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引导式教育方法培养幼儿探究兴趣和能力

2022-02-09 03:02贵州望谟县桑郎镇中心幼儿园
小学科学 2022年24期
关键词:幼小幼儿教师科学

◇刘 娟(贵州:望谟县桑郎镇中心幼儿园)

幼儿的身心尚未发育成熟,仍然有着较大的可塑性,在这样的情况下,必要的幼小衔接教育便不可或缺。科学合理的幼小衔接教育能让幼儿在短时间内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以更为良好的状态来应对小学的各种学习挑战。生活中处处蕴含着科学,幼儿教师在平时需多观察,寻找生活中可利用素材,并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来激发幼儿的科学探究兴趣,并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

一、幼小衔接视角下幼儿科学探究兴趣和能力培养意义

(一)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在幼小衔接教育视角下适当地渗透科学教育内容,能够帮助幼儿补充一些课外的知识内容,拓展他们的知识面,促进他们全面发展。科学探究兴趣与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因而幼儿教师要坚持不懈地将一些与科学相关的趣味内容渗透给幼儿,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一定的科学素养,如一些简单的趣味科学实验,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积极地投入平时科学课程内容的游戏活动中。长此以往,幼儿的自主分析能力等能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让幼儿更好地适应小学课程

小学课程内容与幼儿园课程内容存在较大差别,如没有幼小衔接课程的提前适应,会对不少幼儿造成较大的升学压力,从而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在幼小衔接课程中渗透科学知识的内容,能让幼儿在将来更好地适应小学课程,提高自己的竞争力。无论是科学学习兴趣抑或科学探究能力,都能促进幼儿的未来发展,让他们轻松地面对小学中各种未知的课程,迎接各种各样的学习或生活挑战。

二、幼小衔接视角下幼儿科学探究兴趣和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注重培养结果

在幼小衔接的视角下,对幼儿科学探究兴趣和能力培养,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如幼儿教师只注重培养结果,不注重培养过程。如果幼儿教师一味地注重培养结果,那么幼儿会丧失对科学学习的兴趣,也不愿意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科学探究活动,学习能力较弱的幼儿会逐渐产生自卑心理,那么在接下来幼小衔接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这部分幼儿的参与积极性普遍较低,从而无法达到理想的培养效果。因此,幼儿教师在科学教育活动中,应关注幼儿发展的全过程,仔细观察并发现每个幼儿身上的闪光点。

(二)选择培养内容不合理

在当前的幼小衔接教育之中,部分内容选择不合理,不能达到应有教育的效果。如将小学教育中难度较大的内容放入幼儿园教育中,反而会对幼儿造成过重的学习负担,让他们对科学内容的学习产生厌烦心理。因此,幼儿教师需将一些趣味化生活化的科学内容融入教学活动,以此激发幼儿的科学探究兴趣,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观察习惯,发现其中蕴含的科学道理。长此以往,幼儿就能养成良好的科学学习和探究习惯。幼儿教师要改进科学教育内容,选择更合适的内容开展教学。

三、幼小衔接视角下幼儿科学探究兴趣和能力培养原则

(一)个性化原则

幼儿教师在制订教学方案以及教学计划时,应当结合幼儿的实际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情况开展教学,遵循个性化的原则,以此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给予幼儿良好的学习体验感。每个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存在差异,同时对不同模块的科学内容的学习兴趣也不同,如果幼儿教师仍然采用传统教育方式,明显不利于幼儿的发展。在平时的课程教学以及科学实验、科学游戏活动中,幼儿教师应耐心观察,发现每个幼儿的兴趣点,根据这些兴趣点以及每个幼儿的学习能力与探究能力来制订更为合理的个性化教学方案,从而体现幼小衔接课程的重要价值。

(二)趣味性原则

幼儿的年龄尚小,如幼儿教师直接将一些概念性内容传递给幼儿,他们很难理解这些概念,难以取得幼小衔接科学教育的理想效果。因此,幼儿教师在教学时应遵循趣味性原则,融合趣味内容开展科学教育。现代信息技术发达,将其运用在科学课程内容的教学中,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幼儿教师可运用图片、视频等,融合趣味元素,结合日常生活,营造特色鲜明的科学氛围,让每个幼儿都能有沉浸式的学习体验感,并提高他们的科学探究热情,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

