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合作和沟通

2022-02-09 03:02江苏南京市六合区马鞍幼儿园
小学科学 2022年24期
关键词:幼小幼儿教师科学

◇刘 瑶(江苏:南京市六合区马鞍幼儿园)

近年来,随着幼儿园非小学化的推行,幼小衔接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从目前状况看,幼小衔接教育仍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最主要表现在幼小衔接教育不够科学,忽略了幼儿的身心特点,过于注重小学知识的讲授;忽略了对幼儿进行小学环境的渗透,幼小衔接教育的内容片面,幼小衔接教育的效果不理想。因此,对幼小衔接中的科学教育进行系统研究,使其更合理更有效,具有积极的实践价值。

一、积极地推动家园合作

在当前形势下,受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思想的影响,许多家长在幼儿教育中存在明显焦虑情绪,表现为在幼小衔接阶段给幼儿灌输很多小学的知识,甚至进行填鸭式教学,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但家长在幼小衔接教育当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因此,如何合理地完成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与小学科学课相结合,需要幼儿教师主动地促进家校合作,发挥家长的力量,促进幼小衔接的顺利实现。

(一)教师进行合适的家访

幼儿园的教学内容不同于小学,除了教授幼儿知识,更多的是向幼儿传授生活习惯以及生活礼仪,在科学活动中,更多的是以游戏的方式为主,一些科学小游戏还需要在家庭中完成,让家长参与进来。因此,为了更好地开展幼小衔接的科学教育,幼儿教师可以在适当的情况下,对幼儿进行家访,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行为习惯,了解家长的教育方式以及科学小游戏、科学活动的完成情况。在生活化的环境中,发现幼儿家长在幼小衔接科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平等沟通基础上,幼儿教师可以给家长分享一些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特别是与科学活动相关的方法,帮助家长提高教育水平,同时更好地了解幼儿成长中的所需,完成科学活动,促进幼儿教育水平的进步和发展。

(二)加强与家长沟通联系

幼儿教师要加强与家长之间的交流,通过家长会、家长沙龙等形式,促进家园合作,完成科学活动中的幼小衔接教育。

教师可以通过家长会,面对面地与家长进行沟通,加强家长对幼小衔接教育的认识。幼儿园还可以定期召集以科学教育为主题的家长会,帮助家长树立科学教育的思想,让家长了解科学活动。此外,线上方式也是教师可以利用的有效渠道,促进与家长之间的联系,特别是新冠疫情下,不便召开线下家长会,线上的方式就显得十分便捷高效,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发挥线上交流的作用。

二、园校沟通关注科学教育

幼小衔接教育的目的在于让幼儿顺利完成身份的转变,尽早适应小学生活,从幼儿顺利变成小学生。因此,在幼小衔接教育中,与小学建立联系,是促进幼儿园科学活动与小学科学教育衔接的重要方式。

(一)幼儿园师生走进小学

幼儿园师生走进小学,主要依靠两方面来实现。

一方面,是幼儿教师走入小学校园,了解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要求以及学习方式等,了解小学科学课的教学过程,从而更好地在幼小衔接教育中完成科学活动和一日生活的设计。具体来说,幼儿教师可以通过三个方面来了解小学科学教学,一是观摩小学科学课的课堂和课下活动,了解小学生的日常;二是积极与小学科学教师交流探讨,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对科学课的兴趣,三是与小学生沟通,了解小学生在上科学课时的真实想法。经过综合了解后,幼儿教师可以设计“模拟小学科学课堂”活动,让幼儿在模拟科学课堂中体验小学生活,减少对小学生活的陌生感,提前适应小学科学课的教学形式。

另一方面,则是组织幼小衔接班级以及大班幼儿走进小学,感受小学生活。例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将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地点安排在小学中进行,或者让幼儿真正参与一节完整的科学课。这种幼小衔接的教育方式更加直观,可以让幼儿对小学科学课堂、小学的教学环境、小学校园有一个充分的了解,积累小学入学的经验,逐步为入学做好身心方面的准备,了解小学科学教学与幼儿园科学教育的不同。条件具备时,幼儿还可以提前认识未来的小学科学教师,与教师建立起联系,使得幼儿更好地适应新教师、新环境,让幼儿与新教师产生信任感,帮助幼儿更好地完成科学教育中的幼小衔接,提前了解小学阶段的科学教学内容,适应科学学习方式的转变。

(二)小学师生进入幼儿园

小学师生进入幼儿园同样是通过两方面来实现的。

一方面,是邀请小学教师进入幼儿园,特别是常年在低年级教学的小学教师。让小学教师进入幼儿园,充分了解幼儿的生活学习环境,了解幼儿的学习状况以及日常行为表现,了解幼儿园阶段科学活动的内容,从而让小学教师了解大班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能够根据幼儿的特点改革1~2年级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让幼儿更快地适应小学生活。另外,幼儿园还可以邀请小学教师来园观看大班的教育教学活动和环境创设,让小学教师充分了解幼儿阶段的科学教育以游戏为主,说教性理论为辅,从而使得小学教师可以在1~2年级教学中,充分利用游戏进行科学教学,让小学阶段科学教学也充满生活性和情境性。

