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电视剧《半暖时光》对青春题材影视作品的开拓与创新

2022-02-13 10:38阎方正
民族艺林 2022年4期
关键词:时光青春

阎方正

(西南大学 文学院,重庆 北碚 400715)

自20 世纪90 年代电视剧这种大众文化形式在中国社会广泛传播开始,以青春题材为主题的电视剧便始终受到观众的欢迎。2010 年后,随着网络小说影视化改编风尚的出现,一批青春题材作品纷至沓来。《最美的时光》(2013)、《何以笙箫默》(2015)、《微微一笑很倾城》(2016)、《原来你还在这里》(2018)、《冰糖炖雪梨》(2020)等青春题材影视剧都获得了较为热烈的市场反响,显示出当前影视文化市场对此类题材作品的高度认可。然而必须承认,这些经由网络IP 所改编的电视剧因为在人物设定、情节架构等方面存在的类型化倾向,逐渐令受众感到审美疲劳,2017 年后,真正能够成为“爆款”的青春题材剧屈指可数。这充分说明,仅仅依靠借鉴模仿批量化地复制青春题材作品已难以获得新时代观众的认可,只有影视界内部主动就如何讲述新时代中国特色的“青春故事”这一问题展开深度思考,构建清晰明确的青春剧创作指导原则,才能有效引领当前青春题材影视作品突破既有框架,真正推动富有中国特色青春题材电视剧的繁荣发展。2021 年岁末登陆江苏卫视的电视剧《半暖时光》,制作团队凭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充分把握,有机在电视剧叙事过程中注入一系列彰显中国特色的元素。本文通过聚焦《半暖时光》这一文化个案,探讨讲好新时代“青春故事”的三大原则,期望以此给未来中国青春题材影视剧生产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塑造富有血肉灵魂的影视人物形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电视艺术的蓬勃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014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很多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价值。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1]回顾始自“五四”前后的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马克思主义正是透过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互动,才得以实现同中国本土现实语境的有机契合,最终成为指导革命斗争、社会主义建设的有力武器。新时代背景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推动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关键举措。青春题材电视剧作为当前拥有广泛受众的艺术形式,其传递出的艺术内容对于引导国人,尤其是青年群体道德观、文化观的型塑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因此,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塑造富有血肉灵魂的影视人物形象是新时代讲好“青春故事”的第一大原则。具体来看,电视剧《半暖时光》融合传统文化资源成功塑造出以下三类人物形象。

(一)“为儿女计深远”:《半暖时光》中的父母形象

鼓励和推崇和谐互爱的亲子关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内容,“孟母三迁”“曾子杀猪”“岳母刺字”“三娘教子”等流传千年的典故均反映出古代父母对子女的深切爱护。一方面,在古代文化体系中,由于普及化、制度化的教育模式尚未建立,父母的言谈举止便成为引导培养子女形成健康完满人性的主要方式。另一方面,宗法制度的约束使得家庭内部各成员肩上承担了不同的职责,培养教育子女成才是父母的职责。古代蒙学经典《三字经》中的“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就集中地阐述了这一传统文化精神。然而,中国在实现社会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中,批判否定传统文化是推进社会集体思想更新的重要举措,加之上世纪90 年代起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家庭意识正面临着分崩离析的危机。这种危机在青春题材影视作品里获得集中的表现:一是青春剧中父母形象的弱化缺失。包括《微微一笑很倾城》《致我们暖暖的小时光》《致我们的单纯小美好》等作品几乎未对主人公父母形象进行塑造,难以看出父母在青年主人公的生活成长里扮演了何种功能。二是青春剧中父母形象的“异化”。包括《一起来看流星雨》《最好的我们》《百岁之好,一言为定》等作品为了刻意营造戏剧冲突,无限放大主人公和父母间的矛盾,父母形象被扭曲成蛮不讲理、棒打鸳鸯的“反派”。上述两种青春剧父母形象的创作倾向均背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倡导的父母观念,电视剧《半暖时光》所塑造的父母形象则成功突破了这种创作困境。

