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施策构建育人新方式

2022-02-08 15:11黄东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22年1期
关键词:布置育人作业

黄东

“双减”政策的推出,旨在进一步校正教育发展方向,推动义务教育回归立德树人初心。“双减”工作的重点在于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构建教育新生态,进一步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育人水平。在推进“双减”的进程中,武汉光谷为明实验学校秉承“轻负荷,高质量,重特长”的教学理念,以“六个一”工程为抓手,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坚持骨干引领,打造优质团队

“双减”政策公布后,学校立即邀请专家开展讲座。在专家的引领下,学校确立了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更新传统教学观念、改变传统教学方式、着力打造高效课堂”等方面入手,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变课堂为乐园的工作思路。小学部、初中部、生活部、行政部门分为11个小组,围绕“新政下如何打造优秀团队、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等问题进行讨论。

优秀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支撑点,学校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做到了“四抓”。

抓骨干,促提高。提高对教研组长的要求,在做好学科管理建设的基础上,突出并强化“学科建设”工作,抓实、抓出成效。

抓青年,蓄力量。学校关注教师专业高质量发展,根据教师队伍存在的真实问题和广大教师的实际需要,抓好分级分类培训,转变培训方式,优化培训内容,切实增强培训效果。

抓全员,共进步。小学部名师工作室的持续推进为教师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学校将“学习”“研究”“合作”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三大路径,帮助教师走上“学、练、赛、培”的专业发展之路。

抓评价,重激励。完善教师考评机制。除了重视教师师德、教学水平的绩效权重,还制订了相对科学合理的考评方案,不断健全考评机制。

坚持研备引领,提高课堂质效

“双减”政策颁布之后,学校全学科围绕高质量教育教学,聚焦作业如何统筹、主题课程如何设计、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等问题开展,从关心琐碎的日常转向关注课堂育人。

名师引领,同伴互助。学校提出“在反思中提升自我、在互助中发展自我、在引领下完善自我”的教师专业成长总目标,建立了“教—研—训”一体的校本教研模式。发挥名师工作室作用,通过“青蓝工程”“课题研究”等形式促进教师实现专业提升。

科学规划,明确目标。首先,推出“先行课”“一周一课”“同课异构”“一师一课”活动,分学科、分课型进行,采取“集研个展、集评集思”的形式。活动通过优秀教师引导大家进行学情分析和教育思考,把教学的重心前置到课前备课,思考如何进行教学内容和学生活动设计,把提效增质作为“双减”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其次,加强学科素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开展“目标教学”和“问题意识”研究,针对课前、课中和课后展开问题式探究,设计出相应的探究和考核方法。第三,开展活动,构建和谐校园。比如,数学组开展了“快乐数学,舞动智慧”数学文化节活动,包含“妙手丹青”“心灵手巧”“神机妙算”“你追我赶”等形式,既营造了浓厚的校园数学文化氛围,又让学生体验了如何快乐学数学。

三备两研,功在课前。应用《为明新课堂研课表》,落实“三备两研”。集体备课是一种很好的集思广益的備课方法。“三备”即第一次由教师个人自己独立备课,第二次是备课组的老师集中在一起针对某一节课一起备,第三次教师个人针对备课组老师提出的建议再结合自己的思考进行修改。“两研”指第一次研究制订的教学目标是否合适,第二次研究教学流程是否清晰,是否很好地为达成目标服务。

同时,研究目标叙写、问题设计和课后练习“三件套”:一是课前进行教学评一体化设计,重点内容为目标叙写(准确具体的知识与能力目标)、问题设计(撬动高阶思维);二是在课中运用小组任务、学习活动、课堂拓展等形式,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避免形式化;三是在课后精心设计练习题,将知识点变成能力训练点。

以生为本,高效课堂。学校实施“为明新课堂”,整个过程包括导、思、议、展、评、练六个环节,各个环节设计要围绕本节课的目标进行,落实过程中既要遵循教学设计,又要随机应变,就是为了学习目标真实有效地达成。整节课的时间分配大致为“导入3+新授27+堂清10”。提倡课堂教学采用鼓励互助式的学习方法,以小组竞学为手段,以训练应用为目的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

坚持作业减负,融合育人途径

“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是“双减”的重要内容之一。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绝不意味着降低教学质量。为将“双减”工作落到实处,真正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学校多次召开学年组研讨会,要求各年级组、教研组、学科组、各班级根据学段、学科特点及学生实际需要和完成能力,合理布置书面作业,鼓励老师布置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创新作业类型。

时长定量、错峰分层布置。学校制订《武汉光谷为明学校作业与检测监控制度》,完善了“作业设计”“作业时间”“作业布置”“作业批改”“作业反馈”等方面的细则。备课组统一书面作业及总量: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作业,三至六年级绝大多数学生作业时间不超过60分钟,除了控制总量,还建立了各科作业协调机制,错峰布置。每个班级设置“作业公示本”,各班级各学科教师每日布置的作业统一登记在“作业公示本”上,方便各科教师相互协调,三至六年级学生的书面作业总量控制在60分钟以内。

作业内容、设计更加智慧。在周一到周四的上学时间内,作业分基础作业和发展作业,学生自主选择,实现分层、个性化布置作业。周五以趣味性和多样性为特点,涉及实践类和书面作业等多种形式,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同时,学校让学生在趣中学,各学科针对不同年段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规律进行作业设计与布置。

语文组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四大能力为核心,设计了拓展素养、实践操作两大类创新作业。如每天有选择地看课外书籍、电视新闻或收集有正能量的网络信息,同时利用课前3分钟和午间阅读课开展“新闻播报”“新闻评论”“趣事分享”“经典诵读”、诗词大赛、书法比赛、作文大赛等活动。

数学组的教师则把数学知识和生活有效结合。根据教材内容将作业分为计算类、操作类、探究类、调查类、查阅类和整理类。教师结合“数学文化节”活动,开发游戏类作业,通过玩舒尔特方格、24点、数独、魔方、河内塔等数学游戏,让学生动手动脑,培养数感。

英语组作业强调将作业有效化、生活化、情境化。如将核心句型运用到生活中与同学、父母对话,自制英文版传统文化手抄报,用英文演讲经典诗词等。

学校始终坚持“刚性约束”和“柔性管理”相结合,做到全覆盖、齐步走、抓督察、常态化,提高工作精细化水平,形成了落实“双减”的浓厚氛围,推进了育人方式改革,为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提供了有力保障。

责任编辑/李慕绚

猜你喜欢
布置育人作业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作业
活动室不同区域的布置
CTCS-3至CTCS-2等级转换应答器组布置
等级转换应答器组布置原则探讨
我想要自由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