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大水矿山采场涌水分析及防治水对策研究

2022-01-17 07:31于兴社
现代矿业 2021年12期
关键词:矿坑涌水量灰岩

于兴社 袁 冰 刘 阳 周 涛

(1.河北钢铁集团沙河中关铁矿有限公司;2.河北昕佳工程勘查设计有限公司)

某铁矿位于邯邢百泉泉域地下水强径流带,是国内典型的水文地质复杂的岩溶大水矿山,矿山顶板为奥陶系含水层,开采前期,矿山实施了矿体帷幕注浆工程和帷幕内疏干排水工程。矿体帷幕堵水率可达80%以上,但并不能完全阻断帷幕内外奥灰岩溶水的水力联系,帷幕内岩溶地下水仍具有较大的动、静储量[1-2]。矿山自2013年10月开始进行帷幕内疏干排水,最初疏干排水量为3 000 m3/d,随着矿山疏干工程多年排水,矿床附近奥陶系灰岩地下水位虽有下降,但疏干放水效果并不显著,水位下降缓慢。自2017年10月,矿山疏干排水量较稳定,约2.4万m3/d,近3 a矿体内奥陶系灰岩水位平均下降仅8.93 m,可见矿山在目前疏干排水状态下,矿区地下水处于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现有疏干效果很有限。目前矿体水位高于开采中段,导致矿山的生产安全受到重大的水害威胁。在此情况下,矿山防治水策略如何制定等已成为制约矿山安全生产的重要问题。鉴于此,矿山开展了首采区采场涌水分析及防治水对策研究,为矿山安全生产提供保障。

1 工程概况

2008—2010年,矿山实施帷幕注浆工程,后在-260 m中段布置有主水仓,建成永久排水系统。共布置6台水泵,每台水泵额定流量为1 100 m3/h,根据线路及管道布置,最多可同时开启4台水泵,排水能力最高达105 600 m3/d,满足疏干排水需求。矿山在-170,-230,-245 m中段共施工了13个放水硐室和46个放水孔,-260 m以上中段矿坑涌水及泄水孔放水通过泄水井泄至-260 m主水仓,然后通过水泵排至地表。为确保安全开采,矿山基建和开采过程中坚持逢掘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所以基建过程中大量使用了注浆堵水。目前矿山已建成投产,并形成主井、副井、北风井、南风井共4条竖井及-110,-170,-230,-245,-260,-409,-448,-488 m等多个中段,并在-488 m水平建有辅助排水系统。

随着矿山基建工程和疏干工程多年排水,矿床附近奥陶系灰岩地下水位已产生了较大幅度的下降。至2020年3月,矿区观测孔最低水位已降至-73 m左右,北部降至-37 m左右,南部降至0 m左右。目前矿山总排水量约为2.4万m3/d,水量较稳定,但矿区内奥灰岩水位下降缓慢,近3 a矿区内观测孔水位下降幅度最大为19.99 m,最小为1.43 m,平均下降8.93 m,现有疏干排水工程的疏干效果很有限。

2 矿床充水因素及涌水量预测

由分析可知,奥陶系灰岩是矿区主要含水层,也是与区域联系的主要通道。在天然条件下,该层灰岩岩溶裂隙发育,富水性透水性强,水力坡度极小,与区域地下水联系密切,矿山开采时区域地下水会通过此强含水层大量侧向补给矿坑,影响范围广,矿坑涌水量大。1990年开始,由于区域内地下水开采量的增加,导致地下水位大幅下降,矿山一带与天然水位相比下降150 m左右。水位大幅下降使得矿区大量主含水层处于疏干状态,矿体顶部含水层厚度变薄,同时也使矿床与区域含水层的联系变弱。由于矿山实施了帷幕注浆工程,在基建过程中大量使用注浆堵水,使灰岩中部分岩溶裂隙被充填,灰岩的富水性透水性较天然情况有了一定程度的降低。受上述2个方面的影响,使得矿床地段主要含水层透水性已变得相对较弱。

2.1 矿床充水因素分析

在帷幕注浆及注浆堵水后,奥灰岩岩溶裂隙部分被堵塞,富水性、透水性降低,矿床地段形成一个相对较统一的弱含水体,区域地下水通过弱含水体的外围缓慢渗入内部补给矿床地下水。

矿山共施工了13个放水硐室和46个放水孔,自2017年10月以来,矿井疏干排水量较稳定,约为2.4万m3/d,各中段涌水量情况见表1。-245 m中段的涌水量最大占总涌水量的44%,其他中段排水量均较小。现场调研可知,各中段出水点主要为杂乱分布的分散出水点,包括顶板淋水及侧壁渗水等,大流量的集中出水点很少,单点最大流量为62 m3/h。放水孔放出水量有限,总放水量小于5 000 m3/d,占矿山总排水量约20%。表明目前条件下,矿床含水层整体富水性、透水性变弱,而小口径放水孔放出水量有限,只有大幅度地加大揭露面积才能较大程度增大矿坑涌水量。

?