女主人公颜晓晨的父母与男主人公沈侯的父母是《半暖时光》整体故事架构中最重要的四个长辈人物,颜、沈二人的爱情婚姻走向受到两家父母间关系的深刻影响。四位父母人物都秉持了“为子女计深远”这一传统家庭观念的核心精神。颜父颜母省吃俭用多年,为了满足女儿考取上海的大学、前往大城市求学的愿望。在女儿高考意外落榜后,颜父屡次前往教育招生部门想要为女儿争取到一条出路,在此过程里遭遇意外而离世。颜母尽管深受打击,但在得知女儿怀孕后,仍然细致入微地照顾女儿生活起居,难以放弃与生俱来的母女情深。沈父沈母望子成龙,引发了颜家的悲剧,沈母多年来内心始终不安,但她却选择严守秘密到底,生怕因此伤害到年轻的儿子。当得知颜、沈两人间的情感后,甚至愿意不顾一切地付出所有,试图求得原谅,只为了促成儿女间的幸福美满。可以说,该剧创作者正是通过吸收借鉴中华传统“家文化”的核心精神,通过深入观察生活,艺术化地再现了当代中国万千家庭的父母如何在高考制度的影响下,为培养儿女成才耗费心血。这一尝试,有效克服了以往青春剧单一局限于塑造青年形象,忽略或失真刻画父母形象的缺陷,强化了青春题材影视作品表现社会生活的广度。

(二)“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半暖时光》中的都市女性形象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艰苦奋斗、自强不息”为核心的优秀民族品格。这种精神,是引领中华民族全体人民在面临困境时永不言弃、奋斗向前的内在驱动力。传统女性文化是这种民族精神最为生动的集中展示,王昭君、花木兰、穆桂英、秋瑾等女性英豪的事迹生动诠释了中华女性果敢、坚毅、英勇的传统品格。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青春影视题材对女性人物性格的设定,都停留在悲情或反叛两种极端性格之上。久而久之,剧中的女性人物逐渐失去闪光点,艺术魅力大打折扣。近年来,由于中国受众的女性意识不断增强,荧幕上出现了一批“大女主”设定的古装人物形象,这些作品看似表露出浓厚的女性主义观念,观众在接受当下能够体验到强烈快感,但很快便弃之脑后,难以从中获得深刻的思索。《半暖时光》通过深入把握优秀传统女性文化,塑造出多位性格各异的都市女性形象,但“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却是她们身上的共同特质。

女主角颜晓晨在高中毕业那年遭遇父亲意外过世、母亲罹患精神疾病的重创。为了筹措基本的学费与生活费,大学四年她始终在不影响成绩的情况下,外出参加各种兼职。毕业后,无论是面临情感上的巨大挫折或是照顾家庭的重担,她始终保持着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对于沈侯、程致远两位男性投以的经济援助,始终保持着“分寸”,通过更努力的工作进行归还。这一人物试图表达当代都市女性生存面临着的诸多挑战,可她们却并未迷失在物质欲望的漩涡深处,仍旧保持着依靠自我进行拼搏的不屈精神。除此之外,女研究生魏彤在帮助纨绔子弟赵宇桓摆脱放浪、走向成熟的过程中充分显示出自己的机智聪慧,这种辅助男性人物成长的女性无疑是吸收借鉴了古代“才子佳人”性别想象传统的结果。都市女白领辛俐敢爱敢恨、勇于主动追求自己心仪的爱人,即便对方不断投以冷漠的回应,可是从不轻易放弃,依旧尽力在工作上努力打拼,是一个精通当代金融圈规则的都市商业女精英。总体上看,电视剧《半暖时光》一方面摒弃了早期苦情、悲惨的青春剧女性人物设定方式,另一方面又纠正了此前频繁遭到观众、批评家诟病的“傻白甜”非现实的女性想象。中华传统女性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当代青春剧创作者应当以辩证客观的视角认识这一文化资源,去除其中包含着对传统女性进行压迫规训的不合理成分,着力弘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优秀女性观,将其运用在当代青春故事的构建过程。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塑造出兼具民族性与当代性的青春剧女性人物形象。

