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泰国羽毛球公开赛女单决赛中马琳的技战术分析

2022-01-09 05:12温志宏杜林杰
关键词:回球马琳前场

温志宏,杜林杰

(太原师范学院 体育系,山西 晋中 030619)

0 引言

现如今的竞技体育不再单单是运动员技能和体能的比拼,而更多的是通过运动员的智慧、气质、素质等,在不断变化的比赛环境中不断思考,准确、合理、果断地选择适合自己的策略并在比赛中可以表现出高水平的技战术,从而在比赛中以达到限制对手、控制对手、力求掌握主动权.而我国现阶段正处在青黄不接的时段,而世界羽毛球发展迅速,我国羽毛球女单运动员逐渐与世界羽球名将拉开差距.本研究是针对世界羽球趋向男性化打法的潮流,进行技战术研究并加以分析.发挥自己的优势,攻击对手的劣势,为赢得最终的胜利,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对手选择不同的策略.希望为我国今后的羽毛球教学与训练带来合理的启示及有意义的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2021年丰田泰国羽毛球公开赛女单决赛中马琳对战戴资颖的技战术运用作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本文是通过中国知网、太原师范学院图书馆阅读有关书籍查找了有关羽毛球技战术文献,通过整理归纳了相关内容,了解单打及马琳的技战术,为本文提供了理论依据.

1.2.2 录像分析法

通过比赛录像观看对女单运动员马琳在2021年泰国羽毛球公开赛决赛中的技战术进行统计分析,观看录像的同时记录比赛中每一次击球的动作及回球路线的技战术的动作,进行反复观察并进行统计.

1.2.3 数理统计法

通过观看比赛,对马琳在比赛中全场的技术以及得失分的技术和区域进行记录,并对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

1.2.4 逻辑分析法

通过对数据整合、分析,总结、归纳马琳在此次比赛中的表现,提出针对我国今后的羽毛球教学与训练带来合理的启示及有意义的参考.

2 结果与分析

图1 发球落点区域划分图

本文在比赛录像回放分析前,通过对手的跑动路线及击球点为方便记录球的落点区域并分析,特将场地做出了划分.如图1.

2.1 马琳发球技术分析

发球技术在羽毛球比赛中有着关键作用.影响发球质量的因素有发球技术的选择及发球的落点区域[1].高质量的发球会占据主动权,有目的性发球落点的选择会给自己创造机会.如图1所示,将发球落点区域具体划分为前场1号、2号区域和后场3号、4号区域.

2.1.1 马琳发球技术的统计分析

羽毛球比赛以发球为开始,发球也是得分的重要手段.发球技术根据发球姿势,可分为正手发球姿势与反手发球姿势.进而又分为正手发高远球、正手发小球、反手发高远球和反手发小球4种[2].

表1 马琳发球技术统计表

马琳在比赛中主要采用了反手发网前小球为主同时配合反手发平高球,有一次发球出界的失误,但是并没有使用正手发球技术,是女子单打趋向男性化打法最好的体现.

2.1.2 马琳发球区域的统计分析

发球是自己主动发起进攻的第一步,而发球落点的选择预示着自己是否可以快速发起进攻.

表2 马琳发球落点统计表

由表2可知,马琳前场发球区域的使用率明显高出了后场发球的区域.因此可以说马琳在发球技术的使用是在发球阶段防止对手在接发时发起进攻,让自己进入防守状态,从而来保障自身发球的优势.

2.2 马琳接发球技术分析

图2 接发球落点区域划分图

接发球技术如同发球技术一样在比赛中占取很重要的地位,接发球技术是比赛中组织进攻的开始,熟练的运用接发球技术能为比赛有效地创造进攻的机会,为接下来的比赛赢得主动权.将比赛场地进行划分,分别为前场1、2两个区域,中场3、4两个区域,后场5、6两个区域,如图2.

2.2.1 马琳接发球技术的统计分析

接发球技术的运用与对手的发球技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同时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观察对手的发球路线可以选择不同的击球方式.针对马琳在这两局比赛中的接发球技术进行统计与分析,如图3.

图3 马琳接发技术统计分析

通过观看比赛视频发现戴资颖在第一局比赛中主要采取反手发网前小球技术,因此马琳使用较多的技术是推球以及平高球,基本未使用挑球技术.第二局戴资颖在连续失分的情况下使用正手发高远球技术,马琳针对对手改变发球技术采取杀球、吊球技术加以应对.马琳在前场接发中多次采取推球以及平高球以过渡为主,为接下来的回合中创造机会.戴资颖在发高远球时,马琳主要采取了杀球去接发球.整场比赛中可以看出马琳在接发球时进攻目的很强烈,若无好的进攻机会时也会采取较为稳定的技术,迫使对手被动,为自己下一拍做好准备.

2.2.2 马琳接发球落点区域统计分析

在比赛中接发球落点的选择关系着自己能否将防守状态转化为进攻状态,同时接发球的质量影响着本次比赛的得失分,对比赛的走向有着重大意义,也是比赛的重要环节.

