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心脏康复护理流程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2022-01-22 05:06武琳蓓
黑龙江医药 2021年24期
关键词:心功能标准化心脏

武琳蓓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CCU,河南 洛阳 471000

随着高血压、冠心病及其他心血管疾病的高发,一些老年患者难免会出现慢性心力衰竭[1]。慢性心力衰竭是由不同病因引起的心脏舒缩功能障碍,即循环血量与血管舒缩功能正常时,心排血量不能满足全身代谢需要,从而引起血流动力异常和神经激素系统激活的临床综合征[2]。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体液潴留等[3]。临床上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不仅局限于药物治疗,也注重于护理干预,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4]。研究探讨标准化心脏康复护理流程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5月—2019年12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4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男31例,女11例,年龄62~75岁,平均年龄(68.23±2.12)岁,病程3~9年,平均病程(6.12±1.16)年,受教育程度4~14年,平均受教育程度(8.12±2.33)年,缺血性心肌型22例,高血压心肌型12例,其他8例,心功能分级Ⅰ级20例,Ⅱ级15例,Ⅲ级7例。观察组:男30例,女12例,年龄62~76岁,平均年龄(68.36±2.77)岁,病程2~10年,平均病程(6.46±1.11)年,受教育程度4~15年,平均受教育程度(8.77±2.44)年缺血性心肌型23例,高血压心肌型11例,其他8例,心功能分级Ⅰ级21例,Ⅱ级16例,Ⅲ级5例。两组患者年龄、病程、受教育程度、致病因素和心功能分级等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1)符合慢性心力衰竭等相关诊断[5]。(2)年龄>60岁。(3)依从性较高。排除标准:(1)合并器质性损伤、肝肾不全等重大疾病。(2)有凝血功能障碍。(3)严重精神障碍。(4)对本研究不配合。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包括用药指导、饮食护理及健康宣教等。观察组进行标准化心脏康复护理。(1)建立标准化心脏康复护理小组:对组员进行慢性心力衰竭等方面护理知识培训及考核。(2)健康宣教:患者入院后向其讲解慢性心力衰竭病因、症状及用药的不良反应等,指导患者学会自测并记录血压,病情变化及时向护理人员反应,预防感冒等感染加重病情。(3)心理护理:积极解答患者各种疑问,调节患者负面情绪,加强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自信心。(4)运动护理:视患者心功能分级情况来制定运动方案,心功能Ⅰ级患者可进行爬1~2层楼训练,2次/d。心功能Ⅱ级患者可进行室内步行,500~800 m/次,3次/d,心功能Ⅲ级患者需在护理人员的帮扶下进行床边活动,10 min/次,3次/d。(5)用药护理:指导患者按时服药,严格遵守用药时间及用药剂量。(6)饮食护理: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制定饮食方案,对于便秘患者,指导其多吃高纤维食物,并叮嘱勿用力排便,以免加重心脏负担。两组患者均干预1个月。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左心室收缩期末容量(LEVSV)、左心室舒张期末容量(LVED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6 min内步行距离(6-MVD),LEVSV、LVEDV及LVEF采用超声仪检测。(2)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1年后生活质量,使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分表[5]进行评估,其中有躯体功能和社会功能,总分70分,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高。(3)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采用医院自拟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调查,总满意度=(满意+一般满意)/总人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功能指标情况

干预前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LEVSV、LVEDV、LVEF及6-MVD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功能指标情况(±s)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功能指标情况(±s)

组别对照组(n=42)观察组(n=42)t P LEVSV(ml)治疗前37.15±5.22 37.28±5.34 0.095 0.924治疗后48.12±8.13 56.39±9.12 3.707 0.000 LVEDV(ml)治疗前72.36±8.12 72.88±8.21 0.247 0.806治疗后77.23±9.35 83.67±9.87 2.594 0.012 LVEF(%)治疗前36.24±5.11 36.54±5.23 0.225 0.823治疗后42.15±6.19 47.63±6.89 3.241 0.002 6-MVD(m)治疗前263.89±45.32 263.87±45.36 0.001 0.999治疗后425.38±52.36 457.86±63.45 2.163 0.035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情况

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情况(±s) 分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情况(±s) 分

组别对照组(n=42)观察组(n=42)t P躯体功能干预前46.32±3.15 46.66±3.25 0.411 0.682干预后53.63±4.22 57.78±4.83 3.544 0.001社会功能干预前41.18±3.19 41.12±3.26 0.072 0.943干预后46.67±3.46 51.12±4.18 4.492 0.000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

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 例(%)

3 讨论

随着我国老龄化不断上升,慢性心力衰竭发病率也随之加剧,有报道[6]显示,我国慢性心力衰竭发病率高达0.9%。慢性心力衰竭发病受多种因素影响,可能与冠心病、高血压等有关[7],好发于中老年人群,可严重影响中老年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及情绪[8]。目前,综合治疗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但其预后不佳。有研究[9]证实,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的同时,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病情,降低死亡率,提高治疗效果。标准化心脏康复护理通过健康宣教使患者了解慢性心力衰竭发病因素、症状及治疗方法,对疾病知识有一定程度的掌握。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可更好地建立护患关系,及时消除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通过对患者进行运动护理和饮食护理,可以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LEVSV、LVEDV、LVEF及6-MVD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说明标准化心脏康复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及患者满意度。原因可能在于,标准化心脏康复护理消除患者负面情绪来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通过运动锻炼来增加氧含量,降低心脏负荷,进而改善心功能及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标准化心脏康复护理不仅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改善心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有积极作用,还可以提高护理满意度,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心功能标准化心脏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参麦、参附注射液在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心脏再同步治疗慢性心衰对心律失常与心功能水平的影响
标准化简述
大负荷训练导致肌酸激酶异常升高对心功能影响的研究
综合康复护理对改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效果观察
谁“捆住”基层的手脚?——泛滥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党支部基本组织制度标准化“三字诀”工作法
了解心脏
有八颗心脏的巴洛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