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燃型三元乙丙橡胶胶黏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2022-02-09 13:35刘彦彬牛丽丽赵晓雅王新豪郭子宁
现代盐化工 2022年6期
关键词:氧指数偶联剂阻燃性

刘彦彬,牛丽丽,赵晓雅,王新豪,郭子宁,孙 敏

(衡水学院 应用化学系,河北 衡水 053000)

三元乙丙橡胶(Ethylene Propylene Diene Monomer,EPDM)是乙烯、丙烯和少量非共轭二烯烃的三元无规共聚物,交联后的EPDM属于饱和的非极性橡胶,因此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电绝缘性、耐极性溶剂、耐老化性、耐高低温等性能,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密封件、建筑用防水材料、电线电缆保护套、耐热胶管等领域[1-2]。疫情暴发之前,国内EPDM的表观需求量一直处于高速增长状态。其中,2018年和2019年都超过了40万t。但EPDM的自黏性和互黏性较差,且极易燃烧,其极限氧指数仅为19%,限制了其在各领域的应用[3-4]。

膨胀型阻燃剂是以磷、氮为主的三元复合型阻燃体系,包括酸源、气源、碳源。其中,碳源的作用是在酸源和气源的作用下脱水炭化,形成一层致密的碳层以隔绝热量和氧气,达到阻燃的目的[5-6]。因此,碳源多为富含羟基和碳元素的有机化合物或高分子化合物,如季戊四醇、双季戊四醇、酚醛树脂等。淀粉也是这种物质,由葡萄糖聚合而成,含有大量羟基和碳元素,来源广泛,价廉易得,是一个不错的碳源。大量羟基使其极性较强,同时具有优异的粘接性,若添加到EPDM中,可同时改善阻燃性能和粘接性能。

本研究以EPDM为基材,以聚磷酸铵为酸源、三聚氰胺为气源、马铃薯淀粉为碳源,以偶联剂Si69为增容剂,制备了一种三元乙丙橡胶基阻燃型胶黏剂,并讨论了马铃薯淀粉和偶联剂Si69用量对EPDM阻燃性能和粘接性能的影响。

1 试验

1.1 试验原料

聚磷酸铵(APP,山东泰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三聚氰胺(天津市大茂化学试剂厂);马铃薯淀粉(四川省彭州市军乐化工厂);偶联剂(Si69,南京道宁化工有限公司);过氧化二异丙苯(DCP,山东西亚化学工业有限公司);硫磺(S,辛集市康达化工厂);防老剂(RD,天津市茂丰橡胶助剂有限公司);软化剂石蜡油(衡水圣康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炭黑(牌号N550,青州博奥炭黑有限公司);氧化锌(ZnO,河北博奥纳米材料有限公司);硬脂酸(丰益油脂科技有限公司);三元乙丙橡胶(牌号S6090WF,宁波爱思开合成橡胶有限公司)。

1.2 试验仪器

橡胶开炼机(XK-160型,大连嘉尔新橡塑机械有限公司);平板硫化机(XLB-D350×350型,青岛华天鑫工贸有限公司);冲片机(JC-1025型,江苏拓达精诚测试仪器有限公司);橡胶台式测厚仪(MZ-4030型,江苏明珠实验机械有限公司);电子万能试验机(UTM-4204型,深圳三思纵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氧指数测试仪(ZY6155A型,东莞市中诺质检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1.3 试验制备

1.3.1 混炼胶的制备

按照配方称取药品,将橡胶开炼至包辊。将硬脂酸、防老剂RD、氧化锌、炭黑、APP、三聚氰胺、马铃薯淀粉、偶联剂Si69、软化剂石蜡油、DCP、S依次加入混炼,多次捣胶至吃料完全后,打卷和打三角包各数次后下片,放置24 h以上。