(三)“儒雅风度、阳光积极”:《半暖时光》中的男性人物形象

不同于佛道文化以辅助性的姿态参与到中华文化的发展过程,儒家文化在数千年中华文明的形成过程里发挥着主导作用。儒家精神的核心“仁”与“义”不仅是古代社会运行的宏观性原则,同时对于生活在传统社会中个体的性格行动同样产生了直接影响。“儒雅”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个文化概念,先秦古籍里便已出现过“通天地之人曰儒”[2],“儒之言优也,柔也。能安人,能服人”[3],“荀彧清秀通雅,有王佐之风”[4]等以“儒雅”概念批评人物的范例。据上可知,人物想要具备“儒雅”的性格特点,需要博览群书、以礼待人,还应当辅佐君王,这些都是古代男性知识分子被要求具备的品格。可以说,“儒雅”概念的使用显示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内外兼修、文质彬彬男性的一种期盼,其最终目标在于以此构建和谐的社会文化秩序。20 世纪90 年代起,市场经济浪潮使得国人不同程度面临着思想行动间的分裂、性格异化在内的多重问题。投射在青春影视作品中,一批帅气多金、玩世不恭、游戏感情的男性青春形象陆续问世,并且颇受市场的认可,严重丢失了传统文化对完满人性的宣扬。电视剧《半暖时光》成功改变了这种人物塑造的格局,“儒雅风度、阳光积极”成为剧中男性人物性格的主要特质。

程致远是一位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商学院的金融界新秀,电视剧对其形象的呈现几乎都难以离开“儒雅”二字。无论是举着咖啡杯向颜晓晨诉说生命的无常,或是在寒冬腊月的城市街头对路边乞丐的帮助,都显示出他心中藏有的“怜悯之情”,这无疑契合了“达则兼济天下”的传统儒士观。即便明知道不可能,他却依旧沉浸在颜晓晨与颜母营造的温馨亲情氛围里,只因他在其中真正感受到了家的意味。可以说,程致远这个人物是活在现代都市的传统儒士,从性格到行动均秉持着“含而不露”的传统文化原则。相较之下,男主角沈侯的人物性格则经历了一个明显的变化过程。读书期间,他是一个阳光积极、富有青春活力的大男孩,始终陪伴在家庭遭遇变故的女主角身边,试图利用各种方式帮助其走出悲伤、迎接新生活。随着叙事情节的推进,尤其是当父母告知颜家悲剧可能源自他们之手,面对颜晓晨的离婚要求、孩子意外死亡的打击时,沈侯的性格开始出现蜕变。原本青春年少身上的冲动、热血、阳光等性格要素渐渐被内敛、承担、刚毅等全新性格取而代之,不再执着于青春年少时苦苦追求的爱情圆满,转而选择以身后默默陪伴的方式践行自己对女主角的誓言。所谓“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沈侯后期的性格实际上回归到了传统的儒士文化。综合以上能够看出:《半暖时光》中男性人物其实是以传统儒士文化精神充当内核,通过选取当代校园、都市作为叙事情景,二者融会贯通所生成的新形象。这种人物塑造的方式,成功摆脱了以往“汤姆苏”“杰克苏”等非现实男性想象观念的约束,成功为当代青春题材剧男性形象的变革找到了可供参考的文化依据。

二、努力营造彰显中国美学观念的电视影像画面

电视剧相较传统叙事文学,一个至关重要的不同在于文学是利用文字词句的组合进行故事讲述,主要采取非具象的方式呈现人物和情节,电视剧则强调以影像画面这种具象的方式展开叙事。如同日本剧作家野田高梧所言:“剧本的目的本来不是以‘读者’为对象的叙述故事,而是将那里所描写的事物和现象用‘电影(或电视剧)’的形式使其重现。可以这样说,剧本就是影片儿前的影片。”[5]因此,影像观念是电视剧创作的基础。环境、人物、情节三大叙事要素均是以影像画面作为载体,其中叙事环境是电视剧美学观念最直接、最集中的表现形式。打造新时代富有中国特色的“青春故事”,如何依托中国美学观念为指导思想构建青春剧影像画面,尤其是叙事环境画面是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半暖时光》中影像画面的构建无疑是相当成功的一次尝试。

