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底肿瘤术中颈内动脉损伤的防治

2022-01-10 08:12胡军民秦海林安学锋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1年12期
关键词:破口电凝脑膜瘤

秦 汉 胡军民 秦海林 安学锋 黄 成

颅底肿瘤的位置深在,周围重要结构多,手术显露困难,因此术中损伤颈内动脉时有发生。术中颈内动脉损伤极为凶险,若不及时、正确处理,常导致灾难性后果。本文总结8例颅底肿瘤术中颈内动脉损伤的紧急处理方法和预防措施,为临床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1年1月至2021年1月行颅底肿瘤切除手术时出现颈内动脉损伤8例,其中男5例,女3例;年龄42~73 岁。蝶骨嵴膜脑瘤2 例,前床突脑膜瘤2例,鞍结节脑膜瘤2例,海绵窦脑膜瘤1例,侵袭性垂体腺瘤1 例。7 例脑膜瘤为开颅显微手术,1 例垂体腺瘤为经鼻蝶入路神经内镜手术。颈内动脉的损伤部位:床突段2 例,海绵窦段3 例,眼动脉段1例,交通段2例。

1.2 处置方法 3例临时阻断后行显微缝合破口,成功止血,其中1 例显微缝合止血后半个月复查DSA发现假性动脉瘤形成,行颈内动脉覆膜支架置入术治疗;2 例颈内动脉微小破口使用双极电凝电灼止血;1例填塞压迫及电凝止血失败后,夹闭颈内动脉;1例垂体腺瘤予以凡士林纱条填塞止血后,立即行颈内动脉覆膜支架置入术;1例填塞压迫及电凝止血失败后,夹闭颈内动脉,仍失血性休克死亡。

2 结果

7例经积极治疗后止血成功,其中1例颈内动脉夹闭术后发生大面积脑梗死,导致神志障碍伴严重肢体活动障碍,其他6 例无明显并发症;1 例止血失败死亡。术后随访12个月,止血成功的7例中,恢复良好6例,重残1例。8例病人的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本文8例颅底肿瘤术中颈内动脉损伤的处理情况

3 讨论

颅底肿瘤邻近的解剖结构复杂,手术难度大,术中损伤颈内动脉时有发生,如处理不当,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因此,临床需重视术中颈内动脉损伤的防治。

3.1 颈内动脉损伤的处理 血管损伤处理的原则:第一是止血以挽救病人的生命;第二是重建修复损伤的血管,尽可能地恢复受损血管的供血[1,2]。术中一旦发生颈内动脉损伤,需沉着冷静,可以先使用两套吸引器吸除积血,以识别血管破裂口,然后用明胶海绵及脑棉片局部压迫以达到暂时止血的目的。如果采用经鼻蝶入路手术,则首选凡士林纱条压迫止血。助手可在颈部将损伤同侧的颈总动脉压向颈椎横突,减少动脉血流,以协助止血[2,3]。及时与麻醉医生、护士沟通,密切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加快补液,及时输血,维持适当血压。如果有处理血管病变的能力,应争取快速有效的止血;如果处理不了,要压迫暂时控制出血,及时求助上级医师或请血管专科医师协助处理[4]。其他紧急止血方法还包括使用双极电凝烧灼、肌肉筋膜填塞止血、缝合血管破口以及夹闭颈内动脉等。本文1例侵袭性垂体腺瘤经鼻蝶入路神经内镜手术损伤颈内动脉,采取凡士林纱条局部填塞压迫后成功止血;2例考虑血管壁小损伤,双极电凝成功止血;3例压迫暂时止血后,动脉瘤夹临时阻断颈内动脉近心端,再用6-0 prolene 血管缝线缝合修补血管后成功止血;1例填塞压迫及电凝止血失败后夹闭颈内动脉;1例电凝止血及颞肌填塞压迫失败后夹闭颈内动脉,仍因失血性休克死亡。对于术中暂时压迫止血,需尽快进行DSA检查,明确损伤部位及类型,选择合适的后续治疗方式。颈内动脉结扎、介入栓塞是早期常用的阻断血流方法,但脑梗死和死亡风险较高[3]。原则上,损伤颈总动脉或颈内动脉时,应尽量修补动脉,可采用对端吻合或血管移植[4,5]。覆膜支架可以在封闭颈内动脉破口的同时,保持损伤动脉的血流通畅,为目前解决颈内动脉破裂最理想的接续治疗方法[3,6]。本文2例采取颈内动脉覆膜支架置入术治疗,术后恢复良好。对于术中夹闭颈内动脉者,尽早行DSA检查,判断代偿供血情况,如缺血明显,可采取高流量分流术,以降低脑梗死风险。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即使大脑侧支循环良好,也应争取进行颈动脉重建[7]。对于已行血管修补或者行电凝止血成功的病人,也建议积极完善DSA 检查,确保颈内动脉损伤部位得到妥善处置,2周左右复查CTA 或DSA,排除假性动脉瘤。本文1例术中行破口缝合后出现假性动脉瘤。因此,不能因暂时止血成功而抱有侥幸心理,避免出现再次出血损害。

