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作业在提升人体寄生虫学实验课教学效果中的作用

2022-01-12 02:38姚湧杜忆南任翠平刘淼汪学龙计永胜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21年6期
关键词:寄生虫实验课标本

姚湧,杜忆南,任翠平,刘淼,汪学龙,计永胜

1.安徽医科大学人体寄生虫学教研室,病原生物学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 合肥 230032;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

人体寄生虫学课程是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由理论课和实验课两部分组成,其中的实验课主要通过标本观察和传统实验操作等方式完成,以期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优秀医学人才。传统人体寄生虫学实验课主要是教导学生通过显微镜观测标本并绘制标本图片,课程结束时,任课教师设置特定标本,根据学生观测识别的正确与否进行分数统计,评判教学效果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实际教学过程中常存在学生缩短观测标本的时间、按照教科书模式图绘制样本图片的情况,大大降低了教学效果。

目前,智能手机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必备的交流工具和信息终端。在现代高校教学过程中,手机软件也可以作为评价课堂教学效果的手段,例如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进行随堂测试,通过手机问卷调查获得学生对课程的反馈等。本研究将手机拍照功能应用到人体寄生虫学实验课教学中,探讨学生提交电子作业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安徽医科大学2015级临床医学专业(国际班)1~3班学生,共计92人为研究对象,分为3组,其中1班学生(30人)为提交纸质作业组,在实验课上只提交纸质版绘制图片;2班学生(31人)为提交电子作业组,在实验课上只提交手机拍摄的电子图片;3班学生(31人)为提交纸质和电子作业组,需要在实验课上同时提交纸质版和电子版图片。

1.2研究方法 在每节实验课结束前十分钟,授课教师当堂确定需要拍照的寄生虫标本(均为显微镜观测标本)。2、3班学生需要用手机对教师指定的显微观测标本拍摄3张图片,经任课教师确认无误后命名,统一上传至指定邮箱。如拍摄照片错误或清晰度较低,则需要重新拍摄。项目进行期间,学生并不知道此项目的研究内容。实验课课程结束时,所有学生观测相同的25个寄生虫标本作为期末考试,其中医学原虫标本10个,医学蠕虫标本10个,医学节肢动物标本5个,每个标本记4分,共100分。25个考试标本中,18个需要用显微镜观测,7个为直接观测。考试结束后由任课老师进行计分统计。

1.3数据分析 考试成绩以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组间比较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实验课成绩总体情况 提交纸质作业组、提交电子作业组以及提交纸质和电子作业组3组学生的成绩分别为(83.07±5.09)分、(82.55±4.52)分和(85.66±4.48)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83,P<0.05),单独提交纸质作业的学生成绩和单独提交电子作业的学生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42,P>0.05)。

2.2显微观测标本的答题情况 三组学生在非显微观测标本上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显微观测样本方面的得分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62,P<0.05),见表1。

表1 三组学生显微观测标本得分情况

2.3不同虫种标本观测答题情况 三组学生在医学蠕虫和节肢动物标本观测中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医学原虫标本观测中得分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06,P<0.05),见表2。

表2 三组学生不同虫种标本观测得分情况

3 讨 论

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普及对传统高等教育的课堂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调查显示,目前手机对大学生课堂学习活动的影响弊大于利[1]。也有研究表明,对大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利用手机互动教学模式可以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将课程内容延伸到课外,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学习兴趣,增强团队合作能力,最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2]。如何科学合理的运用智能手机推进课堂教学可因课程设置、考核指标和学习要求而变化。

在医学高等教育课程改革中,人体寄生虫学的课时在不断缩减,教学内容也在逐渐变少。如何在新的教学环境下提升学生对寄生虫的认识,培养理论和应用水平均较高的医学专业本科生是人体寄生虫学教学工作人员重要的教学研究课题。多项研究探讨了如何通过改善教学模式、案例教学、增加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线上线下结合等方式提高人体寄生虫学理论课和实验课的教学效果[3-6]。本研究发现,在传统纸质版作业中加入手机拍照电子作业的形式可以提高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的人体寄生虫学期末考试成绩,提升实验课教学质量。学生单独绘制寄生虫图片将减少观测样本的数量和时间,单独拍摄照片又不能使学生详细了解寄生虫的结构和形态,而两者的结合可以提升学生对寄生虫的鉴别能力。我们在课程设置上也做了调整,学生拍摄和递交电子作业时间在课程最后十分钟完成,这样既能留足时间让学生观测标本,又能避免学生为了应付电子作业而课上学习不充分。

为了进一步确定电子作业对成绩提升的效果,我们单独分析了显微观测和非显微观测标本的得分情况。结果显示,同时提交电子作业可提高显微观测标本的得分。原因可能是我们课程设计中要求学生提交的电子作业均来自显微观测标本,完成电子作业加长了学生观测显微标本的时间。与之相对应的是学生在原虫标本观测中的得分也明显升高,因为人体寄生虫学实验课中的原虫标本均需要使用显微镜观测。

与将智能手机APP引入医学高等教育不同[7-8],提交电子作业使用的是手机自带功能,无须下载相关程序,可以避免学生在使用程序时进行与学习无关的操作。本研究为提升人体寄生虫学实验课的教学效果提供了新的思路。电子作业在临床医学外其他专业的人体寄生虫学实验课课程设置、教学效果提升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电子作业能否运用到细胞生物学、病理生理学和组织胚胎学等其他实验课中也需要进一步确定。

猜你喜欢
寄生虫实验课标本
不明原因肝损害的32例肝组织活检标本的29种微量元素测定
海洋中“最难缠”的寄生虫:藤壶
白话寄生虫
COVID-19大便标本采集器的设计及应用
小学科学实验课中学生思维的培养
有趣的实验
魔术师的考验
趣闻
植物标本的采集与保存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