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制图技术在地理信息系统数据集成中的应用

2022-02-06 04:24丁一伦
大众标准化 2022年3期
关键词:空间数据制图融合

丁一伦

(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151)

在现代科学技术及测绘行业持续发展的背景下,空间数据处理要求正在不断增强。因此为满足数据现代化处理需求,实现在保障地图精准性与可靠性的情况下高效绘制地图,必须对地图制图技术形成正确认知,掌握该项技术的核心内容,不断加强对技术手段的研究力度,并对地图制图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进行结合,以此为地理信息系统数据集成提供技术支撑,该点对推动绘图行业高质量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1 地图信息系统及地图制图技术

1.1 地理信息系统相关介绍

地理信息系统即GIS技术,其最早出现在20世纪,而在多年发展与优化的背景下,地理信息系统已趋向于成熟。该系统的功能呈现多样化,能够为使用人员提供丰富体验,满足其具有的各项需求。从现实角度出发,可发现地理信息系统对推动人类社会发展与改变具有重要作用,且能够对地图制图技术产生积极影响,促使其进一步优化。针对GIS数据,其能够在空间表达层面发挥自身具备的载体作用,而GIS动态更新能够积极影响信息表达,提高其实际能力,并为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支持。通过调查可以发现,目前地理信息系统多是被应用在科学研究及经济建设等方面,并已成功取得良好成效。由于对地图制图技术与GIS空间数据进行结合能够转变群众对地图制图的传统理解方式,促使专业研究人员正确认识到地图绘制工作的重要性,保障地图制图行业的健康发展,有效解决传统模式中存在的缺陷,故而有必要结合地图制图技术与GIS空间数据,进而实现构建新型地理信息系统,满足各项工作的内在需求。

在实际工作中,传统地图绘制技术无法根据当地环境变化状况进行转变,导致信息滞后现象发生,造成数据信息完整性降低,该点对保障地图绘制效果极为不利。但通过对地理信息系统进行灵活运用,存在的各项问题将得到科学处理,且地图制图技术将通过计算机技术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全面提高地图精准性,以满足各行业具有的实际需求。虽然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具有重要作用,能够为各行业提供具有良好准确度的地图,但其与地图表达方面存在一定矛盾,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在地图到空间数据表达时,由于无法详细记录各项地图相关数据内容,故而获取的数据信息完整性将明显降低,造成二者在转换层面产生一系列问题。对数据内容进行第二次传递时,在空间数据到地图表达的进程中,由于第一次数据内容的传输方面具有一系列问题,故而第二次转换过程的实施效果将明显下滑。由此可见,数字制图方面存在的矛盾是转换问题。该种问题的处理难度相对较高,因此在未来发展中研究人员有必要加大研究力度,不断对矛盾进行研究,探究可行的解决措施,进而提高地图制图技术的精准性与完善程度。

1.2 GIS数据特点

在地图到空间数据表达时,地图信息极有可能出现缺失现象,故而在空间数据至地图表达时,工作人员应结合具体需要及状况补充有关的数据内容,进而提高地图完整性。从现实角度出发,可发现在通常情况下,为实现对空间实体或具体现状进行精准表达,必须对空间定位数据与属性数据共同描述分析进行充分结合。在此过程中,若选择分析实际现状的变化状况与空间实体,必须落实某种现象实际状况或空间实体方面的信息内容记录工作。由此可见,空间数据内容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分别是属性特征、空间特征及时间特征。上述三项特点均能够展现表现空间具备的实质现象,但通过对空间数据进行分析,可发现其并非处在无法受到限制的环境中映射相应的空间实体,而是对空间目标进行描述时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扰,从而出现不具备规律性的扩大与膨胀现象。这种现象被部分学者称作空间数据的另一特点,即地图约束性。

