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新时期国有企业预算管理的探讨

2022-02-06 08:59
上海商业 2022年6期
关键词:经营部门国有企业

古 祥

一、引言

在国有企业管理中,预算管理是必不可少的部门。预算管理是资源配置活动,需要进行细致的规划与实施。预算管理以国有企业发展战略为指导,有效融合了执行预算、发展战略、绩效考核等内容。科学的预算管理有利于提升业务流程的规范性,加大资金控制力度,加快企业全面发展战略的实现。本文将详细探讨新时期国有企业预算管理问题、措施等,相关观点仅供参考。

二、预算管理概述

预算管理是指利用预算来控制、评估、分配和规划属于各部门的各种资源,使企业能够更有条理地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完善内部资源配置,最终实现经营目标和战略发展目标。根据内容的不同,预算管理可分为财务预算、决策预算和业务预算,是一种全面的、需要全员参与的管理活动。企业可以通过强化考核与控制,充分发挥各类资源的价值,全方位提升员工工作的主动性,提升企业经营管理质量,推动企业稳定发展。

三、新时期国有企业预算管理中遇到的问题

1.预算管理目的不明确

预算管理是以财务预算工作为基础的管理行为,具有较强的目的性,需要有效贯彻到管理层和业务层,从而提升预算管理的全面性。同时,在预算管理中,需要有效配置各类资源,从而保证国有企业资源调配符合相关要求。但是部分国有企业在开展预算管理时,存在预算管理目的不明确的问题,错误地认为只要实施预算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提升资金安全性即可,忽视了预算给自身发展带来的深层次转变。即预算管理形式仅仅停留在表面,无法有效解决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例如生产成本过高、技术水平较低、生产效率低、设备老化严重等,严重阻碍了国有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2.预算管理特点不突出

在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预算管理是必不可少的内容,需要充足的财会资料提供支持。例如,业务预算内容通常由相关职能部门设定,重点关注业务工作,有利于推动国有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为了防止混淆绩效管理、内控管理、预算管理和成本管理,国有企业要紧紧抓住预算管理特点,结合不同部门的工作内容进行预算编制,充分发挥预算管理的优势,提升其存在价值。目前,部分国有企业预算管理特点不突出,虽然具有财务管理特征,但是不具备针对不同部门进行预算的价值,无法积极执行预算管理,这导致预算管理工作效率较低,无法通过预算管理为国有企业发展提供必要支持。

3.缺乏预算管理机制

首先,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优化,各国有企业开始预算管理工作。但是大部分国有企业没有制定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也没有专门的预算管理机构,而是将预算管理工作委托给财务部门执行。其次,国有企业严重缺乏专业的预算管理人才,现有的预算管理人员专业水平较低。最后,大部分国有企业缺乏高水平、专业化的预算管理队伍,这导致国有企业各个部门缺乏合理性的沟通,在执行预算管理工作中得不到其他部门和工作人员的积极配合,最终无法实现预算管理价值。除此之外,一些国有企业没有实行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方法,没有根据自身情况和总体发展目标制定有针对性的预算编制方法,最终导致预算管理效果不显著。

四、新时期国有企业预算管理措施

1.提升预算管理目的的明确性

在我国国有企业的发展中,预算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通过有效整合人才、信息、业务,保证分权与授权的适度性、明确性,充分发挥业绩评价战略的重要作用,真正实现资源调配目标。有效的预算管理,能够更加全面地反映经营管理状况,让经营者掌握业务活动基本需要,从而制定完善的计划,实现部门有效协同,促使企业获得更高的价值。国有企业要想提升预算管理目的的明确性,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将微观奋斗目标、宏观奋斗目标量化。一方面,国有企业要站在整体角度制定预算管理计划,保证在经营周期内完成发展任务。同时,国有企业要适当延长负责人的任期时间,在考核负责人绩效中充分考虑相关因素。另一方面,站在部门的角度定量制定预算管理方案,引导各个部门积极参与到预算管理中,提升预算管理目的明确性,改建和优化部门运行策略,强化部门间的合作,推动预算管理目标的实现。

第二,重点关注部门动态,提升部门协调性,在预算监督中将经营活动中各部门的发展规划作为重要基础,打破部门间的束缚和壁垒,将预算管理作为重要的联动依据,为资金流、人流、信息流等资源流动率的提升提供必要保障,并在指定的环节发挥关键性作用,有效落实作业协同目标,为企业战略计划的推进提供必要支持。

第三,在国有企业日常经营管理中,要把预算管理作为控制活动顺利开展的常规工具,及时发现预算管理的薄弱环节,纠正预算管理偏差行为,及时反馈企业实际的经营状况,将预算监督结果作为管理的重要依据,从根本上提升预算管理质量。

第四,保证预算管理的标准性,各部门要共同践行预算管理工作,使其在资金流动、业绩考核、成本控制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防止出现预算管理摇摆不定的问题,利用明确、完善的预算管理标准推动国有企业健康发展。

