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猪场常见疾病的防治对策分析

2022-02-11 04:54黄积檀
中国动物保健 2022年11期
关键词:寄生虫病猪只规模化

黄积檀

(横州市校椅镇农业水利站 南宁 530308)

发展规模化猪场生猪养殖是推动我国养猪业发展壮大的有效途径之一,能够大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然而在规模化猪场生猪养殖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养殖风险比较大,其中生猪疾病便是各大规模化猪场时常面对的主要问题之一。因此,需要规模化猪场的技术员、管理员和饲养员提高警惕,建立起完善的规模化猪场疾病预防和控制体系,加强规模化猪场常见疾病的防治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减少规模化猪场疾病的发生,避免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笔者结合多年的从业经验,对规模化猪场常见疾病的防治对策做出有关分析和探讨,供参考。

1 广西规模化猪场生猪养殖现状阐述

为了能够进一步发掘出生猪的生产潜力,广西加快了大型生猪养殖场的建设步伐,积极鼓励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中小规模养猪场进行新建、改扩建规模化猪场活动,广西的养猪业因此集中出栏量大大增加,市场供应量持续上涨。截至2021 年上半年,广西新建或改扩建规模化猪场项目3,203 个,其中万头以上新建规模化猪场472 个,新建或改扩建规模化猪场投产率达98.26%,有效地扩充了各地的生猪产量。其中南宁市2 月底生猪出栏量64.89 万头,同比增加107.04%,已完成自治区一季度下达任务的71.43%,预计3 月底可完成一季度任务的104%。

2 规模化猪场常见疾病种类分析

2.1 猪瘟

猪瘟是养猪业发病流行率较高的一类重特大传染性疾病,具有非典型性的特点,由猪瘟病毒感染所致,一年四季皆可流行,死亡率较高。在2020 年7 月3 日,猪瘟被列入我国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动物检疫疫病名录》,为一类传染病,是危害养猪业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临床上,患此病的病猪常常食欲不振、精神萎靡,还会造成猪只体温升高,尤其是对繁殖母猪的危害特别严重,很容易造成妊娠期的母猪出现流产、死胎、僵尸胎等现象。而且,患过此病的猪只一般终身携带病毒,成为此病的主要传染源,具有很大的危害性[1]。

2.2 猪寄生虫病

猪寄生虫病属于规模化猪场的一种常发性传染疾病,该病会影响猪群的生长发育情况,导致饲料利用率下降,严重时造成猪群增重缓慢,甚至诱发多种传染性疾病,直接影响到猪场的整体经济效益。猪寄生虫病可分为体内寄生虫病和体外寄生虫病两种,其中体内寄生虫病主要有蠕虫病、线虫病、球虫病、鞭虫病、弓形虫病等;体外寄生虫病主要有蜱虫、螨虫、虱子、蝇蛆等。此病虽然造成猪的死亡率相对较低,但是由于该病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因此发病初期症状并不明显,不易被察觉而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

2.3 猪腹泻病

在多数规模化猪场的日常饲养环节中,都曾遇到过猪腹泻的问题,该病无明显的季节特性,也没有地域上的差异,致病原因包括病毒性感染、细菌性感染、寄生虫感染、营养性原因、环境及其他因素等。其中因病毒性感染、细菌性感染引发的猪腹泻通常都具有传染性,因此,如果存在大面积猪腹泻同时发生的情况时,就需要排查是否是因为传染性病菌或病毒感染所致,避免造成更加严重的疫病。发生腹泻的猪只多表现为食欲不振、拉稀等症状,如果防治不及时还有可能出现严重脱水、便血等情况,导致生猪体重急剧下降,严重影响猪只的健康成长。

2.4 猪繁殖与呼吸道综合征

猪繁殖与呼吸道综合征俗称蓝耳病,是由繁殖与呼吸道综合征病毒感染所致,同样也属于猪的一种免疫抑制性疾病。在规模化猪场中该病呈现明显的高发趋势,并以妊娠期母猪、哺乳期仔猪和断奶仔猪受该病的危害最为严重。空气传播、接触传播、精液传播和垂直传播为其主要的传播方式,病猪、带毒猪和患病母猪所产的仔猪以及被污染的环境、用具等都是重要的传染源。妊娠期母猪染病后表现出严重的繁殖障碍,产下死胎、僵尸胎后不能正常发情,或发情不稳定、不规律,多次配种也不能正常受胎。仔猪患此病多表现为呼吸道综合征,死亡率最高可达100%,危害极其严重。

3 规模化猪场常见疾病的防治措施

3.1 猪瘟的防治措施

对于规模化猪场猪瘟的防治,首先要制定完善的消毒方案,选择高效、低毒、广谱、低成本的消毒剂,定期对猪栏及猪舍进行消毒,切断传播路线。其次要加强免疫检测,建议上规模的养殖场要建立属于自己的实验室,定期抽检免疫猪的抗体浓度是否达到保护水平,坚决淘汰掉一些检疫不合格生猪,净化种猪猪群。最后还要改进免疫方案,根据当地的疫病流行情况或免疫监测情况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并严格执行。对于已经发生猪瘟的猪场:①严格封锁疫点,禁止封锁疫点生猪及其产品的买卖、外运;②科学处理病死猪,通过深埋或焚毁的方式进行处理,并焚烧污染的垫料垫草等;③进行紧急预防接种,对疫区内尚未发病的猪只和周围受威胁区的猪立即注射猪瘟疫苗。