(一)现代之美:上海外滩的都市霓虹

现代美学观是中国美学观念的组成要素之一,从20 世纪初“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正式开启中国现代社会的转型之路到50 年代的“一化三改”、80 年代后的“改革开放”,古老的旧中国最终蜕变为现代的新中国。社会物质文明的现代化势必酝酿出彰显现代特征的审美意识,对现代美的认可追逐已然成为中国大众普遍存在的审美倾向,这是中国特色美学观念内当代属性的集中展现。电视剧《半暖时光》选取上海外滩都市霓虹的影像画面,以此作为展示“现代之美”的艺术符号。

城市空间是现代美最有力的象征物,作为工业文化催生的产物,城市中的景观、人物均携带浓厚的现代意识。其中,城市夜晚的灯火辉煌更是成为现代意识的代表,古典社会里“灯火阑珊”的朦胧意境变作“霓虹万千”,各种不同色彩的灯光将城市夜晚照耀得恍如白昼。灯光景观丰富灿烂的效果,往往是城市商业发达与否的标识。《半暖时光》中最常见的一个影像画面便是上海外滩夜晚的都市霓虹,从剧集最初女主角夜晚兼职的蓝月酒吧,毕业后工作的MG、DH 两家上市公司,再到入住程致远安排的房屋,均是紧邻着外滩陆家嘴金融中心。导演在构筑该剧叙事氛围时,时常会单独地呈现外滩夜晚都市霓虹的画面。颜晓晨深夜加班时,影像间浮现出外滩整片明亮的灯火,暗示着这座东方金融巨都里无数青年群体正在昼夜不分地为了生活而打拼,颜晓晨只是千千万万城市逐梦者中的一个。程致远在面临心底的纠结与矛盾时同样会不由自主地立于窗边,面对眼前城市间成片的色彩斑斓陷入沉思。此时,外滩都市霓虹所构造出的审美幻象有效契合了现代都市群体茫然无助的心理状态,主体表面上沉浸在光线所搭建起的一场美梦间,实则在瞬间美感体验过后,残留下的却是更加无穷无尽的困顿与迷惘。正如法国现代思想家波德莱尔赋予现代美的解释:“构成美的一种成分是永恒的、不变的,其多少极难加以确定;另一种成分是相对的、暂时的,可以说它是时代、风尚、道德、情欲,或是其中一种,或是兼容并蓄”[6]。城市空间里的灯火不仅会依随主体的需要忽隐忽现,其带给主体的审美体验也处在时刻流转的状态下。可以说,《半暖时光》的创作者通过将普遍性的城市景观同剧集里人物命运的巧妙融合,使得外滩灯火霓虹成为剧集中一个颇具现代美学意味的影像画面。

(二)古典之美:江南水乡的秀丽婉约

中华民族本土孕育、积淀千年的美学观念经久不衰。一方面,古典美学精神为中国特色美学的构建输送了重要的理论养分;另一方面,迄今为止仍然深刻影响着当代国人的日常生活。多年以来,青春剧创作者似乎过分执着于对现代美尽情地予以刻画,似乎全然抛弃了古典美学的有益资源。这种创作倾向的直接后果便是青春题材影视作品中充斥着浓厚的商业浮躁气息,丢失了作品里原本应当具有的含蓄蕴藉。电视剧《半暖时光》创作者试图有意强化剧集所具有的古典美学特征,将目光对准紧邻魔都的苏州,通过依托这一古镇组织起的故事情节和影像画面,为青春题材作品增添秀丽婉约的美学风格。

