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地: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战略走向

2022-02-08 02:40周光礼
大学教育科学 2022年1期
关键词:高地一流区域

周光礼

随着我国“双一流”建设进入第二个周期,各省、市、自治区在各自制定的“双一流”建设方案基础上,持续发力,统筹推进区域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与发展。如何统筹协调区域内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实现城市区域与大学融合发展,形成世界一流大学高地,建设高质量的区域高等教育体系,就成了当前迫切需要研究的关键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王战军教授的专著《世界一流大学高地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年版)聚焦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与城市区域发展,通过对中国、美国、英国、俄罗斯、德国、法国、日本等国家代表性案例的研究,为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和区域“双一流”建设提供有益经验和可行路径,以期助推我国世界一流大学高地的形成与发展,促进我国高水平大学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为我国成为世界主要的学术中心和创新高地提供有力支撑。

一、以问题为导向,开拓世界一流大学研究的新领域

从历史上看,世界一流大学一直是国家、区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而诸多世界一流大学的汇聚则能够为国家和区域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在知识经济不断发展、知识生产模式转型的今天,世界一流大学在国家和区域发展中的作用更加凸显。我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更突出强调了大学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支持和贡献,发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外溢效应,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放眼全球,从地理区位布局上看,目前公认的世界一流大学并不是散乱无序地分布在世界各地,而是呈现出特定范围内集中分布的态势,形成了几个较为明显的世界一流大学高地。为什么世界一流大学集中出现在这些区域,这些区域为世界一流大学提供了什么支持,这些区域的世界一流大学怎样支持、支撑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该书从“何为世界一流大学高地”问题出发,以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历史、军事为着眼点,系统梳理了中、美、英、法、德、日、俄七國的十三个“世界一流大学高地”的形成背景、特点及其发展脉络,探索了世界一流大学高地发展的经验、特征、规律及其社会贡献,以期为我国的“双一流”建设提供参考,深入推进我国“双一流”建设,形成若干中国世界一流大学高地,支撑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二、以案例为基础,探析世界一流大学高地形成的内在规律

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是人类智慧的制高点,也是各国政治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引擎。该书聚焦于“城市区域”和“一流大学”两个关键词,通过多维度、多层次、多视角的研究,总结世界一流大学高地的现状、特征以及形成与发展的规律。具体来说,该书建构了辐射力、影响力和引领力“三维度”,发展经验、成长规律、外部贡献和科教引领“四要点”,历史、文化、科技、经济、政治、社会、教育、军事等“八要素”的分析框架,结合国家、城市区域的全球政治影响、经济水平、发展规模及历史变革等,选取了全球范围内七个国家共十三个典型城市区域,通过对代表性案例的研究,探析世界一流大学高地形成的内在规律,为推动我国世界一流大学高地建设提供经典模式与发展路径。

三、以高地为支撑,发挥世界一流大学的时代价值

立足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基于新时代“一轴两翼”国家空间总体布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两个十五年”战略安排,该书提出“一流大学打造国之重器,一流大学高地建构国之重镇”。世界一流大学高地的战略布局,是实现高等教育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与国家治理能力提升的重要标志。若干世界一流大学高地的建成,将带动世界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的建设,支撑我国现代化强国建设,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该书从国家、省域和高校三个层面审慎提出了我国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高地的发展路径与未来展望,以期通过国家、省域和高校三方共同努力、协同发展,为新时代中华民族的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期待更多的决策者、管理者和研究者从《世界一流大学高地研究》中汲取智慧、触发思考、产生共鸣,共同推动我国世界一流大学高地的形成,为我国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做出贡献。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评价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猜你喜欢
高地一流区域
将敢“闯”敢“创”作为成长基因 钱塘区打造产才融合示范高地
“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深入考察调研 携手打造现代农业高地
以“四精四度”推进率先建成高水平人才高地
打造孝善高地 与鄢陵同行
分割区域
上海开放大学:用一流开放教育服务一流城市建设
后浪与前浪
擦桌子
区域发展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