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金课”标准打造的课程教学质量提升的实践研究
——以审计基础与实务课程为例

2022-01-11 08:53■杜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12期
关键词:金课会计专业智慧

■杜 佳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通 226007)

一、“金课”的界定

2018年6月,时任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提出“金课”概念。同年,教育部发文,第一次正式使用“金课”概念,提出“各高校要全面梳理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合理提升学业挑战度、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对建设中国“金课”进行了深刻的剖析,认为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要建设具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金课”,要下大力气建设包括线下“金课”、线上“金课”、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虚拟仿真“金课”和社会实践“金课”五大类双百万“金课”。因此,消灭“水课”、建设“金课”成为高等教育界课程改革的首要目标。

二、基于“金课”标准建设会计专业核心课程的必要性

一直以来,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学存在着知识点零散、授课方式单一、学生获得感和体验感较差等现实问题。在国家倡导淘汰“水课”、打造“金课”的大背景下,上好课的同时提升学生学习体验,提高教学质量,是摆在所有会计专任教师面前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一)审计课程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定位

审计基础与实务课程是高等职业院校会计类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以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审计助理岗位的财务报表审计工作任务为依据设置的。审计助理是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工作不可或缺的岗位,主要是遵循审计职业准则要求,在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的指导下,负责完成了解被审计单位情况、评价审计风险、确定审计重要性水平、收集相关审计证据,填写与整理审计工作底稿、撰写审计报告等。本课程对财务报表审计能力的培养起着主体作用;对审计重要性水平的确定、审计风险的评估、审计案例的分析等能力的培养起着奠基作用;对会计、税务等知识的运用能力的培养起着综合和提升作用,是审计监督知识、技能与会计和税务知识、技能的有机结合。

(二)高职会计专业审计课程的教学现状

审计基础与实务课程内容涉及审计基础理论和审计实务,含有大量的专业术语,具有理论性、逻辑性、综合性强的特点。相较于其他会计专业课程,审计课程内容较为抽象,知识点零散,加上大量的专业术语,使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理解起来存在一定难度。

伴随着互联网和高科技产品成长起来的“00后”已经活跃在大学校园,他们对新技术的接受度更高,获取信息的途径更多,更阳光也更注重自我。由于审计实务部分必须要有审计基础理论作为基础,而传统的课堂大量采用授课教师讲学生被动接受的方式,课堂枯燥乏味,留给学生的互动空间少,教师获得感不高,学生体验感较差,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也难以被激发出来。因此,传统课堂对他们已经没有任何吸引力,他们需要一个既能提升体验感又能获取知识的全新课堂。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顺应信息时代潮流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的迫切要求[2]。高职教师理应深入了解授课对象的特点,在充分分析学情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开展教学活动,建设符合“00后”学生学习和认知特点的“金课”,才能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提升优化教学效率,实现教学相长,从而有效推动高职院校教学改革。

三、基于“金课”标准打造的审计基础与实务课程教学实践

(一)金课坊智慧教学平台

在多年的实践中,金课坊智慧教学平台智慧教学平台逐步获得一线老师的青睐。金课坊是以服务教学为核心,以课堂为突破口,提供教师智能管控、课堂互动、教学大数据服务的一体化平台。采用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新技术微淘课前、课中、课后教学闭环,实现动态教学数据全采集,实现常态化智慧“教与学”,助力课程教学改革。

金课坊智慧教学平台打破了传统教学瓶颈,打通了课程教学中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使学习不再拘泥于课堂,成为随时随地的活动,师生互动成为常态[3]。课前,教师通过在线学习、课件等推送预习任务;课中,教师通过签到、答题、点答、讨论、弹幕等功能增强互动,活跃课堂氛围;课后,教师通过作业、互评、讨论、问答推送习题并与学生交流互动。教师还可以通过大数据对学生课堂三率、互动次数、作业完成等相关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实时动态的数据采集和数据分析,实现智能、高效的教学交互与反馈,重新定义教学全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在建设“金课”的大背景下,整合课程线下线上优势资源,通过金课坊智慧教学平台,打通了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将信息技术手段充分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更加频繁,使课堂真正成为有温度的课堂,从而实现构建“金课”的目标。