电视剧中,女主角的故乡“杭城”是一个典型的江南小镇,该地保留着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影像画面呈现出的景观中,四周绿树成荫,小桥、流水纵向交错,清晨时分,售卖鱼虾蔬菜的摊贩布满街道,俨然就是回归到了唐诗宋词所描绘的街市空间当中。除了空间景观直接呈现出来的古典韵味,该地诸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被融入故事情节的编排过程。颜父、颜母分别是木雕、昆曲两大江南传统民俗技艺的传承者,叙事影像中反复展示了两人雕刻、传唱戏曲的画面,还对苏绣这一传统的刺绣工艺进行了刻画。以上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画面的呈现,极大地增强了该剧所拥有的古典美学气质。如何传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近些年普遍受到社会关注的问题,《半暖时光》突破以往同类影视题材作品大多将叙事空间设置在校园、都市的创作倾向,另辟蹊径将目光对准传统江南水乡,着力利用影像画面向受众展示苏州古典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由此成功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形成中国特色青春剧风格两大目标的有效契合。就播映后的市场反响来看,该剧主创人员选择苏州充当还原剧本中女主角故乡的尝试无疑取得了成功,这在另一个侧面为当前青春题材影视创作者提供了启示:与其因循守旧选取都市充当青春故事的叙事语境,不如转变思路将目光对准那些承袭古典美学特征的特色城镇,这既能推动青春剧影像效果的生新变革,更能实现古典美学在当代大众艺术间的传承进步。

(三)生态之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在中国特色美学观念形成过程中,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早在19世纪中期,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便就此问题给出了答案。“自然界的属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来说才是存在着的;因为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对人说来是人与人间联系的纽带……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表现为他自己的属人的存在的基础。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然的存在才成为人的属人的存在,而自然界对人说来才成为人。”[7]此后,人类学家费孝通更进一步将这种观点概括成“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处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中国特色美学构建的基本准则。《半暖时光》中的诸多影像画面都致力于展现人与自然界唇齿相依、和谐共生的状态,使得整部作品带有无与伦比的生态之美。

纵观全剧,较为集中展示人与自然关系的景观画面大约有两处。一是程致远、辛俐就读的宾夕法尼亚沃顿商学院,虽然此处影像画面停留的时间不长,却真实地塑造出华人学生在美国校园生活学习的真实景观。因为突如其来的暴风雪全校封闭,两人被困在学校实验室,许久之后才得以获救。地理空间存有的差异,使得美国在自然气候上显著区别于中国,即便是东北地区也很少发生极端的暴风雪天气,因此国内受众缺少正面接触此种气候的经验,当其从影视剧中看到这种相对陌生的自然现象时,一种浓郁的异域风情便会迎面袭来,突破观众原先所拥有的期待视野。此时,生态美并不是以自然界的优美这种美学形态得以呈现,而是转换为类似英国经验主义美学家伯克所言的观望海浪汹涌翻腾后产生的“崇高感”,观众透过影像感受到暴风雪这种极度恶劣的自然气候下人类的渺小,风雪本身固有的颜色形状等要素也会引发主体的审美体验。在情绪平复下来后,他们开始着力思考人与自然界究竟应当如何相处这个严肃的话题,美感与痛感并存其间。二是剧集中主人公日常休闲生活时的活动空间。剧中程致远、颜晓晨两人曾多次前往位于郊区的住宅进行休闲放松,这是集住宿、垂钓、观景等多种复合功能于一体的空间。他们在那共同采摘蔬菜、捕钓鱼虾,并且经由垂钓而来的食物也都是以简单的方式加以烹饪。此时的影像画面着重展示了四处空间良好的自然环境,无论是随风摇摆的金色芦苇,夕阳投射在屋顶散发出的朦胧余晖,还是夜空里斑驳闪耀的点点星辉,都预示着此地拥有极其良好的生态氛围。因为身处其间,女主角因命运起伏而受伤的心灵逐渐获得疗愈,生态之美成功填补了都市人伤痕累累的心灵,这些画面都让观众产生了极显著的审美体验。这说明,以往青春剧忽视描绘人与自然关系的创作态度开始发生变化。《半暖时光》主创人员则是倾向于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美融进中国本土大众艺术的生产过程,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鼓励以各种方式培育中华文化自信的集中显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势必能够更好地处理人类如何对待自然界的问题,生态美学所追求的世界由“主客二分”回归到“主客一体”的理想目标经由剧集主人公与自然的关系获得了充分展示。《半暖时光》所构建出的蕴含生态美的画面,正是未来中国青年所追求的理想生活画面。

