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服饰文化基因提取及其设计应用研究

2022-01-20 11:21徐倩倩
西部皮革 2022年1期
关键词:服饰文化魏晋服饰

徐倩倩

(郑州轻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2)

前言

服饰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重要的显性因素,能够较为真实全面地体现出特定时期特定地域的文化特征。在中国的服饰文化发展过程中,“胡汉交融”一直伴随着古代服饰发展过程,即为胡服的汉化过程与汉服的胡化过程始终交融发展中,而魏晋时期则是上述现象发生相对较为集中的历史时期[1]。早在公元490 年的北魏孝文帝时期,便已经制定出诸多领域汉化的政策,其中在服饰方面,规定无论宫廷服饰还是平民服饰,均禁止穿着传统的胡服,而应当全部遵循汉制时期的服饰规则。当时以游牧狩猎为主业早已习惯于此的鲜卑族等北方游牧民族开始推广汉话,此时再着装传统的鲜卑胡服依然不协调,不得不遵循官方政策开始改变着装,以进而不断适应中原地区的社会人文环境与生产生活方式,自此以后随着“胡汉交融”政策的持续推进,在服饰上的民族隔阂也逐渐消失。魏晋南北朝一直到隋唐时期作为中华文化认同建构的重要时期,通过服饰文化为典型代表的文化交融可有效促进当前中国文化认同的传播。因此,在当前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等政策背景下,通过识别并提取魏晋服饰文化基因,并将其应用于相关设计实践领域中,对于中华文化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文化基因理论研究述评

当前对于文化基因的研究多集中在生物遗传学、地学信息科学以及文化遗产等多学科领域。其中,文化遗产等相关领域的基因研究出现相对较晚,但是近年来的研究成果日益增多。林继富(2013)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述文法研究中,重点探讨了土家族始祖信仰文化,并认为清江流域土家族的始祖信仰开启了其文化基因的生成运动,并且在历史发展、族人迁徙、自然因素等多种力量共同影响下,逐渐形成土家族始祖信仰文化基因图谱,并深入探讨了基因图谱在土家族族群心中的重要文化价值[2]。赵鹤龄(2014)认为文化基因是对历史传统的文化记忆、民间传统艺术遗产、宗教精神文化信仰等诸多方面特征,按照其自身的内在属性特征以及相应的逻辑关系等规律,按照序列有序整理与排列组合,从而最终形成条理清晰并且完整的具有特定历史时期与地域特征的历史文化信息数据图谱[3]。

服饰文化基因作为文化基因的一种重要类别,其基因图谱是开展服饰文化保护与传承最为直观的体现方式,基因图谱的构建将会对相关领域的学者提供最为直观且真实的研究资料,同时也将有效促使传统服饰文化在多领域的普及和推广。刘宗明等(2018)基于基因图谱理论,提取湘西苗族特色银饰的传统文化基因构建,并将基因进行植入、转译与再设计,进而探讨了产品设计领域文化基因的可行性[4]。王淑华等(2019)在深入构建清代服饰三蓝绣文化基因图谱的基础之上,提出了数据库构建、基因嫁接、生态保育、符号植入等四种逐层递进的传播与推广模式,以便促使三蓝绣服饰文化基因充分融入当代生活的多个方面[5]。

魏晋文化研究最初起始于20 世纪20 年代,早在1927 年,鲁迅先生便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的学术演讲稿中阐明,魏晋风度多为当时文人雅士的情感寄托与精神信仰的表述,并且各个时期均有不同的体现,尤为竹林七贤和以陶渊明为典型代表。据史料《世说新语》记载,魏晋时期诸多文人雅士的日常生活细节均在文中有较为细致的表述,其中包括了相关着装仪表形象的描绘,这也成为研究魏晋时期服饰文化的重要参考资料。李修建著《魏晋名士的生活美学》以及仪平策的《中华审美文化通史——魏晋南北朝卷》等学术著作,均从美学的视角对魏晋时期的文人雅士的形态着装、日常生活状态、爱好兴趣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张妍等(2017)则从魏晋时期服饰文化中的“袴褶”特点及其传承路径进行了探讨[6]。通过以上相关历史资料与学者研究成果等梳理与总结,可以发现有很多涉及“魏晋文化”在内的论著中,针对其传统服饰文化因子在服装设计的应用中,其内在价值的传承与保护等研究主要是从服饰的某一种类别或者细节中包含的文化要素展开探讨,很少有学者从整体层面全面系统的探讨魏晋服饰文化相关研究。

