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护孩子的心理成长

2022-02-13 05:44郭琤扬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行为习惯辅导心理健康

郭琤扬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运用心理学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小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和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走近新课程,“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理念扑面而来,它比过去的教育教学更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喜怒哀乐,更关注人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更关注人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更关注学生的尊严。这意味着,今后对老师的要求不仅是要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而且应当成为一个合格的心理辅导员,承担起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新任务。

与此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心理教学方法,要能够了解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从而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全面发展的能力。培养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工作是刻不容缓的事情,所以,教师要在能够及时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要承担起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

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迅速变革,成长中的儿童、青少年将面临日益增长的社会心理压力,他们在学校学习、生活和社会适应方面必然会遇到种种困难和挫折,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如何帮助今天的儿童、青少年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各种心理压力和处理心理危机的能力,以迎接明天的社会严峻挑战等这些问题,已经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也在中小学校中得到广泛的重视和开展。但是,在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中,还有一些我们值得反思的现象。

一、关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核心问题

(一)教师的重要作用

教师要想能够有效地培养小学的心理健康,就要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地与学生交流,激发学生与教师的对话兴趣,这样教师就能够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关系,当学生真正把教师当成朋友,学生就会将自身的想法毫无保留的告诉教师,从而使教师能够准确地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并因材施教。例如:小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较弱,教师在与学生交流的时候可以促进学生的交往能力,让学生能够主动与教师交流,教师也可以将其分为小组,对其构建一个话题,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沟通,使学生能够在小组之间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这样教师就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使学生能够主动与他人交谈。

许多教师认为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教育是一样的,因此,在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时,只对学生进行简单的教育,这使得教师不能够及时发现小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从而无法制定合理科学的教学方案,这样就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对小学生而言,起不到任何的教育作用,小学生也不能通过教师对其的教育,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和其他方面的能力,久而久之,就会使小学生在心里压抑许多事情。

(二)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教育

在对小学生心理健康辅导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而不是隔三差五的对其辅导,这样不但浪费人力、时间,也会使得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导对小学生起不到作用。因此,教师要能够合理的安排时间,对学生进行辅导,使学生能够受到良好心理健康教育,从而形成健全的人格。而教师只有提升自身的素质,才能有效地教育小学生。所以,教师要能及时地学习心理课程,从而提升自身知识文化和自身的教学水平,使学生能够主动地接受教师的教育和辅导。例如小学生的自尊心较强烈,不能接受别人的批评,因此,教师要对小学生加强心理辅导,让学生能够接受教师和他人的批评,使学生能够把别人对自己提出批评,当作一种警醒,从而能够在日后的生活中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这样学生就可以形成良好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作为教师,不但要重视学生的学业发展,还必须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教师虽然掌握了一些心理学知识,但还不能很好地了解学生心理,大多数教师认为小学生心理问题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迎刃而解。其实,小学生有他们自己的特殊心理,他们的心理要比成人敏感、脆弱。工作中一些老师遇到“问题儿童”时,首先想到的是家庭原因,把问题移交给家长,而不是蹲下身子与学生进行直接交流,这样往往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使他们失去自信,变得沉默、孤僻,从而直接导致学生心理出现问题。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不但是高质量教学的有力保证,还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保障。心理学研究表明:和谐、愉悦的氛围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教学中,教师要扮演好一名引导者、组织者、协作者的角色,创造最佳的心理氛围,使学生情感得到体验,思想得到认同,心灵得到沟通,情绪得到调节,行为得到规范,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我,从而使学生能在愉悦的氛围中学得懂、学得好。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信心和勇气,而且培养了学生相互协作、共同探究和积极向上的精神。只有学生主动走近老师,和老师成为朋友,才能拥有健康的心理。

(三)家庭要与学校对接

家庭是抚育孩子的摇篮,既是孩子的第一社会环境,也是孩子最早接受教育的场所。家庭又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因此家庭教育的这种广泛性是其他任何教育都难以比拟的。作为小学阶段孩子的父母,家庭教育的责任与义务更是尤为突出。要帮助孩子完成从幼儿向学生的过渡,要与孩子共同度过多个重要的转折点与学习的关键期,要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做好对接。因此,家庭教育是学生养成教育的重要阵地。家长是学生的启蒙教师,家长的一举一动往往成为学生判断是非得失的标准。有一部分学生在学校中已经接受了教师正确的引导,可是一回到家中又受到不良的家庭教育或家长不良习惯的影响,而失去了行为习惯是非判断的标准。因此,要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要通过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等多种渠道,密切教师与家长的联系,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和各方面的表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帮助家长提高育人意识和能力,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同步进行。