三、有机把握青春题材电视作品经济效益与艺术水准的平衡

长期以来,青春题材电视剧都被视作沾染浓厚商业资本气息的一种电视剧类型,受众群体年龄的相对偏低、日常生活经验的缺乏、独立理解世界的价值观尚未建立,使得他们基本成为大众文化的被动接受者。在此情形下,青春影视题材创作者只需要把握住年轻观众的文化消费心理,依循既有成功经验持续进行复制加工,便能简单投入而获取巨大的回报。这种创作态度是导致近期青春题材剧高度同质化的根本原因,2017 年后青春剧市场的“退烧”反映出年轻观众针对此类剧集的疲倦与不满。要想真正实现新时代青春题材影视作品的持续繁荣,最重要的在于处理好经济效益与艺术水准间的关系,电视剧《半暖时光》为此树立了可供借鉴的范例。

(一)青春恋爱中的波折起伏:《半暖时光》对近年“甜剧”风气的突破

“甜宠”是近年来中国青春影视题材创作的一个重要倾向。当文化产业资本捕捉到大众的集体诉求,电视剧创作者便通过一再复制生产弥散“甜宠”氛围的青春剧,试图抓住年轻观众的眼球。所谓的“甜剧”在于回避现实生活,刻意放大青春恋爱中的美好成分,消解电视剧人物角色的多面性格。从青春剧自身发展的历史谱系而言,此类“甜剧”是港台青春偶像剧在内地和大陆影视市场上的“升级”版本,契合了青年女性观众的婚姻爱情想象心理。这种青春剧的一再出现,并不利于引导青年观众正确地理解爱情、婚姻与人生。恰如俄国现实主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所言:“如果一个姑娘想嫁富翁,那就不是爱情,财产是最无足轻重的东西,只有经得起别离的痛苦才是真正的爱情。”[8]电视剧《半暖时光》的主创人员有意跳脱这种虚假的“甜宠”青春爱情观,尽力展示青春恋爱中的波折起伏,虽然带着淡而持久的感伤情调,却真实再现了当代青年人恋爱婚姻生活的真实面貌。

青春的爱情之所以能够成为古往今来文艺作品永恒的描写对象,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其中充满了未知与无常。前方生活路途中布满的困苦艰难在青年群体少不更事的视角下可能化作难以逾越的高山,每一次面对挑战的过程里,都可能在年轻人心底残留下伤痕。伴随着主体的成长,这些痛苦反而催促着主体不断进步,成就更好的自我,这才是青春影视剧展示爱情的应有态度。《半暖时光》中,颜晓晨与沈侯的校园恋情经历了重重阻碍,彼此深深相爱的两人在命运的摆弄下不得不遗憾分手。然而,暂时性的分开却未中断彼此间的牵挂,在时光的洗礼下,两人的内心完成了蜕变,重新相遇时对于爱情婚姻的本质有了更深刻的领会。都市商业女白领辛俐的感情之路同样崎岖不平,她曾长期深陷一段求而不得的感情无法自拔,甚至由此忽略身旁真正默默陪伴自己的男人。因为自尊与骄傲,她推走了乔羽,很快却又追悔莫及,只能远逃美国疗愈情伤。当一切回归平静,她才勇于面对内心真实的想法,前去追寻新的感情。总体而言,《半暖时光》中的青春爱情不再是脱离现实生活的空中楼阁,而是植根在当代校园、职场等领域生活土壤的深处,观众跟随剧中男女角色恋爱婚姻的波折起伏,能够获得反思和启示,这或许才是新时代青春题材影视作品应当承担的艺术使命所在。