3.2 猪寄生虫病的防治措施

猪寄生虫病是规模化猪场需要重点防治的对象之一,必须进行有效的防治才能提高饲料报酬,增加经济效益。首先,规模化猪场应定期对猪群进行寄生虫病检测,饲养人员也必须进行健康检查,以掌握猪群寄生虫的感染情况。其次,以监测结果作为驱虫的主要依据,在专业兽医的指导下,根据本地区或本场寄生虫病的流行情况和规律、猪场的病史及猪品种、日龄和饲养管理情况等制定寄生虫防治方案,并选用合适的驱虫药对本地饲养的生猪进行合理驱虫。最后,还需加强对养殖场所的消毒管理,尤其是在蚊蝇肆虐的季节,要确保饲喂的饲料和水都不存在寄生虫卵。

3.3 猪腹泻病的防治措施

对于猪腹泻病的防治,首先,一旦发现有患病猪要及时进行隔离,防止传染性猪腹泻传播给其他健康的猪只,并在隔离处做好通风并饲喂容易消化的饲料,等待执业兽医的治疗。其次,对于严重腹泻的生猪可在执业兽医的指导下口服收敛性药物,如鞣酸蛋白,碱式硝酸铋等,并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如硫酸新霉素与黄芪多糖,氟苯尼考与黄芪多糖等,有良好的疗效。然后,及时清扫清洗猪圈,可直接使用石灰覆盖腹泻粪便后清扫,并用清水冲洗干净,保持猪圈的干燥、整洁。最后,有针对性地对仔猪和母猪添加预防性药物,如阿莫西林、庆大霉素、新霉素等药物,通过饮用水给药,防止细菌继发感染[2]。

3.4 猪繁殖与呼吸道综合征的防治措施

对于猪繁殖与呼吸道综合征的防治,首先,要定期对猪群进行感染状况的监测,一般每季度监测一次,以了解该病在规模化猪场的活动状况。然后,严格隔离病猪,对病死猪的尸体、流产和早产胎儿等要进行无害化处理,被病毒污染的垫草、垫料等物品要严格消毒或销毁。最后,对于患病的猪只,可使用板蓝根、黄芪、连翘、金银花等中草药进行防治,能起到清肺止咳、清热解毒、扶正祛邪、抗菌消炎的作用,防治效果显著。等该疾病治愈后,还必须注射蓝耳疫苗经典毒株进行补免[3]。

4 减少规模化猪场猪疾病发生的有效对策及建议

4.1 科学选址建造猪场

对于规模化猪场的选址而言,首先,规模化猪场选址应选在背风向阳、地势高燥、开阔平坦、水电全通的地方。其次,规模化猪场应远离人口聚集区、工业区、其他动物饲养区、屠宰场等污染源区域,且距离至少在500m 以上。最后,为了方便消纳猪场产生的大量粪污,规模化猪场周围最好还要有大面积配套的农田、果园、山林、鱼塘等,能够实现粪污的资源化利用,避免环境污染。对于规模化猪场的布局而言,生活区应位于生产区的上风向,隔离区应位于生产区的下风向;猪舍设计要基于多单元方案,确保换气、通风、保温等设施设备良好,从而能有效控制疫病的发生与传播[4]。

4.2 规范生猪引种工作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一般规模化猪场都推荐执行“全进全出”和“自繁自养”制度,可避免猪场发生重大疾病。若规模化猪场需要从外部进行引种时,一定要规范引种工作,确保所引进的猪只健康与安全:①选择在无疫区进行引种,而所引进的种猪、仔猪或精源必须经当地的畜牧兽医部门检疫合格后方能引进;②所引进的猪只必须集中隔离饲养1 个月以上,确认健康后方可混群饲养。从而,能够有效避免因引种不规范而造成的疫病传播。

4.3 加强日常饲养管理

加强生猪的日常管理力度,并且科学地进行饲养,是预防生猪疾病最有效的措施。首先,应将不同品种、不同猪龄的生猪进行合理分群分开饲养,能减少疾病交叉感染概率。其次,生猪的日粮必须选择无污染、无霉变的营养全价饲料,可根据各个年龄段的生猪实际需要合理搭配饲料,确保饲料营养均衡、全面,为生猪健康生长提供有利条件。最后,还要确保猪舍通风条件良好,使空气流通,并做好御寒防暑等工作,降低疾病的发生概率。

4.4 完善生猪免疫程序

完善生猪免疫程序,对规模化猪场疾病的防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应根据生猪品种特点、疫病流行情况以及猪场实际来选择合适的疫苗种类,制定出有效的免疫方案。其次选择在正规厂家购买疫苗,并由专职技术人员进行规范操作,避免交叉感染的情况发生。最后接种工作完成时还要对每批接种过疫苗的生猪信息做好详细记录,制定免疫档案,包括免疫日期、疫苗种类、批号、生产厂家、存栏数、实免数等,有助于免疫工作的规范化管理[5]。

5 结语

总而言之,规模化猪场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便是猪疾病问题,给规模化猪场带来的损失比较严重,不利于我国养猪业的健康发展。笔者认为,要想有效解决规模化猪场的猪疾病问题,可从科学选址建造猪场、规范生猪引种工作、加强日常饲养管理、完善生猪免疫程序等方面入手,能有效防止猪疾病的发生和蔓延,使规模化猪场生猪养殖工作顺利进行。

猜你喜欢
寄生虫病猪只规模化
益林中草药 初现规模化
枣规模化控制杂交育种技术体系
食源性寄生虫病流行趋势与控制策略
肉牛常见三种寄生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防治
猪胃溃疡的病因与防治措施
猪舍富集的环境对猪只的影响?
秋冬季防应激不可忽略饮水消毒
加州鲈寄生虫病及防控建议
猪只硒缺乏症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
规模化猪场暴发PED后的快速稳定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