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展览的空间营造体验
——以安藤忠雄展为例

2022-01-20 11:21吕煜旻
西部皮革 2022年1期
关键词:展厅受众空间

吕煜旻

(鲁迅美术学院,辽宁 大连 116000)

关于设计展览空间和展览活动的研究仍存于一个相对新颖的研究课题范畴。直接对应的学科或理论完全涵盖“艺术博物馆”、“展览与展示”、“空间营造”等内容,过于宽泛的专业内容,国内外直接相关研究资料较少。多数受众更是停留在传统博物馆的认知角度和实践体验。随着消费文化、大众文化的发展,受众的艺术追求也发生了改变。分析不同展览的案例与研究策展人、展品与受众之间的关系。对艺术博物馆的设计展览空间进行系统研究。在艺术学学科建设、理论建设以及策展空间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1 展览空间营造

随着传统可视化博物馆展柜的局限形式被打开,博物馆利用临场体验营造与功能复合组织,来应对不同展览的营造需求与信息化观展的冲击。

展览空间的历史演变。早期展览空间的出现,是因私人藏家拥有诸多藏品并将其展示给大众而衍生的。后期展览空间的不断扩展,展览空间的利用是决定展览良好呈现的关键因素之一。根据不同的展览主题,将原本独立的展品与空间排列组合,将割裂的文化个体组织起来,展现连贯的叙事结构与完整的展览内容。

2 安藤忠雄全球展的差异性

此次展览是继2017 年日本国立新美术馆、2018 年法国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2019 年意大利米兰阿玛尼博物馆后的全球第四站,即安藤忠雄于国内首个美术馆级大型回顾展览。比较探讨在不同的地点事件,策划同一个展览存在着哪些差异性。

2017 年日本国立新美术馆开馆十周年际,三位知名日本艺术家受邀办展,草间弥生《我永恒的魂》展、新海诚的艺术展和安藤忠雄《挑战》展。作为全球展首站,安藤先生用270 多份资料介绍了89 个项目,是他目前规模最大的展览。展览分为“原点/住宅”、“光”、“留白的空间”、“阅读场所”、“保留原有的东西,创造其他的东西”与“培育”6 个部分。展示空间分为会场、大展厅与室外原尺寸再现的“光之教堂”展示场。

会场中展示了安藤先生自学建筑周游世界时的素描与工作室的还原再现。安藤先生的海外体验与他的建筑观紧密相连。安藤忠雄的原点是住宅,狭小用地上的“住吉的长屋”、陡坡上建造的“六甲的集合住宅”。安藤一边面对建筑上的严苛条件和课题,一边建造出了具有个性的住宅。从处女作“城市游击队居住”到“曼哈顿的顶层公寓III”,住宅的代表作品共聚一堂。

展厅周围,近年投入的大规模项目、最新的作品以及尚未实现的项目都悉数展示出来。展厅中央是“直岛计划”的空间装置。首展的最大看点是在室外展示场以原尺寸再现的“光之教会”。一般的建筑展览会,展示的是素描、模型、照片或影像。设置能亲身感受的原尺寸大小的作品,是极为罕见的尝试。

2018 年法国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的《挑战》回顾展,所展出的项目与资料进行了一定的调整与精减。将原有的6 个展览主题囊括为4 个:“原始的空间形状”、“城市挑战”、“项目的起源”以及“与历史的对话”。其中展示了50 个主要项目、180 幅画作、70个建筑模型以及幻灯片、插图等。追溯了安藤先生建筑生涯的不同时期,并强调了他从“住吉的长屋”(1976 年)至巴黎证券交易所(2019 年)的决定性成就。

展览期间,策展人Frederic Migayrou 与建筑设计师安藤忠雄进行了一次四十分钟的对谈,探讨了游击队之家的作品立场与挑战宣言、建筑空间的定义与原则等深刻问题。

2019 年随着米兰设计周和米兰国际家具展的开幕,安藤忠雄《挑战》回顾展全球第三站也拉开序幕,这是Giorgio Armani 首次在Armani/Silos 举办的建筑展览。展览主题仍沿用删减后的四大主题。回顾展包括50 多个项目,配有素描、原是模型、设计图纸与视频等。米兰回顾展的“光之教堂”展示较之前两场全球展,由于场地原因,展览中站展出了一个较大比例的混凝土模型。