(二)人性深处的情感冲突:《半暖时光》对艺术思想性的深刻挖掘

文化市场语境下,电视剧这种消费文化形态是否需要坚守纯文艺作品所注重的思想性?这一问题在前些年影视行业内部始终遭到忽视,直接的后果是创作者逐渐放弃对电视剧人物复杂心理状态的挖掘,类型化的影视人物形象被批量制造出来,这在青春影视题材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新时代大众文化生产应当遵循“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优秀的文艺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9]的基本原则,如何利用青春剧表达对于世界的深切思索,刻画人性深处的矛盾冲突是创作者面临的重要任务。《半暖时光》中程致远这一人物的塑造,成功融合了哲学、心理学等领域的重要理论学说,其身上所具有的“悲剧英雄”属性,引领观众思考承担错误、救赎自我等在内的多重严肃问题,是青春影视剧的一次重要突破。

程致远身上承担的罪孽在于曾经驾车撞死了一条无辜的生命(女主角颜晓晨的父亲),即便缘由是对方违背交通规则,交警判定他没有任何过失。然而,目睹颜父从自己面前离世,仍在他的心底留下了巨大的创伤,由此而罹患了“PTSD”症候,他的内心便长期处在自责状态里。这种怜悯之心,驱使着他不由自主地走向女主颜晓晨,无私地给予对方各种援助。他深陷在这种情绪里,难以自拔,即便后来真相大白,遭受来自各方的指责,但他依旧照顾颜家母女。这种情感,是爱或是怜悯?连他自己都难以判定。无数个夜晚,车祸的现场反复在梦境中出现,令他深感恐惧。心理医生告诉程致远,潜意识里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态度是造成其心理不安的根本原因,可是他却早已难以回头。纵观中国青春题材电视剧的整个发展进程,此前从未有任何作品专门聚焦过“PTSD”这种心理疾病群体,更遑论如此细腻真实地就这类群体的心理状态进行刻画与展示。要想成功利用叙事情节树立这类社会中的“他者”形象,需要创作者熟稔地掌握必要的现代哲学、心理学知识,尤其是同精神分析学直接相关的理论。这种创作原则同20 世纪初现代主义文艺思潮不谋而合,直接面向现代人心理深层活动的揭示不断增强了电视剧整体的艺术思想性,也为新时代大众文化聚焦表现严肃主题进行了一次富有意义的尝试。

(三)流量明星演员的缺席:《半暖时光》遴选演员原则的正常化

流量明星是中国近年电视文化发展过程呈现出的症候之一,尤其青春剧与流量明星几乎形成了互利共生的关系。青春剧透过编织虚幻的情爱梦境络绎不绝地制造出流量明星,选择流量明星参演青春题材影视剧能够保障收视率、网络点击率的稳定性,弥补剧情、表演等领域存在的不足。这种风气的出现,实际上严重破坏了电视艺术自身运行的基本规律,剧本内容编写、角色人物刻画等在内的艺术核心要素反而被推向边缘地带,流量明星演员似乎成为衡量一部青春剧高低优劣的唯一要素。国家文化管理部门认识到了这种风气存在的危害,于2021 年夏季先后刊发了多份治理流量明星问题的文件。可以说,破除困扰影视行业许久的流量明星问题,已然成为指导新时代中国电视艺术健康发展的重要政策方针。

《半暖时光》在挑选演员的过程中,真正摆脱了以流量为中心的遴选原则,重新回归到剧本角色人物设定选取演员。剧中男女主角沈侯、颜晓晨的扮演者杨旭文、许龄月在以往娱乐圈并没有太高的知名度,但也出演过不少较有口碑的剧集。程致远的扮演者付辛博作为曾经的偶像明星,近些年来热度早已退却,随着年龄的增长开始努力转型为实力派演员。徐帆、王姬等老戏骨的加入,更是游刃有余地刻画出性格截然不同的两位母亲形象。《半暖时光》虽然没有流量明星,播映后仍然广受好评,无疑告诉未来青春剧创作者,告别商业流量、回归艺术本体才能真正推出受观众欢迎的青春题材影视作品。

猜你喜欢
时光青春
Chapter 2 Childhood time第2章 童年时光
永远向前的时光
青春睡不着
逆着时光去爱
幻青春
时光不老
漫时光
埋线:1厘米提升的青春
青春献礼
青春不打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