2 魏晋服饰文化基因提取与应用的意义

魏晋服饰文化在我国各朝代服饰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通过各种途径深度挖掘其内在的服饰文化基因,识别并对其分类和提取,并结合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行有效植入和开展设计应用实践,可进一步丰富魏晋服饰文化的研究深度和广度,并最终促进魏晋文化的传承和传播推广。

就魏晋服饰文化基因的识别及其提取来看,长久以来,胡汉交融在历史发展和演替中积累了独特的历史文化和服饰特征,汉人与胡人凭借其优良的服饰手工技艺,将各自的精神信仰以及历史文化积淀在服饰上进行了多角度的融合与渗透。通过历史资料搜集和现代信息技术分析等手段对魏晋服饰文化基因进行识别并有效提取,有助于相关领域学者在后续研究中能够深入掌握魏晋服饰文化的典型特征,从而为开展魏晋文化传承等方面提供强有力的基础支撑。就魏晋服饰文化基因的设计应用实践来看,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以及对传统文化、传统思想价值体系的认同与尊崇,使得近些年来开始加大投入各种政策与经济层面的支持。本文开展魏晋服饰文化基因的设计实践应用,可以有效拓宽魏晋服饰乃至魏晋文化的传承路径,有助于向国人乃至全球展现魏晋服饰文化的独特之美,进而提升中华文化的内在艺术气息。

3 魏晋服饰文化基因提取思路

3.1 选筛并建立魏晋时期服饰文化资源库

通过梳理魏晋时期的服饰文化地域范围,进而探讨其自然地理特征与历史文化内在价值,详细分析其服饰文化的历史发展及演化历程,总结胡汉交融背景下的魏晋服饰文化的工艺流程及艺术特征,并深入挖掘其历史文化内涵,选筛魏晋时期服饰文化资源并建立文化资源库。

3.2 识别与提取魏晋时期服饰文化基因

结合魏晋时期的服饰文化资源库,提取其典型特征下的服饰文化元素,探析魏晋服饰图案、服饰形态、服饰色彩、服饰纹样以及内在的语义内涵等显性和隐形因素。按照文化基因的建立原则、表现形式及具体提取方式,建立基因识别指标体系,对魏晋时期服饰文化元素进行文化基因的识别和提取。

3.3 构建魏晋时期服饰文化基因图谱

分别提取魏晋时期服饰文化基因中的图案、形态、色彩、纹样和语义等元素,并根据文化基因的功能特征、提取技术的难易程度等原因,运用型谱分析法提取主体设计基因、混合设计基因与附着设计基因。最后通过基因的存储与传递生成文化基因图谱。该图谱能够较为全面与系统地反映魏晋服饰构成结构与组成元素。

3.4 提出胡汉服饰文化融合背景下的设计应用实践

结合已构建的魏晋服饰文化基因图谱,通过产品设计、数字媒体、文创旅游等应用性研究探索市场群体对其文化符号、身份及价值等感知差异,根据分类群体感知特点分析其在背景、认知、行为及媒体活动等差异,最终构建不同的用户画像,并提出胡汉服饰文化融合的魏晋服饰文化基因设计应用策略。

4 魏晋服饰文化基因设计应用

对于文创产品设计、数字媒体展示等前期挖掘与开发阶段,系统性梳理具有典型独特文化内涵在内的相关因子,进而构建文化基因图谱等一系列过程对于设计师和产品开发工程师而言显得尤为重要,这是他们开展设计的前提和基础,有助于文化内涵在现代社会中的融入与传播。另外,文化基因图谱中各种级别的基因通过科学合理组合,将促使不同属性特征的良性且重要度高的因子重新按照特定要求进行排序组合,这将有助于促使文创产品设计的多样性发展和推广,提升产品设计的文化内涵深度。