(二)课程资源建设

审计基础与实务是学校特色专业——会计专业的核心必修课程,一直伴随着会计专业的发展而发展。本课程是以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面向的审计助理岗位中包含的工作任务所需的相关专业知识与必要技能为依据设计的。

审计基础与实务课程在针对所授对象的年龄特征、学习习惯等方面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不断整合优化学习资源,目前已制作完成课程教学课件12个、课程教学视频123个,搜集相关网络课程资源11个、课程案例资源9个、课程题库299个、作业29个、组卷14个。本课程所有资源均已上传至金课坊智慧教学平台,在校会计专业学生均可以不受限制地使用本课程所有资源。

(三)课程教学实践

按照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审计基础与实务主要面向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开设于第四学期。在学习本课程前,学生已有相关会计基础知识作为储备,近三年来,本课程的授课人数分别达到136人、176人和216人。审计基础与实务课程依托金课坊智慧教学平台,将信息化手段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实现了师生、生生之间全方位的互动。

1.课前推送在线学习任务,增强学生学习自主性

在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中,审计基础与实务课程无疑是理论性最强、逻辑性最强的一门专业课程,学生仅仅依靠课堂是无法完全消化的,预习的重要性显而易见。传统课堂也会布置课前预习任务,但由于知识点难以理解等因素,实施效果往往会打折扣,金课坊智慧教学平台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在课程实施前,包括课程教学大纲、教案首页、课程PPT、课程视频等所有资源全部上传至金课坊智慧教学平台,教师可以通过金课坊智慧教学平台进行教学设计。教师根据授课内容通过通知和在线学习功能定向推送学习任务和预习资料,让学生了解学习内容。教师可以随时查看预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并发出提醒。这种方式在增强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同时,也大大节约了课堂教学时间,提高了学习效率。

2.课中加强互动,提升师生课堂获得感

金课坊智慧教学平台使师生互动更为立体,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签到可以通过动态二维码进行,提高了课堂出勤率。课程讲授中教师开启PPT中的弹幕功能,学生实时提问,教师实时反馈,课堂更加轻松,师生沟通时效得到有效缩短。教师通过点答功能随机抽取学生回答问题,点答音效和快速滚动的学生姓名会增加学生的紧张感,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还可以通过答题功能随时考察学生对所授内容的掌握情况。在小组讨论中,教师可以开启互评,增强课堂趣味性。不难看出,将信息化手段融入传统课堂,不仅丰富了传统课堂元素,也增强了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提升了师生课堂获得感[4]。

3.课后分析课堂数据,拓展答疑空间

课后,教师通过作业功能进行推送,通过问答功能进行答疑,不仅教师可以解答,学生也可以进行解答。问答功能帮助学生及时巩固课堂知识点,延伸了师生、生生互动的空间。后台自动统计学生出勤、答题、在线学习、课堂互动以及课堂三率等信息,这些数据不仅为过程考核提供了可以信赖的依据,也给教师提供了很好的数据支撑。高效的信息化课堂数据打破了师生传统教学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使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优化教学手段,实现教学相长[5]。

四、基于“金课”标准打造的审计基础与实务课程教学反馈

(一)对课程教学的问卷调查

依托金课坊智慧教学平台实施教学后,授课教师通过教学平台的大数据反馈及时进行授课方式的调整,师生互动成为常态,提升了课程教学质量。为深入了解所授对象对课程改革实施的具体情况,了解学生对借助金课坊智慧教学平台进行混合式教学的满意度,课题组设计了包括师生互动交流、学习积极性、学习效率等在内的问卷。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40份,回收137份,有效问卷中,男生参与率为29.2%,女生参与率为70.8%。

