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百”典型
——山东国惠:改革创新双轮驱动 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2022-02-08 08:10
山东国资 2022年12期
关键词:企业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山东国惠自入选国企改革“双百行动”以来,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心系“国之大者”,践行使命担当,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紧盯改革发展重点难点攻坚发力,实现了企业治理之变、产业之变、活力之变、质量效益之变,驶入了高质量跨越发展的“快车道”。

治理之变:坚持“两个一以贯之”,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更加完善

山东国惠始终牢牢把握、从严落实“两个一以贯之”的重要指示要求,坚持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强党的领导,不断健全规范公司治理机制,权责法定、权责透明、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更加成熟。集团总部及6 户设立党委的重要子公司制定了党委会议事规则、议事清单、前置研究事项清单,各级党组织前置研究讨论事项清单实现应建尽建,集团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得到充分发挥。31 户企业100%实现董事会应建尽建、外部董事占多数,完善了议事规则和议事清单,董事会向经理层授权管理制度、总经理向董事会报告工作等制度逐步健全,各治理主体做到了不缺位、不越位,公司治理效能和治理水平持续提升。一体推进党建经营深度融合,建立党建经营责任制双向考核机制,实行年度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目标考核“双验证”,党的领导融入经营管理各个环节,党的政治优势有效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效能。

国泰大成新材料科技产业园

产业之变:深化两大省级平台建设,产业布局和结构更加优化

山东国惠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做优做强“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和服务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两大省级平台功能,强化战略引领,心无旁骛攻主业,构建形成了“产业投资及运营+现代金融服务+资产管理”三大业务板块协同发展格局。

汇聚金融力量,赋能实体经济。构建形成“融资租赁+基金运营+小额贷款+民间资本公司”多元化金融业务体系,每年新增投放300 亿元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牵头组建省属企业风险防范金、省级纾困基金,累计为省属企业提供资金支持50 多亿元,纾困省内企业近39 亿元。

融入全省战略,加速孕育新动能。吹响服务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集结号”,加快布局新能源、新材料、智慧海洋产业。总投资70 亿元的国泰大成新材料科技产业园被列为2021 年山东省重大项目,碳纤维产业项目一期碳化线2022 年9 月试车成功,2023 年上半年将实现T700 级别碳纤维的达标量产,逐步形成年产7500吨原丝生产线、3000 吨高端碳纤维生产线,部分产品填补国内高端碳纤维产品空白。践行“双碳”战略,集发电、制盐、储能于一体的300MW 盐光互补项目,让潍坊千亩盐田焕发出时代光芒,2022年底前将并网发电;投资控股上市公司圣阳股份,自主研发的长寿命高安全锂离子电池产业化项目正式投入运行,年产4GWh 圆柱锂电池项目预计2023 年3 月投产。做好“经略海洋”文章,投资控股青岛中海海洋、中海海洋科技,布局海洋鱼低聚肽产业,构建了进军智慧海洋产业的“桥头堡”。

赋能传统产业升级,“老企业”焕发新生机。山东建勘集团等一批事转企企业蹚出市场化改革新路子,各项经营指标创历史新高。鲁盐集团重建省内食盐产销一体化新格局,省内市场占有率恢复到70%以上,净利润翻番式增长。泰安10 亿m3盐穴储气项目完成先导试验,推动传统盐企加速向清洁能源服务商转型。圣阳股份加快转型突围,锂电业务同比增长126%,利润总额同比增长504%,欧洲、澳洲、美洲锂电户用储能和工商业储能市场份额大幅提升。

活力之变:全面深化改革创新,发展活力动力更加充沛

“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围绕推动企业发展动力变革、效率变革,山东国惠牢牢牵住改革创新这个“牛鼻子”,全面构建市场化经营机制,健全科技创新体系,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澎湃动力。

在构建市场化经营机制方面,集团持续深化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构建“能上能下、能进能出、能增能减”常态化机制。全面推行竞聘上岗,搬走“铁交椅”,集团总部及各级子企业管理人员竞争上岗比例达到73.57%,制定《管理人员能上能下管理办法》,明确了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11 种情形,3 年来“下”的比例累计达11.41%。实施全员业绩考核,打破“大锅饭”,全员绩效考核实现100%全覆盖,7 户权属企业实施中长期激励,直属企业负责人绩效薪酬占年度薪酬总额最高达到80%以上、绩效薪酬差异倍数达到两倍以上。强化契约管理,端掉“铁饭碗”,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100%全覆盖,两户企业试点职业经理人制度,集团总部及各级子企业137 名经理层成员“一人一岗”签订差异化岗位聘任协议,解决了“一聘定终身”的问题。

在强化科技创新方面,配套完善人才激励、“揭榜挂帅”等制度,充分释放创新创效活力。2022 年,集团科技研发投入预计达到2.5 亿元,同比增长19%,较2019 年增长265%。2019 年以来,集团各级企业申报国家专利203 项,新增国家级及省级研发平台3 个,高新技术企业2家,专精特新及瞪羚企业3家。鲁银新材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荣誉称号,水雾化注射成形粉末制备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引进中南大学教授李松林为代表的科研团队,设立了省内首个粉末冶金新材料研究院。

质效之变:发展质量效益显著提升,做优做强做大势头强劲

公司治理机制日益完善,市场化经营机制日益健全,集团产业结构日益优化,改革创新氛围日益浓厚,奠定了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近年来,随着改革红利逐步释放,山东国惠主要经营指标连年翻番增长,利润总额、净利润规模跻身省属企业前10 位。2021 年,集团资产总额达到1509 亿元,净资产942 亿元。预计2022 年,山东国惠将实现营业收入200 亿元、利润总额26 亿元,较2019 年分别增长140%、800%。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山东国惠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以高质量跨越发展为主线,着力发挥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服务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两大省级平台功能,持续放大产业投资及运营、现代金融服务、资产管理三大板块协同效应,力争“十四五”末发展成为资产规模超2000亿元、营收规模超300亿元、利润总额超50 亿元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为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贡献国惠力量。

猜你喜欢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