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治巢虫

2022-02-11 10:39张大利
中国蜂业 2022年9期
关键词:巢脾中蜂蜂箱

张大利

辽宁省兴城市温泉街油田路3号辽宁省畜牧业发展中心,125100

E-mail:lmyzdl@126.com

张老师您好:

我饲养中蜂已有两年多,今年我发现蜂群子脾不能封盖,蜂蛹已经基本成型,偶尔在蜂巢前还可以见到被清理的幼虫,有的不能封盖的巢房多成一条直线,蜂友们都说是巢虫危害,我仔细检查了一下确实有巢虫。请问巢虫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我应该如何预防?

读者:李新月

李师傅您好:

巢虫又称绵虫、隧道虫,是中蜂生产上一种常见的敌害,主要以蜡屑为食,在巢脾上蛀食蜂蜡,穿成隧道,并钻入巢房底部蛀食巢脾,逐步向房壁钻孔吐丝,使蜜蜂幼虫到蛹期不能封盖或封盖后被蛀毁,伤害中蜂的幼虫和蛹,产生所谓的“白头蛹”。危害严重时,常使大批封盖蛹死亡或蜂群逃亡,还会损坏蜂具。由于中蜂抗巢虫能力弱,所以常受其危害。要想做好预防,就要对巢虫有所了解。

一、巢虫的习性

巢虫是蜡螟的幼虫,蜡螟是一种会飞的蛾,其发育也和蜜蜂一样,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发育阶段。蜡螟白天多潜伏,夜间活动。雌蛾与雄蛾大多在夜间交尾,经交尾后的雌蛾即可潜入蜂箱,将卵产于蜂箱的缝隙或蜡屑中。初孵化的幼虫在蜡屑中生活2~3天后,就可上脾危害。巢虫上脾后,潜伏在巢房的底部咬食巢脾蛀成隧道,导致蜂蛹发育受阻,当巢虫在巢脾中发育成5~6日龄时,由于身体长,食量越来越大,对巢脾的破坏力也就越大,工蜂才开始清除“白头蛹”,并啃咬有虫的巢脾,将巢虫拉出,有的落到箱底,靠蜡屑生存,这时工蜂再不会让长大的幼虫再上巢脾危害。如果蜂群弱,脾内巢虫多,工蜂无法抵挡,蜂群就不得不弃巢而逃,原蜂巢被巢虫危害,整张脾就被吃得一干二净。巢虫长大后吐丝做网,并在网中结茧化蛹,蛹羽化为成虫,雌、雄蜡螟交尾后再产卵,如此往复。

二、巢虫危害的特点

1.巢虫发生的主要季节

巢虫的危害主要从春繁开始,夏秋季节较为严重,因为蜡螟的生活条件与蜜蜂类似,当平均气温超过13℃时,蜜蜂可以安全出巢活动,而此时巢虫也开始活动,危害蜂群。蜡螟的卵和幼虫的发育需要30℃~35℃,这也基本与蜜蜂育子的温度相同。当外界气温下降到8℃时,箱温下降到9℃以下,蜜蜂也基本进入越冬状态,而巢虫也开始越冬,结束危害。

2.巢虫发生的蜂群

巢虫的发生主要以中、小蜂群为主,由于蜂群群势小,这样的蜂群往往都是脾多蜂少,蜜蜂的防御能力和对暴露的巢脾保护能力都较弱,蜡螟容易潜入蜂巢产卵繁殖。同时,蜜蜂也不能及时清理巢虫,所以危害相对比较严重。如果遇到蜂群饥饿、蜂王衰老、无王以及农药中毒造成工蜂数量锐减时,巢虫的危害会更加严重。

3.巢虫危害的巢脾

巢虫可以取食蜂箱内的所有蜂产品,特别嗜好黑色巢脾和蜡屑。中蜂之所以容易被巢虫危害,一是中蜂的清巢能力弱;二是因为中蜂具有咬脾习性,当蜂群中巢脾老旧时,中蜂往往会将老旧巢脾咬掉,这时就会在蜂箱底部造成大量的蜡屑堆积,这就为巢虫的滋生创造了条件,蜡螟就在蜂箱底部的蜡屑中产卵繁殖,发育成幼虫后上脾危害。

