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计数及淋巴细胞亚群对肺炎支原体感染儿童病情判断价值

2022-02-04 08:50殷海珍王威远刘小羽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2年12期
关键词:亚群血常规支原体

殷海珍 王威远 刘小羽

肺炎支原体感染在临床儿科中较常见,患儿多表现为咳嗽、发热等症状,且患儿发生支原体肺炎的发病风险较高。随着病情进展,还可能导致神经症状以及心脑系统等多系统损伤,对患儿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1]。血常规是临床检测的基础项目,可通过测定血液中的有形成分,进行疾病的辅助诊断,在细菌感染性疾病中具有一定的价值[2]。但肺炎支原体感染病情发展隐匿、症状不一,且胸部X 线检查特征性不明显,易影响其临床病情判断。患儿发生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其身体的免疫功能会受到不同程度影响,而感染的发生发展也与机体的免疫状态密切相关,T 淋巴细胞亚群在判断患儿免疫抵抗力方面具有显著作用[3]。因此,本研究拟分析血常规及淋巴细胞亚群对肺炎支原体感染儿童的病情判断价值,旨在为该类患儿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2 月至2021 年11 月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收治的296 例肺炎支原体感染儿童作为观察组,纳入标准:①存在咳嗽、发热等肺部炎症特征,结合辅助检查确诊肺炎支原体感染[4];②接受治疗前3 个月未接受免疫抑制剂或糖皮质激素治疗;③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其他类型病原体感染患儿;②合并心脑系统、呼吸系统等严重疾病者;③存在其他免疫性疾病、血液性疾病者;④合并支气管哮喘疾病者。参考《诸福棠实用儿科学》[4]根据患儿病情分为重症组(n=109)和轻症组(n=187)。并选取同期来本院体检的健康儿童100 名作为对照组。重症组,男58 例,女51例,年龄平均(5.49±2.23)岁;轻症组,男96 例,女91 例,年龄平均(5.22±2.36)岁;对照组,男52 例,女48 例,年龄平均(5.64±2.57)岁。各组间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医学伦理会审批并通过。

1.2 研究方法

1.2.1 资料收集

收集各组儿童的基本情况、血常规、淋巴细胞亚群资料,并分析与肺炎支原体感染儿童病情相关的影响因素,采用ROC 曲线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对患儿病情的的判断价值。

1.2.2 实验室检测

血常规检测:早晨采集患儿空腹静脉血2 mL,采用血常规分析仪进行血常规分析,包括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

淋巴细胞亚群检测:早晨采集患儿空静脉血2 mL,进行抗凝处理,然后将已知总数的荧光微球Beads 加入血中作为标准内参,再添加荧光抗体,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3+、CD4+、CD8+、CD4+/CD8+、CD19+B 淋巴细胞、NK 细胞绝对数。检测需在采血后24 h 内完成。

1.3 统计分析

使用SPSS 24.0 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s)表示,两组间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行χ2检验。采用Logistic 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组间血常规和淋巴细胞亚群的比较

白细胞计数:重症组>轻症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3+、CD4+、CD8+、CD4+/CD8+、CD19+水平:对照组>轻症组>重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的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NK 细胞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

表1 各组间血常规的比较(±s)Table 1 Comparison of blood routine among groups(±s)

表1 各组间血常规的比较(±s)Table 1 Comparison of blood routine among groups(±s)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与轻症组比较,bP>0.05。

组别重症组轻症组对照组F 值P 值n 109 187 100白细胞计数(×109/L)12.34±1.58ab 10.09±2.26a 7.24±1.12 198.878<0.001血小板计数(×109/L)193.26±42.38 192.34±41.63 190.52±42.29 0.115 0.891血红蛋白(g/L)119.12±7.89 120.76±7.63 121.35±7.29 2.513 0.082

2.2 多因素分析

以白细胞计数、CD3+、CD4+、CD8+、CD19+为自变量,以肺炎支原体感染儿童病情严重程度为因变量,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白细胞计数、CD3+、CD4+、CD8+、CD19+是肺炎支原体感染儿童病情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见表3。

表3 肺炎支原体感染儿童病情严重程度的多因素分析Table 3 Multifactor analysis of the severity of Mycoplasma pneumoniae infection in children

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方程为Y=1.213X1-0.894X2-1.062X3-0.875X4--0.943X5+5.633,对肺炎支原体感染重症儿童预测的灵敏度为96.33%(105/109),特异度为86.10%(161/187),准确度为90.88%(269/296),ROC 曲线AUC 为0.889。见图1。