2.突出预算管理的特点

首先,突出预算管理的综合性。预算管理不仅要关注财务,还要管控技术流、物流、人流等影响国有企业发展的各项资源。在人流方面,以员工队伍的构成、经营发展规模、技术创新等为基础开展预算管理,为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顺利完成招募、晋升考核、培训等任务提供必要指导,同时科学控制人力资源成本,为人力充足性、高效流动提供必要保障,从而突出预算管理综合性特点。

其次,突出预算管理的市场适应性。国有企业要以市场为立足点,谋求自身稳定发展,由于预算管理与品牌塑造、市场拓展等需求有关,为此要保证预算管理可以满足市场开放和改革需求,在内外循环建设中准确、及时抓住机遇,以此为基础开展预算,扩大市场规模,提高国有企业竞争实力。

再次,突出预算管理的主动性。预算管理是国有企业主动的行为,不会受到法规、政策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国有企业要以自身发展情况为立足点开展预算管理,通过管理更好地执行预算,利用业绩考核提升各部门和员工预算管理的主动性,使各部门和员工主动接受预算控制,通过预算管理维护自身的利益。

最后,突出预算管理的效益性。国有企业通过开展预算管理调配各种资源的最终目的是满足自身经营发展需求,在顺利完成经营任务的基础上获得较高的收益。

3.制定科学的预算管理机制

国有企业建立科学的预算管理制度,是提高预算管理水平的必要保证。首先,要建立健全预算管理制度,加强领导,增强全员预算管理意识,提升内部各部门间沟通的有效性,进而为预算编制工作的顺利执行提供必要保障。同时要提升预算管理工作职责的明确性,根据国有企业发展目标,明确资金使用和运用方式,通过专项考核,组织企业员工圆满完成预算管理目标,从整体上提升国有企业预算管理效率。其次,明确预算编制内容和任务。在预算管理中,要以国有企业整体发展目标为出发点进行细化,基础预算内容主要包括专项预算、财务预算、经营预算等。细化到员工的预算包括保险和福利,环境保护预算包括污染控制成本,产品责任预算包括退货和换货的成本预算。只有提高预算内容的清晰度,才能增强员工的工作责任感。

4.加大预算管理执行力度

国有企业各级负责人要有效贯彻执行预算管理工作,积极培养相应管理工作人员,使他们能够创造性地完成管理任务,形成良好的责任意识,构建完善的预算管控体系,增强预算执行效果。

首先,国有企业要将预算全面分解,预算管理影响着国有企业的方方面面,当预算经批复下达后,相关执行部门要以预算为基础进行组织协调,将预算作为企业经营活动开展的重要依据。以月为单位将季度预算、年度预算均分,提升各部门执行预算的高效性。有层次地分解指标,将该指标体现在各个部门、各个环节和各个工作岗位中,为最大限度实现预算目标提供保障。其次,依照价值量分解预算,避免出现死角。将预算责任落实到人,保证责权统一性,在分解预算的基础上实施保障性措施,例如优化结算方法、提供完善的财会信息、强化预算仲裁、重视预算考核等,保证预算执行的深入性和全面性。最后,在运营条件、市场环境、政策法规等因素对预算编制产生冲击的基础上,要适当优化和调整预算,有效规避预算执行偏差,保障企业利益的提升,使企业预算执行具有较强的灵活性,防止单一、僵化的预算执行方案阻碍企业健康发展。

五、新时期国有企业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1.有利于增强国有企业整体实力

进入新时代,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如果国有企业要迎接市场挑战,必须制定有效的管理体系。首先,积极实施预算管理能够有效整合资源,控制整体发展趋势,最大限度地提升经济效益,实现健康稳定发展目标。其次,实施预算管理可以更加有效地利用资源,站在企业整体角度出发,优化各方面资源,加快发展目标的实现,从根本上增强国有企业实力。最后,实施预算管理可以将国有企业投资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有效降低不合理开支,从而真正提升资金利用水平,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为此,国有企业要将预算管理落到实处,以此控制成本支出,增加经济收入,提高国有企业市场核心竞争力。

2.有利于提高国有企业抗风险能力

积极实施预算管理,有利于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控制经营风险,顺利实现经营目标。在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中,预算管理是战略发展目标顺利实现不可或缺的手段和重要保障。预算管理是识别、预算和控制风险的过程,通过开展科学的预算管理可以优化企业发展目标,从某种程度上来讲,预算管理过程便是发展目标实现过程。同时开展预算管理能够及时预测国有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难题和弊端,提前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从根本上增强国有企业的风险应对能力和抵抗能力。

六、结语

综上所述,有效的预算管理可以完善和优化国有企业资源配置,提升业务流程的规范性,强化资金控制,提升绩效管理水平,推动国有企业全面发展战略的实现。为此,国有企业要强化预算管理工作,明确预算管理目的,加大预算执行力度。

猜你喜欢
经营部门国有企业
联合监督让纪检部门不再单打独斗
园林一角与位置经营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哪些是煤电部门的“落后产能”?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
医改成功需打破部门藩篱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