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能课程体系助力“双减”落地

2022-02-08 15:11饶家伟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22年1期
关键词:光谷精品课程研学

饶家伟

“双减”政策背景下,武汉市光谷第九小学(以下简称“光谷九小”)秉持“激发师生潜能,成就健康人生”的办学理念,以“让每个孩子都拥有健康出彩的人生”为目的,以基础性、综合性、开放性为原则,着力研究并推进课程建设以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形成了光谷九小极具特色的潜能课程体系。

“三层四类”潜能课程体系的整体构建

光谷九小“潜能教育”中的潜能是指潜在的能力,每个人都有尚待发掘的能力,包括精神潜能、身体潜能、文字表达潜能、艺术潜能等。

基于对“潜能教育”这一理念的深度解读,光谷九小探索并建立了“基础课程—精品课程—个性课程”三个层级课程。基础课程为国家课程,精品课程是地方自主探究、重点打造的学校特色课程,个性课程是学校自主设计、学生自主选择的选修课程,三个层级之间既一脉相承,又层层递进。学校还根据学科内容及活动之间的逻辑关系,具体划归出四大领域:身心健康、语言思维、艺术审美、科学技术。每一层级都包含四大领域的课程,每一领域又包含三个层级层层递进的课程,最后形成光谷九小“三层四类”潜能课程体系。

“三层四类”潜能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一)优化教学方式,浇筑国家课程的育人基石

开发四步教学模式。学校围绕“双减”工作,以“培养问题意识,提升核心素养”为主题开展课堂研究。在集体备课中,教师群策群力,探讨新课堂“读议练评” 四步教学模式(见表1)。“读”是基础,“议”是关键,“练”是应用,“评”是提高。读、议、练、评四个环节,相互联系,相辅相成。优化教学模式旨在引发教师对教材的深度思考,引导学生走向深度学习。

设计特色主题作业。为充分实现“减负增效”,各教研组在作业设计上“各显身手”:语文组——诗配画、课文配音大赛、课本剧;数学组——超市小调查、制作思维导图;美术组——“创意折扇、树叶画、我爱运动”等主题作业和“云肩”“波希米亚毯”致敬传统文化实践作业;科技组——“科技助梦未来”主题作业;体育组——将体育锻炼延伸到家庭,要求学生每天在家开展体育锻炼活动。这些特色主题作业能有效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关注社会、关注历史、贴近生活,学生在学科活动中获得核心素养的提升。

除了学科作业,学校还结合传统节日,布置了“重温建国史,礼赞新中国”“中秋主题彩泥塑”等主题系列实践作业,包括走进革命历史博物馆等博物馆系列、“党史故事大家讲”等党史浸润系列、长江水域环保行与关注“十年禁捕”等强国有我系列。实践性作业融合德、智、体、美、劳,是学校全面落实“五育”并举的重要举措,突破课堂小天地,走入生活大课堂,促进了学生综合素养与全面能力的提升。

(二)打造精品课程,激活校本课程的育人活力

光谷九小作为湖北省羽毛球传统学校,在充分了解学生学习兴趣和挖掘社会教育资源的基础上,逐步打造出科技探索、研学旅行和轻羽飞扬三项精品课程。

科技探索。学校“科学行动小组”设计了10余项科学探索主题,如“科学调查体验”“北斗领航梦想”“知水善用”“节能从哪儿做起”“筑梦太空,强国有我——创意科技节”等,并围绕不同主题开展了20余项科学探索活动:太空种子种植、走进大耒山探寻萤火虫、走进南湖水域考察水质、走进升华美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进行劳动实践、参加全国青少年航天主题科技夏令营、体验科普大篷车、开展航天主题朗诵等。

科技主题活动因为具有浓郁的游戏性和趣味性,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学生乐在其中,学在其中。学校连续四年被认定为“全国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试点单位”,学校的环保时装秀荣获武汉市第十届环境表演大赛一等奖。

研学旅行。作为武汉市研学旅行试点学校,學校秉承“乐学向善”德育理念,针对学生身心特点,以湖北省的文化资源、地域特色及祖国的大好河山、出境优质研学目的地等研学旅行资源为载体,逐步打造出一套立意高远、生动活泼、行之有效的研学旅行课程体系,助力学生知行合一、健康成长。研学旅行课程分为“自修·自主实践课程”“必修·核心研学课程”“选修·国际延展课程”三个板块。学生在家长带领下,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实践主题,利用节假日自主选择实施两个实践项目,学校将实践成果集中收集或展出。

学校依照课程体系框架,结合武汉地域特色、省内外优质资源,开发落实具体课程(见表2)。

(三)开发个性课程,拓宽校本课程的育人空间

除了国家基础课程和校本精品课程,学校还紧贴学生、家长需求,设置了基于身心健康、语言思维、艺术审美、科学技术四大领域的40多门个性课程(见表3)。个性课程主要指学校自主设置的走班社团课程,授课内容由学校自主开发、家长志愿和社会资源三大部分组成。

在自主选课上,学校利用信息化平台,介绍走班社团的特色、时间、地点、要求等,学生和家长提前了解,确定自己的心仪走班社团;在时间安排上,每周二下午是低年级社团,每周四下午是中高年级社团。此外,在每周课后服务时间,学校还探索开展轮滑、自主阅读、艺术课等形式多样的课后服务课程,做到减“量”不减“质”,让学生成为课程的主人,在课程中自主生长、个性发展。

“三层四类”潜能课程体系的评价方式

光谷九小课程评价方式与丰富多样的课程紧密相连,体现了评价多元化的理念,包括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标准多元化、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方式多元化。笔试课程采用试卷形式评价,实践性课程采用体验、实验、实践、主题活动、竞赛等形式评价,主题性课程采用调查问卷、撰写评语、网络发布、现场考查、研究报告等形式评价。

在评价标准的拟定上,学校主要关注“两个有”:一是有需求——课程是否考虑人的需求,即学生能够喜欢,教师能够驾驭;二是有效益——课程开展有无效益,即学生能从中受到教益,教师专业得以发展。

“双减”政策之下,光谷九小在课程建设实践中不断创新,力求踏准“时来天地皆同力”的发展节拍,铺垫好“课程”这块砖,锻造好“育人”这块钢,打造课程育人的主阵地,打通课程育人的主渠道,走出符合新时代教育要求、学生需求、学校追求的理想教育之路。

责任编辑/杨万军

猜你喜欢
光谷精品课程研学
赵括很忙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把研学从省内延伸到省外、拓展到国外
研学之旅
“武汉光谷军融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
平衡和谐是更好的教育——武汉市光谷第五小学发展纪实
想飞上天的猫
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认识与思考
浅析《Photoshop》精品课程开发及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