表2 各组间淋巴细胞亚群的比较(±s)Table 2 Comparison of lymphocyte subsets among groups(±s)

表2 各组间淋巴细胞亚群的比较(±s)Table 2 Comparison of lymphocyte subsets among groups(±s)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与轻症组比较,bP>0.05。

组别重症组轻症组对照组F 值P 值n 109 187 100 CD3+(×109/L)1.35±0.38ab 1.71±0.42a 2.12±0.61 71.295<0.001 CD4+(×109/L)0.72±0.21ab 0.89±0.23a 1.24±0.31 119.900<0.001 CD8+(×109/L)0.49±0.16ab 0.57±0.18a 0.78±0.23 66.210<0.001 CD4+/CD8+1.61±0.34ab 1.64±0.36a 1.74±0.38 3.799 0.023 CD19+(×109/L)0.41±0.13ab 0.48±0.16a 0.72±0.23 93.355<0.001 NK 细胞(×109/L)0.32±0.08 0.34±0.09 0.33±0.08 1.948 0.144

图1 Logistic 回归模型对肺炎支原体感染重症儿童的预测价值Figure 1 Predictive value of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for children with severe Mycoplasma pneumoniae infection

3 讨论

近年来,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其中以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较为常见[5]。若在患儿发生感染后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方案,可能会造成病情延误,甚至影响其生长发育,对其生命安全造成威胁。随着病情进展,患儿可发生咳嗽、发热等不适症状,机体受感染后可激活免疫系统,抵制抗病原体入侵,反之加重免疫细胞疲惫感,降低免疫功能,以及多系统、多器官损伤[6]。因此,及时准确的判断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免疫功能变化,对其病情判断及治疗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结果提示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白细胞计数均与健康儿童存在显著差异。但由于白细胞的上升速度缓慢,无法及时对病情发展作出有效反应,因此血常规虽是必检项目,但仅可提供有限的参考依据[7]。但也有部分研究认为,由于肺炎支原体感染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若不能有效准确的判断患儿病情,易导致过度治疗的发生[8]。

临床中淋巴细胞亚群是敏感度较高的免疫指标,当机体内淋巴细胞亚群异常时则说明免疫功能可能存在异常[9]。T 细胞在骨髓中经诱导发展为具有免疫活性的T 细胞。其中CD4+是辅助型T 细胞,可优化T 细胞和B 细胞间的防御免疫应答[10]。CD8+是表面毒性T 细胞,可释放多种丝氨酸酯酶等对靶细胞产生杀伤,从而诱导细胞凋亡[11]。以上两者的比值可有效反映对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对机体免疫功能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其比值越高提示机体免疫功能紊乱越严重。CD19+B 细胞受病原刺激可产生对应的抗体,进而引发病理性免疫反应[12]。

研究结果说明观察组患儿的免疫功能较对照组儿童较差,且随患儿的病情加重,淋巴亚群变化幅度更大。这可能是因为肺炎支原体感染后使得患儿T 淋巴细胞亚群受到刺激,大量T 淋巴细胞、B 淋巴细胞以及单核-巨噬细胞被激活,但代谢产物及支原体免疫黏附性可造成淋巴细胞的免疫损伤,从而抑制其表达,继而造成机体内的免疫失衡,抗原作用不断降低,使B 淋巴细胞成熟发生障碍[13]。而对于重症患儿,其感染程度更严重,可能导致了其免疫功能受损加深,病情进展加快,造成恶性循环[14]。多因素结果显示,白细胞计数、CD3+、CD4+、CD8+、CD19+是肺炎支原体感染儿童病情的影响因素,且对肺炎支原体感染重症儿童预测的灵敏度为87.16%,特异度为93.05%,准确度为90.88%,ROC 曲线AUC 为0.889。说明联合检测白细胞计数、CD3+、CD4+、CD8+、CD19+对肺炎支原体感染重症患儿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有报道[15]指出,NK 细胞、T 淋巴细胞均与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生发展有密切联系。但本研究结果中各组间NK 细胞比较差异不明显,仍需进行后续探讨。

综上所述,白细胞计数、CD3+、CD4+、CD8+、CD19+是肺炎支原体感染儿童病情的影响因素,联合检测以上指标对其病情判断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猜你喜欢
亚群血常规支原体
支原体感染一定是性病吗
甲状腺切除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术后感染的相关性
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
血常规解读
536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
支原体阳性患者134例药敏结果分析
外周血T细胞亚群检测在恶性肿瘤中的价值
探讨在血常规检验中运用不同采血方法对于检验结果的影响
末梢血与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价值
壮尔颗粒对小鼠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