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至炒面

2022-01-14 10:13文化产业殷柱山
文化产业 2021年34期
关键词:炒面米粉面条

《文化产业》记者 殷柱山

□ 范 光

东至位于安徽省西南边陲,地处长江中下游,皖江段南岸之首,南邻江西,北望安庆。境内依山傍水,生态优美。这里盛产水稻、菜籽、棉花、玉米、大豆、山芋等粮食作物,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风格。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美食能温暖一方人的胃。东至是一个文化气息厚重的大县,特别是其独特而优越的早餐文化,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东至儿女。东至人偏爱这一口炒面,味觉连接着尘世百味,淡淡地流入心间。

东至的炒面用的是本地产的玉米、大豆等混压出来的圆面,粗细适中,口感劲道弹牙。面条的主要营养成分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面条易于消化,有改善贫血、增强免疫力、平衡营养等功效。

东至人对炒面情有独钟,无论是早餐时炒面,还是正餐时炒面,或者是夜宵时炒面,都是不错的选择。不仅味道鲜美,价格实惠,更重要的是做法简单,而且可以随意搭配,想吃什么食材就可以放入面条里面一起炒,方便快捷而且营养丰富。

在外地的东至人,无不想念家乡炒面;留在东至的人,更是不能不吃炒面。东至的炒面,遍布大街小巷,它最早出现的时间,已无从考证。我对炒面的初始记忆,应该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学门口的小吃摊上每天都有人卖炒面。当时,学校门口有人摆摊卖早餐,放眼望去,一排早餐店不止一家卖炒面,只要一进店就会点炒面,可见大众对炒面的喜爱程度。东至人的炒面手艺,也在火热的竞争气氛中被锻炼地愈发高超。

炒面摊一般是夫妻经营,厨艺好的负责掌勺,另一个就帮忙打下手,夫妻二人有条不紊,配合默契。炒面摊是用板车改装成可移动的推车小摊,上面架着一口小铁锅,边上是发好的面条、鸡蛋、火腿肠、配菜、调料等,再摆几张折叠小桌。

炒面在下锅前必须浸泡相当长的时间,有些炒面店将面条泡完后,会用油将面拌开。在食用的时候用热的汤水一冲或搅拌就可以食用。在炒面时,把面条提前下锅用水煮,煮至七成熟再将面条捞出来,在水笼头底下用冷水冲,冲到没有热度的时候,再把面条放在塑料漏盆子里沥干水。沥干后的面条,炒起来Q弹润滑。只有使面条充分Q弹,才能炒出口感最好、最正宗的东至炒面。

还记得,刚开始一份炒面只要1元钱,这些年物价上涨,炒面也已经卖到了5元钱一份,加上鸡蛋和肉丝最贵也不超过7元钱,满满一大盘,分量很足,依旧是记忆里熟悉的那个味道。掌勺的老板,笑容可鞠,站在摊子中央,一边跟食客打招呼,一边炒着面。

那时的摊位是在板车上放一块案板,案板下面摆放着食材,扶手上架一个煤炉子,上面搁一口炒锅,待锅中油热生烟,老板左手在锅沿磕开鸡蛋,蛋液刚遇到热油,就被老板右手里握着的炒勺滑散。如果用肉丝,老板就会放入肉丝,油锅中便会爆出微焦的肉香。配菜中的绿豆芽或小青菜也是不会缺席的,最后再抓上一大把提前泡好的面条,下锅一起翻炒,再加上一点辣椒粉、酱油、盐、鸡精等。放入面条一起不停地搅拌,然后使劲翻炒,过一会就可以出锅了。最后放点葱花或香菜在上面,满满一盘炒面,显得很是粗犷。

东至炒面与江西米粉

炒面是在炒粉的基础上改良形成的,炒粉起源于江西。北方人习惯吃面条,到了南方以米磨成米粉来制作食物,是今日米粉的源起。相传,西晋与五胡十六国之间的战争厮杀,使得这一时期战乱连连。皖赣地区为南北交战的主战场,士兵多为北方人。由于水土不服,粮食供应困难,士兵经常挨饿。当地盛产稻米,将领要求从军伙夫用制作面条的方法制作,这才有了炒粉的雏形。

米粉是一道风味独特的美食,便于制作,可做早餐也可做正餐食用。客人来了,洗米煮饭太慢了;米粉是熟的,炒起来方便,外出携带也方便。将米粉放入热水中煮一下,再放入油锅里加入配料翻炒,既有米的醇香也有爆炒的煎炸味道。江西米粉在以前算得上是“高级食品”,只有在特殊的日子里,如喜庆宴客,才会以“炒米粉”招待客人。据史料记载,米粉这种食物起源于西晋时期:“五胡乱华,华人南迁南方时,仍以稻米榨条而食,即当今之米粉也。”