Armani/Silo 展馆与安藤忠雄作品同出自安藤忠雄之手。秩序、严谨与极简主义在艺术风格中达到完美的平衡。灰色冷淡的空间调色融合光与水的设计元素,都体现出安藤先生的独特设计特点。因此Armani/Silo 展馆被称为展示安藤忠雄作品的最佳场所。与此同时,安藤忠雄为Armani/Silo 展馆(2001 您)绘制的设计图纸也将首次亮相。

3 安藤忠雄展的展览营造策略

本次展览在叙事结构上,对安藤忠雄这位建筑大师的设计风格、建筑作品以及工作历程进行深入研究。展出安藤先生近80件作品,将展览具体地分为四个部分。它分别为“空间的原型”、“城市的挑战”、“景观的创造”与“历史的对话”。由小型住宅空间到大型综合建筑空间,再至景观设计的一步步挑战。设计风格从初期至大成,受众都能够非常直观地感受到。观览顺序由二层至三层,最后为一层的水之教堂。

3.1 空间流线的设计表达

空间流线是决定展览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丰富明朗的空间流线是一个展览的基础与开端。而序厅是空间流线的要津,具有导向作用。

展览利用二层足够的层高对安藤先生“饱受批评的处女作”——“住吉的长屋”街面(图1)进行部分还原。它作为安藤忠雄早期代表作,安置在二层入口处序厅。序厅代表着展览的开始并奠定了整个展览的基调,“住吉的长屋”代表着安藤先生建筑的原点,是安藤先生对于斯多葛式建筑最早的宣言。此次展览不仅仅对安藤先生成功案例的回顾,那些安藤先生未能实现的“梦想”也同样完整地呈现给受众。

图1 “住吉的长屋”街面模型Fig.1 Row House in Sumiyoshi Street model

展览以顺序的叙述方式,将静态的建筑东宅街面模型再现它叙述的情景空间。临场受众会产生一种进入探究的冲动性情绪,同时受众能够直观感知作者早期的几何形建筑风格。原建筑狭长,是由三个向心的部分组成。模型为了体现这一部分,利用模型梁柱将展厅进行空间分%隔。受众观展时就像在建筑框架中行走,丰富了受众的空间流线。从局部视区的角度分析,受众站在街面的开口处,同时可以从多个方位轻易地观看到稍远的展品。这有助于序厅与展厅的过渡与融合。

二层展厅中央为较为封闭“光之教堂”空间,在空间上实现对于“光之教堂”近乎1∶1 的复刻。空间内的镂空十字架也具有一定的视觉渗透力,隐约可见外部的展品。整体展厅外围为墙面展示与间隔的展台展示。连续的回游路线,展厅内的模型、手稿及影像与半封闭的营造出即分隔又联系的空间表达。受众能够选择心仪的路线进行参观,临场体验不会过于单一或复杂,能够从局部感知理解整个展览。(图2)表现出,二层的整体全局视区集成度呈现出的趋势为从外而内逐渐递增。集成度最高的是环境最深沉的“光之教堂”视区。此作品是安藤先生“清水混凝土诗人”的经典代表作。

图2 二层展厅的空间流线Fig.2 The spatial streamline of the exhibition hall on the second floor

三层展厅入口处直接展示了安藤先生耗费半年之久绘制的中之岛项目II 两幅十米巨型手稿以及其建筑模型。受众视线统一性的被巨幅画面吸引。巨幅画作充分阐释安藤先生为“地下都市”的梦想所付出的心血。《建筑家安藤忠雄》里,安藤忠雄写到这个项目时称:“因为是梦想,我愿意花比现实工作多十几倍的精力,让大家看看这个梦。”[1]因此受众便在不自知的震撼之余以逆时针的方向进行参观浏览,中央为椭圆形半开放式的直岛系列空间,四周分别环绕墙壁陈列着手稿、模型以及影像。(图3)三层展厅相较于二层展厅空间流线更为简洁,空间网络弱化,不同的方位都可以直接望见中央的弧形空间。

图3 三层展厅平面图Fig.3 Floor plan of the third floor exhibition hall

二层展厅与三层展厅陈列出丰富的展品,在观览过程中,小型电子屏影像的播放时间较长。手稿与模型的停留时间较短。受众的参观节奏受空间动线的影响。

概括而言,复星艺术中心的第二、三层的空间结构与其空间流线的叙述都有着紧密的逻辑关系,展品的呈现与空间营造的张弛有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借由空间流线以及它的可视关系进行变相的阐述,而非平铺直叙的说教。最终将建筑设计的学术严肃性与空间流行相结合、统一,以此来提升此次展览的多维度魅力。

