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商业银行股权管理存在的问题与优化对策

2022-02-05 15:58江艳
商展经济 2022年14期
关键词:股权股东商业银行

江艳

(福建邵武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福建邵武 354000)

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发展、农村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及乡村振兴战略建设投入的不断增加,农村商业银行凭借其小法人决策链短、反应速度快、点多面广的优势,扎根农村市场,开拓经营,成为农村金融市场的领跑者。但是,随着农村商业银行经济市场的不断扩大,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公司治理的相关问题,股权管理问题比较突出,如何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农村商业银行的股权管理,推动农村商业银行可持续监控发展尤为重要。

1 解析农村商业银行股权管理的问题

1.1 农村商业银行股权管理的结构与模式

农村商业银行的经营宗旨是为广大城乡居民和城乡经济发展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积极服务“三农”、服务社区、服务中小企业。农村商业银行一般是将全部资本划分为等额股份,每股票面金额为人民币1元,股票采用记名方式,根据股票本金来源和归属设置自然人股和法人股。股东按其持有股份的种类享有权利及承担义务;持有同一种类股份的股东,享有同等权利、承担同种义务。

大多数农村商业银行的股权管理结构中,通常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股东大会、监事会和董事会。股东大会是所有股东集合成的权力机构,在整体的股权管理结构当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农村商业银行当中的股东大会,决定着本行的经营方针和投资计划,财务预算及决算、利润分配、审议董监事会的工作报告及人事任命、本行合并、分立、解散、清算或变更本行公司形式、修改公司章程等重大事项。董事会是股东大会的执行机构和本行的经营决策机构,对股东大会负责,承担股权事务管理的最终责任。董事会依法召开股东大会会议,并向股东大会报告工作;确定本行的经营发展战略,决定本行的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制定本行的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定期评估并完善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状况;本行高级管理层任命及薪酬管理等职责。监事会是农村商业银行的监督部门,监督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及其成员履职尽职情况,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公司章程或股东大会决议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提出罢免建议;检查、监督本行的财务、信贷活动;监督本行的经营决策、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等事项。

1.2 农村商业银行股权治理的特殊性

金融机构通常都有信息不对称、财务杠杆率高及外部性强的特点,只有对在治理结构上规范化才能进行有效约束,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实现长期稳定的发展。当前,农村金融公司在治理上仍然无法达到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对当前金融快速化发展及支农支小的趋势仍有一定的不适配性,在激励约束相容、权利责任对等及风险控制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

1.2.1 股权改革动力不足

农村信用合作社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历史悠久,几经变迁,在脱离了农业银行的行政隶属关系后,由于经营不善、资产质量差以及历史包袱问题,其三农金融服务质量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对改革过程而言,农村商业银行来源于农村信用合作社,大部分农村商业银行成立时间较短,治理结构不完善,同时依旧采用原农村信用合作社的运营管理模式,虽然公司治理结构已经建立,但是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历史影响和管理欠账仍然有较大影响,由于体制惯性的原因导致改革不彻底,无法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模式和结构。就管理体制而言,农村商业银行改革后,省联社管理与公司治理存在一定矛盾。省联社作为农村商业银行的管理机构,存在较大的行政色彩,由于政企不分、产权模糊、制度缺陷等问题,导致公司治理相对混乱,在运营机制上无法进行创新和转换。

1.2.2 经营水平不足,股权结构改革较难

在资本风险治理上,农村商业银行存在突出的两极分化现象。大型银行在风险监管和资本治理上有着较高的水平,同时其资本规模也在逐步扩张,而中小型农村商业银行则会暴露更多的资本运行风险。部分银行由于无法吸收资本,导致风险积累,有的银行由于吸收资本能力薄弱导致资本风险累积、资产恶化、不良贷款增多、信用评价下降。由此可见,农村商业银行在运营管理中,在法人治理、风险管理及资产规模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分化状况。

1.2.3 股权结构优化空间受限

当前,农村商业银行规模呈现不断扩张的趋势,但在风险治理上面临着更多的问题,如国内农村商业银行平均不良贷款率不断提高,高于其他商业银行,在跨区经营上存在一定限制。银保监会数据显示,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和关注类贷款中具有95%以上的保证类贷款,如果地方经济出现宏观影响,如产能过剩、结构调整等,就会暴露担保链中的风险,导致企业出现资金链断裂问题,信用风险在整个区域中大范围传播,容易出现“塌方式”的不良贷款,抗风险能力较低。由于资本监管指标上存在着关联性,农村商业银行在风险抗击能力上较弱,不但会增加贷款损失准备支出,降低净利润,还会造成资本充足率的下降。就贷款投向方面而言,由于农业的弱质性,资本收益会逐渐降低,农村金融就是将农业从业者的借贷成本降低,为其提供更好的资金支持,从而改善其生产条件及生活条件,通过这样的手段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商业银行客户大多为小微企业及农户,交易频繁但资金规模较小,抵押和担保不足,具有较高的投资风险,但收益较低。

1.2.4 依赖地方财政,业务和资金来源有限

农村商业银行具有较强的区域性,与当地政府关联较为密切,其存款业务大部分来自地方财政,同时农村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也有地方政府的参与,成为其重要股东。地方国有企业对农村商业银行起着重要的出资人作用,政府在农村商业银行业务上也予以了相应支持,这是农村商业银行特有的优势,农村商业银行也是地方纳税大户。但是由于地方政府在隐性债务上监管加强,同时区域经济会有一定的周期性变化,农村商业银行在业务运营及结构状况上都会受当地金融与财政的影响。农村商业银行在贷款业务中对具有充足现金流、抗风险能力高及违约风险低的政府背景项目更为偏好,存款端也与当地经济状况息息相关,农村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对当地财政依赖性越大,就越会受当地经济及行政干预的影响。

