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合唱作品创新实践

2022-01-13 14:43徐菲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民族团结

徐菲

摘要:音乐是陶冶情操、涤荡心灵的一把钥匙,民族音乐作为其中极具传承性与包容性的一个类别,从歌曲曲调编排、节奏变化、演绎形式都富有多样性及趣味性,本文旨在通过对民族高校有关民族团结的合唱作品进行分析研究,从歌曲曲调、节奏、伴奏等部分进行改编及创新,并加入合唱及舞蹈表现元素,做到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又能促进民族音乐艺术的传播,增进各民族同学间的文化友谊交流和团结互助精神。

关键词:民族团结;歌曲编排;合唱演绎

校园合唱作品以音域宽广、音色丰富、曲调演绎变化大为特点,不仅拥有合唱作品的震撼力,更蕴含着浓厚的文化背景,以民族高校中民族团结类合唱作品为例,分析民族歌曲中的编排特点以及多彩的民族文化背景,研究校园合唱作品在新时代发展中的创新点,全新演绎方式及特色唱法等,将合唱作品与民族文化紧密结合,让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焕发出新时代的光彩。

本次项目的成果展示采用举办专场音乐会的方式,前期在互联网搜集资料,对《我的未来不是梦》、《在那东山顶上》等优秀校园合唱作品进行分析,如对歌曲《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参考了广西少数民族合唱实践研究相关论文,帮助掌握歌曲编排技巧;中期带领合唱团成员进行歌曲学习及演唱,培训声乐知识及乐理知识,及时与指导老师沟通协调,总结创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如对原歌曲的曲调掌握和情感把握不到位、声乐知识不扎实不牢固等,并及时提出解决方案;后期对合唱团成员进行定期专业指导培训和严格排练,以确保专场音乐会的顺利举办。

专场音乐会主要以演绎六首合唱歌曲为主,并附有助演节目如校舞蹈团助演舞蹈节目、魔术社团表演魔术节目等。其中包含翻唱现代合唱作品 《心的方向》、《雪花的快乐》、《春已经在路上》,以及三首民族类团结合唱歌曲,纯原创作品两个,改编作品一个。

改编作品《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原曲是根据撒尼族民歌及素材创作的混声合唱歌曲,由范禹作词、麦丁编曲,旨在描写撒尼族人民热情好客的鲜明形象,以及秋季丰收时人们内心强烈的喜悦心情。歌曲的曲调十分欢畅明快,流露出撒尼人民的朴实好客以及对田野乡村生活的热爱,在改编时不仅沿用了原曲的三个和弦,保持原有曲调的民族特色基调,更在节奏上作出调整,对比原曲更加生动活泼,加上恰当的填词、多声部合声的加入,人声的演绎变化,构造出一种极富民族特色的风格,切实对原曲进行创新,做到“旧曲新唱”;并且充分利用女中、高声部的音色特点,反复演唱“远方的客人呀请你留下来”一句,打造波浪形此起彼伏、强弱交替的和声,既让听众感受到撒尼族人民欢迎客人时的热情,又能表现对出客人离去的不舍,将撒尼族人民内敛与热情并存的性格特点展现的淋漓尽致;在歌曲演绎上,音乐会表演时,合唱团成员身穿撒尼族服饰,长长的裙摆随着音乐节奏左右摆动,手上加入了云南省彝族人民跳烟盒舞所用的烟盒,进行节奏的拍打,更强烈渲染了民族气息,现场气氛十分活跃。

原创歌曲《学海之韵》由学院院长及书记作词曲,旨在表现民族高校各族学子齐聚一堂,畅游于蕴含知识的学海里,沉浸在浓郁多彩的民族文化氛围中,表现出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各族青年学子们团结一心,携手共进,向着平等团结进步繁荣的小康生活全速迈进的美好愿景,体现各族学子用民族团结之泉,灌溉昌盛和谐之花,唱响民族团结主旋律,谱写和谐发展新篇章,展现各民族学子在民族高校中和睦共处,共同创造民族发展美好未来的绚丽图画。歌曲整体采用悠扬宏大的旋律,以钢琴作伴奏,前半部分节奏悠然舒缓,讲述历经沧桑变化后的华夏大地上各族儿女的诞生,后半部分进入高潮,风格转向澎湃且昂扬,“民族之花在这里盛开,民族文化架起通向世界的桥梁”一句逐步推进的高音部分将全曲情绪推向制高点,表现出浓厚的民族自豪感,各族学子共同奋斗、共创华夏盛世的图画在眼前展开;在歌曲的演绎部分除合唱形式外加入演员伴舞的形式,加上浓雾弥漫的舞台效果,渲染了现场宏大澎湃的氛围,舞蹈团演员们优雅美妙的舞姿又为歌曲表演增添了一笔鲜艳色彩。

原创歌曲《你是我们五十六个民族敬爱的党》是校团委书记苑杰、指导老师王欣彤、徐丹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讴歌党史伟业,描绘五十六个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齐心协力、同心向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生动画面,特创作此曲。歌曲深切回顾我们党走过的光辉历程,展现我们党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为人民奋斗担当的优秀品质,描绘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民族同胞开展民族团结、各民族齐奋斗,为祖国建设发展奋勇向前的光辉景象,展现了各族人民爱党爱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追风逐梦的精神风貌。全曲使用F调作伴奏,旋律婉转悠扬,节奏轻快,歌词部分紧扣歌颂党、赞美党的主题,从党诞生之初到至今的百年奋斗历程,循序渐进,高潮部分几个连贯的高音“在人民中站立,在人民中成长”不仅将全曲情绪推入最高点,更增强了歌曲的张力,显得全曲气势磅礴而昂扬,更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坚定决心和信念,以及各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团结共进的民族精神;在歌曲演绎时,舞台背景选取各族人民代表在天安门广场进行合照,脸上洋溢着幸福、自豪的微笑,合唱团成员身穿各民族服饰,面带微笑,状态饱满,气势昂扬,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民族团结类合唱作品不仅仅融入了老师、同学们对于歌曲创作、演绎的辛勤付出,更融合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背景,蕴含着对民族团结发展的美好愿景,通过此次创新实践项目,同学们获得了对校园合唱作品创作及演绎的经验,也受到了民族文化方面的熏陶,希望此次实践对更多校园合唱作品的创新及发展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范明月.探究民族器乐作品改编为合唱作品的可能性[D].沈阳师范大学,2020年.

[2]孙志福.少数民族合唱作品指挥技法在改革中的重要性[J].智库时代,2018年29期.

[3]毛为.少数民族合唱作品创编研究——以《摩挲葬礼》为例[J].艺术教育,2019年09期.

[4]广西少数民族合唱创作与实践研究[J].华山;张勤;.大众科技.2014年10期.

基金項目:本文系“大连民族大学创新创业项目” 项目编号:(202112026622)

猜你喜欢
民族团结
江永县第三小学:讲好民族团结故事
童心绘团结 各族一家亲
温宿县第二中学民族团结工作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走出一条具有吴忠特色的民族团结进步之路
民族团结的内蒙古样板
俄罗斯 民族团结日
社会科学视野中的民族团结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