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阜新宅山土铁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2022-02-09 08:09陈军典杨红恩罗银花韩晓涛白昕冉
西部探矿工程 2022年12期
关键词:角闪岩斜长产状

李 奇,陈军典,杨红恩,罗银花,韩晓涛,白昕冉,金 源,衣 欣,吴 曼

(1.阜新市自然资源事务服务中心,辽宁 阜新 123000;2.辽宁省物测勘查院有限责任公司,辽宁 沈阳 110031;3.辽宁有色勘察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辽宁 沈阳 110013;4、辽宁省地质矿产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辽宁 沈阳 110033;5.辽宁省有色地质勘查总院有限责任公司〈辽宁省有色地质局勘查总院〉,辽宁 沈阳 110013)

1 区域地质

矿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中朝准地台北缘(Ⅰ)、内蒙地轴南端(Ⅱ)、辽西沉陷(Ⅲ)、旧庙断凸(Ⅳ)的南侧。区域上新太古宙片麻岩作为基底,中生代盖层为白垩系义县组(K1y)和孙家湾组(K2s)(图1)。

新太古宙片麻岩主要为小牵马岭片麻岩、白厂门片麻岩等,其中小牵马岭片麻岩是沉积变质型铁矿的主要含矿层位。

中生界白垩系义县组(K1y)多形成陡峻的山岭,岩性主要为流纹岩、流纹质角砾岩、斑状流纹岩、灰绿色安山岩,是火山作用的产物,该组地层以角度不整合上覆于新太古代小牵马岭片麻岩单元(Ar3xqgn)之上。

中生界白垩系孙家湾组(K2s)砾岩出露在大五家子一带,岩性主要为砾岩、砂岩和角砾岩。

区域内构造以褶皱为主,主要为石场背斜和平安地向斜构成的复背斜。断裂构造多成群出现,产状110°~120°∠75°~85°。

区内岩浆岩主要有元古代闪长岩、二长花岗岩、辉绿岩、角闪岩等,晚古生代正长花岗岩、二长花岗岩和闪长岩,中生代的二长花岗岩和石英二长花岗岩,这些岩体多见晚期岩浆岩侵入早期岩浆岩或变质岩中。

2 矿区地质

2.1 地层

矿区内地层出露单一,为新太古代小牵马岭片麻岩单元(Ar3xqgn),岩性为黑云斜长角闪片麻岩、斜长角闪片麻岩、含石榴石黑云角闪片麻岩、混合岩化斜长角闪片麻岩,产状:走向50°~75°,倾向南东,倾角55°~87°,该层位是磁铁石英岩的主要赋矿层位。

2.2 构造

矿区内构造较发育,属大喜营子倒转单斜构造,呈NE50°~55°,倒转岩层倾角56°~65°,局部右陡左缓。单斜构造内发育断裂构造,使局部地段出现地层产状变化,逆断层F2,走向北5°西,倾向北东,倾角65°~70°,落差10~50m。

2.3 脉岩

区内脉岩发育,以花岗岩脉、闪长岩脉为主,局部可见煌斑岩脉、角闪石岩脉和石英脉,多呈NE、NNE、NEE向展布,产状受构造控制。NNE向脉岩对区内矿体有穿插破坏作用,BE 向脉岩则基本与矿体平行,NEE或EW向脉岩对矿体影响不大。

2.4 磁异常情况

通过高精度磁法测量工作,矿区内磁场背景值在2500~3500NT 之间,大于3000NT 的区段多与铁矿体有关,以3000NT为异常下限圈出4条磁测异常区。异常强度一般在3000~6000NT,最高可达10000NT,异常呈北东向条带状展布,异常峰值突出,形态规整,边界较清晰,梯度较陡,与已知铁矿体上的磁场特征基本一致。

3 矿床地质

3.1 矿体地质特征

矿区内铁矿体主要赋存于新太古代小牵马岭片麻岩单元(Ar3xqgn)黑云斜长角闪片麻岩、斜长角闪岩、黑云斜长片麻岩内,铁矿体产状与围岩产状一致[1]。

矿区内共圈出铁矿体8条,其中规模较大的矿体为T3、T8和T10。

T3 矿体呈透镜状、似层状,分布宅山土采区的中部,延长250m左右,延深25m,最大见矿厚度9.58m,最小见矿厚度6.65m,平均厚度8.12m,矿体受F2断层影响,被断开,沿走向和倾向厚度变化较大,矿体连续性较差,产状145°∠55°,有2 个槽探工程控制矿体,矿体平均品位MFe23.37%,赋存标高400~453m。

T8 矿体呈透镜状,分布在二采区西北部,延长300m 左右,最大见矿厚度13.64m,最小见矿厚度3.88m,平均厚度8.23m,沿走向和倾向厚度变化较大,矿体连续性较差,总体产状倾向155°∠76°~77°由槽探3个、平硐2个控制,延深95m,赋存标高400~479m,平均品位MFe23.41%。

T10 矿体呈透镜状,分布在二采区西北部,延长360m 左右,最大见矿厚度8.44m,最小见矿厚度2.98m,平均厚度5.71m,沿走向和倾向厚度变化较小,矿体连续性较好,总体产状倾向155°∠73°~75°,由槽探4 个、浅井4 个工程控制,延深55m,赋存标高431~508m,平均品位MFe24.03%。

