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防护培训考核分析与管理模式探讨

2022-01-08 06:34郭凤霞黄丽芬陶家希廖思兰曾婉芬付宽慈
现代医院 2021年11期
关键词:防护用品易错防护服

张 青 郭凤霞 黄丽芬 陶家希 廖思兰 张 弛 曾婉芬 付宽慈 曹 欣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 广东广州 510080

近年来,新发传染病不断出现,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也给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带来了挑战[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引起全国乃至全球关注。该病作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已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按甲类传染病管理[2]。《柳叶刀》14 日的一项大规模研究结果显示,与感染 Alpha 变异株相比,感染 Delta 变异株患者的住院风险要高出一倍,Delta 变异株传播力更强,可导致更严重的疾病[3]。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为广州市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医院感染防控形势严峻,防控管理难度大。合理正确地使用个人防护用品,是保障工作人员生命健康的关键措施[4-5]。为进一步做好防控工作,避免发生院内感染,我院加强个人防护技能培训和考核,并制定相关管理制度。

1 对象与方法

1.1 培训对象

2020年6月25日—2021年7月1日院级穿脱防护服培训考核共183人。其中,医务人员75人,包括医师28人、护士18人、技师29人;后勤人员108人,包括保洁人员84人、文员及信息网络工程师7人、维修工人17人。

1.2 培训方法

1.2.1 制定指引流程 根据《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二版)》[6]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我院个人防护穿脱流程及评分标准。

1.2.2 开展规范化培训 成立培训团队,由6名院感科专职人员及3名护士长组成专业培训团队。培训内容包括穿脱防护用品步骤讲解、强调易错点及现场演示、答疑。从全员培训、科内培训到个人考核,分层次、分区域、分专业、分人群开展培训,要求人人知晓、应知应会[7]。

1.2.3 考核评分标准的建立 依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中常见医用防护用品使用范围指引(试行)》[8]制定《工作人员防护用品规范穿脱培训考核表》,包括:物品的准备、卫生手消毒、更衣室穿戴个人防护用品、一脱间及二脱间脱卸防护用品等部分[9]。全员考核100%合格为培训目标,院级培训考核老师详细记录每名工作人员的考核情况,将成绩反馈科室,科室针对薄弱点进行科级培训及考核,考核至满分达标方可进入隔离病区工作。

2 培训考核结果

2.1 易错点分析

对工作人员个人防护穿脱的考核结果进行分析,总结考核中出现的易错点,找出薄弱环节并进行专项强训,为职工进入一线快速开展医疗工作奠定基础(详见表1)。

表1 工作人员个人防护穿脱的易错点

2.2 不同岗位工作人员考核情况分析

医务人员与后勤人员穿脱防护用品考核成绩比较情况(详见表2、表3)。医务人员扣分小于后勤人员扣分,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医务人员中医师、护士、技师三者考核情况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护士扣分低于医师(P<0.05),护士与技师,医师与技师之间扣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

表2 医务人员与后勤人员个人防护用品穿脱考核成绩情况

表3 医务人员中医师、护士、技师之间个人防护用品穿脱考核成绩情况

3 讨论

3.1 穿戴防护用品易错点分析及注意事项

易错率最高为未检查防护口罩气密性(6.42%)及佩戴防护口罩不正确(5.98%),培训中应该特别强调呼吸道防护的重要性。戴N95口罩正确步骤:拉开口罩带,一手托住医用防护口罩,有鼻夹的一面背向外;罩住鼻、口及下巴,鼻夹部位向上紧贴面部;先将下方系带拉到颈后,再将上方系带拉至头顶中部;双手放在鼻夹上从中间开始向两侧移动和按压,塑造鼻夹;进行气密性检验(注意双手不接触面部任何部位)。其次为穿戴防护服过程较易出错,正确步骤为:检查防护服外包装,选择合适的型号;打开防护服及拉链,紧握左右袖口及帽子防碰地污染,先穿下肢后穿上肢,然后将拉链拉至胸口处,将防护帽扣至头部(完全遮挡一次性工作帽),将拉链完全拉上,密封拉链口,贴好封条;将面屏/护目镜戴至面部合适位置,压住防护服边缘,调整舒适度;戴外层橡胶手套:选择合适型号的手套,检查手套气密性→外层手套在防护服衣袖上面;穿一次性鞋套;穿一次性防水靴套:靴套套在防护服裤腿外;穿戴后调节舒适度,做伸手、下蹲等动作。