4.1 文创与旅游商品

魏晋作为中国历史长河中民族大融合的时代,在“魏晋风度”风潮影响下,其服饰文化与思想文化一样也起着承上启下的特点,其传承意义不言而喻。其独具特色的纶巾、大袖衫、锦履等典型造型,在魏晋文化相关的展览馆、旅游景区等区域,相关文创与旅游产品的设计过程中,可有针对性地结合魏晋服饰文化基因图谱中的因素,与具体的旅游商品设计制造相结合。例如,在陶瓷工艺品、金属挂件等小件旅游纪念品设计中,充分融入魏晋服饰独特的文化元素,并结合人偶模型等进行服饰造型设计与展示,以期提升景区或展览馆的影响力和文化推广作用。

4.2 日常生活用品

魏晋服饰文化基因同样在现代日常生活中可以得到广泛应用,并有助于促进魏晋文化的传播和推广,进而有效促使其文化得以传承。通过对魏晋时期服饰文化进行梳理和分析后可知,魏晋服饰文化类型较为丰富,仅仅就其服饰纹样基因而言,便已经包含了山云动物纹、几何骨骼纹、圣树纹、小朵花纹等多种类型,从风格上来看充分融入了东汉和西域胡服的文化。综上所述,在日常生活用品设计中,由于其覆盖面极其广泛,设计范畴十分庞大,因此在具体设计设计中,应当适当考虑魏晋服饰文化基因中各因子所具有的内在含义和适用范围,在相关产品设计中应结合实际,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魏晋服饰文化基因图谱展开设计。

4.3 节庆文化体验

随着国家对非遗文化和历史传统的逐渐重视,文化消费已然成为当下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财富,当前各种传统节日文化消费日渐火爆,相关节庆文化体验消费逐渐增多,甚至当前各种浮夸的噱头和文化背后的商品已经逐步掩盖了原有的文化价值。在当前文化自信的大背景下,民俗节庆活动的合理挖掘与发扬可以有效促进文化的传承与推广,谁能准确把握其创意开发资源,谁将最终获取大众的精神文化追求,其通过节庆文化活动开发的相关产品也将取得完美收获。诸如2021 年初河南电视台春节期间推出的《唐宫夜宴》和《洛神水赋》等节庆剧目在全国范围内取得了圆满成功,进而引起了全国人民群众乃至世界华人对于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的自豪与赞美。魏晋时期作为民族大融合的重要时期,各民族除了经济、文化上的融合以外,节日也开始相互影响。诸如上元佳节、正月初晦、三月上巳等重要节日均可开展一系列相关节庆文化体验活动,同时,借助当今主流的抖音、快手等自媒体平台,通过转播等形式,向世界宣传魏晋文化,在带来巨大流量的同时为魏晋服饰的传播提供良好的平台。

5 结论

魏晋服饰文化作为胡汉交融时期中国服饰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魏晋历史传承而不断衍化出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基于上述观点,笔者从文化基因理论入手,以胡汉交融背景下的魏晋服饰文化为研究对象,提出魏晋服饰文化基因识别与提取的方法和技术路径,同时论述了魏晋服饰文化基因的提取在相关设计应用实践中的设计与开发策略,研究可有助于推进魏晋服饰文化乃至魏晋文化创意设计产业的纵深发展,进而促使其文化传承与保护。

猜你喜欢
服饰文化魏晋服饰
傣族服饰文化在现代生活的运用
非遗服饰文化与现代服饰文化的融合
服饰文化研究及其新时代价值
动物“闯”入服饰界
没落期|魏晋南北朝至唐代
听诸子百家讲“服饰穿搭”
从《长安十二时辰》看唐代服饰
魏晋风流,纵是静坐也繁华……
美人骨——回到魏晋
魏晋书风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