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工笔人物画中的“写意性线”

2022-02-07 14:09张众
收藏与投资 2022年1期
关键词:写意线条观念

摘要:工笔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形式,在以人物为视觉经验的工笔画中,“写意性”始终贯穿其中,并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试图通过对“写意性线”的历史溯源,着重从晋唐绘画观念入手,论述在传统工笔人物画中“写意性线”的表达形态、观念及基础,以探讨当代工笔人物画审美的新向度。

关键词:传统;观念;当代工笔人物画;线条;写意

一、“写意性线”溯源

中国画在长期的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独有的审美经验和技法。其中,勾法是最基础的技法之一,即以笔线勾取视觉对象的形,也叫“描法”,亦称“线描”。

从新石器时代的岩画和彩陶(图一)中可以看出,先民已学会用线条高度概括抽象的人物图像以及物体运行的轨迹,也反映出当时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面貌。

先秦时期,艺术创作中没有独立的表达手法,其主要载体就是线。相传孔子参观周代的明堂,见到壁画有“尧舜之容,桀纣之像”,且“各有善恶之状”。这应属于早期的工笔肖像画。史料记载,“有虞氏、夏后氏尚(上)黑”,《韩非子》中也有禹作祭器之说:“墨染其外,而朱画其内。”又如长沙陈家大山楚墓出土的战国帛画《御龙图》(图二),从其稚拙、夯实的线条可窥战国时期的绘画技巧和风格。

魏晋时期虽政局动荡,但名家辈出。人物画在这一时期日趋成熟,顾恺之就是其中的代表性画家,他将此前粗拙、简单的线条发展到圆润、秀挺的境界,其“高古游丝描”如春蚕吐丝,循环不息,在线性表达上精彩纷呈。

唐代绘画蔚为大观,线的表达变得更加明晰。阎立本上承顾恺之,作画有恢弘之气势,如《步辇图》,用线有力且雄浑,这种技法被后人称为“铁线描”,不论人物衣饰、眼神还是表情,都刻画得极为精彩。吴道子因为用线方法和观念意趣独特,对当时画坛影响巨大,时称“吴家样”。从《送子天王图》中不难看出,其行笔顿挫磊落,飘逸生动,转折分明,挺劲有力。

五代顾闳中用线亦有独到之处,从《韩熙载夜宴图》可见其用线工整致精,盘丝屈铁,刚柔并济,为后学提供了典范。

宋元以后,文人在绘画观念上轻工扬写,人物画衰落,线描亦难再续辉煌,但仍有大家的经典代表作传世,如元山西芮城永乐宫壁画《朝元图》,用线疏爽利落;明代陈洪绶用线纤细,转折有力;清代任伯年用线疏密多变,金石味足。

其实,用线没有写实之说,因为视觉对象本身并没有线,而是画家在实践过程中对意象生发的主观知觉,所以线本身就是写意的。传统工笔人物画中线的造型以传神写意为主,线条精谨细腻、细致匀净,形神相照,微入纤毫。古人也因此总结出了“十八描”等技法,為后来者研究工笔人物画用线提供了范本。

二、唐代工笔人物画中的“写意性线”

因为工笔人物画的造型主要以线为主,所以线的写意性决定了人物造型感官上“意”的取向。线由笔出,笔是人神经末梢的延伸,从触觉通思维,所以中国画的线是由意念所驱动的。在文人画出现以前的晋唐时期,画家关于“写意性线”的美学观念是先朴素唯物而后走向唯心的。如顾恺之,他肯定艺术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强调用线须有“人心之达”,他的作品注重人物神态的传达,据传顾恺之画人物大多不点眼睛,有人问其原因,答说:“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他主张“迁想妙得”“以形写神”,为后来谢赫“六法论”中的“古法用笔”作了嚆矢。

谢赫“六法”其二曰“骨法用笔”,即强调“线”的能动性。线表现了结构、形态、质感和量感,也表现了神态和动态,都遵从“六法”第一的“气韵生动”。传统运线虽守骨法,但唐朝艺术百花齐放,画家们对线的理解也是因人而异。如吴道子的“吴带当风”,用线有时如兰叶,有时似莼菜条,线条的粗细随着形体起伏走势变化多端,生动、流畅、活泼、节奏感强;有时勾线也用焦墨,并轻拂丹青,造物上可谓穷其技,守其神。如郭若虚所言:“其势圆转而衣服飘举”。

再如阎立本《历代帝王图》(图三),线条的层次和结构穿插非常得体,可见阎立本是用线描绘场景和人物内心活动的好手。同时期敦煌壁画中用线的变化,不论曲直、刚柔、粗细,都潇洒自如,粉线、朱线、墨线等在表现飞天的视觉图像上皆意趣盎然,调格逸易。

综上所述,唐朝虽无“写意性线”的具体观念,但名家辈出,用线风格多样,线使画家的意念与情感相交织,千变万化的思想在某种程度上不谋而合,使“写意性线”充满了对生命的向往,生生不息。

作者简介

张众,1988年11月生,男,汉族,福建福州人,助教,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中国工笔人物画艺术。

参考文献

[1](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M].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

[2]李新纯.韩非子[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3.

[3]王伯敏.中国绘画史[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

[4]黄专,严善錞.文人画的趣味、图式与价值[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

[5]陈衡恪.文人画之价值[J].艺术品,2015(8):90-93.

[6]卲琦,孙海燕.二十世纪中国画讨论集[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写意线条观念
钓鱼的观念
当观念成为艺术
精致线条
殷周时期“中”观念的生成演变
线条国趣事
中国传统人物画《威武鲁提辖》创作
工笔画中的“写意”性表现载体
时代呼唤写意中国画
腰带勾勒最美线条
十二星座时间观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