1.3.2 橡胶本体拉伸试样和氧指数试样的制备

平板硫化机压力设置为9.00~10.00 MPa,温度为160 ℃;在2.0 mm和4.0 mm厚的模腔上下各铺一层耐高温的可脱膜玻璃纸,胶料放在玻璃纸中间;硫化时间为35 min,且在开始硫化7 min时放气一次;2.0 mm胶片用冲片机裁成75.0 mm×4.0 mm的2型拉伸样条,4.0 mm胶片裁成150.0 mm×6.5 mm×4.0 mm的氧指数测试样条。

1.3.3 聚丙烯(PP)对接接头试样的制备

将80.0 mm×10.0 mm×3.8 mm的注射成型PP样条从长度方向的中间对半切开,放到4.0 mm厚的模腔中,平整的两端面向胶块,另一端紧贴模具两边,中间空隙用混炼胶块填充,保证既连接好PP,又不会和旁边的PP相互粘接,上下各铺一层耐高温玻璃纸。设置压力为2.00~4.00 MPa,温度为160 ℃,保温时间为25 min,在5 min时放气一次。

1.3.4 不锈钢片的粘接试样制备

将两片相同的矩形不锈钢片(线切割制作,表面平整光滑,尺寸为25.0 mm×2.0 mm×100.0 mm)放在模具平板上,彼此交叠,交叠部分长约12.5 mm,在交叠部位放上大小适当的混炼胶片,厚度为1.0~3.0 mm。上下各铺一层玻璃纸,硫化温度为160 ℃,硫化压力为2.00~4.00 MPa,保压5 min时排气一次,再保温保压20 min。

1.4 测定或表征

1.4.1 哑铃形样条的拉伸性能

按照GB/T 528—2009,在哑铃形样条中间平行部分取3个点,分别测量宽度和厚度,取中位数;引伸计标距设置为20.0 mm,拉伸速度为500 mm/min;拉伸至断裂,记录数据(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每组至少测试5个样条,求平均值并计算标准偏差。

1.4.2 PP对接接头的拉伸强度

按照GB/T 6329—1996,把试样对称固定在拉力机夹持器上,开动拉力机,以恒位移方式拉伸试样至断开,试验速度为5 mm/min;试样宽度取10.0 mm、厚度取3.8 mm;每组试样至少测试5个,记录拉伸强度,取平均值并求标准偏差。

1.4.3 不锈钢片的拉伸剪切强度

按照GB/T 7124—2008,剪切区域的长取25.0 mm,宽用直尺测量,将试样对称夹在拉力机的夹持器上,夹持处距离最近的粘接端约50.0 mm,以恒定的测试速度试验至钢片明显错开;试验速度为2 mm/min,每组试样至少测试5个,记录拉伸强度,取平均值并计算标准偏差。

1.4.4 氧指数的测量

参照GB/T 10707—2008中的氧指数法,采用氧指数测试仪确定试样的氧指数。

2 结果与讨论

2.1 淀粉用量对EPDM各项性能的影响

淀粉用量对EPDM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的影响如表1所示。

表1 淀粉用量对EPDM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的影响

由表1可知,随着淀粉用量的增加,拉伸强度逐渐降低,断裂伸长率也有下降趋势,氧指数先升高后降低。所用马铃薯淀粉以支链淀粉为主,吸附性和黏性较强,但羟基含量高,极性较强,与EPDM的非极性饱和链混合相容性差,因此,拉伸强度降低,但同为大分子,彼此缠结,所以断裂伸长率没有明显降低。在做燃烧试验时,聚磷酸铵分解出磷酸和偏磷酸等,可以夺取淀粉中的羟基和氢,剩余的碳则可形成致密碳层,用于隔热隔氧,达到阻燃的目的。但是,酸源的用量有限,作为碳源的淀粉也有与之对应的最佳比例,当淀粉用量超过这个比例时,不仅起不到碳源的作用,还会因为自身的碳氢结构起到助燃的作用,因此,氧指数会降低。

