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模式下的小学体育教学研究

2022-02-13 20:34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22年41期
关键词:教研学科体育

黄 彬

(广西北海市合浦县廉州镇第八小学 广西北海 536100)

“合作学习模式”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其是指将单一培训延展至多元化、多主体加入的新式培训。合作学习既可以是师生之间的合作,亦可以是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合作。当然,后者的开展更广泛,研究热度也较高。小学体育课中,合作学习模式的开展具备较高的可行性,甚至因体育游戏的多变特性,使其能够更好地与其他学科衔接。本文主要探讨合作学习模式下,小学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形式,旨在以小学体育课为跳板,对外更好地推广合作学习模式,为学生带来更多有趣的体育课程。具体探讨如下。

一、合作学习模式的概念

1.师生之间的合作学习

国内初等教育普遍采用班课形式开展教学活动。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就要强调教学过程中师生、生生之间的互相配合。以往在小学体育课上,多以教师为教学主体,开展教学活动。教师仅作为体育学科相关理论的讲授者,很少参与到师生合作学习中。一些教师甚至还会忽视师生合作学习环节的设计。因此,师生合作学习模式并未得到有效开展。

2.生生之间的合作学习

小学体育课主要采用让学生做游戏的方式,培养其体育素养,因此,生生合作学习的机会较多。但一些乡镇学校,未能够发掘生生合作学习模式的价值,如在体育游戏的设计环节,没有根据学生之间的特质差异,个性化地组织生生合作学习,导致具体教学活动的开展仍旧存在不足。

3.学科之间的合作学习

在初等教育阶段,学科之间的合作交流,一般集中于语文、数学、英语这类文化学科。这是因为从认识层面而言,一些文化课教师始终认为体育课的娱乐性质大过文化性质,无法满足学科之间互相联动、实现育人目标的基本诉求[1]。

二、开展合作学习的目的

1.提高课堂学习质量

合作学习模式下,不同教学资源能够得到累积,不同教学主体能够互相配合,使得教学场景更加多元化,更好地满足不同个体的差异化学习需求,综合提高课堂学习质量。

2.提高课堂学习趣味性

在小学体育课堂中,合作学习模式的提出,意味着更多角色的加入,教学活动得以多元化开展,最终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小学体育课堂的高质量发展,提高小学体育课堂的趣味性。

3.响应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教改需求

新一轮课改强调,要纠正素质教育阶段“以教师为主导”的授课形式,摆正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定位;在实际课堂中,以学生个体需求为主要服务对象,构建更加科学的素质教育。小学体育课堂构建以合作模式为导向的教学理念,恰是为了更好地调用教学资源,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素养,是响应“以学生为教学主体”这一教改目标的具体体现[2]。

4.合理利用教学资源

在合作学习模式中,不论是师生之间的互动,抑或生生之间的配合、多学科之间的协作教育,均能够起到合理利用教学资源的教改目的,最终满足实际的教学需要。

5.更好地培养学生学习素养

在合作学习模式中,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素养。例如,在体育游戏中,学生的团结合作学习素养可以得到锻炼等。

三、小学体育教学采用合作学习模式的可行性

1.小学体育课堂属于班课形式,为开展合作学习模式奠定人员基础

目前的小学体育课堂仍旧采用班课的学习模式,一来满足体育游戏对人员数量的需要,二来缓解教育资源压力。这种班课模式下,人员之间的合作搭配选择性广,教学更加灵活多变,能够满足不同主题下的体育教学需要,更有利于合作学习模式的开展[3]。

2.体育活动自身附带合作属性

小学体育课堂多以游戏为主要锻炼形式。受体育活动的游戏性质影响,小学体育课堂自身附带一定程度的合作属性。将合作学习模式引入小学体育课堂,本身是一件具备一定契合度的教学创新工作[4]。

3.多元化教育视阈下,小学体育课与其他学科的结合成为必然

随着现代教育观念的不断完善,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将成为必然发展趋势。以体育学科为跳板,构建面向小学教育的合作学习模式,能够为未来的教学改革打好基础[5]。

四、小学体育教学采用合作学习模式的具体策略

1.健全制度,让合作学习模式成为未来发展主流

从学校方面来说,要进一步健全合作学习制度,提高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站位。从制度层面来看,要帮助该教学模式更好地立足当下,推动合作学习模式成为未来学科之间教研活动开展的主要形式;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师响应度,还要落实配套的考核制度[6]。

2.加强培训,提高教师开展合作学习模式的教学能力

为了更好地以小学体育课为跳板,开展合作学习模式,校方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不断地提高各学科教师,尤其是体育教师,开展合作学习模式的教学能力。关于培训机制的建立,首先要确保其能够周期性且常态化地开展,而不应将其作为“临时工程”,打造临时培训机制。其次,关于培训主体,要明确为一线基层教师。在培训时,就要培养一线基层教师的合作学习认识。关于施教主体的确立,可以是外界权威专家,或上级学校在该领域的先进教学工作者。在培训结束后,要对受培教师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其绩效考评、职称评定、人员晋升等参照标准相绑定,以此提高有关人员参加培训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避免培训工作流于形式[7]。

