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护理服务模式对高压氧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依从性及神经、运动功能的影响

2022-01-22 05:06赵梦梦
黑龙江医药 2021年24期
关键词:高压氧缺血性出院

赵梦梦

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高压氧科,河南 郑州 450000

缺血性脑卒中是心脑血管疾病中危险性较高的一类疾病,发病后患者可于短时间内出现严重的脑损伤,表现出意识、语言、活动障碍等神经功能缺损症状[1]。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除接受静脉溶栓、机械取栓等方案救治外,还可选择接受高压氧辅助药物治疗改善脑部缺血状况。疾病的治疗与康复需要患者在住院诊疗期间尽力配合各项医疗工作的开展,而多数情况下患者未能获得优质的护理服务,难以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感,也不了解各项护理措施的目的和意义,导致护理配合度不高,影响治疗效果。为改善这一现状,部分研究提出应用全程护理服务模式,以满足患者从入院至出院后随访期间的护理需求,提升康复效果[2]。本研究对该模式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高压氧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6月—2020年6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就诊的108例接受高压氧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54例。观察组:男29例,女25例,年龄47~72岁,平均年龄(62.54±5.83)岁,发病至住院时间3 h~15 h,平均住院时间(7.33±1.21)h。发病部位:前循环30例,后循环24例。合并疾病:高血脂16例,高血压19例,冠心病13例,糖尿病11例。对照组:男31例,女23例,年龄49~70岁,平均年龄(61.16±5.49)岁,发病至住院时间2~13 h,平均住院时间(6.94±1.57)h,发病部位:前循环33例,后循环21例,合并疾病:高血脂17例,高血压21例,冠心病14例,糖尿病9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1)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3]诊疗标准,均经脑CT、脑血管造影等检测确诊。(2)均接受高压氧介入治疗,生命体征稳定。(3)首次发病;(4)卒中持续时间不超过7 d。(5)合并基础性疾病处于稳定期。排除标准:(1)合并脑出血、颅内感染或其他类型脑部疾病。(2)心、肺、肾、肝严重损伤。(3)合并肋骨骨折或未经治疗的气胸等高压氧治疗禁忌症。(4)入院后接受溶栓治疗、机械取栓治疗。(5)凝血功能障碍或先天功能不足者。(6)严重意识障碍或合并精神类疾病,如老年痴呆、癫痫患。(7)发病前已存在肢体活动障碍。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通过,患者及家属签署同意书。

1.2 护理方案

对照组于患者高压氧治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包括日常疾病知识宣教、高压氧治疗注意事项指导,住院期间针对心理、饮食、用药及康复活动等方面进行干预,患者出院后定期随访恢复情况。观察组应用全程护理服务模式。(1)建立团队:邀请1名主管护士、1名康复治疗师及2名值班护士成立护理干预小组,首先进行关于缺血性脑卒中、高压氧治疗及卒中康复计划的专业护理知识培训,认真学习护理服务理念,培养护理责任意识。(2)入院护理:患者入院后,由护理人员介绍住院流程、医院环境、科室工作人员和治疗方案的具体安排,帮助患者尽快熟悉住院环境,由康复治疗师根据患者的机体状况和病情评估,为患者制定详细的个体化康复治疗方案。(3)住院期间护理:患者进行高压氧治疗前,护理人员需向患者仔细讲解高压氧治疗的作用原理、使用方法和可能出现的不适感受,说明高压氧治疗的好处,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治疗期间实时询问患者感受,安抚患者的不良情绪。回到病房后,由康复治疗师协助患者进行肢体活动训练,同时严格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患者实际表现调整训练难度和训练内容,每日康复活动时间保持在30~40 min。住院期间护理人员需密切关注患者饮食、服药情况,对依从性较差的患者加强宣教监督,认真倾听患者对护理工作提出的各项建议并加以改进,尽可能提升患者住院期间的舒适度。(4)出院后护理服务:护理人员向患者及家属交代出院后护理注意事项,邀请家属协助患者继续执行康复计划,以电话联系或门诊复查的形式随访至患者出院后3个月,每月至少进行2次随访,关注患者出院后身体恢复情况及康复训练进度,督促患者纠正日常生活中的不良行为习惯,遵照医嘱服用药物,对患者康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鼓励患者继续坚持康复活动。两组均干预至出院后3个月。