表3 马琳接发球落点统计表

通过表3发现,马琳对底线位置的控制比较准确,使对手多次做转体动作以及大幅度的跑动,为自己的接下来的进攻提供有利的条件;球落在1号、2号区域时,以搓放技术为主,迫使对手起球,防止对手对自己直接发起进攻而导致自己失分.另一方面是戴资颖发后场高远球时,马琳大多数采取杀球技术,吊球技术使用很少,接发球落点在3号、4号区域给对方形成下压造成威胁.马琳在接发球阶段中没有给对手太多有利于进攻的机会,在自己有进攻的机会时也主动发起进攻.

2.3 马琳前场技术分析

图4 全球区域划分图

为更好地研究前、中、后场技术特将场地进行划分,见图4.

搓放球、推球、挑球、勾对角以及扑球是前场使用最多也是最常见的技术.前场已经成为羽毛球运动员确保获胜必须要展开攻守的争夺的重要区域之一,前场技术的细腻程度越高代表着羽毛球运动员在前场这一区域就越主动[3].马琳根据对手的回球路线选择不同的技术回球,个人思路比较清晰.对马琳在本次比赛中的前场技术加以统计分析,并总结出马琳在前场的击球思路以及回球技术特点,见表4.

表4 马琳前场技术统计

由表4可以看出马琳在本次比赛中通过网前搓放球和挑球来调动对手的跑动,以此达到消耗对方的体能增加对方的失误率为目的.

通过对马琳比赛录像的观察,分析得出:马琳在本次比赛中使用挑球技术最多,挑球是在较为被动或对方采取下压的情况下为自己回位调整赢得时间,是带有骗防守过渡性回球的击球方式.马琳每次挑球并不一定都是被动的,更多的是打乱对手的下压节奏而采取的战术性挑球,为下一拍的回球路线留有一定的思考时间.搓放球技术需要运动员有较高的技能水平,并且手上的动作需细致柔和及有较高的击球点,才能击出高质量的搓放球,同时配合挑球技术,极大地增加了对手的跑动距离,致使对手失误或回球不到位而创造出进攻的机会,这时马琳就可以采取扑球或者杀球技术从而直接得分.为自己在比赛中占据主动权提供了有利的机会.

2.4 马琳中场技术分析

中场区域是比赛选手攻防转换的关键所在,因此中场在羽毛球中也是非常重要的区域.落点在此区域内的大多数是对方的进攻球,并对自己造成一定的威胁,处理不好会导致自己失去主动性或失分.运动员在此处击球所使用的技术基本以防守以及过渡为主,因此进攻球相对较少,见表5.

表5 马琳中场技术统计

通过表5可以看出,马琳在中场技术中,杀球的机会较少,基本是以过渡球为主,因此进攻性表现不强.

综上所述,马琳在中场技术中大多数使用挡球技术进行防守,并没有给对方连续进攻的机会,同时打破了对方的进攻意图,为自己后续的技战术运用争取了时间.在比赛中过程激烈,中场击球具有速度快、路线短、防守比较困难的特点,因此进攻时要有防守的思想准备,防守时也要有准备进攻的主动意识.马琳在比赛中利用自己的防守范围大以及速度快,将被动接球转化为主动挡网,在相持阶段使用抽球以及拦截来改变对手比赛的节奏,当对手起球不到位时,迅速使用杀球技术来占据进攻主动权.

中场技术最主要的特点是快速,发力短小,对运动员的反应速度、手上灵活变换握拍有很高的要求,主要技术是平抽挡技术的运用以及回球角度的变化,从而达到有效的限制和调动对手[4].

2.5 马琳后场技术分析

后场击球技术主要包括后场高远球、平高球、吊球杀球和抽球[5].为便于观察技战术特将平高球和高远球统一称为高球.现如今世界的女子单打运动员的打法不单单是拉吊型打法了,更多是趋向于男子进攻型打法,技术运用较为全面.后场作为运动员发起进攻最主要的区域,可以根据对手不同回球路线与自己所处位置的不同,运用不同的后场击球的技术,以达到充分调动对手、压制对手、从而掌握比赛的主动权.

表6 马琳后场技术统计

通过表6发现,马琳在使用后场技术时,抽球与杀球技术使用的次数比较接近,但也是使用最少的技术.马琳在比赛中通过高球来控制对方的底线,其中三分之二是平高球,利用平高球速度快来达到充分调动对手以及消耗对手的体力,致使对手回球质量不高或失误.马琳在使用杀球与吊球技术时利用自身力量大、速度快的特点,采用杀吊相结合战术对对手形成连续下压的进攻趋势,给对手制造威胁,从而拿下比赛胜利.抽球相对于其他后场技术来说使用相对较少,大部分在比较被动的情况下使用抽球技术.在比赛中,马琳在后场技术的使用上以拉吊为主,再配合上速度快的平高球,通过打乱对方节奏,消耗对方体能,使对手回球不到位或逼迫对方失误,从而寻找进攻的机会.

