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2022-02-14 10:05刘景莉
青海农技推广 2022年3期
关键词:养分配方肥料

刘景莉

(青海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青海 西宁 810000)

青海省自2006年开始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工作以来,始终按照农业部的部署和要求,围绕“五个环节、十一项工作”,积极探索,扎实推进,在管理制度、工作机制、技术体系、推广服务、队伍建设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确保了项目顺利实施,促进了科学施肥水平的全面提高。全省共有22个县(市、区)和2个项目单位实施项目工作,其中:2006年有2个县(大通县、乐都县)实施;2007年新增加9个县(湟中县、互助县、民和县、化隆县、门源县、湟源县、平安县、贵德县、共和县);2008年新增11县(市、区)(贵南县、都兰县、同德县、同仁县、循化县、西宁市城北区、尖扎县、德令哈市、乌兰县、兴海县、格尔木市);2009年新增2个项目单位,玉树州农业技术推广站、海北州农业技术推广站。2009年开始在全省24个项目单位实施,覆盖率达90%。十六年来全省累计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9 890.5万亩,每年为50万农户提供了测土配方施肥服务。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普遍欢迎,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1 经济效益明显

工作开展以来,通过多年的连续测产,实施项目的24个县(市、州)各类作物增产增收明显,其中小麦增产6~19 kg/666.7m2,均增产节支21.14 元/666.7m2;油菜增产6~14 kg/666.7m2;马铃薯增产44~86 kg/666.7m2;豆类增产9~15 kg/666.7m2;其它作物增产24~59 kg/666.7m2。经济效益比较显著。

2 社会生态效益显著

2.1 提高了农民的科学施肥意识

通过为项目区农民免费测土、发放施肥建议卡、开展技术指导和各种形式的宣传培训,使农民传统的施肥观念发生了改变,提高了科学施肥的意识,减少了盲目施肥和过量施肥的现象。据对项目区大通、平安、乐都、门源、都兰、贵德、化隆和同德8县384户农民的抽样调查,90%以上的农户知道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其中大通县、乐都县、平安县、贵德县达到100%,配方卡的入户率为100%,有78%的农户是通过参加技术培训、配方卡和其它媒体宣传形式了解配方施肥项目的,有14%的农户是通过使用配方肥了解到的,80%以上的农户能够看懂配方卡,并可按配方卡进行施肥。

2.2 提高了土肥测试能力和服务水平

自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以来,由于缺乏资金和项目投入,土肥技术推广基础设施滞后,土肥化验室仪器设备陈旧、老化、不配套。通过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的开展,各县(市、区)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改造土肥化验室,添置仪器设备,完善设施条件,强化公益性职能,稳定了技术队伍,提高了测试能力和测试水平。同时提高了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培养了一批技术能力强的土肥队伍。

2.3 调整了肥料结构

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实施以前,青海省的肥料施用以磷酸二铵和尿素为主,其他肥料用量很少,土壤养分处于不平衡状态。通过开展测土配方施肥,结合各地土壤实际状况,对不同地区的氮、磷、钾施用比例进行调整,适当增施微量元素肥料,肥料施用品种也由单质肥料向高浓度肥料、长效肥料和多元肥料转变。有机肥、配方肥施用量增加,施肥比例趋于平衡。

2.4 营造了科学施肥良好氛围

通过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的开展,农业部门广泛深入宣传测土配方施肥,形成了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推动科学施肥的良好氛围,行政、科研、推广、企业和农民密切配合,上下联动,左右协同,促进了以政府为主导、科研为基础、推广为纽带、企业为主体、农民为对象的科学施肥体系的建立。农民真切地感受到测土配方施肥带来的效益,学技术、用技术的热情和积极性空前高涨,一场施肥观念与施肥方法的变化正悄然深入到千家万户,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科技的推广与普及。

2.5 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

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后,实现了养分的平衡供应,改善了土壤理化性状,提高了土壤肥力,提高了肥料利用率,改善了农产品品质,降低了施肥量,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

3 通过农户调查研究明确了施肥现状及问题

只有了解农民施肥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因此,在采集土壤样品时,调查了每个采样地块农户的施肥现状,内容包括有机肥和各种化肥的施肥品种、数量、时期、次数、方式、产量等。全省累计调查农户总数50万户。根据获取的调查数据,了解了不同区域、不同作物及不同灌溉条件下农民习惯的施肥种类、施肥水平、施肥方式等,并分析了农民施肥习惯方面存在的问题。为研制施肥配方、指导农民施肥提供了科学依据。

4 摸清了我省耕地土壤养分状况,建立了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通过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的实施,实现了自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以来,全省农业区县最新的大规模耕地资源调查和土壤养分检测。通过调查,基本摸清了青海省农业生产的施肥状况,找出了存在的问题。通过检测,明确了耕地土壤养分现状及空间分布,建立了青海省土壤养分数据库,统计分析了土壤各种养分的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和不同分级标准下的分布频率,应用计算机、GIS等技术由土壤养分点位图生成土壤养分分布图。纵向对比分析了全省耕地土壤耕层(0~20 cm)养分的变化趋势及变化原因,并与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进行了比较,发现在川水地区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基本含量较第二次普查结果持平;在脑山地区、浅山地区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较第二次普查结果有所下降;速效氮、磷含量较第二次普查结果有所提高,尤其川水地区保护地蔬菜有效磷含量大幅度提高,速效K含量下降,土壤肥力呈下降趋势。

利用本项工作的调查成果,建立了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土壤养分基础信息数字化管理。为耕地地力评价、改土培肥、种植业结构调整、作物推荐施肥、制定区域性的施肥配方奠定了基础。