另一方面,则是邀请小学生走进幼儿园。幼儿园可以邀请一些表达能力较强、活泼开朗的小学生进入幼儿园,让小学生给幼儿园的幼儿讲解一些小学科学实验中的趣事,让幼儿体会到小学生活的丰富多彩。通过小学生的描述,幼儿会对小学充满憧憬与向往之情。

三、设计科学活动

幼小衔接教育活动的科学化,需要对幼儿园的教学设计进行创新,促进教育活动的科学化,例如一日活动模拟小学的科学教学来进行设计。

(一)合理地设计一日活动

为了减少幼儿对小学科学教学的陌生感,幼儿园还可以开展模拟小学教学的活动,将一日活动设置成为“小学生的科学课”。在活动中,教师首先模拟小学氛围,仿照小学课堂完成教学任务,让幼儿充分体验小学课堂,在熟悉的幼儿园环境中体验小学课堂的新模式,减少幼儿对小学环境的陌生感。条件允许时,幼儿教师还可以布置一些非纸面类型的课后作业,例如与家长一起完成科学小实验等等,减少幼儿对小学作业的抵触心理,让幼儿了解到,小学的课后作业也是非常有趣的。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注重作业布置的科学化。

此外,教师也可以在大班开展与小学相关的活动,让学生熟悉小学生活。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参加一些小学才有的户外活动,例如社会实践类的参观科学馆。教师也可以播放一些科学实验的纪录片,并告诉幼儿,在小学也会组织学生观看,激发幼儿对小学的期待。

(二)在幼儿园科学活动中渗透小学科学知识

在幼儿教育阶段,教师会带领幼儿做一些科学小实验,例如水和油并不能溶解在一起,油总是漂浮在水面上;指南针总是指向南极;等等。其实在进行科学活动教育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给幼儿渗透小学的科学知识,促进幼儿对小学科学知识的理解。

以水和油不能混合在一起为例。教师在带领幼儿做完科学实验以后,可以告诉他们,在小学中,这是密度问题,从而引申出对幼儿的安全教育,例如在学习做饭时,如果遇到了油锅起火,是不可以直接用水进行灭火的。

同样,在幼儿教育阶段,帮助幼儿了解磁针时,也可以给幼儿引申出磁极的相关概念,或者讲解科学历史——古代航海故事,从而实现幼儿园科学活动与小学科学教学相结合。

四、促进幼儿教育科学化

(一)幼儿园内装修小学化,打造科学课堂

在幼小衔接工作中,为了减少幼儿的陌生感,教师可以从幼儿园的室内设计和装修入手,将幼儿园的学习环境进行小学化的改造,以此全方位地实现幼小衔接教育的科学性。例如,在幼小衔接的班级当中可以将桌椅等按照小学的教室环境来布置,减少环境的陌生感,让幼儿提前适应小学的学习环境。

为了促进科学教育的幼小衔接,可以在适当时机,减少幼儿园中常见的手工区、活动区的设置,鼓励幼儿自己完成植物的种植,并带入教室当中。此举意在模仿小学阶段许多小学生会将自己的科学作品带入教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部分幼小衔接班级还可以装饰或者模仿小学进行黑板报的设计,黑板报的内容要体现科学教育。部分幼儿园在资金较为充足的情况下,也可以建立科学实验室,购买科学器材,丰富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活动。

(二)提升幼儿教师水平

科学地进行幼小衔接教育,离不开教师个人教学水平的提高。具体来说,幼儿教师要认真学习幼儿心理、小学生心理等相关知识,掌握幼小衔接教育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根据本班幼儿状况和心理特点以及兴趣爱好,设定科学的教育模式,例如幼儿更适合在做中学,而不是单纯地听课学习。

具体来说,教师首先要加强理论学习,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学会终身学习。在科学教育中,教师要丰富自身的科学知识,主动学习物理学、生物学、化学的相关内容。为此,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学的作用,只有教师的知识储备丰富了,才能创造出高质量的幼小衔接课程。

其次,幼儿园领导也需要重视幼小衔接教育工作,大力支持教师的学习。对于幼小衔接教育中的实践部分,幼儿园领导可以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对本园教师开展培训,帮助教师答疑解惑,提升教学水平。

最后,幼儿园也可以举办教学水平竞赛,对于在比赛中表现突出的教师,幼儿园可以予以相应的奖励,激发教师学习的积极性。

五、结语

总的来说,幼小衔接教育中的两个主体—幼儿园和小学要充分合作和沟通。首先,幼儿园师生可以进入小学校园,小学的教师和学生也可以进入幼儿园,促进双向的交流。其次,实现幼小衔接教育的科学化,解决幼小衔接教育中的重难点,还需要发挥幼儿家长的作用,要建立健全家园合作机制,只有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才能促进幼小衔接科学化教学水平的提升。

猜你喜欢
幼小幼儿教师科学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如何有效地做好幼小衔接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幼小衔接真正该做什么
从养成教育入手 促幼小平稳衔接
幼小衔接,学前准备知多少
科学拔牙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