空间数据能够对数据抽象方面进行体现,而抽象过程在地图制图过程中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对空间数据进行生产时,工作人员大多选择将抽象地理环境作为依据。由此可以发现,在生产相关空间数据矢量的过程中,应注重地图数字化层面,将其作为核心内容,尤其在初始过程中。在此基础上,空间数据将根据具体需要,继承相应的地图特点与知识成果,例如地图用途及比例尺等,该种现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原始地图必将对空间数据形成约束。以其他方式为基础更新空间数据内容的过程中,该种约束性将得到充分体现,例如对航片或遥感影像进行采用时,分辨率非常有可能对空间数据造成一定影响,且使用者必须将具备综合性的加工措施落实到数据内容处理中。因此,不同种类数据源对空间数据的干扰为必然,其中代表性相对较高的是数据约束,而部分学者将这种特性称作地图约束性。由此可以发现,无级空间数据不存在。在通常情况下,在空间数据上开展对不同尺度表达的主要内容为空间数据内容具备的地图约束性,其能够结合具体情况展现符号与属性之间的关系。

1.3 地图制图技术

地图制图技术是绘制地图的重要技术手段,其核心技术是计算机技术。在现代科学技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地图制图技术正在朝数字化领域发展,并已取得初步成效。数字地图制图技术的应用步骤如下:首先,应对相应的资料信息进行获取,并促使图像图形以数字化形式展现。其次,开展相应的编辑与处理工作,并以规范要求为基础对格式进行调整。最后,对图像进行输出。在实际工作中,数据信息能够对系统软件进行利用,通过非可视化或可视化形式进行转换,进而为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方面提供支持,提高其应用效果。

2 地图制图技术在地理信息系统数据集成中的应用

2.1 应用表现

地图制图手段在系统数据集成方面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①空间数据转化。通过地图制图手段表达相应的数据内容时,大多选择结合要素编码转换关系,并在必要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在实际工作中,信息符号化操作的重要性相对较强,其能够对关系方面产生积极影响,确保关系之间能够精准对应,进而为空间数据表达准确度提供保障。从实际出发,可发现地图信息的表达过程即空间要素的符号化,而以过程为基础对模型转换与相关程序的设置操作进行实施时,将在保障完整性与及时性的前提下,体现面状目标,以此为后续工作提供保障;②补充地图内容。为确保地图内容的展示方面具备直观性,必须结合规范要求对地图信息进行补充,确保其不同内容的完整程度与准确度符合标准。对信息内容进行补充时,工作人员必须对属性方面进行科学配置,并注记地名,在保障真实性的情况下,以动态化形式对实物进行显现。此外,应落实地图整饰工作,提升空间数据信息的利用效率,进而为地图制图技术的智能化与数字化发展奠定基础。

2.2 应用要点

2.2.1 改善融合生产流程

通过对地理信息系统数据进行分析,可发现这种数据具备基础性,能够在构建数据库的过程中展现自身具备的潜在价值,因此必须对其形成正确认知,深入挖掘此类数据的潜在价值。数据内容之间的组织形式与关系均可依照具体需要展现相应的系统要求,从应用方面进行分析,可发现地理信息系统数据的优点呈现多样化,其不仅能够实现便捷采集数据信息,而且具有灵活应用特征。在深入研究与开发GIS数据的情况下,地图制图手段必将受到具有积极意义的影响,且实施效果与潜在价值将呈现最大化。运用软件系统展开相应融合生产过程中,将实现全面提高经济效益,有效控制成本,进而满足应用方面具有的各项需求。在地图制图手段与系统数据内容融合的过程中,较为重要的环节为图形数据,通过此类数据内容的转换,融合层面的功能性将得到展现,该点对提高地图内容丰富程度具有重要作用,且能够拓展产品种类。在构建数据库与融合地图制图技术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结合实际状况对数据标准进行科学制定,该项措施不仅能够提高融合发展行为的规范性,而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指导融合生产实践,进而提高地图绘制工作水平。

