[4]317。除了表功记事外,还有用以祝寿的,如“九九亭”的建立就为村民八十一岁寿庆而建。独特的地形地貌下的交通条件,独特风俗习惯下的行为方式是“亭”这种园林建筑在新化县大量出现的原因。鉴于“亭”在一般人工建筑中的凸显及其独特的使用价值和审美价值,“亭”就此成为了新化县地名中出现频次较高的一种通名。由此可见,在新化地名录中,“亭”这一园林建筑类通名的大量涌现也是该地域独特的地理状况、风俗习惯的产物,以它为地名通名依然是一定地域特征制约下的语词修辞。

在一般的人工建筑类通名上,新化县和赤峰市无论是在类数还是在类名上都显现出了巨大的差异性。首先,在类名上,赤峰市的通名显示出了极强的民族性、政治性和军事性,而新化县则显示出了极强的民用性。赤峰市的“敖包”是一个极富民族性的通名。首先,就其语言形式而言,“敖包”是蒙古语,可汉译为“堆子”,意为木、石、土堆,就是由人工堆成的“石头堆”“土堆”或“木块堆”。在平阔的草原上,因缺乏地形地貌的起伏变化,人们只能用石头堆成道路和境界的标志,“敖包”由此产生。

赤峰市的“屯”“堡”两种通名是两个具有军事性的通名。“屯”的本义为“艰难”,形容词。后引申为“聚集”,后又在聚集的基础上再次引申为:“戍守,驻扎”,动词,如《庄子·寓言》中有:“火与日,吾屯也;阴与夜,吾代也。”[6]后由“戍守,驻扎”再引申为“兵营”,名词,如在《管子》中有:“请以令发师置屯籍农”[7]。“堡”的本义是“土筑的小城”,《晋书·符登载记》有“险筑堡以自固”[8]之语,后由此引申为“堡垒”,如明魏禧《大铁椎传》:“送将军登空堡上”中的“堡”即堡垒之义也。至于现在地名通名中的“堡”,则指有城墙的城镇,但究其根源还是与战争有着莫大的关联。军事性通名的出现与赤峰市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发展是密切关联的。赤峰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西南与河北,东南与辽宁省,西北与锡林郭勒盟相连,距首都北京和东北重镇沈阳均在500公里左右,历来是北方强悍民族和汉家进行攻防的对垒之地。因此,在赤峰地名通名中出现了大量的具有军事意味的“屯”“堡”。

赤峰重要的地理位置和显赫的民族发展史除了给它带来两个打上了军事烙印的通名外,还给它带来两个颇具政治意义的通名:“府”和“坟”。重要的地理位置、显赫的民族发展史导致了此地贵族和重臣的集聚。“府”“坟”是重要人物生前和死后的安居场所,其建制规模和装饰档次自然要超越于一般民众的居所和墓葬,成为区域的标志建筑。赤峰市的“王子府”“贝子府”“公主坟”“王子坟”正是此种人文环境下的修辞语词。由此可见,赤峰市四个建筑类通名的产生是由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和显赫的民族发展史决定的,是地域特征影响下的语词修辞。

相比之下,新化县地处楚南,“梅山万仞摩星躔。扪萝鸟道十步九曲折,时有僵木横崖巅。”[9]所以,侗民长期以来都是据塞自守,“梅山峒蛮,旧不与中国通”[10]。尽管北宋时期梅山蛮也曾有过与中央政府的对抗,但其战事所花的时间并不长,自归皇化后,一致处在和平宁静中。因此,在其一般建筑类通名中,仅有一个具有军事意味的通名“寨”,相较于赤峰的“屯”和“堡”,“寨”是一个具有山地特色的军事营垒。“寨”本义为防御用的木栅,后引申为四面环围的驻军处,如《陈书》“巴山陈定亦拥兵立寨”[11]的寨就是指这种军事营垒。当然,这种四面环围、易守难攻的营寨只有在群山环抱的南方才极易建成,这是为什么“寨”这个具军事意味的通名没有在战事频繁的赤峰出现,而在相对太平的新化却出现了的原因。

