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传统服饰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

2022-01-20 11:21李惠雷一琪王宛春陈玉波郑芳琴
西部皮革 2022年1期
关键词:服饰文化思想道德服饰

李惠,雷一琪,王宛春,陈玉波,郑芳琴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时装艺术学院,陕西 西安 712046)

在服装专业传统服饰文化教育中加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值得探究的一个话题。传统服饰文化相关内容是服装专业学生在每门专业课中都会涉及到的专业知识。在服装专业专业课教学中,加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当今教育的主旋律——课程思政。服装相关课程中加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元素,能使服装类学生在了解服装理论的同时,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真正起到了一箭双雕的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战场已经从单一的思想政治课程如“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道德修养”等相关大课堂中,已经深入到了高校教学的方方面面。服装专业教师不仅承担着服装专业基础课程、核心课程的内容讲解,更是学生们思想政治的教育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承担着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体的重要作用,可以对大学生展开良好、全面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强化其思想认知,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观,实现个体能力的发展和思想的提升。在学习传统服饰文化的同时,引入相关的历史典故,以影片、故事等形式,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同时,能够为枯燥的理论打下良好的文化基础[1]。

在过去设计并制作服饰的从业者并不是最终服饰的使用者,想要实现社会大众都能够以服饰之美为使用和享受的前提,就需要从思想认知上强化服饰的重要性,提高大众的生活质量,提高人民的审美素养。对于社会大众来说,只有从思想认知上重视起传统服饰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才能够在生活当中时刻感受传统服饰文化的魅力,并将其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实现个体文化素养及审美情趣的提升。历史上,人们有关于服饰文化的体验和感受不尽相同,受不同历史背景的影响,不同朝代的人们思想解放的程度各有不同,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会直接影响普通民众对传统服饰文化的认知。可以说,传统服饰文化对各个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都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对于当今社会来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会对今后人才的个体发展和社会整体建设水平产生重要影响,所以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强化服装专业各门课程,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从创新的角度帮助学生在了解传统服饰文化的同时,掌握更多的历史文化内涵,将其引入到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当中,实现个体认知能力和行为准则的提高。

2 传统服饰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途径

2.1 从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实用与伦理意义入手

从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实用和伦理意义入手,结合服饰的审美以及具体服饰的特征和表现来讲解服饰的远古图腾,以及其中蕴含的政治意义。另外从官服的品级(如图1)、标记介绍服饰的等级,可以看出,在古代社会服饰不仅能够帮助人们实现实用和美观的目的,对于个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也有重要的展示作用。分析传统服饰所表达的实用和伦理意义,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上的作用不言而喻。在古代服饰官府中的补子所体现的阶级性伦理性,及补子图案所体现的文化内涵,放在现代高校学生管理来说,可以用徽章图案等来体现各班委的不同职责及对班委的不同期待,可以为现今高校学生的思想教育能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可见,古代传统服饰的实用性和伦理性能够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一定的参考。另外按照服饰等级意义的划分来研究社会发展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涉及的阶级化发展内容,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图1 清代文官补子

2.2 从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入手

除了服饰的审美和所涉及的伦理及政治意义之外,传统服饰的民族性、时代性以及服饰在不同时期展现出来不同文化特点也能够充分地融入到现如今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中来(如图2、3 所示,唐与清服饰各异,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民族文化、经济、思想的差异)。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说,让学生认识到民族文化的魅力,感受其民族性,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思想意识。通过了解服饰的时代性特点,能够让学生感受在不同时代背景下,社会发展进程中的时代变革特征,以此来强化自身的道德和思想素养的形成。另外从服饰的流行性变化能够感受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同时期社会发展的形态表现。这些内容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深化和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图2 唐簪花仕女图(局部)

图3 清代服饰

2.3 从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思想道德性入手

在古代传统服饰文化的发展过程当中,儒家和道家对服饰的审美能够展现出一定的思想道德认知,其中儒家的文质彬彬和道家的被褐怀玉两种不同的审美观点充分展示了两种文化意识对服饰外观及内在文化内涵的认知差别。由此可以认识到服饰的外部特征对于个体思想认知的重要引导作用,将其引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中来,以儒家的文质彬彬来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谦逊有礼,落落大方,要在掌握知识文化的同时强化个人的修养和作风,重视个体道德建设,成为文雅有礼貌的人。以道家的披褐怀玉来引导学生要认识自己身上的优点,不因出身贫寒而自卑,要认真学习,掌握真才实学,以此来强化个体能力和思想水平。对于传统文化当中,礼教和服饰的内容,也能够将其应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文化课程的建设过程当中,从古代朝服、官服等不同服饰的应用场合和特点以及吉服和凶服穿着的注意事项等,向学生介绍古代不同时期以及特殊日子当中不同服饰的穿戴要求(如图4 所示,左一为明代着龙袍的帝王画像,是皇帝上朝面见百官时的服饰,特定的场合要求服饰需威严、肃穆、华贵,体现王者风范;右边是明代帝王着辫线袄的便装样式,体现居家时帝王服饰也以舒适、方便为主,体现出不同场合帝王着装对功能需求的变化),同时结合服饰内容,能够引导学生掌握更多的传统文化内涵,以此来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建设水平和人文修养水平[2]。