2.2.2 科学应用关键技术

关键技术的应用在GIS系统融合中具有重要地位,其能够为融合方面提供有效保障,帮助工作人员获取具备参考价值的数据信息,并在制图需求的基础上完成相应的实体标注。首先,针对地图编辑工作人员而言,其必须结合规范要求对GIS技术进行灵活运用,科学获取相应的数据信息。在制作地图的过程中,应采取相应措施,加强与数据内容之间的关联性,并充分贯彻规范原则,将具备统一性的处理方案落实到数据内容处理操作中,标注辨别性良好的特殊符号。其次,在地图投影方面,应对实际状况进行综合考量,以此确保地图投影任务能够顺利完成,且即使变形需要多样性不断增强,该需求也能得到满足。目前角圆锥投影方法的应用率正在不断提升,并已取得良好的社会认可度,因此正式进行地图制作时,应对该种方式给予关注。最后,应及时转化数据内容的格式,并结合数据转换具有的各项需求,以此开展程序编写工作,实现对空间数据内容的获取方面起到指导作用。此外,必须合理调整坐标,确保数据形式的转化具有便捷性。

2.2.3 智能化标注

在实际工作中,应对位置调整、位置标准及重复标注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量,并科学利用计算机技术手段,以此实现自动化标注。在上述过程中,应正确认识到数据处理工作的重要性,并确保该项工作能够得到有效落实。必须对标注间隔参数进行充分明确,结合实际状况对相应的应急处理方案进行制定与落实,以此满足缩放需求。此外,应不断对注记转换路径进行探究,掌握有效路径。针对注记编辑人员而言,为满足工作需求,其必须积极学习,提高自身专业水平,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从而为注记工作有效性与精准性提供保障。

2.2.4 信息系统动态更新

对地图制图技术与GIS数据进行融合的过程中,必须严格做好信息系统更新工作,获取可靠的数据信息,进而为地图的完整呈现提供数据支持。此外,应注重数据内容的延伸,为其提供相应支撑,确保新信息与旧信息能够进行合理衔接。在实际工作中,GIS系统不仅应接收各项数据内容,而且还要从技术层面支持信息内容的传输。由此可见,GIS系统具有良好的实用性,能够满足系统循环应用需求。针对管理人员而言,GIS数据更新对提升数据内容管理工作的可靠性具有现实意义,确保数据信息能够得到科学利用,有效优化空间数据机制,提高地图信息内容的完整性。

2.2.5 掌握融合技术应用技巧

在现代科学技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数字地图制图技术的应用范围正在不断增加。将该项技术应用到地理信息系统数据集成方面时,从业人员必须对融合技术应用方法进行深入分析,掌握其核心内容,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尽可能减少质量问题对后续工作产生的不良影响。通过合理使用、灵活运用融合手段,空间数据内容将以多样化方式展现,该点对提高空间数据应用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在上述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对地图数据库进行科学构建,综合考虑相应的数据动态编辑需要,确保编图任务的操作时间符合规定及具体状况,且地图内容能够通过纸面形式进行表示。从实际出发,可发现当前相关系统产品大多在软件与数据的层面上进行聚集,而为实现科学拓展产品化的发展空间,必须落实互联网时代发展的分析工作,在具体需要的基础上,研发一系列GIS产品,并采取相应措施,积极影响技术手段的转型与更新,促进软件市场发展。考虑到新产品的研发与应用及新技术融合具有一定难度,且复杂程度较高,故而GIS领域从业人员在未来工作中应树立正确目标,并不断进行深入研究,以此为地图绘图行业发展贡献力量。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制图技术进行结合是绘图行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工作人员必须认识到地图制图技术的重要性与可靠性,并加强研究力度,在地理信息系统数据集成方面对该技术进行合理使用,充分体现地图制图技术的核心价值,以满足现代化地理信息更新需要。基于此,绘图行业健康发展将得到保障。

猜你喜欢
空间数据制图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无声手枪如何消音?
《融合》
习近平的战疫日志
GIS空间数据与地图制图融合技术
明天我们将生活在怎样的城市?
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网格化存储的几项关键技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