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教育背景下音乐课堂的几点思考

2022-02-09 06:13付熙滢
剧影月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美育中考意见

■付熙滢

2020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继2015年9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之后出台的第二个国家层面的美育文件。在《意见》这个重磅文件中明确规定新时代学校美育要做什么、如何做和为什么做,学校美育要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塑人和以美养人,各级各类学校要坚持贯彻进行美育教育培养核心素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接班人。

一、“美育进中考”背景

近日,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指出,《意见》这个文件第一次清晰界定了学校美育在整个教育乃至每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中的意义和价值。《意见》明确提出了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美育工作的总目标、时间表和任务图:到2022年,即通过两年的努力,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育人成效显著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和综合素养明显提升;学校美育取得突破性进展,育人成效显著增强。到2035年,基本形成全覆盖、多样化、现代化、高质量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学校体育、美育体系。

美育教育从古至今都是教育的重心,在古代美育的发展从周公的“制礼作乐”到孔子《论语》中提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还有孔子六艺中的“乐”,其本质上都是美育教育。在近代我国著名教育学家蔡元培先生也重点提出:“美育是最重要、最基础的人生观教育。”再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意见》的颁布,可以说是把美育中的音乐教育提升到前所未有的历史新高度,从而我们可以看出国家对于学校美育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决心。

二、“美育进中考”前后的中小学音乐课堂

我们回顾义务教育阶段,可以发现在学校课程设置中音乐课是较为普及的课程,但是依旧有绝大部分同学对于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一无所获,少数同学掌握音乐知识与技能是在校外培训班学习的,对于出现这个现象背后的原因值得我们深思。虽然之前一直有对美育进行改革,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做出调整与响应,但一直未落实到学生身上。伴随着《意见》的出台和“双减”政策的落地,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必须开展美育教育重视音乐教学。就以小学音乐课堂为例,从以前的小学音乐课是每班一周一节发展到现在的每班一周两节,从在固定教室上课发展到在专门的音乐教室上课,再到每个小学都有自己的音乐社团。例如:合唱团、民乐团和西洋乐团等供学生自由选择学习。小学音乐课堂的这些变化足以证明国家对美育教育的改革绝不仅是停留在喊口号的层面,正在逐步落地到位。

在《意见》开篇提出:“美是纯洁道德、丰富精神的重要源泉。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能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这从理论上阐述了美育和道德的关系、美育在精神世界的重要地位。学校美育对于学生想象力的激发和培养创造创新意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意见》的出台充分肯定学校美育在学生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更是赋予了学校在新时代的独特历史使命。

目前,在初中教学中,音乐课往往被当作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程。因为当前初中生面临巨大的中考压力,学生要把全部的时间用来进行文化课程学习。初中教学是注重考试型的教育,音乐课程在以前并不是中考需要考查的科目,部分学校对音乐课并不重视,于是音乐课程就逐渐变为一种被边缘化的学科,在潜移默化中学生也对音乐课程持漠视态度,因此音乐素养的培养成了一个难题,学生很难在现有音乐课中学习到应具备的音乐素养。当下在初中已经开展音乐课程学习,但是真正按照教学大纲进行教学的学校少之又少。由此可见,目前初中音乐课程的教学还存在一些不太合理、不太科学的情况。

在初中阶段,学生的审美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时期,稍不注意就会走向岔路,树立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在这一阶段就显得尤为重要。从小学音乐课堂的一系列变化可以看出中考加入音乐考试的目的绝不是为学生和家长添加负担。在小学阶段和初中阶段共有九年的音乐课程学习,学生可以选择各式各样的音乐技能并加以练习,在中考时掌握自己所选择的音乐技能并加以展现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我们要做的不仅仅只是让学生掌握一门乐器或者会演唱歌曲,传授音乐技能与音乐知识并不是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而是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贯穿美育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能够发现美、欣赏美和鉴别美。“美育进中考”这一举措会逐步扭转音乐学科在学校教育被边缘化的现状,会逐渐和语数英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使美育真正能够发挥出强大的驱动力,以达到新时代育人促使学生心理发展的最终目的。

三、“美育进中考”音乐课程考试

在《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将学校美育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陶冶高尚情操,塑造美好心灵,增强文化自信。

“美育进中考”其实是采取“以考代育”的模式,其真正意义并不是“考”而是“育人”,我们要用辩证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以考代育”,它不同于传统的“考试”。其要求教师跳出固有思维,在思维深处始终意识到其真正目的是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提升审美、陶冶情操、激发创新意识和培养艺术兴趣,并帮助学生掌握1 至2 项艺术特长。在义务教育阶段,开展美育学习对于学生的心理发展和性格养成是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意见》的出台会把美育教育落到实处,让每一位学生都可以享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万丈光芒。培养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接班人要坚持“五育并举”,我们正在努力补齐美育教育这一短板。

我们采取考试这一方法是为了能够落实美育教育,提升学生的审美和培养艺术兴趣,不是去培养专业的艺考生。因此,我们考查的内容不能带有过于专业化的艺术倾向,旨在通过学校进行正式的音乐教育后帮助学生个体成长与发展,使其效果达到教师的预计教学目标。

我们可以借鉴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所制定的关于音乐课程中教育目标即总目标和学段目标为依据,即在不超出课本知识范畴的基础上,考查学生对于课程内容的理解能力。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把艺术学习分为两个维度即课程内容和音乐与相关文化的学习,其中课程内容包括艺术感知、艺术表现和艺术创造这三个部分是对学生艺术学业成就的测试:艺术的感知是考查学生对音乐的听辨与分析能力;艺术表现考查学生演唱、演奏的知识技能、音乐反思能力,以及与人互动的能力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创造任务考查学生运用音乐实践知识,跟随音乐作出反应的能力。音乐与相关文化这一维度包括音乐与社会生活、音乐与姊妹艺术和音乐与艺术以外的其他学科这三部分是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增进,旨在培养学生对音乐终身关注的兴趣并且能够认识音乐、了解音乐最终达到利用音乐去进行自我调节的能力。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标志着我国教育行业正式迎来属于美育的时代,美育教育因而开启全新篇章,站在了新时代舞台的中心。“美育进中考”这一措施,是从国家层面推动各省市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开始重视音乐教学体制的建设与完善。我们的目的绝不在于“考试”,只有利用“考试”才能以最快的速度迎头赶上其他学科,弥补美育这一教育短板。美育现在处在新的起点,各级各类学校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大力发展音乐教育,只有紧紧把握新时代赋予的机遇才能创造美育教育新辉煌。

猜你喜欢
美育中考意见
论公民美育
因式分解中考都考啥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评“小创”,送好礼
没有反对意见
评“小创”,送好礼
伴你走进“旋转”中考园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中考“三数”大扫描
美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