1.3 观察指标

(1)治疗依从性:参考唐珊等[4]拟定的治疗依从性调查量表,由患者出院后3个月复诊随访时进行填写,该量表包括高压氧治疗、康复活动、遵医服药、日常饮食及生活习惯共5个维度、50个条目,单项评分采用3级评分制计分,各维度总分30分,分数越高,代表依从性越好。(2)神经功能: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5]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进行量化评估,该量表包括11个项目,单项评分采用3级评分制或5级评分制计分,总分42分,分数越高代表神经缺损情况越严重。(3)运动功能:应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6]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运动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估,根据患者各体位下上肢、下肢的活动功能情况计分,总分100分,分数越高代表运动功能恢复情况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评分情况

观察组治疗依从性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评分情况(±s) 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评分情况(±s) 分

组别观察组(n=54)对照组(n=54)t P高压氧治疗25.34±3.74 20.99±4.98 5.133<0.001康复活动26.55±2.77 18.39±5.86 9.251<0.001遵医服药27.52±1.51 24.20±2.08 9.492<0.001日常饮食24.69±3.17 21.16±4.42 4.769<0.001生活习惯26.49±2.30 23.18±3.40 5.925<0.001

2.2 两组患者NIHSS评分情况

干预前,两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NIHSS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NIHSS评分情况(±s) 分

表2 两组患者NIHSS评分情况(±s) 分

组别观察组(n=54)对照组(n=54)t P干预前17.99±3.68 18.20±3.40 0.308 0.759干预后7.62±4.58 10.63±4.60 3.407<0.001

2.3 两组患者运动功能评分情况

干预前,两组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运动功能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观察组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运动功能评分情况(±s) 分

表3 两组患者运动功能评分情况(±s) 分

组别观察组(n=54)对照组(n=54)t P治疗前52.50±9.71 53.27±8.25 0.444 0.658治疗后75.87±6.19 67.70±7.98 5.945<0.001

3 讨论

缺血性脑卒中好发于中老年群体,患者脑部血管因管腔狭窄或血栓脱落发生梗死,病灶区域长期处于缺血、缺氧状态,严重时甚至可能发生坏死,导致神经功能严重缺损。高压氧环境有助于维持人体内组织供氧和细胞代谢的平衡与稳定,促进受损神经组织修复,减轻局部水肿,抑制炎性因子表达和氧化应激反应,同时有效改善脑部血流动力学,可使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受益[7-8]。部分研究还发现,高压氧治疗可提升患者体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有利于缩小脑梗死病灶面积,对患者预后恢复起到积极影响[9]。实际治疗过程中,要想使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更快、更好地恢复,除接受高压氧治疗外,患者还需要配合护理人员进行功能训练,以取得更好的康复效果。

常规护理内容较单一,各项护理环节缺少人性化设计,且大部分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出院后需持续接受照护,常规护理较少关注到患者干预后期的护理需求,因此护理质量不高。本研究所采用的全程护理服务模式对患者入院时至出院后随访期间的护理工作进行优化和完善,将服务精神具体落实到每一阶段,并且重视患者主观感受,将患者作为护理中心,相比常规护理更贴近患者的真实需求。本研究结果显示,经过全程护理服务模式干预后,患者治疗依从性显著提升,且出院后3个月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情况更好,与王兴蕾等[10]研究结果一致。在全程护理服务模式干预下,患者入院时受到来自护理小组成员的主动关怀,逐渐建立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有利于后续护理工作的开展。康复治疗师全程参与患者的康复活动训练指导,护理人员及患者家属参与患者康复训练的协助和监督工作,保证了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后居家护理的康复效能,在掌握了正确的活动方法、认真坚持康复锻炼计划的前提下,患者肢体活动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良好。护理人员干预期间主要通过知识宣教等方式督促患者,使患者自发性地重视高压氧治疗、饮食、服药及行为习惯对自身健康的影响,愿意主动配合高压氧治疗及康复训练,心理干预过程中及时消除患者消极情绪带来的负面影响,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从而提升了患者参与治疗的依从性。

综上所述,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接受高压氧治疗的过程中应用全程护理服务模式,有助于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促进神经功能及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

猜你喜欢
高压氧缺血性出院
白芍-甘草药对及其主要成分抗缺血性脑卒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诺欣妥治疗缺血性心肌病致心衰的效果分析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吸氧真能减压缓解脑疲劳吗
迎接高考吸点氧靠谱吗
第五回 痊愈出院
高压氧治疗31例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
卵圆孔未闭与缺血性脑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