(二)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见表1),从教学方式来看,73.72%的学生喜欢线上线下教学,66.42%的学生喜欢师生互动教学,41.61%的学生选择了小组协作学习,32.12%的学生偏向传统课堂教学,27.74%的学生喜欢自主学习。90.51%的学生认为借助金课坊平台实施教学的教学效果比传统教学效果好,只有9.49%的学生选择了否定答案。

表1 对教学方式进行调查的问卷汇总

不难看出,学生对课堂教学中借助金课坊智慧教学平台进行教学是充分认可的,与此同时,选择自主学习和传统课堂教学的人数相对较少也符合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选择线上线下教学、师生互动教学的比例超过50%充分说明建设符合“00后”学生学习和认知特点的“金课”是迫切而必须的。

从教学手段来看,74.45%的学生喜欢知识点巩固环节,61.31%的学生喜欢绘制思维导图环节,59.39%的学生喜欢确定组长环节,59.12%的学生喜欢定期分组环节,37.23%的学生选择了其他(见表2)。

表2 对教学手段进行调查的问卷汇总

教学手段是授课教师在充分进行学情分析的基础上为高效掌控课堂所采取的一切办法。数据显示,学生对本课程各教学手段的选择比例相当,通过定期分组确定小组成员在教室里座位,可以使学生在有限的课时中保持住学习的热情和兴趣;辅助组长轮换增强师生互动;通过绘制思维导图等手段巩固知识点,提高学生课堂效率。

从金课坊智慧教学平台的功能来看,78.83%的学生喜欢签到功能,76.64%的学生喜欢讨论功能,73.72%的学生喜欢弹幕功能,65.69%的学生喜欢答题功能,喜欢互评和在线学习功能的学生占比均为64.23%,56.93%的学生喜欢问答功能,43.07%的学生喜欢点答功能(详见表3)。

表3 对金课坊平台功能进行调查的问卷汇总

金课坊智慧教学平台所有功能的开发能抓住“00后”学生的学习特点,辅助授课教师增强课堂把控力。只要授课教师在课前进行了充分的教学设计,学生在课堂中“不务正业”的概率就会越来越小,“心无旁骛”则会成为课堂常态。只有把学生的“心”牢牢把控在课堂中,教学质量才能得到稳步提高,从而实现教学相长的目标。

从依托金课坊智慧教学平台的实施结果来看,99.27%的学生认为金课坊智慧教学平台提高了上课的出勤率,92.7%的学生认为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90.51%的学生认为金课坊智慧教学平台增强了和老师之间的沟通,97.08%的学生认为金课坊智慧教学平台加深了对审计知识的理解和掌握,89.78%的学生认为借助金课坊智慧教学平台激发了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94.16%的学生认为金课坊智慧教学平台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96.35%的学生认为借助金课坊智慧教学平台提高了学习效率。此外,94.16%的学生希望老师继续使用金课坊智慧教学平台授课(见附表1)。

附表1 对课程实施结果进行调查的问卷汇总

综上,学生对依托金课坊智慧教学平台实施审计基础与实务的混合式教学是满意的,在提高学生出勤率、自主学习能力、学习效率、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增强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沟通交流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因此,在金课坊智慧教学平台中,师生关系更加融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交流与协作能力,使课堂真正成为有温度的课堂,从而实现构建“金课”的目标,提高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猜你喜欢
金课会计专业智慧
课程思政改革背景下“金课”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新经济下会计专业就业困境与突破——以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基于“金课”标准的《管理会计》课程改革思考
一流专业建设背景下打造监狱学专业实训金课
探讨如何打造“金课”在中西医结合眼科教学上的实施
关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1+X证书”制度的思考
高职会计专业英语教学中ESP理论的应用研究
会计专业税法课程教学中角色扮演法思考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