如今,江西米粉闻名天下,渐渐地品种越来越丰富,口味越来越多样,样式也更加齐全。细的如银丝,甚至还有空心的米粉,如意大利的通心米粉(有面粉制品和大米制品);还有方便面式的速食米粉,用滚开水一烫即可食用,方便快捷;还有营养米粉。米粉发展到今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东至人继承了江西米粉的烹饪技术,改良成为东至县最有特色的美食小吃,现已成为东至地方美食的一张名片。久负盛名的东至炒面,久漂不烂、久炒不碎,炒出的面条,口感细嫩,色泽诱人;做法多样简单,配菜灵活多变,味道鲜美,根据季节特点,选择不同的食材,常见的有青菜、豆芽、肉丝、鸡蛋、火腿肠、大白菜、包心菜、大葱等。

当家里吃饭的人少,或者没有时间做饭的时候,炒面就是非常不错的选择。想吃什么蔬菜都可以放进来,还可以搭配肉类和鸡蛋,荤素全面,营养和味道都可以照顾到。每人一碗炒面,炒菜就不需要了,简单省事,一碗炒面就完美地解决了一顿饭。

一盘炒面开启东至人新的一天

以前上班时最喜欢楼下三中门口的炒面摊,每天早上上班之前就来这里吃炒面,从那时到现在算下来已有四十个年头了。

今早,我像往常一样去河边散步,经过迎宾巷炒面店,照例告诉老板我要鸡蛋炒面后,便在店里的红色塑料椅上坐下来,拿起手机,微信支付。炒面店是夫妻俩经营,厨艺好的老板负责掌勺,老板娘帮忙打下手,有条不紊,配合默契。老板身体魁梧,手臂异常健壮,常年左手持锅右手拿勺,左手肌腱明显更大。葱蒜爆香后,放入鸡蛋、配菜在锅里不停地上下翻炒,然后放入面条,老板用筷子迅速地上下翻动,动作娴熟,差不多快炒熟的时候,加入盐、鸡精、酱油、辣椒粉或辣椒酱,翻炒二三分钟,撒上葱花或香菜就可以出锅了。

老板一手抡着锅铲,一手握着锅柄,将炒锅一下一下地往上甩,锅里的炒面便随着炒锅往上跳离了锅底,然后落下。几次甩完之后,便可闻到炒面的香味了。将面倒入盘子里,刚出锅的炒面分量超足而且还冒着热气,炒面根根分明,每一口都很Q弹爽滑,而且里面根据季节搭配了各种时令小菜,有豆芽、青菜、胡萝卜、大白菜等。

每天清晨,大大小小的炒面店前都是人头攒动。人们从晨曦中走来,排队的人络绎不绝,一盘热气腾腾的炒面开启了东至人新的一天。一米多高的煤气炉子,赤红的火舌欢快地舔着黑黑的锅底,油锅内冒着腾腾的热气,葱蒜打入锅中,瞬间爆发出香味,嘶嘶拉拉的油爆声一遍遍地吊着正在焦急等待的食客们的胃口,连路人都驻足伸头观望。

生意火爆的时候夫妻俩齐上阵,一天可以卖掉上千份炒面。除了鸡蛋也可以添加火腿肠、肉丝、腊肠等,再配上当季的时令蔬菜和自家做的地道的腌咸菜和辣椒酱,这样在食用的时候,那个滋味才最棒,吃起来爽辣爽辣的,唇齿间的嚼劲也刚刚好,让人回味无穷。

炒好的面就交由老板娘端上桌或顾客打包带走。坐等的食客闻到香味早已按捺不住,爽滑弹嫩的炒面端上来,每一根金黄的面上都裹着一层不腻的菜籽油,加上自家做的辣椒酱拌一拌,就着萝卜和咸菜,滑入喉咙时整个香味直冲天灵盖!尤其是刚出锅的炒面,冒着热气随着香味扑进鼻子,用筷子夹起大口大口地吃,吃完一脸满足。

民以食为天,这是永恒不变的生活主题。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市场经济的繁荣,人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走向富裕的人们,还是会时常上街去吃一盘东至炒面。大到高级酒店,小到街头巷尾的早餐店、大排档,总能寻见炒面这道美食。做法简单,搭配随意,喷香美味,嚼劲十足,好吃解馋,真是一道美味佳肴!

炒面是每个东至人永远都不会忘记的味道,它不仅记载着大家成长的轨迹,更蕴藏了东至人民舌尖上的秘密与魅力。在这座小城开放包容的味觉历史中的演变中,不因各方冲击而消失,反倒越来越清晰和强大,这就是东至炒面,它奠定了这座小城的味觉之本。

猜你喜欢
炒面米粉面条
沙坊米粉香
炒出来的麦香味
兴安米粉趣谈
晒面条
加盐的面条和不加盐的菜
奶香蔓越莓米粉球
“峰会炒面”
上海炒面
擀面条
为了一碗炒面的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