尽管在新化地名通名中出现了具有军事意味的通名“寨”,但相较于其民用建筑类通名“院”“屋场”,“寨”的出现频次则要低得多。如果说,赤峰的“府”和“坟”散发出的是贵族气息的话,新化的“院”和“屋场”则是沾染上了宗族气息的平民聚所。在《新化地名录》中,凡是以“院”和“屋场”为通名的地名,其专名往往是冠以宗族形式的X家,如曾家院、闵家院、罗家院、陈家屋场、易家屋场等。新化的通名“院”和“屋场”的高频出现与元末明初的大移民潮“江西填湖广”有着直接的关联。在新化,有大量居民是江西移民的后裔,这些移民往往是以整族或整房的形式进行迁移的。待到达新化后,寻找相对宽阔的地方修屋建院,仍然保持原有的宗族聚居风貌,对其聚居地的命名则以姓氏为专名,“院”“屋场”为通名。对这一段移民史和定居史除了有大量族谱明确记载外,现在某些村的专名还依然有着历史的痕迹,如“相思院”,《新化县地名录》给予的解释是:“村呈院落,金姓从江西来,思念故乡,故名。”[4]342

在一般的人工建筑类通名中,“桥”这个具有交通意义的通名是赤峰地名通名中没有,而在新化地名录中出现得比较频繁的。桥在新化地名录中,共出现114例次。“桥”的高频出现与新化县的地理、气候条件有着直接的关联。作为一个降水丰富、溪流众多、沟壑纵横的地域,桥梁是连贯交通的必备建筑。

在新化,县境溪河众多,民多架桥以渡,各式各样的桥横跨于溪流沟壑之上,它们既起着沟通往来的作用,同时也是历史文化的承载者。据新化县志载,新化的桥梁建筑史有文字可考的可追溯至宋、元时代,但当时多为简易木桥,到了明代中期始有石桥出现,清代,民修石桥增加,造型多样,民国期间,民修桥梁发展较快。“民国33年统计,全县有民桥610座,多为石拱桥和木面屋廊桥,桥型独特,建造技术颇为精巧。”[12]数量众多、造型各异的桥梁是新化县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它凸显于自然山水之间又与山水悄然融合,成为人们认知视野中一道别样的风景。在偏全联想的思维机制作用之下,它就成为了所在区域的指称符号。如“大同桥”,《新化地名录》解说为:“村旁有大同桥,以桥名村。”[4]291而“木笕桥”,同样也是村旁有木笕桥,以桥名村。这就是“桥”在新化地名通名中高频出现的原因。

通过表7可见,在生产贸易类通名中,新化县比赤峰市多了“窑”“坊”“厂”“市”4类。这4个通名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坊”,为23次。其次是“厂”,为5次,再次是“窑”和“市”,均为3次。“坊”的高频出现同样是一定地域特征下的修辞现象。

在群山阻隔、相对闭塞的地理环境制约下,长期以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新化县的主要生产和生活方式。为了满足自身生活的基本需求,新化县很多乡村都附带有生产各种生活必需品的手工作坊,如酿酒的槽坊、榨油的油坊、磨制豆腐的豆腐坊等。这些作坊对于乡村而言,既是生产和生活的场所,也是公共活动场所。因在功用和建筑形式上都有别于其他建筑,“坊”不仅成为了村落中最凸显的部分,而且还是全村建筑布局的坐标。在关系联想的心理机制作用下,“坊”就此成为了指称整座村庄的通名。如“彭家坊”,得名的缘由是:“村内曾有彭姓开设的豆腐坊,故名”[4]272。同样,“张家坊”的得名是因为“村旁曾有张姓槽坊,故名”[4]398。

