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赋能科学求真

2022-02-08 16:13林雅敏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22年1期
关键词:科创创客机制

林雅敏

2019年3月,教育部辦公厅印发的《2019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明确表示,要启动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测评,推动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同时推动大数据、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深入应用。

洪山实验小学以智慧赋能,全面提升师生的科创素养,以科学求真精神打造科创教育新样态。

科学拟规划,共同建科创。科创教育并不是一个新词汇,它涵盖创客教育、STEAM教育、项目化学习等内容,以应用、体验、创作、拓展四个环节为主。

建校之初,学校就把科技、创客教育纳入学校工作、学生活动之中,积极培养科技小达人,STEAM教育、PBL课程、人工智能课程相应开展,并对科创教育的实施办法、推进制度、评价机制、经费保障等做了更加体系化的顶层设计。

科创教育推动学习革命发生。学校构建科创教育体系,以STEAM教育、创客教育、科技教育为三个主轴,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价值导向,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培养新时代的科技先锋。

项目促管理,有序稳推进。为了更好地推进科创教育开展,学校成立了智童AI工作坊、STEAM工作坊,将各项科创活动纳入项目制管理,对照项目企划书,稳步推进项目落地实施,实时记录实际成效。学校每月召开一次月度推进会,围绕“冲击力、成长力、创新力、反思力”开展活动,让老师们互看互比互学。学校用制度规范活动,让过程有迹可循,让资源积累起来,让老师们得到成长,让学生收获快乐。学校还积极参与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实践共同体项目、教育部“互联网+”背景下STEAM教育课程实践共同体项目,以期找到前进的方向与力量。

空间破界限,泛在塑学习。“学习可见、人人能学、时时可学”是未来学校的基本特征。未来学校应真正“把校园还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场所还给学生、把空间还给学生”,建设多维学习空间,生动地实现无边界教育、泛在学习。

学校创设了“立起来艺术统整中心”“创汇梦工厂”“雅润童学馆”“拾图馆”“植物博物馆”“时光隧道开放式成长博物馆”“‘一带一路’研习馆”等七个主题教育空间,总面积近3000平方米,最大努力实现软环境与硬环境的合理对接。

学校聚焦学生实践素养,在学校生活、课程开发、学习方式改革等方面,体现教育的实践功能。通过开发“穿越武汉”“劳动工坊”“小小科学家”“生活家坊”“小小工匠”“STEAM植物科普馆”等课程,为学校科创教育的落地增加无限可能。

学校和社区合作,定期开展科技活动,让更多的孩子参与科学探究活动。与此同时,学校赋能场馆,让场馆做到有人管、有课程、有活动,有学习发生,有创意诞生,鼓励学生发问、思考、观察、动手。

教师明发展,平台育名师。完善校本研修机制。学校建设和完善以校为本的科创系列教研制度和校本研修机制;开设科创教育理念论坛,开展教师阅读分享,举办教师创客马拉松活动、STEAM研训等;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和教学实践素养,争取培养一批区内、市内、省内科创类骨干教师。

搭建教师成长平台。以“任务驱动、项目带动”的方式,建立洪山实验小学名师工作室,培育学校学科领军教师;以“专家引领、同伴互助”的方式,建立学校科创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团队;以“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学术活动、培训活动等,发挥高等院校专家引领、校内以老带新的作用。

创新机制,营造科创拔尖人才的成长氛围。建立和完善科创教师发展激励机制、责任机制、共享机制、合作机制,为学校创新拔尖人才的成长营造良好氛围。

责任编辑/鄢志勇

猜你喜欢
科创创客机制
科创引领,抢跑新赛道
保护人类健康的科创产品
让路人都可以坐下来当创客
创客
创客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
打基础 抓机制 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