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绘画元素的数字化转换

2022-01-20 11:21韩梦雪
西部皮革 2022年1期
关键词:水墨色彩绘画

韩梦雪

(鲁迅美术学院,辽宁 大连 116000)

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众多,其中中国传统绘画元素以其独特的形式美感和浓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了当下平面设计作品中的重要符号语言。当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备受全球各国关注,越来越多的国内外设计师在视觉传达设计的过程中也更加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入。将中国传统绘画元素进行数字化转换后的作品赋予了设计作品个性化、民族化的符号。但是,在其数字化转换的过程中也要避免形式主义,合理的应用数字技术才能够更好的传递作品内涵,使其不仅拘泥于符号而已。同时,我们也需要深入了解和学习、探索和传承传统文化,对中国传统绘画元素做到形与神相辅相成,以形孕神,以神写意,形神兼备,如此将其运用于当代平面设计中以丰富作品内涵。

1 中国传统绘画元素概述

中国传统绘画作为中华民族上千年文化的艺术载体,承载着中国独特的气韵精髓。创作者在进行国画艺术创作时,将自己的主观思想意识融入进作品之中,从而形成独特的符号语言,这些符号性的绘画元素即是中国传统绘画的精华所在。

在当下的视觉传达设计中,为了更好的应用中国传统元素,可先将中国元素进行分类再分析其具体数字化转换手段,这样才能促进两者的有效融合。中国传统元素主要涵盖了水墨元素、文化符号元素以及民俗元素[1]。我们提到中国传统绘画,就会想到水墨绘画,水墨元素中的黑白对比、虚实变换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而文化符号元素则是作品的精神内核。民俗元素更是劳动人民自古以来的智慧结晶,例如在设计中秋相关产品时,一个简单的几何圆形就可表现团圆之意。中国传统绘画元素在进行进一步细分时,本文又将其分成三大类:笔墨运用、造型转换、色彩构成。

2 中国传统绘画元素的数字化艺术表现形式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字媒体作为新的传播媒介为中国传统绘画注入的新鲜血液,产生了新的艺术表现手段。中国传统绘画结合现代数字技术的平面表现形式应用主要以数字绘画、水墨摄影为主,调查结果见表1。其中数字绘画中的表现手段又分为运用计算机合成图形图像以及使用计算机制作矢量图形两类。合成图形图像这一表现手段以靳埭强的作品《汉字》为例,背景图中“山”的部分为纸笔绘画,先在宣纸上进行图像的绘制,后利用数字扫描技术导入计算机中,再使用设计制图工具进行后期合成。计算机制作矢量图形时以张宇鹏的《知美学堂》这一海报作品为例,则是直接在计算机中进行图像制作。在水墨摄影形式中,主要是通过数字设备在现实世界中获取的图像及后期合成来形成最终的作品。本文重点论述数字绘画这一形式在平面设计中的设计应用。

表1 中国传统绘画元素数字化常见平面表现形式Tab.1 Chinese traditional painting elements digitized common planar expression forms

在平面设计中,将数字技术和中国传统绘画元素相结合的作品纷涌出现。但由于部分设计师对于传统绘画元素的理解浮于表面,仅把握住了其表面的形式,却难以在内在文化以及创新性上有所展现,因此作品缺乏文化底蕴且表现效果不佳。本文将具体阐述具体如何运用数字技术去组构出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独有的叙事情境。

3 平面语言元素转换

中国传统绘画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独特的精神财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千百年来的发展,得到了传承与发扬,在传承过程中中国传统元素占据其中的核心,历经时间的检验,现已得到了不断发展,其中饱含人类文明的智慧。经过历史的积淀已形成了一种非常丰富的视觉表达形式,与现代平面设计的构成法则基本相通,但在运用过程中还需二者进行更进一步的融合。

中国传统绘画元素的现代化需构造出自身的符号系统,产生新的视觉传达形象。传统绘画对于真实世界的描绘以及固化的笔墨程式可利用数字技术进行“以几何元素、体块构成、象征性符号交错并置的视觉语言表现方式”[2]的转换。

下面将从几种基本的中国传统绘画元素(笔墨运用、造型转换、色彩构成)的方面去具体分析如何用数字技术去构建新的图像符号系统。

3.1 笔墨运用

中国传统绘画对于笔墨的运用是十分灵活多变的,“笔”指的是勾、勒、皴、擦、点等;“墨”指的是烘、染、破、泼、积等。水墨元素的视觉语言是通过墨色的不同组合从而产生独特的画面效果,其绘画手法的差异对于形成不同的绘画语言也起着重要作用,例如用墨的变化产生黑、白、灰、干、湿、燥等不同效果,共同构成了画面的虚实效果。

中国画注重“线条”造型,而在线的造型上水墨画和工笔画两种不同的形式也表达了两种不同的性格。“墨以水而动,因动而变”[3],讲的是水和墨的不同结合从而产生不同的造型,不同的阴影可以通过不同的比例进行勾勒,也可以表现虚实、远近关系等。