二、关于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实践策略

(一)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小学生在道理的接受方面远远不如高年级的学生,但是他们对新鲜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并且好动,因此,我们在实施养成教育的过程中,尽可能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以此来提高小学生的参与热情,比如通过游戏节目,表演课本剧,参与公益实践活动等,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互助意识和合作精神,进而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又比如,在植树节开展有关保护地球的活动,在母亲节开展“我为妈妈做好事”的活动等,让教育活动生活化和实践化。此外,我们还可以跟社区、企事业单位合作建立实践教育平台,让学生在活动的体验中,感动自己,感动他人,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对学生实施分层教育

在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过程中,学校应明确教育的重点,并围绕重点展开教育活动。由于学生成长各阶段都具有鲜明的特点,行为习惯的养成也是如此,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别。因此,在设计教育方案时,我们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分解教育目标,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和不同阶段的学生分层要求,使之更具有合理性和层次性。如低年级学生,侧重点放在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中年级学生,侧重点放在不当行为的调整上,这样效果会更好。

所以,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在学生的成长过程占据重要的位置,良好的行为习惯将使学生终身受益。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我们不能仅仅将养成教育定位成一般意义上的教育,而应该将其提升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高度去认识,从而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使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落到實处,使素质教育的内涵不断深化,为学生未来的幸福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关于小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的重要实施办法

目前,不少的学校虽然也认识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但却机械、简单地将之理解为课程教育或开展一、两次轰轰烈烈的活动。孰不知,真正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绝不是每周一、两节课或者搞几次活动就能实现的。事实上,大量的研究与实践经验都表明,心理健康教育和其它的教育一样需要与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需要“润物细无声”的意识和观念;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仅靠有限的时间、空间是难以实现的,同样需要在点滴的生活实践经验中积累而成。因此,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应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只有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内容渗透到教师每天大量而具体教育教学工作中去,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做到实处。实践证明,只要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鼓励教师开动脑筋、注意积累、重视交流,完全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融合在一起,其教育效果也将非常显著,同时会对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带来巨大的促进。

随着社会的重视,目前学校教育已慢慢成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战场。这不仅仅需要专业的心理辅导员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更需要其他各科老师结合本学科特点,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方法充分运用到教学中,两者有机结合,确保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和谐发展,为适应未来的社会需要在能力上和心理上作好准备。使他们真正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四、结束语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工作,为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很有必要。心理健康档案的内容可依据学校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定,涉及的内容包括学生的性格、智力、学习适应性、学习能力、生活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以及家庭情况、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等。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可以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从而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并可预防各种心理问题的发生。学生自己也可通过心理档案更好地了解自己,把握自己的内心世界,更好地挖掘自身的潜能,扬长补短。

另外。小学生正处于成长的高峰期,他们在自我调控,适应环境,承受挫折方面能力明显较差,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环境,在学习、生活、交往和自我意识方面会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他们的心理困扰多数属于成长中的正常现象。对个别存在心理问题或出现心理障碍的学生及时进行认真、耐心、科学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解除心理障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以学生需要为出发点,尊重与理解学生,力求让学生的人格得到健康的发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部分,现代教育,不能没有心理健康教育,它时时、处处渗透到学校教学工作的各个方面。由此可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总而言之,教师要想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就要不断更新学习教学手段,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从而在教学的过程中使学生能够主动配合教师教育,与此同时,教师也要及时地与学生之间交流互动,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这样教师就可以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辅导方案,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拥有健全的心理,而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也可以使小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猜你喜欢
行为习惯辅导心理健康
登鹳雀楼
十二星座家长怎样辅导作业
“自然态”科技创新辅导之无心插柳
生涯规划团体辅导课程开展研究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多动症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策略
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少年儿童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着成中值得关注的48个生活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