图4 明代皇帝服饰

3 传统服饰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案例分析

在思想道德课程当中引入传统服饰文化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和认知,例如通过讲解古代中国人对奇装异服的看法以及对袒胸露体的看法,来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审美观和对是非善恶的有效区分。通过对其中奇装异服穿戴的正确认知来凸显个体思想道德建设的优点,通过对袒胸露体的不雅行为的批评来展现并树立自己科学的思想认知理念。另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融入传统服饰文化内容,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认知和个体习惯。例如古代的服饰和社会风气的俭与奢是有直接关联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古代服饰的特点以及古代服饰中奢华和朴素的表现,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生活观,要意识到勤俭是美德,这一思想理念能够将其应用到现实生活当中来,不攀比、不追求享受,树立朴素大方的外在形象。另外要注重规范自身的言谈举止,在衣着打扮上不花哨、不怪异,要落落大方、干净利落,以此来体现自己的文明形象,要从言谈举止方面塑造当代大学生的良好形象,能够从个体的认知出发实现思想道德上的提升,规范个人的言行举止,提升个体的行为素养。

在古代一些特殊的历史时期,一些奴隶主以及封建统治者会对社会大众的服饰做出要求和限制,另外一些封建礼教和迷信也会对服饰的发展产生束缚式的影响。如图5,是缠足女子穿的弓鞋。缠足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陋习,是当时的一种畸形审美。学者普遍认为是始于北宋晚期,兴起于南宋,明清到鼎盛期,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妇女才得到解放。随着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这些不合理的禁锢都已经消失不见,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丰富了服饰的内容和外在。在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结合传统服饰文化的相关特点来引导学生,对服饰有正确的认知,要能够根据自身的性别特征、年龄特点、身材情况,以及经济能力和时间地点来选择合适的服装,以此来展现自己良好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虽然美是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特点的,不同个体在审美上也存在一定差异,社会大众也能够以更为宽容的态度来对待不同个体的审美特征。但实际上,要认识到美是在不断发展的,美分为高品位和低品位的形态,要通过对不同形态美的认知来强化自身对美的认知,进而实现个体素养和审美能力的提升,由此来掌握雅俗的区别,所以说对传统服饰文化展开深入的探讨,对于当今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的引申也具有积极的作用。

图5 弓鞋

通过对传统礼教的分析,融入适当的风韵情致的特点,展现传统服饰文化当中民族性特点的有效传承。如通过对胡服、戎装、舞服以及戏服等不同民族(如图5 所示)、不同类别的服装进行详细的介绍,遵循古为今用的原则来讲解服饰的特色和其展现的文化内涵,以此来对读者实现新的启迪,引导学生能够在后续的学习和工作当中实现创新。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只有充分意识到民族文化的魅力,才能够让学生树立良好的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其感受充分的民族魅力的同时,强化自身的思想道德建设,能够树立以个体能力提升为基准,加强民族和国家建设的思想道德意识,实现高校全面思想道德建设水平以及教学质量的根本提升。

图6 多姿多彩唐代服饰

总结

可以确定在服装专业的传统服饰文化教育过程中引入高校思想道德课程元素,能够帮助学生更为深入地了解人物特性和不同主体的思想特征,也能够让学生结合服饰特点来分析个体的认知和思想动态情况,帮助学生加深对服饰文化的了解、对自身的了解,强化个体认知,能够以更为科学全面的思想认识来完善自我实现自我提升,这是高校专业课程加入课程思政元素开展的最终目的。另外了解传统服饰文化的内容,也能够从中分析并总结出装饰和打扮的艺术,伴随着思想道德政治元素的引申,树立良好正确的审美态度和外在形象表现形式,以此实现个体文化特性和能力水平的提升,真正做到思想意识和人文修养的完善,这是高校专业课程加入思想政治元素的目的。

可以说,在高校服装专业传统服饰文化课程内容中引入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有效地提升服装专业学生的思想道德认知,强化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能够从传统文化的特点意义和外在表现等方面来实现个体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可以从文化服饰的深入特征来引申出有关文化传承的内涵以及了解思想和道德教育的宗旨。在服装专业传统服饰文化相关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课程元素,能够进一步深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为后续高校整体教学计划的提升和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服饰文化思想道德服饰
傣族服饰文化在现代生活的运用
非遗服饰文化与现代服饰文化的融合
服饰文化研究及其新时代价值
加强职工思想道德教育提高企业形象魅力——浅议如何巧用国学做好新时期企业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动物“闯”入服饰界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道德教育探索
听诸子百家讲“服饰穿搭”
从《长安十二时辰》看唐代服饰
老少三代恋关工——记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个人郭景国和他的家人
老树春深更护花——记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工作者岳保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