三、巢虫的预防

巢虫的防治重在防,预防工作做好了,巢虫没有了滋生的环境,自然就不会造成大的危害。预防巢虫危害重点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饲养强群

强壮的蜂群是蜜蜂自我防御能力的根本保证,会大大提升蜜蜂预防巢虫的能力。若想将蜂群养强,就要采取科学的管理措施和方法,主要应做好以下几点:一是要长年保持蜂巢内的蜜粉饲料充足;二是及时更新优质蜂王,每年要保证蜂王的及时更新,确保蜂群的繁殖力;三是管理上根据不同的季节及时调整蜂群,但要保证蜂多于脾或蜂脾相称;四是及时采收蜂蜜,让蜂王有充足的产卵和繁殖空间,以保证蜂群能发展成强群。

2.保持清洁

所说的清洁,既要保持蜂箱的清洁,还要保持蜂场的清洁。首先要定期清理蜂箱,及时清理箱底的蜡屑,避免造成堆积,不给巢虫提供生存空间。其次,在蜂场日常管理中,清理出来的赘脾、收集起来的蜡屑、旧巢脾不可随意丢弃,要及时化蜡或深埋。

3.定期更新巢脾

中蜂具有喜新脾厌旧脾的习性,中蜂会不断啃咬老旧巢脾,造成蜡屑堆积。所以,在饲养管理过程中,要定期更新巢脾,发现蜜蜂啃咬陈旧巢脾就要及时造脾更新。

4.蜂具的处理

每年定期对蜂具(如蜂箱、巢脾)进行消毒处理,杀死蜂箱和巢脾中的蜡螟卵和幼虫。北方一般在冬季的夜晚,将巢脾搬出室外冷冻一夜即可将巢虫或蜡螟卵杀死,其他地区如果有条件可将抽出的巢脾放入-7℃以下的冰柜或冷库中,冷冻7~10小时也能杀灭隐藏在其中的幼虫和卵。蜂箱也可用喷灯进行烘烤,将隐藏在蜂箱缝隙的卵和幼虫彻底消灭。对抽出的多余巢脾及换下的蜂箱,应及时保存并做熏蒸处理。处理方法是每箱用5~10克的二氧化硫燃烧产生烟雾,对蜂箱、空脾密闭熏蒸后,保持24小时以上。也可用90%的冰乙酸(冰醋酸)或96%的甲醛蒸汽熏蒸后保持24小时以上,不但能够有效地杀死蜂箱内的卵和幼虫还可起到杀灭病菌的作用。

四、巢虫防治

1.人工防治

仔细查找巢脾上的巢虫及被侵害的巢脾,查出隧道内的巢虫,用镊子夹出并杀死;对于还没蛀出隧道、生活在粉脾上的小巢虫,可将蜂抖落掉,将巢脾放在阳光下,巢虫见光后就会爬到脾面上,用镊子取出杀死。人工防治虽然可以杀死巢虫,但对蜂群干扰较大,应注意防止蜂王丢失。

2.消灭蜡螟

夏秋季节正是蜡螟繁殖的高峰期,蜡螟多在夜间从蜂箱缝隙及巢门钻入蜂箱产卵繁殖。一是蜂箱不要有缝隙,傍晚用柴草将巢门遮掩,防止蜡螟爬入箱内;二是可经常用蝇拍拍打蜡螟;三是可利用蜡螟的趋光性,天黑后,在放置蜂具的屋子里设置灯光吸引蜡螟,并将其打死;四是夜晚可将糖与纯蜂蜡配成1∶1比例的糖蜡液,放在蜂场里,引诱蜡螟前来吸食,使其溺死。但白天不可用,以免引起盗蜂。

3.药物防治

对遭受巢虫危害严重的蜂群,可用“巢虫净”或“巢虫清木片”进行防治,按说明书使用即可。

以上是我对巢虫防治的理解,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猜你喜欢
巢脾中蜂蜂箱
谈中蜂咬脾应对措施
养蚕巢脾 一种新的养蚕用具
悬崖上的蜂箱
中华蜜蜂
止盗妙招
遂昌县中蜂产业发展对策
对“救护中蜂刻不容缓”的不同看法
PLA(可降解塑料聚乳酸)新式巢脾试验简报
巢脾夹
无刺蜂蜂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