2.6 马琳得失分分析

羽毛球属于隔网类对抗竞技项目,比赛的结果是以得分来衡量.两位选手对对方都非常了解,都在主动抓一些点来创造主动得分的机会.通过观看马琳在比赛中的表现,分别对马琳在全场的得失分技术特点以及落点区域进行统计分析.在比赛中只有得分与失分,所以判断是否取得胜利就是看得失分.场地区域划分见图2.

2.6.1 马琳得分技术的统计分析

得分主要是自己进攻得分以及对手失误两个因素.

经过统计分析(见图5),马琳由于对方失误共得32分,马琳的直接得分共有10分,可以看出,马琳进攻性强,前场放网质量高,导致戴资颖回球质量不高,从而主动上网扑球.其次是杀球,马琳利用自身速度快,被动时主动发起变线,使戴资颖多次转身,回球不到位时使用杀球拿下比分.吊球、抽球、高远球得分相同都是1分,高远球以及抽球是在被动时使用的技术,所以主动得分想对其它技术来说都不高,吊球主动得分比较有难度,在自身非常隐蔽的情况下取得一分.马琳在本场比赛中对边线、底线的控制比戴资颖更为准确,使得戴资颖容易判断失误从而直接失分或者回球不到位,马琳抓住机会直接得分.

图5 马琳得分统计分析

2.6.2 马琳失分技术的统计分析

在比赛中,两位选手实力相差不多的情况下,运动员会最大程度地减少自己的失误,尤其是自身主动失误.

如图6所示,马琳在本次比赛中自身判断失误、接杀球造成的失分较多,对手戴资颖手法变换更多,自身预判对方球路出现错误造成了失分,戴资颖通过重复压制马琳头顶,在马琳失去重心或不到位时,采用杀球技术,造成马琳失分.其次是搓放以及高远球,对方放网前时较为贴网,马琳在击球时球在空中横转或击球点过低导致下网,造成了失分,击打高远球时,多数想要底角导致了击球出界.吊球失分主要是想追求落点的准确性以及放网时想达到贴网的效果导致的出界和下网.抽球技术失分是在特别被动时由于击球点过低造成了下网.挡球技术失分是因为自身回球质量不高,对手杀追身球导致的失分.挑球以及勾对角技术因为拍面角度不正导致的下网.杀球失分是在后退时准备不充分及杀球点过低造成的下网.

图6 马琳失分技术统计

2.6.3 马琳得分区域的统计分析

如图7所示,在比赛中总得分为42分,由于对手失误造成的得分为32分约占总数的四分之三.在比赛中马琳绝大多数得分是对方失误赢得的.马琳在比赛中并没有和戴资颖在前场做过多的对抗,更多的是前后结合,增加对手的跑动距离,达到消耗对方的体能,在自身抢到高点或对方来不及回防时,在1号区域放网,使得对手失误,从而直接得分.在3、4号区域得分基本都是马琳通过对手回球不到位,利用杀球技术直接得分.5号和6号区域作为主要对抗区域,相持拍数多,所以得分次数也多.

图7 马琳得分区域统计

2.6.4 马琳失分区域的统计分析

如图8所示,马琳失分最多的是5号区域,该区域是后场区域又与边线区域相连接,当判断失误或被动抽球下网导致的失分.出界失分是因为回球拍面击球角度不恰当所引起的失分.3号、4号区域多数对方进攻得分,1号区域是前场靠近边线位置,过度追求击球质量以及不给对方机会所造成的下网和出界.由于手腕抖动发力控制不好造成发球出界.

图8 马琳失分区域统计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马琳在比赛中主要采用反手发网前小球、反手发后场平高球技术,依据对手发球技术采用不同接发球技术,前场技术运用上勾对角技术较少,搓放技术较多,后场技术运用杀吊结合、杀上网战术进行突击进攻,比赛全程步伐运用合理,思维敏捷,合理利用技战术打乱对手节奏,“男性化”打法趋于成熟,综合素质较高,最终赢得比赛胜利.

3.2 建议

应遵循世界高水平羽毛球运动技术潮流,采用多种发球技术,让对手无迹可循;加强手腕弹动击球的力度的训练,使得对手无法预判自身球路;增强组合进攻的技术能力,减少对手转守为攻的机会;加强全场击球的稳定性,提高击球质量,同时增加回球路线,制造最佳进攻机会;在全场步伐跑动中,缩小跑动距离,合理使用体能储备.

猜你喜欢
回球马琳前场
北纬二十五度的前场小镇
近年内西班牙国家队防守战术分析
里约奥运会中外女排接拦回球效果的比较研究*
马琳:在再婚生活中不断提升自我
我国优秀羽毛球女子单打运动员李雪芮的前场技术分析
妙用积分定义解题
“功和机械能”综合测试题
幸福再出发,马琳走出婚姻低谷喜做爸爸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测试题
对世界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单打比赛中接发球战术特征的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