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设施番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2022-02-15 15:54闫海霞曹布霆杨威宛汉斌吴国庆
长江蔬菜 2022年21期
关键词:花穗棚膜行距

闫海霞 曹布霆 杨威 宛汉斌 吴国庆

淮安地处黄淮平原和江淮平原,地势平坦,地形地貌以平原为主,兼有南北气候特征。 番茄为茄科番茄属植物,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碳水化合物、矿物盐、有机酸及少量的蛋白质,深受人们欢迎。其在本地有小面积种植,采用设施栽培的方式,茬口多为大棚春提早、秋延后和日光温室越冬茬,效益可观。 现将淮安设施番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培育壮苗

1.1 品种选择

选择果实品质优、抗病性强的优良番茄品种,如蔬农2 号、苏粉12 号、佳粉10 号、印第安等。

1.2 育苗时间及场地

大棚春提早番茄一般于1 月中下旬至2 月上中旬,在温室或多层覆盖塑料大棚内进行育苗; 大棚秋延后番茄一般于7 月上中旬,温室越冬茬一般于8 月中下旬至9 月上旬,在塑料大棚内分时段应用遮阳网进行育苗。

1.3 浸种催芽

大棚春提早番茄一般采用温汤浸种, 先在盆内倒入55℃温水,放入种子搅拌,使其受热均匀,保持该温度15~20 min。 然后将盆内换成30℃左右的水,继续浸泡6~8 h。 其后取出种子,用湿布包好,放置在30℃恒温箱内催芽,每天用30℃水淘洗1 次,待大部分种子露白即可播种。

1.4 穴盘育苗

大棚春提早、秋延后番茄,每667 m2约栽3 500 株,需育苗约4 500 株,每667 m2用种量20~25 g;日光温室越冬茬番茄,每667 m2栽2 000~2 500 株,需育苗3 000~3 500 株,每667 m2用种量15~20 g。

采用穴盘育苗,选用50 孔或72 孔穴盘,装入育苗基质,摆种,其上覆盖约1 cm 厚的基质,浇透水。 如春提早育苗,苗盘上覆盖1层塑料薄膜保湿,外面搭设小拱棚;如秋延后或越冬茬育苗,苗盘上覆盖1 层无纺布,待70%左右的种子拱土时,揭去覆盖物。

1.5 苗期管理

①温度管理 出苗前温度保持30~33℃。拱土揭去覆盖物后,白天保持25~27℃,夜间16~18℃。 大棚春提早栽培,定植前3~4 天,适当降温炼苗,以适应定植后的温度变化。

②肥水管理 一般情况, 出苗前无需浇水;出苗后,根据苗盘水分状况及时浇水,遵循见干见湿、浇则浇透的原则。 第1 片真叶展开后,视幼苗营养情况,结合浇水进行追肥。

③光照管理 出苗后,寒冷季节里,在温度允许的条件下,尽量早揭晚盖保温被,以最大程度保证良好的光照条件;炎热季节里,在光照过强时,短时应用遮光率为35%~65%的遮阳网进行遮荫。

2 定植前准备

2.1 清理、检查、修复大棚

前茬蔬菜采收后,清理出残株,并检查大棚塑料薄膜、防虫网等是否破损,如有破损,及时修复或更换。

2.2 施基肥

在耕前施入腐熟有机肥和三元复合肥。 大棚春提早、秋延后栽培,一般每667 m2施优质腐熟的有机肥5 000 kg 左右、三元复合肥50 kg 左右;温室越冬茬,一般每667 m2施优质腐熟的有机肥8 000 kg 左右、三元复合肥60 kg 左右。

2.3 整地作畦

深翻、旋耕、耧平后,大棚春提早、秋延后,一般作成宽90 cm、高20 cm 的南北长畦,畦间距20 cm;温室越冬茬,一般作成宽90 cm、高20 cm 的南北长畦,畦间距50 cm,或作成宽50 cm、高20 cm 的南北长畦,畦间距30 cm。畦上,定植孔附近铺滴灌带、覆地膜。 通过滴灌带,浇足底水。

2.4 熏棚

上述步骤完成后, 定植前可用20%腐霉·百菌清烟熏剂(250~300 g/667 m2,均匀摆放)和10%异丙威烟熏剂(300~400 g/667 m2,均匀摆放)熏棚,以防止定植后病害和虫害的发生。 如在寒冷季节,定植前5~7 天,打开棚膜通风,通风完毕后,及时关闭棚膜,以利于棚室内温度的回升;如在炎热季节,定植前2~3 天,打开棚膜通风。

