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2020年云南省棘球蚴病网报病例分析

2022-01-12 02:38魏春李奔福杨锐郭小连唐烨榕吴方伟杨亚明周红宁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21年6期
关键词:迪庆大理州传染病

魏春,李奔福,杨锐,郭小连,唐烨榕,吴方伟,杨亚明,周红宁

云南省寄生虫病防治所,云南省虫媒传染病防控研究重点实验室,云南省虫媒传染病防控关键技术创新团队,云南 普洱 665099

我国是棘球蚴病高发国家之一,全国有21个省份报道有原发性人、畜棘球蚴病及家犬、牧犬细粒棘球绦虫感染[1],流行区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的牧区和农牧区。云南历史上早有家畜和人感染棘球蚴的报道。1940年起,我国学者相继报告昆明、洱源等地的狗、猪等感染细粒棘球蚴[2-3]。20世纪70年代以来,研究人员通过整理医院住院病历资料,发现迪庆州、大理州、丽江市、楚雄州和保山市均有确诊棘球蚴病的病例报告[4-6]。2003年,调查人员在洱源现场调查时B超检出患者1例[7]。2004年,周本江等[8]报告曲靖市沾益县肝细粒棘球蚴病1例。2012—2016年,通过全国棘球蚴病抽样调查,云南省确定有24个县为棘球蚴病流行县,呈低度流行态势[9-10]。为全面了解云南省棘球蚴病疫情变化情况,笔者对2005—2020年云南省的棘球蚴病网络直报病例进行了分析,以期为优化云南棘球蚴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数据来源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以下简称网络直报系统)收集2005—2020年云南省棘球蚴病病例信息,按照“现住址+发病日期”规则统计,仅统计确诊病例和临床诊断病例。诊断分类依据《包虫病诊断标准》(WS 257-2006)[11]判定,人口数据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

1.2统计学分析 应用Excel 2007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

2 结 果

2.1时间分布 2005年起云南省每年均有报告病例,至2020年全省通过网络直报系统累计报告棘球蚴病134例,2005年和2012年仅报告发病1例,2017年报告最多(16例),见表1。

2.2地区分布 2005—2020年,云南省累计16个州(市)的65个县(区)有报告棘球蚴病病例。报告病例数排前三位的州(市)是大理州(37例)、昆明市(20例)和迪庆州(10例);发病率排前三位的是迪庆州(0.157 1/10万)、怒江州(0.092 8/10万)和大理州(0.065 4/10万),见表2。

表2 2005—2020年云南省棘球蚴病网络直报病例数及发病率地区分布情况

2.3人群分布 134例报告病例中,男女各67例。职业以农(牧)民为主,共报告74例(占55.22%),其次为学生17例(占12.69%)。所有病例中年龄最小1岁,最大81岁,21~50岁最多,共报告70例(占52.24%),见表3。

表3 2005—2020年云南省棘球蚴病网络直报病例人群分布情况

2.4诊断与报告单位情况 134例报告病例中,82.84%(111/134)的病例在发病当年即诊断为棘球蚴病,12例(8.96%)在发病第2年诊断,6例(4.48%)在发病第3年诊断,5例(3.73%)在发病4年及以上才得以诊断。间隔最长的1例为发病13年后才诊断为棘球蚴病。病例报告单位主要为医院(109例,占81.34%),其次为疾控中心(16例,占11.94%)。此外,大理州血吸虫病防治所报告8例,昭阳区大山包镇中心卫生院报告1例。

3 讨 论

2004年,我国建立了以传染病个案为基础的法定传染病信息报告网络系统,全国各地通过直报系统按照丙类法定传染病要求报告棘球蚴病,提高了棘球蚴病监测的敏感性。从2005年开始,云南省每年均有病例报告,说明监测系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随着社会对棘球蚴病认识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机构诊断能力的增强,越来越多的病例被发现和报告。但结合以往现场调查数据,提示云南省实际棘球蚴病病例数远大于网络直报数。2012年,杨亚明等[12]在大理州、迪庆州和丽江地区的州、县医院开展线索调查时发现,仅一家州级人民医院在2006—2012年就确诊棘球蚴病35例。而网报疫情中,这3个州(市)的所有直报用户同期仅报告了11例病例。李奔福等[9]于2012、2016和2017年在云南24个县开展人群B超检查,现场检出细粒棘球蚴病患者67例,而2005—2020年此24个县的网报病例合计仅68例。周本江等[8]报道的1例棘球蚴病也未在网报疫情中查见。由此可见,云南的网报数据并未全面反映现实流行情况,结合历年发病情况,漏诊漏报较多。在今后的防控工作中,建议加强疫情报告管理,要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一旦发现棘球蚴病患者,必须24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进一步提高棘球蚴病监测的敏感性和疫情报告的及时性。

云南省被确定为棘球蚴病流行的24个县主要分布在迪庆州、怒江州和大理州[10],网报病例也显示这三个州的发病率较高,这可能与当地畜牧业发达、少数民族半农半牧且喜欢养犬的生产生活方式等因素有关。我国棘球蚴病的流行地区以游牧业或半农半牧为主,牧民通过接触病畜或被污染的环境而感染,网报病例也显示职业以农(牧)民为主。然而,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员流动加快,棘球蚴病从传统的牧区向其他地区扩散形势严峻[13]。

棘球绦虫生长缓慢,感染早期症状不明显,或无自觉症状,往往因病程发展至局部包块压迫刺激或包囊破裂导致不适,患者才就诊,因此医院是病例报告的主要单位。网报病例中20岁以上人群较多,可能与病程较长有关,因此早期发现棘球绦虫感染是防控工作的重点和难点[14]。网报疫情中约1/5的病人在发病1年后才被诊断出棘球蚴病,甚至有发病13年后才诊断的病例报告。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按照《包虫病防治技术方案(2019年版)》的要求,除医疗机构在日常诊疗过程中被动发现棘球蚴病患者外,还要通过人群筛查和监测等方式主动发现棘球蚴病患者,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15]。

猜你喜欢
迪庆大理州传染病
迪庆州喜迎党的二十大 优秀美术作品选登(一)
《传染病信息》简介
传染病的预防
3种传染病出没 春天要格外提防
云南迪庆 留住美丽乡愁,绘就雪域高原的“诗和远方”
手机媒体的使用与藏区稳定研究*——基于迪庆藏区田野调查的阐释
迪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浅析
宠物可能带来的传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