图1是按照建材烟密度的试验方法测试后的试样照片。当淀粉用量为0份时,剩余的材料质量较小,且碳块已破碎、散乱;当淀粉用量为25份时,碳块完整、卷曲、有膨胀迹象,且余量较多,烟密度等级也比0份时偏低。这从侧面证明,加入适量淀粉后,材料的阻燃效果明显提高。

图1 烟密度测试后的试样

淀粉用量对EPDM粘接性能的影响如表2所示。

表2 淀粉用量对EPDM粘接性能的影响

由表2可知,随着淀粉用量的增加,作为胶黏剂的EPDM在粘接PP对接接头和不锈钢片时,粘接强度都逐渐增大,且粘接不锈钢片的拉伸剪切强度明显高于粘接PP的拉伸强度。交联后的EPDM为非极性的饱和链,自黏性和互黏性极差,虽然各种助剂和填料的加入可以加以改善,但是不具有胶黏剂的作用,因此,粘接强度极低。试验中加入的马铃薯淀粉具有较好的吸附性和粘接性,随着其用量的增加,粘接强度明显提高。同时,PP对接接头是PP的注射试样,表面光滑且为非极性材料,硫化粘接时也基本没有外力辅助,因此数值偏低;羟基的吸附性和黏性对不锈钢片有良好的相容性,且有2.00~4.00 MPa辅助外力,因此粘接效果更佳。

不锈钢片拉伸测试后的试样照片如图2所示。通过对比可以明显看到,当淀粉为0份时,破坏形式是粘附破坏,虽然橡胶本体的拉伸强度高,但粘接性能太差;当淀粉为45份时,破坏形式是内聚破坏,橡胶的粘接性能明显改善,但由于橡胶本体的拉伸强度明显降低,粘接强度也不理想。

图2 烟密度测试后的试样

2.2 偶联剂Si69用量对EPDM各项性能的影响

Si69用量对EPDM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的影响如表3所示。

表3 Si69用量对EPDM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的影响

偶联剂Si69为双-[γ-(三乙氧基硅)丙基]四硫化物,常用于处理炭黑、白炭黑等表面含羟基的填料或补强剂的表面改性,达到改善填料和橡胶基体相容性的作用。从表3数据来看,适量Si69的加入确实可以起到改善相容性的作用,拉伸强度有一定程度的提高。Si69是液态小分子化合物,除去增溶、硫化作用,还有增塑作用,所以断裂伸长率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其没有阻燃效果,所以氧指数没有提高,而是略微降低。

Si69用量对EPDM粘接性能的影响如表1所示。由表4可知,适当增加偶联剂的用量,可以明显改善EPDM的粘接性能,除了增加橡胶本体的拉伸强度,还可以改善胶体和粘接试样的相容性,其破坏形式以胶黏剂内聚破坏为主,可以达到增粘的效果。

表4 Si69用量对EPDM粘接性能的影响

3 结论

(1)随着马铃薯淀粉用量的增加,EPDM的拉伸强度降低,断裂伸长率有下降趋势,但粘接强度增大;固定聚磷酸铵用量为25份、三聚氰胺用量为15份时,淀粉的最佳用量为25份,此时氧指数最高,阻燃效果较好。

(2)随着偶联剂Si69用量增加,橡胶的拉伸强度和试样的粘接强度都有所改善;断裂伸长率变化不大,阻燃性能略微下降。

猜你喜欢
氧指数偶联剂阻燃性
燃烧筒温度对塑料氧指数的影响
阻燃剂对低烟无卤聚烯烃电缆料性能的影响
塑料、橡胶氧指数试验方法的比较
柔性橡塑保温板材燃烧性能快速测试的影响因素*
偶联剂表面改性对膨胀阻燃聚丙烯性能的影响
新型成炭剂对PE-LD阻燃性能的影响
无机填料填充PE—LD/EVA合金的导热及阻燃性能
阻燃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阻燃性能研究
硅烷偶联剂对PE-HD基木塑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化合物对乙丙弹性体/IFR体系阻燃性能和热降解行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