“窑”,这一通名的出现与新化民居的建筑材质息息相关。在新化,一般的民用建筑都是砖木结构,屋顶以青瓦为盖;因此,砖瓦成为了一种主要的建筑材料。受制于交通条件,就地取材,烧制砖瓦陶器成为了新化山民生活的必须。在新化乡郊,各种简陋的砖瓦陶窑是一道别样的人文景观,而“窑”也就此凸显出来具备了指代整座村庄的功能。如“江田窑”,《新化县地名录》进行了这样的解说:“村旁四江会流,冲积成田,有陶器窑,故名”[4]298。至于“厂”,应是后起的一种通名。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化的生产技术也在逐渐进步,农副产品的加工、矿产资源的开掘,新化的某些乡村也有了具有现代意义的工厂,如“富山厂”,就因“村内有康富山办的铁厂,以厂名村”[4]299。显然,相较于村内一般的人文景观,具有现代色彩的“厂”是一个新鲜的、特别的认知对象;因此,它也就成了一个比较凸显的事物,在偏全联想思维机制之下,以它去指称它所在的整个区域就成为了必然。而在赤峰市,以草原为主要生活环境、游牧式的生活方式都让这三个通名缺乏产生的自然和历史条件,这也是它们在赤峰地名通名中空缺的原因。

此外,就是两地共有的通名“场”和“铺”也具有地域的差异性,在相同的语词下有着迥异的内涵。“场”在《说文》中释义为:“场,祭神道也。”[13]后由此引申为“平坦的空地”,如,《诗经·豳风》中有“九月筑场圃”之语。由此可见,“场”在最初的时候还是主指禾圃场,后来,此义项的内容进一步扩展,进而能泛指从事各种活动的“平坦的空地”,如马场、战场等。由于新化县和赤峰市两地自然条件、历史沿革的差异,其主要生产生活方式都存在显著不同,因此,“场”这个通名在两地的地名中各具偏义性。新化县的主要生产方式是农耕稻作,因此晒谷场、看牛场是乡民们必要的生产场地,通名“场”在新化地名中虽也有指称战场和集市的,如“大吉场”“久大场”,但更多的是用来指称禾场和看牛场、杀青场等与农事有关的场地如“石禾场”“杀青场”。

在交通道路类通名中,赤峰有一个具有民族色彩的通名“胡同”。“胡同”源于蒙古语gudum。元人呼街巷为胡同,后即为北方街巷的通称。元关汉卿《单刀会》第三折:“你孩儿到那江东,旱路里摆着马车,水路里摆着战车,直杀一个血胡同。”中的“胡同”就是是受蒙古统治影响产生的,当时元朝势力所及之地都把巷改成“胡同”,至今,北方叫“胡同”,南方叫“巷”。比照显示,交通类通名中,新化县多了一个通名“码头”,这是新化历史上发达的航运业在语词世界的反映。在新化县,发源于广西的资水横贯全境,在陆路交通尚不发达的岁月,水路的航运成为新化县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作为物流链中重要环节的“码头”就此进入新化民众的语词世界,具备了指代地理实体的功能,成为该地地名通名。

余论

通过上述比照可见,新化和赤峰两地在地名通名上的差异性是由两地不同的地理条件、历史发展及由此生成的生产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因素造成的。不同的地域,其地理条件、民族发展史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生产生活方式、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会有着千差万别,这些差别正是形成地域特征的基础,在不同的地域特征约束下,不同的地名通名得以产生,而以地名通名为语言媒介结合该地域地方文献进行考证分析,我们能对该地域远古生活图景进行推演和还原。

猜你喜欢
新化县新化赤峰市
新化三合汤
新化:守护留守儿童心理健康
The Analysis of Scarlett’s Character in Gone with the Wind
新化山歌的传承与开发初探
湖南省优秀教师“三笔”书法比赛参赛作品展示(十二)
湖南中药材有效供给机制研究
新化举办首届师生书法大赛
萦环回绕 气韵生动
戈新化:让农村变成吸引人才的“凤凰窝”
让青春在广阔的农村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