3.加大教研活动,互相分享先进的教学理念与经验

除了培训以外,教师之间应主动分享合作学习的教育理念与经验。学校方面应当构建“合作式教学”教研小组,加强该领域的教学研讨工作。教研小组定期就教研成果与全校教师分享,推动合作学习模式的全面普及[8]。

随着教研工作的逐渐深入开展,可以学校为单位,进行校际的主题教研活动。通过与其他学校教师围绕合作学习模式,彼此之间互相分享教学心得体会,总结教学经验,有利于校际间教研氛围的进一步融洽,同时有利于更多先进教学经验与观点的涌进,帮助本校教职工求同存异,提升自身关于合作学习模式的学术见解。在校际教研活动中,各位老师还能够借助此次机会,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这将有利于未来校际展开联合教研行动,提高教研高度与广度[9]。

4.形成固定搭配,以小学体育为跳板,建立合作学习生态圈

形成学科之间的固定搭配十分重要,其能够帮助合作学习模式更好地执行并推广。当小学校园合作学习模式成为常态后,可探讨其他学科搭配的可行性与具体执行方案,推动该教学模式开展。但在当前时期,由于合作学习模式的提出较晚,未能形成大量教学经验。因此,可先根据既往的教学认知,尝试固定的常见学科搭配。作为教改工作的“先行者”,总结合作学习模式的优秀经验,有利于后续对该项教学改革工作的进一步完善[10]。本文撰写视角是以小学体育课堂为例,构建与其他学科的合作学习模式,这里就具体做法进行探讨。

(1)体育课堂与语文课堂的合作

体育教师需与语文教师在课前联合备课,基于该学期教学大纲内容,探寻可合作的内容。两位教师一同协商,思考合作方案,最后讨论制定具体的授课流程,一同备课,共同参与教学实践活动。例如,体育老师可通过设计接力赛跑的方式,与语文学科的拼音学习配合,打造合作课堂。体育教师在课前进行分组,并随机为每组学生发放提前打印好的印有字母的纸张(根据学习进度准备)。由学生自行分配字母,学生个体迅速判断自己持有的字母在字母表中的先后顺序,并依照这一顺序决定接力赛跑顺序。率先完成全程竞跑要求的一组即为获胜方。通过这种方式,将语文课堂中的教学知识点与体育游戏相结合,最终帮助学生既完成了体育锻炼,同时也加深了对语文学科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2)体育课堂与数学课堂的合作

如上文所述,体育教师需在课前与数学教师做好同步备课工作,了解合作课堂的开展环节与流程,做好细节工作的优化,并一同参与实际教学工作。以数学加减法学习与体育游戏的结合为例,在10以内的加减法学习中,由体育教师联合数学教师,随机将班级学生两两分组。体育教师喊口令,如“5+3得?”,两组同学听到指令后,每位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考,有选择地决定是否做出蛙跳动作。最终两组中,蛙跳出列的总人数最接近指令组取胜。体育教师可拟定五局三胜、七局四胜等游戏规则,既锻炼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力,同时也能够很好地使学生强身健体,一举两得。

5.以学习素养培育为目的,做好备课工作

在合作教学模式中,教学工作者要将眼光放长远,构建更加多元化的合作学习模式,如以学习素养为目标,构建合作学习课堂。同样是以小学体育课程为例,教师可有选择地根据学习素养要素,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例如,对小学生团队合作学习素养的培养,就可以通过生生配合的方式,不依靠其他学科的介入,利用体育游戏,锻炼学生之间互相交流配合的能力,如组织接力赛、乒乓球双打、羽毛球双打等体育活动。若教师意图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通过师生互动合作的方式,利用体育游戏达到教学目的。教师在课前迅速讲解几点凌乱的体育游戏规则,由学生进行思考后,迅速自主成组,根据推理的体育游戏规则,直接演示游戏过程。最接近体育游戏规则者的一组判定为胜。在这种教师端发布任务、学生端自主思考且融入生生合作的学习模式下,充分调动学生对体育游戏规则的领悟能力,及团队之间互相交流合作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素养,同时更好地推动合作学习模式的发展[11-12]。

五、小结与展望

合作学习模式能够有效地提升课堂学习质量和趣味性,培养学生的学习素养,具有积极意义。关于小学体育课开展合作学习模式的策略,首先要健全制度,其次要加强对一线教师的培训,并鼓励内部开展教研活动;在合作学习模式教学经验积累不足的当下,建议学科之间彼此先尝试固定搭配的方式总结经验。教师也可基于学习素养的培养目标,打造全新的合作学习模式,推动该教学模式多元化开展。

小学体育课堂合作教学模式的开展,可以不必拘泥于户外。学校可召集体育教师,进一步思考、构建适合室内且可与其他学科进行联动的教学内容,以满足雨天体育课堂合作教学模式的开展需要。另外,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小学体育课堂合作教学模式的合作对象,不必拘泥于本校老师;可借助信息化平台,无视地域问题,与其他地区的优秀教师进行“隔空”合作,更好地引进先进的教学资源,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13]。

猜你喜欢
教研学科体育
【学科新书导览】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超学科”来啦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教师到底需要怎么样的教研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