5 提出了不同地区不同作物测土配方施肥建议用量

青海省肥料配方的制定首先是确定N、P、K养分的用量,然后确定相应的肥料组合。肥料用量的确定方法主要采用地力分区法、目标产量法和效应函数法。

目前用的最多的是地力分区法,按土壤肥力高低分为若干等级,将肥力均等的田块作为一个配方区,利用区域的大量土壤养分测试结果和已经取得的田间试验成果,结合专家和群众的实践经验,计算出配方区内比较适宜的肥料种类和施用量。不同生态区不同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建议用量见表1。

表1 小麦测土配方施肥建议用量表 单位:kg/666.7m2

续表

表2 油菜测土配方施肥建议用量表 单位:kg/666.7m2

表3 马铃薯测土配方施肥建议用量表 单位:kg/666.7m2

续表

表4 蚕豆测土配方施肥建议用量表 单位:kg/666.7m2

表5 豌豆测土配方施肥建议用量表 单位:kg/666.7m2

6 建立了土壤有机质、大量元素的丰缺指标

通过全省的土壤养分分析检测和耕地养分等级的确定,青海省有机质和大量元素30%~40%处于中等地力水平,pH值大部分集中在7.5~8.5之间,中等碱性土壤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86.7%,中碱性耕地面积占7.8%,强碱性耕地面积占5.4%;耕地养分面积排序为中等水平面积>较高水平面积>较低水平面积>高水平面积>低水平面积>极高水平面积。

表6 青海省土壤有机质和大量元素养分丰缺指标与面积

7 分析汇总了作物养分吸收规律

通过“3414”试验和土壤、植株养分氮、磷、钾测定,汇总得出不同地区、不同作物、不同产量的百千克籽粒吸收氮、磷、钾的量。

表7 各农作物每100 kg产量养分吸收量

8 研制并生产了配方肥,做到了技术落地

配方肥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载体,农民快捷方便合理施用配方肥是实现测土配方施肥的最终目标。因此配方的研制和配方肥的生产就是项目的核心环节。农业生产需要配方越细越好,但应用范围较窄,肥料加工企业也难以实现。针对企业规模化生产与配方肥区域化需求的矛盾,应采取区域大配方与局部小调整相结合的办法,适度减少配方数量,促进企业按方生产供肥,努力扩大配方肥应用范围。项目实施以来全省共公布了17个肥料配方。为适应肥料企业的生产同时尽量满足作物的生长需要,涉及了小麦、油菜、马铃薯、玉米、豆类、蔬菜等作物,覆盖全省所有涉农县(见下表)。

表8 主要作物施肥配方

为确保各种作物肥料配方的准确性及验证肥料配方的效果,减少配方施肥大面积应用的风险,每种配方都在特定区域开展了田间校正肥效试验,进行了配方施肥增产效果分析,为完善配方提供科学依据。

配方肥质量的好坏、配方的准确度是衡量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成败的关键。项目组根据配方、原料及企业生产工艺,确定了配方肥生产企业,制定了主要作物的配方肥标准。依托体系的职能,严把生产企业关、配方肥质量关、销售网络关、技术指导关,做好技术服务。

9 集成了不同地区的技术模式

9.1 川水地区小麦稳磷、增钾、分次施氮技术模式

对川水地区小麦进行技术模式研究,发现土壤养分不足严重抑制小麦产量,提出:磷钾肥足量基施、分次追施氮肥的施肥技术,苗期氮肥需要量仅占总氮量的3%,第一次追肥在3叶期或3叶1心时进行,并要重施,占追肥的2/3,提高分蘖成穗率,促壮苗早发。其余1/3在拔节期追施,追施氮肥总量7.5 kg/666.7m2。

9.2 浅山地区马铃薯高产补钾施肥模式

根据马铃薯生育期对养分的吸收规律,提出“前促、中控、后保”的施肥原则,马铃薯生长需要的养分较多,对钾肥的需求更为突出,充足的钾营养能促进淀粉合成,对块茎膨大有明显的效果,旱地马铃薯增施钾肥,最高增产达到25%。马铃薯开花后,主要以叶面喷施方式追施磷、钾肥,每隔8~15d叶面喷施0.3%~9.5%磷酸二氢钾溶液750 kg/hm2,连续2~3次。

9.3 蚕豆减氮、补微肥施肥技术模式

针对不同类型蚕豆品种的养分吸收特点,合理配施有机肥、氮磷钾肥,增施钙、硼、钼等中微量元素,制定不同生态区蚕豆配方施肥技术要点,制定缓控释尿素与速效化学氮肥配施技术要点,采取蚕豆覆膜区播种前一次性施肥技术,可有效减少氮肥损失,提高氮肥利用率。

9.4 旱地春油菜垄膜沟植平衡施肥技术模式

根据旱地气候条件,选用厚度0.006~0.007 mm抗拉性强的聚乙烯塑料薄膜,宽幅40 cm,起垄种植,可以减少杂草危害、增强保温、保湿功能,提高旱地春油菜种植水分利用率,在确定了垄膜沟植的栽培方法下的氮磷钾养分的施用量以后,示范区春油菜产量由3 210 kg/hm2提高到3 980 kg/hm2,产量提高19.3%,N、P、K利用率提高4%~7%,解决了旱地春油菜水分利用和肥料平衡投入问题。

猜你喜欢
养分配方肥料
苹果最佳养分管理技术
一招值千金 配方建奇功
养分
绝密配方(下)
绝密配方(上)
2019年3月肥料购、销、存统计
2019年3月肥料购、销、存统计
2018年12月肥料购、销、存统计
年轻时的流浪,是一生的养分
肥料是否正规 教你快速辨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