3.2 颈内动脉损伤的预防 颅底肿瘤周围都是重要的神经血管,手术风险大。对于术中颈内动脉损伤可能带来的灾难性后果,最好的应对策略是阻止其发生[3]。因此,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要有风险预见意识,做好术前预案,包括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预防及术后监测。

3.2.1 完善的术前准备 术前影像学检查包括MRI平扫+增强扫描、FLAIR 序列及血管检查等,建议常规行头颈部CTA或MRA检查,对了解肿瘤与毗邻血管的关系很有帮助,并可排除动脉瘤等血管病变。高度重视影像学检查,是防止颈内动脉损伤的重要方法[8]。

术前识别高危因素,制定详尽的手术方案:①仔细研读术前影像,评估术中动脉损伤的风险,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②复习相应部位的局部解剖;③术前多学科讨论,需要有脑血管专业医生参与,最好在手术当天确定有脑血管专业医生在场,可以完成DSA及介入治疗;④有复合手术室条件的将高危病人安排在复合手术间,必要时可采取颈内动脉的夹闭、血管吻合及分流术等。

对于术中颈内动脉损伤风险较大的病人,术前与麻醉师沟通预先建立中心静脉通路,准备充足的血源,做好术中自体血回输准备,准备好血管手术相关器械(双套吸引器,各种可吸收性与不可吸收性止血材料)。对于争取尽可能全切除的肿瘤,术中颈内动脉破裂风险极大并且可能会闭塞颈内动脉的病人,术前应行球囊闭塞试验,明确侧支循环情况,评估血管代偿供血能力。另外,术前需与病人及家属充分沟通,告知术中可能出现颈内动脉损伤的风险及预后,以及可能采取的后续治疗方案,取得他们的知情同意与理解。

3.2.2 做好术中预防 对于可能出现颈内动脉损伤的高危病人,手术策略上要有所取舍,适可而止,安全第一。追求完美和盲目冒进不可取,积极而审慎的手术心态,是预防颈内动脉损伤的重要基础[8]。颅底手术中视野相对较窄、操作空间较小,精准定位颈内动脉是避免损伤的前提。对于肿瘤复发、正常解剖结构已被侵蚀破坏的病人,或颈内动脉被肿瘤组织包绕的病人,应用影像导航系统可协助精确定位,但不能忽视术中影像飘移,可能会造成定位误差。术中多普勒超声对于颅底大血管的判断精度高,与导航系统结合使用,对于血管走行的精确判断有很大作用[3]。手术中需小心谨慎,随时定位,对颈内动脉要高度警惕,保证手术安全是首要任务。

术者须有丰富的手术操作经验,需要熟悉颅底解剖,熟练掌握肿瘤暴露及切除技巧;要对颈内动脉的行径做到心中有数,术中切忌大块的剪切。在术野充满血液及结构显露不清时,更忌盲目锐性操作。颈内动脉被肿瘤完全包裹者,可先解剖出颈内动脉近心端,必要时临时阻断,防止发生难以控制的大出血。被脑膜瘤包裹的颈内动脉管壁的厚度和弹性多发生病理性改变,在分离时应耐心细心,操作稳妥轻柔。规范的手术操作是防止颈内动脉损伤的安全保障[8]。

总之,颅底肿瘤术中颈内动脉损伤,重在预防。高度的责任心,制定详细的预案,重视术前详尽的影像学检查,规范的手术操作,娴熟的技术,是预防颅底肿瘤术中颈内动脉损伤的关键。一旦发生颈内动脉损伤,迅速有效地控制出血,尽快采取血管损伤修复的接续治疗,可有效降低病死率及致残率。

猜你喜欢
破口电凝脑膜瘤
华龙一号蒸汽发生器传热管6mm破口事故放射性后果分析
基于“华龙一号”大破口事故先进安注箱研究
破口
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治疗严重鼻出血的疗效
DCE-MRI在高、低级别脑胶质瘤及脑膜瘤中的鉴别诊断
AP1000核电厂直接注射管线双端断裂小破口失水事故计算
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双极电凝止血对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
全麻下双极电凝扁桃体切除术临床疗效观察
显微手术治疗矢状窦旁脑膜瘤疗效观察
凋亡相关基因BAG-1在脑膜瘤中的表达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