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佶的姑父

2022-02-05 00:21迂夫子
杂文月刊 2022年1期
关键词:门子束带不公

迂夫子

《唐语林》记载,裴佶讲述他姑父的故事,短小精悍,颇为有趣。

裴佶的姑父“为朝官,有清望”。有清高的声望,对于一名官员来说十分难得。有一次,裴佶去姑父家拜访,正赶上这位有清望的姑父退朝,只见他仰天长叹:“崔昭何人,众口称美,此必行货贿者也。”估计姑父上朝受了刺激,感慨文武百官都众口一词夸崔昭,便断言一定是崔昭贿赂了群臣——事实证明,姑父还是蛮“英明”的。一番感慨之后,裴佶的姑父还颇为忧国忧民地道:“如此安得不乱。”

这一番念白,一个“有清望”且忧国忧民的清官形象便跃然纸上。谁知姑父话音刚落,门子来报,崔昭在大门外候着呢。真是无巧不成书,说曹操曹操就来了,且看姑父的表演,“怒,呵斥门者,将鞭之”。姑父正骂崔昭,门子没眼色,偏偏来通报崔昭上门。姑父便迁怒于门子,要拿鞭子抽打他,宛如一听到崔昭之名,就会污了耳朵一般,只是没有效法许由掬水洗耳。呵斥门子,做势要打,姑父爱憎分明的形象愈发显得高大。

“良久,束带强出。”隔了很长时间,姑父才勉强穿好衣服来接见崔昭。用时“良久”,说明姑父还是做了一番心理斗争的,毕竟崔昭大小也算个官,即使是个“行货贿者”,礼节上也要过得去。姑父有理子有面子,还算通情达理。不过,看他前面长叹“安得不乱”和呵斥门子“将鞭之”的架势,应该与崔昭势不两立才对,至少崔昭上门来见,也应该避而不见或者赶走了之,道不同不相为谋嘛。但还是“束带强出”了,一个“强”字,透露出来真是不情愿啊,估计那脸上肯定写满一百二十个不满意。裴佶揣测,估计这次会见不会有什么好结果,极有可能是姑父见了崔昭给脸子看,让人下不来台,或者三言两语把他打发了。

“须臾命茶甚急,又命馔,又令秣马饭仆。”裴佶在外,自然不知姑父与崔昭谈了什么,只听见姑父的命令一道一道地发出来:先上茶,后上菜,再喂客人的马、招待客人的仆人。不用问,一定是宾主相谈甚欢啦。

姑父送客之后,裴佶问道:“前何倨,后何恭?”姑父也不见外,坦诚相告,崔昭“赠官絁千匹”。

原来如此!

裴佶的姑父痛恨崔昭行贿,说他祸国殃民,会使天下大乱,其实是崔昭没给他行贿,一旦官絁千匹到手,便显出本来面目,又是香茶,又是美酒,不但把崔昭招待得十分周到,连他的马和仆人都给喂饱了。崔昭用一千匹官絁先把他喂饱了,他哪有不“反哺”之理?

听裴佶讲述姑父所作所为,不亚于读一篇精彩的小说,故事跌宕起伏,煞是“好看”。前面蓄势特足,结尾才揭開谜底,相信多数读者都会大跌眼镜,以为姑父是个廉洁的,却原来是个空肚鸭,一旦喂饱,也会替投食者鸣叫。

自古至今,总有一些人见到不公、看到不平,就会义愤填膺,或强烈谴责或破口大骂;一旦自己在不公不平之中获得利益,义愤消失了,膺也不堵了。若有人再提及不公不平之事,他就会缄默不语或者和稀泥,想来是再没有底气慷慨陈词,毕竟手短嘴软,早已与破坏公平正义者沆瀣一气了。就拿腐败来说,官员腐败可谓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但是一旦有人从腐败官员那里获利,就会觉得腐败其实也挺好的,腐败的官员也没那么坏。

不得利益则怒,既得利益则喜,如裴佶姑父之人何其多哉!

于昌伟/图

猜你喜欢
门子束带不公
不要抱怨别人对你不公
春天里的“为什么”
我的三个好朋友
先天性绞扼轮综合征手术治疗
以貌取人,未必不公
笼 子
“男扮女装”来取暖
晚清“门子”的索贿之弊
可调节胃束带减重术失败后修正手术的选择
司法不公与司法行为不规范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