1.3 农村商业银行股权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农村商业银行的股权管理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股东大会的权利没有完全发挥出应有的效果。在许多农村商业银行当中,部分股东的权益没有得到保障,尤其是许多中小股东缺乏代表性,在进行决议时,并没有发挥应有的权利,而权威发言权都集中在了少数的大股东上,其他股东利益难以得到保障。

(2)股权管理制度不健全,股权管理较粗放。农村商业银行基本能够结合自身实际制定股份管理办法,针对股东责任、本行责任、信息披露、管理措施、增资扩股、股权质押、股权变更、股权转让操作规范管理等做出明确要求,但普遍存在制度不完整、流程不清晰、操作性不强等问题,没有形成系统科学的股权管理体系。

(3)股权转让途径有限。目前,大部分农村商业银行的股权没有形成灵活公开的市场流转机制,基本处于内部封闭运行的状态,股权交易、变现十分困难,使股东的利益受到严重影响。

(4)股东数量多,结构复杂,呈现“小、散、弱”的特征。股东不符合资质,部分问题投资者甚至通过粉饰报表、财务数据造假等方式入股,给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埋下了隐患。

1.4 农村商业银行股权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农村商业银行在股权管理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比较复杂。

从外部条件来分析,首先农村商业银行的经营往往受到省联社的约束和限制,省联社还要和政府的各个相关部门完成协调合作,所以在一定条件下会约束农村商业银行的管理服务,农村商业银行的股东权利受限,在金融自治方面并没有得到完全的有效保障。股东也缺乏监督管理农村商业银行各个经营管理者的直接渠道和管理方式,导致部分机制并未有效实行。政策因素也是决定性因素,许多硬性政策并没有考虑到实际情况和特殊需求。

内部原因也是关键所在。大部分农村商业银行当中的股权结构是不合理的,股东数量和规模及产权结构、投资模式都呈现出多元化的特性。随着更多股东的加入,使得整体的产权结构变得更加分散,不利于整体管理,还容易出现因股权变动和资金流通而出现问题。

2 农村商业银行股权治理问题的优化对策

2.1 建立符合支农支小定位的股权管理机制

因为大多数农村商业银行都是服务于三农和小微企业的,所以更应该契合这部分群体的需求,制定符合支农支小定位的整体股权结构基础。根据服务导向搭建农村商业银行的治理架构,从长期发展的方向上制定能够落实支农支小发展战略的商业银行股权管理规则,引领好农村集体的经济组织,为三农及小微企业等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

2.2 加强股东管理,规范股东行为

因为大多数的阻碍都是由于农村商业银行的股东层出现了结构或管理的问题,所以必须全面整治好股东之间的结构关系,加强对各级股东的整体资质审查,规范好每一个股权的结构,并规范各个股东的行为,确保股东之间不存在不正当交易,应当用合法的资金来源支撑农村商业银行的经济结构。股东之间的转让关系需要维持良好的秩序结构,规范股权转让和股权变更的行为,杜绝暗箱操作。不能出现部分股东垄断所有权利的情况,应当按照规范要求,充分合理地考虑农村商业银行当中各个层级股东的意见,适当提高职工股占比,但对重要的决策,不能由不相干的股东进行不正当的干预。

2.3 持续优化股权结构

对于农村商业银行的股权管理来说,应当尽可能维持最优化的股权结构,在保证符合标准的前提下,推动治理结构日趋完善。可以将投资的主体尽可能多元化,将股权结构多样化发展。培养农村商业银行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对于农村商业银行中的金融产品占股比例作出合理要求,对于不同的私企、担保公司等企业,应采取不同的股份管理机制。在更改或修正工商合并登记股权信息时,需要征求监督部门的意见,尽可能将分散开的自然人股东引导起来,以各种转让或回购的形式集中股权。

2.4 加强股权关联交易管理

需要建立农村商业银行的整体关联交易管理机制,将管理人员及股东、监事、董事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明确。规范股权之间的担保行为和质押行为,要明确在股权对外质押的过程中,应当遵循一定的股权交易原则。提高农村商业银行的关联管理信息系统,对于股权质押的上传、审批和预警等环节进行合理维护。实现更加专业化和系统化的农村商业银行股权管理模式。通常,农村商业银行的整体股权管理制度比较落后,因此需要经常更新,根据实际的商业需求,将股权的流通机制变得更加完善和通畅。健全股东代表大会的运行机制,提高商业银行的法人治理机制,分清股权人之间的关系,有效调控内部结构。

2.5 健全股权流转机制

省联社与各农村商业银行应为股东搭建股权流转平台,构建信息交流平台,拓宽股东信息获取渠道;健全农村商业银行股权流转的相关制度规定,规范转让相关交易规则和操作流程,构建合法、高效的股权流转机制。

3 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商业银行应抓住重点,针对性地解决问题,解决股权结构的不足,根据实际情况将农村商业的发展和当地经济发展情况联合考虑,做好整体规划,制定长期稳定的管理框架,确立战略可行性高的股权管理机制。在做好股权管理工作的前提下,进一步采取更具针对性的措施来优化股权管理决策,进一步优化治理策略,建立长远稳定的股权管理机制。

猜你喜欢
股权股东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什么是股权转让,股权转让有哪些注意事项
重要股东二级市场增、减持明细
一周重要股东二级市场增、减持明细
重要股东二级市场增、减持明细
一周重要股东二级市场增持明细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
发达国家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经验借鉴
定增相当于股权众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