3.2 摘脱防护用品易错点分析及注意事项

易错率较高为脱防护服时污染工作服(28.44%),手卫生步骤不全(8.72%)及未按规范脱口罩(8.26%),摘脱防护用品出错易导致职业暴露的发生,而且要特别注意在一脱间与二脱间摘脱防护用品的区别。正确摘脱步骤为:在一脱间进行手卫生,持住面屏/护目镜后侧外边缘带子,双手提拉后侧系带,摘除护目镜/面屏,避免触碰镜面/面屏轻轻取下;手卫生然后脱卸一次性防护服,解开密封胶条,拉开拉链至底部,先脱出防护帽部分,双手握住防护服的拉链边缘,将防护服由内向外卷,边脱边包裹,连外层手套、靴套一并后脱下,强调不可污染工作服,再次手卫生。随后,进入二脱间,手消毒后脱内层鞋套,手消毒后脱内层手套,手消毒后,摘一次性工作帽:单手持帽子顶端至上往下摘脱,过程中帽子避免碰到面部及身体其他地方;手消毒摘N95口罩,摘N95时要注意将下方松紧带往前解开,拉紧松紧带,再解开上方松紧带,将口罩的两条边带取下最后再次手消毒。卫生手消毒需要注意步骤为:取手消毒液后均匀涂抹双手,六步洗手法规范揉搓,时间应在1分钟以上[10]。

3.3 做好不同岗位工作人员的防护培训是顺利完成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任务的重要保证,严格执行标准的个人防护,是实现医护人员“零感染”的重要保障

比较不同岗位工作人员培训的合格率发现,医务人员扣分小于后勤人员扣分,结果有统计学差异,应该加强后勤人员培训的次数和强度;后勤人员至隔离病区工作时,感控医护及督导员要加强其个人防护监督。医务人员考核结果分析,护理人员培训扣分率最低,医生与技师的扣分率较护理人员高。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对新标准执行的配合度、依从性高,且考核次数较多,而医生与医技人员平时防护培训的机会也较少。因此,需要增加医生及医技人员的防护培训的次数,提高合格率。

4 个人防护督导管理模式持续改进

此次抽取183名工作人员穿脱防护服情况作为样本,针对薄弱环节,加强培训及督导考核,使得工作人员能够有效避免易错点,并对个人防护督导管理模式进行持续改进[11]。

4.1 以学促考

考核团队在培训中强调“现场纠正、详细记录、分析点评”三个方面工作,出现疏漏及时指出、纠正。

4.2 院科两级开展培训

院级培训考核合格后至病区再次考核培训。要求原科室人员带教新进科室人员,两人一组,开展互助、同伴教育[12-13]。

4.3 持续改进管理模式

4.3.1 建立考核结果备案制度

制定《个人防护穿脱考核结果备案制度》,要求所有进入隔离病区的工作人员(包括医务人员、保安、保洁、标本转运人员等)需要经过个人防护用品穿脱培训考核。考核通过后院感科进行备案,报主管业务部门。同时,考核达标者可领取合格证书,进入隔离病区前,病区感控护士查看证书后,才可进入隔离病区开展相关工作。

院感科对考核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对考核不达标者,分析其不达标原因,并反馈至科室感控小组。科室感控小组针对弱项进行二次强化培训后,再至院感科进行二次考核。对五次考核仍不合格者,建议主管业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其它岗位。

4.3.2 督导检查模式

安排感控督导员[14]检查工作人员佩戴口罩型号、防护服尺码等是否符合,穿脱个人防护用品流程是否正确、侵袭性操作时是否有佩戴护目镜或面屏、检查手套气密性等。检查科室防护用品是否符合国标,了解科室防护用品储备情况等[15]。感控督导员监督在岗人员在不同暴露风险、不同区域正确使用相应防护用品。每天对督导问题进行反馈,提出整改意见[16]。对问题出现多的环节再次培训,同时调整后期培训方案。

针对外援人员(会诊医师、设备维修人员、装修工人等)进入隔离病区时,由本院医生或护士陪同,监督其穿脱个人防护流程,确保做好个人防护。

4.3.3 视频监督制度

制定《院感防控视频监控系统管理制度》,在工作走廊、一脱间及二脱间等设置可对话的视频监控系统,通过视频监控督导个人防护用品穿脱流程等。视频督导模式分为实时监控及抽查回看两种方式。使用监控系统的督查人员,如发现职业暴露、清洁消毒等问题、立即通过监控视频对话系统进行沟通并做好登记。将视频监督发现的相关问题报告相关部门负责人。使用视频监测系统记录内容包括时间、病区地点、是否存在异常情况、处置情况、签名等。科室感控医护及院感科督导人员每周对视频监控情况进行小结并分析原因。如果发现有人员穿脱防护用品不合格,马上告知科室感控护士,不合格者不得进入病区,需要至院感科再次培训考核直至合格。

5 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专业的培训团队进行培训,规范个人防护穿脱操作流程;以学促考、多重培训考核,提高个人防护穿脱技能,顺利达到培训目标;细化督导模式,加强工作人员防护意识;建立制度,规范管理,增强院感防控责任感。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也提示医院管理者提升工作人员防护能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建议把个人防护技能培训列入入职培训项目,以提高工作人员防护能力。

猜你喜欢
防护用品易错防护服
浅析生产作业个体防护用品装备及其市场发展
攻克“不等式与不等式组”易错点
『压强』易错警示
集成有散热功能的防护服
医用一次性防护服热湿舒适性主动式改善方法研究
独具IP魅力的防护服时装秀
立体几何易错警示
三角函数中防不胜防的易错点
基于高温防护服设计的数学模型研究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修改《用人单位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