2.2 矿坑涌水量预测

2.2.1 矿坑涌水量及地下水位相关关系

在充分考虑区域与矿山水文地质条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绘制各观测孔水位标高与矿山排水量历时曲线,选取其中数据比较完整、不同位置的观测孔,绘制2012年7月——2020年3月观测孔水位与其相对应的矿坑涌水曲线,进行二者相关性分析。图1为CG71观测孔矿坑涌水量及地下水位相对关系曲线,分为2016年以前及2016年以后2个阶段,分别代表不同区域地下水环境下矿山排水量与地下水位的相对关系。从图1中可看出,矿坑涌水量大小与矿床地下水水位变化呈正相关关系[3-4],曲线不同部位的斜率反映了该阶段二者之间关系,即水量不大的情况下,水位下降缓慢或保持不变;随着水量逐渐增大,水位呈明显下降趋势;水量再增大,水位则会呈现较陡的幅度下降。

2.2.2 矿坑涌水量与开拓工程量相关关系

选取2012年至今的矿坑涌水量及开拓工程量数据建立关系曲线(图2)。从图2可看出,矿坑涌水量随着工程开拓量的增加而不断加大,呈现正相关的关系[5],但是增加趋势越来越缓慢,当工程开拓量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矿坑涌水量随工程开拓量的变化将微乎其微。

2.2.3 矿坑涌水量预测

在假设区域各排水点和开采量保持稳定,水位变化幅度不大的情况下,利用现有矿坑涌水量及地下水位相对关系曲线外推,可预测矿床地下水水位降至不同水平时的矿坑涌水量。疏干排水的目的是想把帷幕内矿体水位降至开采中段-230 m以下,这样才利于安全开采。从图1中可看出,水位实际上一直在降低,只是降速较慢。以曲线斜率延长线与-170和-245 m这2个预测水平相交,其对应值即矿床总体水位降低至该水平时的矿坑涌水量。图3为CG71观测孔矿坑涌水量及地下水位相对关系。分别对各钻孔曲线进行预测,预测结果均比较相近,-170 m水平涌水量预测结果在3.3~3.7万m3/d,-245 m水平涌水量预测结果在3.8~4.4万m3/d。

2.3 首采段涌水量预测

矿山设计先开采-230 m及以上中段。由图2可知,矿坑涌水量与开拓工程量具有相关性,利用图2矿坑涌水量与工程开拓量的相对关系曲线外推,可求得工程开拓量到达一定程度时的矿坑涌水量,其预测结果见表2。在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基本稳定的前提下,随着开采面不断展开,开采段涌水量呈缓慢增加的趋势,且增加趋势越来越缓,当开采段总开拓量达47万m3时,开采段涌水量增加0.7万m3/d左右,此时矿山总涌水量约3.1万m3/d,较目前增加不大。

?

2.4 首采段突水因素分析

通过对第四系含水层、断层导水及大型溶洞等突水因素进行分析,可知目前矿床地段石灰岩含水层透水性整体较弱,且因疏干排水作用,含水层厚度大幅度缩减,在降落漏斗中心,灰岩含水层厚度仅剩约50 m,F3(矿)断层面临无水可导的局面。通过对矿山水文地质条件研究和长期疏干放水验证,认为现阶段矿山防治水总原则为以疏为主,以堵为辅,可利用开采工程继续对矿床进行疏干,同时加强矿山防治水工作。

3 防治水建议

根据矿山水文地质条件和充水因素特点,结合经济成本,提出矿山防治水措施的制定应坚持“以疏为主,以堵为辅”的原则,主要内容如下:①地下水位以下的开采活动必须坚持“逢掘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②利用已开采工程进行整体疏干,不再单独设置疏干放水孔,在巷道掘进中,加强矿岩接触面与断层部位的超前钻孔探水,当钻孔涌水量较大时,进行放水疏干;③矿山建设和生产过程中的探水孔或其他工程出水点,在不影响正常生产的前提下,不实施注浆堵水措施,而是加大放水力度,使矿区地下水位尽快降至安全水头,既节省费用又保障安全生产;④结合实际制定一矿房一治水方案,加强采场淋水治理,尽量减少采场淋水进入溜井;⑤完善地下水水位动态观测系统,对现有地下水位动态观测系统进行检测点加密,同时在巷道下选择一部分水量小的疏干放水孔,加装压力表,作为观测点位,观测矿床地下水压力,及时掌握地下水位动态变化情况,指导矿山安全生产;⑥规范日常水文地质工作。

4 结论

(1)利用矿坑涌水量与地下水位动态相关曲线预测了矿坑涌水量,主采区水位标高降至-170 m时,矿坑涌水量为3.7万m3/d,主采区水位标高降至-245 m时,矿坑涌水量为4.4万m3/d。

(2)运用矿山排水量与工程开拓量资料建立相关关系曲线,预测首采段涌水量,当开采段总开拓量达47万m3时,开采段涌水量增加0.7万m3/d左右,此时矿山总涌水量约为3.1万m3/d,较目前增加不大,在可控范围内。

(3)岩溶裂隙发育较弱,且矿体周边没有大的溶洞及采空区,发生突水的可能性小;出水点多集中在矿岩接触带或断层周围,而矿体整体透水性弱;疏干效果有限,可利用已开采工程进行整体疏干。

猜你喜欢
矿坑涌水量灰岩
灰岩矿矿石分级利用的应用实践
隆德煤矿下组煤开拓延深工程涌水量预测
广西忻城某石材矿山涌水量预测研究
煤矿地面水害区域治理工程钻进层位控制
访小龙潭煤矿
矿坑
重庆鱼田堡煤矿矿井涌水量变化特征研究
预应力锚固技术在矿坑边坡支护中的实践研究
混凝沉淀法处理含铅矿坑涌水
金湖凹陷西斜坡阜宁组灰岩段混积储层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