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店岂能犹抱琵琶全遮面

2022-02-12 22:51孙贵颂
杂文月刊(选刊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书架上盲盒服务员

孙贵颂

说来惭愧,自诩为读书人,却有好长时间不进书店了。倒不是对书失去了兴趣,而是因为书店的书一般原价出售,概不议价。而网上购书,即便刚出版的,也都打折,而且其品相、内容、读者评论、销售数量等等,一目了然。

日前因为一个偶然因素,进了一次书店,却有一个发现,不吐不快。

放在书架上的书,被塑料纸严严实实地包裹着。这般模样,本不觉得奇怪,此前从网上邮购的,都是如此,这样的书拿到手后,拆去塑料纸,里面干干净净。然而,未曾料到的是,书店里的书,也是照葫芦画瓢。

书店之所以要保持图书“原封不动”,想来是担心顾客翻阅次数多了,摩挲时间长了,会把书弄脏。然而,实体书店的优势,不正是读者可以零距离接触,可以翻阅吗?如果顾客不能更不敢撕开那层塑料纸,看不到内容简介、作者介绍和目录,甚至读上一二段,又怎么会轻易掏腰包,又怎么起到传播文化知识的作用?你担心弄坏玷污可以理解,但不妨拆开几本,让读者翻阅。不过如我所见到的情景,无疑是工作人员图省事,让一层塑料纸拉大了读者与作者的距离。

书店如商店。这样类比,决不是贬低伟大的精神食粮。我陪妻子逛商店,她一次次地试穿各种各样的衣服,服务员均笑脸相迎,不厌其烦。我想买雙鞋,服务员也是拿一双,又拿一双,台面上没有,就去库房里寻找,只差没给我亲手穿上,弄得我不买都不好意思。如果商店的衣服、鞋子连动也不准动,顾客肯定扭头就走了。

曾有朋友告我,他去一企业老板家拜访。他的书房富丽堂皇,书架上摆满了古今中外名著,而且全是精装本。朋友手痒,从里面抽出一本,却发现只是一个假的书壳!这令我想起最近在网上红火起来的“脱单盲盒”。有人在街边摊位上放一张桌子,摆上两个盲盒,号称“月老办事处”。游戏极其简单:“一元钱从盒子里拿走一个微信号,一元钱在盒子里放入自己的微信号”,接下来,就等着爱情的甜饼砸到自己头上吧!而书店里面不拆塑封的书,既有点类似某老板的书房,又像是把图书当成盲盒来卖,而且容易给那些利用著名作家的名字骗取读者的人提供钻空子的机会。像报刊曾经揭露过的,冒充金庸的全庸、假托古龙的吉龙等等。

想起了传统婚礼。其中一个仪式,是新郎给新娘挑盖头。旧社会,有许多是包办婚姻,男女在结婚之前,都不知道对方长得什么模样。每一块大红布下,都有不同的容颜。是丑是俊,必须拿下盖头才能看清。书店里的书也是如此。你只让顾客看一个书皮,只知道作者和书名,不让掀起盖头来,犹抱琵琶全遮面,怎么能激发起读者的购买欲望?

不如学学商贩卖水果。他们都会将一个“样品”切开,放在摊前。顾客来了,免费品尝。如果觉得好吃就买,不好吃就“拜拜”。即使好吃,不买也无所谓。

这个办法,书店完全可以借鉴。否则的话,书店只会越来越门前冷落车马稀了。

摘自《讽刺与幽默》2021年12月3日

猜你喜欢
书架上盲盒服务员
吃饭就像开盲盒
明天盲盒
盲盒模拟器
盲盒拆出的众生相
具有备用服务员和不耐烦顾客的排队模型及其仿真
她就在我书架上
顾客和服务员
有毒!海底捞服务员
彩色猫头鹰
给书架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