其他矿体特征见表1。

表1 其他矿体特征一览表

3.2 矿石质量

3.2.1 矿石矿物成分

矿区的铁矿为含赤铁磁铁矿石,呈灰黑色,多见不等粒状变晶结构、针柱状变晶结构和鳞片状变晶结构,以条纹条带状构造为主。矿石中矿物成分简单,金属矿物主要为磁铁矿,并含有少量的赤铁矿和黄铁矿,脉石矿物为石英、斜长石、角闪石、黑云母等。

3.2.2矿石化学成分

矿区内铁矿体平均品位MFe23.73%。磁性铁(MFe)与全铁(TFe)呈正相关特征。铁矿中有害组分有SiO2、S、P 等。其中SiO2主要赋存于石英当中,S 主要赋存于以黄铁矿中,S含量多小于0.03%。

铁物相分析见表2,SiFe 平均含量4.32%;CFe 平均含量1.73%;SfFe平均0.67%。SiFe+CFe+SfFe之和为6.72%>3%。

表2 铁物相分析结果一栏表

3.3 矿石类型和品级

根据表2,20 件样品中有14 件矿石MFe/(TFe-SiFe-SfFe-CFe)=88.48%≥85%,可见矿区内矿石以磁性铁矿石为主,有少部分弱磁性铁矿石,工业类型属需选铁矿石,因此,矿区内铁矿石属于需选磁性贫铁矿石。

3.4 矿体围岩和夹石

矿区内铁矿体主要赋存于小牵马岭片麻岩中,矿体的围岩一般为片麻岩、斜长角闪岩和变粒岩,矿体与围岩的界线十分清楚,矿体中的夹石较少,规模较小,出露不规则,对矿体的完整性没有太大影响。矿体的顶底板围岩和夹石中有用、有益及有害组分含量很少。

4 成矿地质条件分析

辽西新太古宙片麻岩的原岩主要为拉斑玄武质的超基性—基性火山岩,期间夹有酸性火山碎屑岩及含铁硅质建造,同时伴有层状或似层状侵入的橄榄岩、辉石岩和角闪石岩。小牵马岭单元片麻岩原岩组合类似辽东地区鞍山群下部组合,普遍发育硅铁建造,较稳定、厚度大,是辽西重要含铁层位,形成时代同属于新太古代,是沉积变质型鞍山式铁矿床形成的最重要时期[2]。含矿建造属于中基—基性火山沉积建造,主要岩性组合为斜长角闪岩、斜长角闪片麻岩、磁铁石英岩,变质相为角闪岩相,常见矿物有磁铁矿、赤铁矿、石英、透闪石、绿泥石等,以粒状变晶结构为主,矿石类型主要为磁铁石英岩。磁铁矿矿床严格受层位控制,主要赋存于角闪岩相中[8]。

5 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

5.1 矿床成因

阜新北部含铁岩系位于辽宁西部的新太古代变质岩系中,这套岩系主要呈北东向展布,主要由麻粒岩相和铁铝榴石角闪岩相的变质岩组成,原岩为火山岩及少量陆源碎屑沉积岩。成矿所需的铁与硅质主要由地幔喷气或喷浆作用提供,喷气或喷浆进入海水后形成铁硅质化学沉积岩;化学沉积岩经区域变形变质作用及变质分异作用,形成条纹条带状硅铁建造的沉积变质型铁矿。

5.2 找矿标志

5.2.1 地层与围岩标志

区域内磁铁矿体赋存于新太古代小牵马岭片麻岩单元(Ar3xqgn)中,黑云斜长片麻岩常相变为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角闪黑云斜长片麻岩及斜长角闪岩—斜长角闪片麻岩,斜长角闪岩—斜长角闪片麻岩常为铁矿的底板。含铁层位的岩石组合经常为角闪斜长角闪岩—斜长片麻岩—磁铁石英岩型。新太古代小牵马岭片麻岩单元(Ar3xqgn)是寻找磁铁矿的有利层位、直接标志。

5.2.2 构造标志

区域变质作用强烈,内部构造相对发育,尤其是早期构造发育地带,更有利于沉积变质型磁铁矿的形成。

5.2.3 物探标志

铁矿石具有强磁性,在铁矿体出露地段或矿体埋深较浅的情况下可引起很强的磁异常;在埋深较大的情况下,可引起低缓磁异常,因此可根据异常所处的地质背景解释磁异常是否由铁矿引起,磁异常是寻找铁矿的间接标志[9]。

猜你喜欢
角闪岩斜长产状
浅谈砂岩储层的岩石学特征
哀牢山-大象山变质杂岩带中斜长角闪岩的地球化学、同位素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
激电联合剖面在判断矽卡岩型矿床矿体产状中的应用
“三点解析法”估算地质体产状及应用
西藏南部日喀则蛇绿岩中角闪岩的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西昆仑塔什库尔干大河口一带斜长角闪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
高密度电阻率法在山坑石墨矿中的应用
吉林省桦甸县老金厂太古宙麻粒岩中的斜长岩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随枣北部桐柏杂岩表壳岩特征、成因及时代探讨
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