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痢疾秋季高发 提前做好预防

2022-02-11 12:34张宝华山东省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副主任医师
食品与健康 2022年11期
关键词:细菌性痢疾症状患者

■张宝华 山东省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 副主任医师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秋季的高发病,是志贺菌属(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患者主要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同时伴有毒血症症状,严重者可引发感染性休克和(或)中毒性脑病。

了解志贺菌属

1.分不同类型

引起细菌性痢疾的病原菌为志贺菌,又称痢疾杆菌,属于肠杆菌科志贺菌属,为兼性厌氧的革兰阴性杆菌,适宜在有氧环境下生长。按抗原结构和生化反应不同,志贺菌可分为痢疾志贺菌、福氏志贺菌、鲍氏志贺菌和宋内志贺菌。其中毒性最强的是痢疾志贺菌,最多见的是福氏志贺菌和宋内志贺菌。被宋内志贺菌感染后,患者症状较为轻微。被福氏志贺菌感染后,患者容易由急性菌痢转变为慢性菌痢。

2.存活能力强

痢疾杆菌对外界环境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在蔬菜、水果上能生存10天左右,在河水中可存活长达3个月。痢疾杆菌在阴暗湿冷、冰冻的情况下,仍能生存数周。

3.分布广泛

痢疾杆菌的踪迹遍布土壤、水源、水果、蔬菜、其他食品及生活用品等。

4.繁殖速度快

痢疾杆菌适宜的存活温度是20℃~40℃,在37℃时生长繁殖速度最快。据测定,米饭、馒头、菜肴如果不及时进行保鲜处理,上面的痢疾杆菌在适宜的条件下,1~2小时内即可繁殖5万倍。

多种传播途径

细菌性痢疾流行范围广,传播快,发病率高,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很大,千万不可小觑。该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的人群,儿童、青少年、生活习惯不良者的发病率更高。患者被痢疾杆菌感染后具有潜伏期,潜伏期最长可达7天,平均为1~3天。

细菌性痢疾的传染源包括患者和带菌者,细菌大多是通过粪-口传播。痢疾杆菌随患者的粪便排出体外,进入自然环境中,继而污染食物、餐具、水源、玩具、衣物等。如果健康人接触了被污染的物品,痢疾杆菌就会通过手-口的途径进入人体,在胃肠道里大量繁殖,引起消化道病变。痢疾杆菌易在做熟的蔬菜、面食、肉类等食品中能够很快繁殖。人如果食用了被苍蝇、飞虫、蟑螂等污染的饭菜,生吃被污染、没有洗净的瓜果,也可能导致菌痢。

识别发病症状及时治疗

菌痢通常是急性发作,主要分为普通型、轻型、重型、中毒型等类型。痢疾杆菌能产生内毒素和外毒素。内毒素可引起全身反应如发热、毒血症、感染性休克、重要脏器功能衰竭。外毒素有肠毒素、神经毒素和细胞毒素。患者主要表现为起病急骤、持续发热、腹泻不止、恶心呕吐、阵发性腹痛、排便次数频繁、里急后重(1)里急后重:为临床常见症状之一,表现为下腹部不适,很想解大便,然而又无法一泄为快。等。病程进一步发展,粪便会带血丝、脓液状物质。

急性菌痢患者要卧床休息,进行消化道隔离(2)消化道隔离:对伤寒、细菌性痢疾、甲型肝炎、戊型肝炎等粪-口传播疾病患者采取的隔离措施。,医护和家属接触患者时要穿隔离衣、换鞋,对手部清洗消毒。患者的日用品、餐具、便器等要定期消毒,其所在居室的地面应喷洒消毒液。室内应防杀苍蝇和蟑螂等。需隔离至患者临床症状消失,大便培养结果连续两次为阴性。

患者在患病期间应食用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忌食生冷、油腻和刺激性食物,同时进行抗菌治疗。因痢疾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逐年增长,并呈多重耐药性,故应根据当地流行菌株的药敏试验或患者大便培养的药敏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遵医嘱用药。可通过静脉补液的方式,保持患者的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对发热的患者以物理降温为主,高热时可给予退热药。

如果急性菌痢未能及早诊断,延误了治疗时机,或治疗不当、选择的药物不合适,过早停药、疗程不足,没有彻底治愈而反复发作等,也可转为慢性菌痢。患者表现为急性菌痢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达2个月以上。

预防菌痢的3个建议

1.养成良好习惯

由于痢疾的传染途径大多经口传播,所以预防的重中之重是避免病从口入,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及时洗手,在外不用手触摸口腔;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未经充分加热的剩菜、剩饭;生吃瓜果要冲洗干净;饭菜要煮熟,水要烧开;制作生食和熟食时,要分别使用专用的砧板和刀具;采取有效措施如纱罩等,防止苍蝇停落在食物上;在外就餐尽量少吃凉拌菜、海产品等生冷食品。

儿童的身体素质较差,免疫力、抵抗力均较弱,菌痢的发病率较高,所以更要提高警惕。

2.管理传染源

若是家中有菌痢患者,应进行有效的消化道隔离。患者的碗筷、生活物品要专用,用过的碗筷要用开水烫洗,并固定位置独立摆放。家庭成员不要吃患者吃剩的饭菜,在和患者接触后,要用肥皂、流动水将手彻底清洗干净。妥善处理患者的粪便和呕吐物,及时用84消毒液等对家中的厕所及呕吐物的污染处进行消毒。

3.保持生活规律

要注意按时起居,劳逸结合,避免晚睡、熬夜,心态积极向上,及时缓解压力。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不挑食、偏食及暴饮暴食,注意适当补充营养。入秋后注意防寒保暖,尤其腹部不要受凉。经常锻炼身体,增强自身免疫力和抗病能力,抵抗疾病侵袭。如果出现胃肠道不适症状,应及早到医院检查治疗。

猜你喜欢
细菌性痢疾症状患者
怎样和老年痴呆患者相处
有症状立即治疗,别“梗”了再抢救
茄子主要病虫害识别与为害症状
甲减患者,您的药吃对了吗?
认知行为治疗在酒精依赖患者戒断治疗中的应用
某市暴雨洪涝对细菌性痢疾发病影响的时间序列分析*
头孢哌酮治疗细菌性痢疾的临床效果分析
血清白细胞介素及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细菌性痢疾患者中的变化研究
2008~2012年龙城区细菌性痢疾和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流行特征对比分析
医改如何切实降低患者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