四、幼小衔接视角下幼儿科学探究兴趣和能力培养策略

(一)打造适宜的科学环境,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

在幼小衔接教育中,幼儿教师要给幼儿打造适宜的科学学习环境,以此来激发他们的科学探究兴趣。在有条件时,幼儿教师可以利用科学角以及户外的大自然环境等,延伸幼儿的活动空间,让他们感受到良好的科学环境氛围。大自然中有着各种各样的科学知识,同时绝大部分幼儿也愿意亲近自然、感受自然中的各种科学现象。幼儿教师可以带领幼儿走进大自然,感受花草树木的生命力,开展各种有趣的科学游戏,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产生对科学的浓厚兴趣。在愉悦的户外自然环境中,幼儿的潜能得以开发,他们能更为积极地融入科学探究,遇到问题时也能积极思考。

在幼儿园中,幼儿教师也可以打造“科学墙”,将一些趣味性科学小实验的步骤以及科学画面,张贴在墙上,让幼儿能看到这些小实验画报,耳濡目染,在不断地学习中提高自己的科学探究能力。同时,幼师也可以创设如“科学鱼塘”等简单的小游戏活动,将磁铁放在鱼钩和“鱼”身上,用这样的方式让幼儿感受到磁铁的独特魅力,了解磁铁中蕴含的科学道理,并自主探究设计一些类似的趣味小游戏,与同伴分享。

(二)积极开展科学活动,提高幼儿探究能力

幼儿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设计趣味化的科学探究活动,如科学小磁铁探究南北极等等,提高幼儿的探究能力,给予他们良好的实验探究体验。不少科学实验的难度不高,而趣味性很强。但由于部分幼儿园的设施缺乏,因而无法开展这些活动。幼儿教师应及时地向幼儿园反馈,及时地补充必要的实验器材,让教学活动过程顺利进行。同时,幼儿教师也可以与幼儿家长协调,开展家园共育活动,在家长开放日,让幼儿与家长一同参与趣味探究活动,以此来提高幼儿的活动参与积极性。家长在学会这些科学小实验的方法后,也能在家中更好地与幼儿一同互动完成。

例如,幼儿教师可以给幼儿准备“看谁跑得快”的简单小游戏,即比赛看谁的小球从山坡上滚落得更快。在探究比较中,部分幼儿发现,在表面粗糙的山坡上,小球的滚落速度明显更慢,山坡越陡,小球滚落的速度越快。这些科学道理都能在“看谁跑得快”的简单小游戏中体现出来,幼儿在得到快乐的同时也能学到一些简单的科学小道理。部分幼儿的探究能力弱,幼儿教师可以让小组中的同伴帮助他们一同完成探究活动,这样也能让他们之间的关系变得更融洽。

(三)及时进行有效指导,进行客观评价

幼儿教师应及时地对幼儿的探究活动以及探究行为等进行有效指导,并开展科学客观的评价,以此发现幼儿探究过程中的各种闪光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学习过程中的不足,提高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同时,在幼儿科学探究活动中,客观公正的评价必不可少,当幼儿在参与活动时,幼儿教师要在一旁认真观察,对他们的活动行为进行记录,得到对每个幼儿的综合评价,随后进行综合分析,从而提升他们各方面的综合素养。无论是在指导还是在评价中,幼儿教师都应做到以鼓励为主,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幼儿树立科学探究信心,提高他们的科学探究活动参与积极性。

例如,在“蜗牛大揭秘”的小活动中,每个幼儿回答蜗牛为什么在下雨后出来的问题,答案都有所不同。在每个幼儿行动的过程中,幼师应当及时跟进观察,并与幼儿开展沟通交流,询问一些必要的问题,以此来了解幼儿的心理状态等,这样评价所得到的内容便更为客观,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部分幼儿的探究能力较弱,幼儿教师要及时地给予鼓励,帮助他们完成探究,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地分析讲解,帮助提高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

综上所述,在幼小衔接中对幼儿科学学习的启发式教育必不可少。幼儿教师要合理安排课程,在幼儿的游戏实践活动、动画片中都可适当渗透一些科学小知识。幼师需采用引导式教育方法,鼓励幼儿自主探究,这样不仅能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同样也能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

猜你喜欢
幼小幼儿教师科学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如何有效地做好幼小衔接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幼小衔接真正该做什么
从养成教育入手 促幼小平稳衔接
幼小衔接,学前准备知多少
科学拔牙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