3 适期定植

3.1 定植时期

幼苗根系盘好,可以用手拎起时,及时定植。 大棚春提早番茄,一般选择冷尾暖头上午定植;大棚秋延后和温室越冬茬番茄, 一般选择阴天或晴天15:00 后定植。

3.2 定植密度

大棚春提早、秋延后番茄,双行定植,株距35 cm,小行距50 cm,大行距60 cm,每667 m2定植约3 500 株;温室越冬茬番茄,双行定植,株距40 cm,小行距60 cm,大行距80 cm,每667 m2定植约2 383 株,或者单行定植,株距40 cm,行距80 cm,每667 m2定植约2 085 株。

3.3 定植方法

采用打孔器或手工铲挖定植穴, 放入番茄苗,苗坨与畦面相平或略低于畦面,定植后及时浇水。

4 定植后管理

4.1 温度管理

定植后1 周内,棚温白天控制在30~33℃,夜间控制在20℃左右,最低不低于15℃;缓苗后,白天25~28℃,夜间15℃左右。 温度若高于目标值,主要通过打开棚膜通风进行控制;若低于目标值,主要通过关闭棚膜等进行控制,如外界温度较低,长时间关闭棚膜,只在中午前后外界温度较高时,短暂打开1 个小口进行通风。

4.2 光照管理

保证适温条件下,尽可能增加光照时间和强度。如采用透光率好的优质流滴膜、定期清理棚膜等。

4.3 湿度管理

番茄适宜的空气相对湿度为45%~50%。 空气湿度过大,不仅阻碍正常授粉,而且有助于病害发生。 一般情况,调节棚内湿度的措施主要为通风,如外界气温较低时,在保障温度的前提下,中午前后可以适当打开棚膜,短时通风;如外界气温较高,最低温度超过15℃时,可长时间打开棚膜,昼夜通风。另外,下雨天要及时关闭棚膜。

4.4 水肥管理

以对水分的要求来分, 番茄属于半耐旱蔬菜,它既需要较多的水分,又不必经常大量灌溉。 土壤湿度通常以最大持水量的60%~70%为宜; 一般定植后约7 天,缓苗后,及时浇缓苗水;第1 花穗坐果前,浇水遵循“见干见湿”的原则,但水量不宜过多;第1 花穗果实膨大生长后,增加供水量;盛果期需要加大水分供给,提供充足水量,土壤湿度范围以维持最大持水量的60%~80%为宜。 另外,浇水前还要关注天气预报,避免浇水后赶上阴天,一般选择晴天上午浇水;结果期土壤忌忽干忽湿,否则容易发生裂果,应注意勤灌匀灌。

一般当第1 穗果长至核桃大小时,开始施肥灌水,每667 m2可追施三元复合肥15~20 kg,或尿素15 kg、过磷酸钙20 kg;第1 穗果采收后,可再按上述用量追施1 次, 且每次追肥都与灌水相结合,之后以此类推。

4.5 植株调整

一般以单秆整枝为主,侧枝及早摘除。 大棚春提早、秋延后番茄,留3~4 穗果,在顶端花穗上留2~3 片叶及时摘心;温室越冬茬番茄,一般于拉秧前45~50 天,在顶端花穗上留2~3 片叶摘心。基部老叶、病叶要及时摘除,但要注意不盲目或过度摘叶。

5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以农业、物理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注重调节棚内的温湿度,主要采用通风换气的方式,尽可能消除诱发病害的有利环境条件,同时在棚室四周加设防虫网,一般20~32 目,幅宽1~2 m,定植后及时张挂黄、蓝板,一般46~66 块/667 m2,悬挂在距离植株顶部15~20 cm 处,利于极早地防虫治虫。如遇连续阴雨天等病害易发天气或发现有零星病害时可用20%腐霉·百菌清烟熏剂(250~300 g/667 m2,均匀摆放)熏棚;如发现白粉虱等害虫,可用1.8%阿维菌素水剂2 000~3 000 倍液喷施。

6 采收

番茄成熟后,要及时采收。

猜你喜欢
花穗棚膜行距
阴雨寡照天气枇杷花穗腐烂病的发生特点与防治技术探讨
花穗整形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阳光玫瑰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
冬季棚室注意降湿防病
2020年度夏玉米行距密度试验研究报告
“缩行扩株”对重庆丘陵山区玉米植株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不同光谱条件对越冬型拱棚韭菜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疏剪花穗对石硖龙眼开花座果的影响
不同播量、行距对“藏青320”产量的影响研究
不同花穗整形长度对 “亚历山大”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
甘蔗机械化收获条件下1.3m行距试验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