在使用计算机进行绘图时,最简单直接的呈现墨的手段是将在宣纸上绘制的图像利用电子设备扫描到计算机中,使用Photoshop(以下简称Ps)中的魔棒工具进行图像扣除以及后续的合成。再或者是省去手绘过程,直接在计算机中使用Ps 的毛笔笔刷工具,依靠数字运算模仿出真实的笔墨效果。然而这两种直接化的再现方式往往会缺乏设计感,不足以应用在所有的平面设计中。因此我们需要运用一些图形转换的手段去营造出毛笔在宣纸上的水墨渗透感。例如使用Adobe Illustrator(以下简称AI)中的透明度工具制作出不同的明度层次,在表现虚实时,虚的部分其明度对比较弱,实的部分则采用较强的明度对比即可;远近关系则同理,也可再结合AI 中的高斯模糊等工具进行进一步处理。用计算机软件营造笔墨效果不仅可以通过以上两种形似的表现手段去进行展现,也可以在Ps 中使用喷枪工具,用细小的点的疏密不同来模拟真实笔墨中的虚实远近,也可用点的疏密聚合制造出色块的大小、浓淡、飞白等。例如“山川上的中国”系列海报(图1)的设计,作者便是使用疏密不同的点来营造出水墨的意境感。画面主体是一个“金”字,笔画周围的密集的点是画面中“实”的部分,靠外的部分点的分布逐渐稀疏,产生出“虚”的效果。海报画面中留白处也并不是纯粹的“白”,而是散布了一些小点,由此和画面主体的“金”字共同构成了画面中的疏密对比。

图1 “山川上的中国”系列海报Fig.1 "China on Mountains and Rivers"series posters

3.2 造型转换

谢赫在绘画六法中提出“应物象形”,此处的“象形”并非还原,而是强调所画对象内在和外在以及创作者意识的有机统一,对物的形态要神似高于形似。中国传统绘画造型元素已是在实物基础上进行提炼概括后的结果,而在数字化转换的过程中还需进行二次转换,不去用其具体的形态而是取其神,用简练的形式去概括。

设计者可以利用AI 这一绘图软件,对造型进行矢量化的处理。例如千里江山图中山的造型元素,它本身的造型已是对自然山脉的总结提取,但在矢量化的过程中,山脉轮廓线条还是略显琐碎,可以利用AI 工具中的钢笔工具勾勒外形,用曲线进行平滑化处理。而工具的合理应用仅是元素转换中的一环,创作者的主观思考亦是十分重要的。中国传统绘画元素图形形态有着独特的形式美感,其元素本身就有着独立的心理审美趣味。好的中国传统绘画元素作品除了有良好的造型关系之外还要具备点线面之间合理的构成关系,也具备抽象美感。这两个方面能完美地结合起来,才是成功的中国传统绘画元素作品。在实践中,这两个方面也是互相促进,互相提高。

3.3 色彩构成

潘天寿先生曾经提到过:“色易艳丽,不易古雅,墨以古雅,不易流俗,以墨配色是以济用色之难。”[4]色彩在中国传统绘画中是重要一环,根据不同的上色手法可以分为重彩、淡彩、水墨。工笔画色调大多比较清新淡雅,但也有金碧辉煌的重彩。在中国传统绘画中,其表现语言更像一种主观的感受,并不考虑西方绘画中所重视的环境色和光源色,而是将重点放在事物的固有色彩上。在这样的主观意愿为主的表现下,其表现主体多会夸大假定色,从而加强画面的视觉感和张力。

在进行数字化绘图时,对于重彩的韵味把握可以通过使用重彩常用的颜料色彩来体现,例如朱砂、石青、石绿等。例如在设计《知美学堂》系列海报时,为展现“宋画之美”主题,主体画面选用了中国画的山的数字化转换,设计师张宇鹏采用了中国传统色彩的青绿色以及底色的藤黄。这里对于山的色彩展现,并没有采用真实世界的绿色、土黄色,而是用了《千里江山图》中的配色,这便是作者的一种主观表现,夸大了对于山假定色。因此尽管是计算机制图,也没有直接运用宋画中传统的山的形态,但也同样展现出了“宋画之美”这一主题,在兼备现代设计感的同时也展现出了纸笔能够带给观者的历史的厚重感。色彩对于画面氛围的呈现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画面中的色彩配比不同亦可以带给观者截然不同的气氛体会。

“墨色是彩色的抽象,它体现着道家由灿烂多彩归于朴素平淡的哲学观念。”[5]水墨在色彩上相对单调,在设计元素看来就是“黑白灰”,然而其视觉张力却不可小视,在现代平面设计中也有着丰富的应用。白色在平面设计中常以留白的方式呈现,带给观者画面外的无限遐想,灰色是中间色在画面中常起到舒缓平衡的作用,黑色稳定画面色彩及构图。在进行数字化创新时运用好黑白灰基本色彩再利用上述技术手段,就能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画家沈语冰曾说过“水墨的当代创作重要的是艺术家赋予材料的观念或思想,而不在于材料本身的本质主义特质。”因此,中国传统绘画元素在新技术的伴行下,才能不断地丰富壮大而不失去其文化精髓所在[6]。新的数字技术带给了传统绘画新的生机,让其可以更广泛的应用在当代平面设计之中。因此,设计师应该将中国传统绘画元素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审美特点和意境内涵与平面设计相融合,以全新的视觉形式做出中国独有的设计风格,彰显出更为强大的艺术魅力。

猜你喜欢
水墨色彩绘画
水墨
神奇的色彩(上)
泼尽水墨是生平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结
当代水墨邀请展
水墨青花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