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档红椒“住”育秧棚获“热效益”

2022-01-27 03:31汨罗市农业农村局414400李俭梅
湖南农业 2021年12期
关键词:红椒早稻闲置

汨罗市农业农村局(414400) 李俭梅

近日,在汨罗市早稻育秧大棚里,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覆膜、浇水、打枝……技术专家正组织农户进行现场培训和示范高档红椒栽培技术。

一、二次利用,高档红椒“住”进育秧棚

看着栽下的满棚辣椒苗,白塘镇农户孙蓝田高兴得合不拢嘴:“早稻移栽后,大棚就一直空着,现在种植了高档红椒,并且全程有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对下半年的丰产我很有信心。”

汨罗市2021年新建1万平方米水稻育秧大棚3个,主要用于早稻专业化集中育秧生产。自4月份水稻移栽大田后,大棚就“闲置”了下来。让高档红椒“住”进育秧棚,通过特色种植让“闲置棚”来获取“热效益”,汨罗市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王安华提供了新思路。

王安华,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岳阳市科技特派员,高档红椒挂树保鲜越冬和早春再生坐果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就是他被派驻到湖南省新泰和绿色农业集团有限公司后,带领该公司的科研团队从2015年开始重点研发的项目。该项目于2020年入选创新平台与人才计划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项目。

“让大棚闲着可惜了,种植辣椒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还能使农民增收。”王安华介绍,“高档红椒利用普通钢架大棚双膜设施,早秋播种移栽,采取整枝吊蔓、挂树越冬、早春再生等技术手段,使红椒挂树保鲜供应春节市场,然后早春再生,在端午节前后再收一茬,两茬产量可达到每667平方米7500千克的好收成。尤其是1—3月上市的红椒,特别抢手。”

2021年,汨罗市利用育秧大棚“空闲期”,在罗江、白塘、大荆、长乐4个乡镇试点种植高档红椒3.3公顷,不仅二次利用了水稻育秧大棚,盘活了闲置土地,还变成了增收“法宝”。

二、技术护航,种植效益有保障

“去年我尝试种植了0.6公顷高档红椒,多亏了王安华专家手把手教我种植方法。”熊岳飞是长乐镇马桥村产业带头人之一,如今有辣椒大棚80个,其中高档红椒种植面积1.3公顷,2020年仅高档红椒收入就有36万多元。

为提高辣椒种植技术水平,汨罗市农业农村局组织以王安华为主的技术专家组对高档红椒意向种植者开展形式多样的理论培训和现场培训。特别是在辣椒种植关键时期,专家组深入辣椒种植点,帮助农户解决辣椒种植中出现的各类问题,为种植户提供全程的技术帮助与服务。

三、示范带领,打造高档红椒特色产业

早稻移栽结束后,汨罗市大荆宏腾供销有限公司负责人吴爱辉也一直在寻找育秧大棚“二次利用”的机会。汨罗市农业农村局了解情况后,果断将其作为高档红椒试点样板打造,示范带动大荆镇群众种植发展高档红椒产业。

“我们公司是种养一体化运营,年产鸽子10万羽、生猪9.5万头、肥牛 200 头。这些畜禽年产粪便5万吨,经过发酵处理,可为辣椒种植提供天然有机肥,促进绿色循环生态种养。”在介绍高档辣椒种植时,吴爱辉有一套清晰的发展理念和模式,“通过示范种植,公司计划2022年按照‘公司+基地+农户’模式,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发展种植20公顷高档红椒,打造拱棚高档红椒产业。”

高档红椒挂树保鲜越冬和早春再生坐果高产、优质、高效栽培这一辣椒栽培模式,不仅可以充分利用育秧的“闲置期”,创造收益,还能引导农民发展新型农业的新路子,是汨罗市乡村振兴的新探索。

猜你喜欢
红椒早稻闲置
早稻迎丰收
不做闲置主妇
2021年全国早稻总产量2802万吨 比2020年增产72.3万吨
宋代早稻若干问题探讨
绿肥红瘦总相宜
“共享村落”萌芽——高陵区开发闲置民房资源
最好的老年人食谱
闲置集装箱船队运力已超100万TEU
今年全国早稻稍有减产
淮安红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