3.2 数字多媒体的设计应用

随着数字时代的席卷,科技性的展览空间呈现方式层出不穷,以此次展览的直岛空间营造进行详细的阐述。

安藤先生历经三十多年的场域项目直岛系列项目群位于艺术中心三层中央展出,其整体为白色弧形结构,多媒体墙面投影、灯光及音效,内置等比缩小的直岛沙盘(图4)。

图4 直岛系列项目展厅Fig.4 The exhibition hall of a series of projects in Naoshima

沙盘表面铺设满落叶,直观产线处八十年代的直岛由于工厂排放的有害气体导致岛内植被严重破坏的场景。暗示曾经人类对于自然的破坏。沙盘底部环绕着蓝色灯带,代表直岛为极具艺术特色的海上小岛。

直岛沙盘上摆放着安藤先生先后设计创作的建筑作品。受众能够清晰看到直岛系列作品具备的共性。从尊重用地,尊重直岛自然原貌的角度出发,安藤先生设计的建筑作品做到与环境完美的融合,不是凌驾于环境。共性就是与自然深度结合,七座建筑的局部或整体都位于地表下。建筑地下的部分通过几何形天窗巧妙地解决采光,随着光线的推移形成具有艺术美感的光影艺术。

圆弧形的多媒体墙面投影,其中投射的影片分为两个部分叙述。首先介绍了直岛自然变化的历程,其次是安藤先生为直岛设计建筑的过程与其带来的巨大变化。影像的环境音效采用声场展宽技术,扩大声音整体声场覆盖面积。它运用20~2000 Hz的白噪音,使受众的大脑主观地过滤展厅环境噪音。稳定平和的声音带领受众进入一个专注平静的空间,营造出一种置身多角度环绕的海岸。多媒体影像与灯光、沙盘也紧密结合。当影像按照建造顺序逐一介绍安藤先生设计的建筑作品时,沙盘中七座即兴建造的建筑模型便会一一打上光束。光束代表照亮,安藤先生的直岛系列作品就是照亮直岛的契机。从环境层面与人文层面角度阐述,作品让直岛充满艺术气息,成为了一座“自然之美的艺术岛”。众多游客慕名而来,近年直岛与周边岛屿还共同举办了濑户内艺术祭。

直岛系列展厅囊括视、听、触觉全面体验模式,集多种媒介为一体。给予受众良好的临场体验,这是一种现代科技推进下产生的沉浸式体验。

3.3 场景还原的设计展示

建于北海道自然风光中的“水之教堂”首次于此次展览重现。采用场景还原的展示手段,在忙碌纷繁的都市中营造一个宁静自然的空间。“水之教堂”与复星艺术中心之间具有奇妙的联系,水之教堂所在的北海道TOMAMU 度假村是复星集团国际文旅地产项目。“水之教堂”是安藤忠雄打开外部空间的纪念碑式作品,集自然景观、造园之美与建筑为一体。

展览期间恰逢国际儿童节,普及教育与艺术美育,艺术中心策划了儿童云剧场艺术系列亲子活动“春日回声水之教堂里的阿卡贝拉”项目。音乐遇上建筑,两组制作精良的MV、一场好评如潮的高水平公演,带领亲子全方面的感受光、水与音乐的艺术体验。稚子轻快的歌声回荡在“水之教堂”,唤醒一颗未泯的童心。

判断复星艺术心中是否营造建筑作品的良好欣赏氛围,此展览空间设计布置的优劣,其要点在于展品与其主题以及环境是否契合,是否能够接近作品原始情境。毋庸置疑,复星艺术中心举办的“安藤忠雄展:挑战”是成功的。在此次展览中,建筑作品的高度还原,并且在展览空间中展示了安藤先生的设计风格以及设计思想。

展览以还原原始情境为导向,在展览的整体规划与设计策略上利用空间流线、光影导向以及数字媒体应用,丰富观众多维度体验,并且有助于观众深入了解作品内在的涵义及其设计思想。

猜你喜欢
展厅受众空间
不断改变,不断进步 参观KEF展厅后随笔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空间是什么?
BESPOKE ROMANCE展厅
GAB展厅
NORHOR成都展厅
创享空间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网络时代受众心理的分析和引导
韩剧迷受众心理解读——以《来自星星的你》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