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城市机场流量争霸

2022-02-16 17:41
商周刊 2022年2期
关键词:货邮吞吐量货运

“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国民航市场仍在疫情阴影下经历浮沉。

全国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9.07亿人次,仅有2019年的67.1%。广州、郑州、南京、厦门等城市受疫情影响,旅客吞吐量出现明显下滑。城市机场客流排位再生变动,成都天府机场正式通航,双机场旅客吞吐量首度挤进全国前三,长沙代替郑州跻身全国前十、中部之首。

货运市场则是喜报连连,多个城市机场创下历史新高。据搜狐城市不完全统计,上海、广州、深圳等航空货运“霸主”,2021年货运吞吐量均创下新高,国际物流运输迎来跨越式发展。

成都双机场客运超广州晋级前三

2021年,中国内地248个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9.07亿人次,比2020年增长了5.9%,恢复到了2019年的67.1%。

旅客吞吐量位居前十的机场,分别是广州白云、成都双流、深圳宝安、重庆江北、上海虹桥、北京首都、昆明长水、上海浦东、西安咸阳、杭州萧山。这一阵容与2020年保持一致,只是排名略有变动:上海虹桥反超了北京首都和昆明长水,从第七升至第五;上海浦东反超了西安咸阳,从第九升至第八。

若以城市为单位,拥有双国际机场的上海、北京和成都高居前三,广州、深圳、重庆、昆明、西安、杭州、长沙分列第四至第十名。其中上海、北京两大机场旅客吞吐量分别超过6000万人次和5000万人次,成都、广州旅客吞吐量在4000万人次量级,深圳、重庆、昆明、西安在3000万人次量级。

成都机场旅客总吞吐量,首次超过广州跻身全国前三。去年6月27日,天府国际机场正式通航,成都成为继上海和北京之后,内地第三座拥有双国际机场的城市。通航半年的天府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434万人次,排在全国第47位,加上双流机场的4014萬人次,成都两大机场共完成旅客吞吐量4448万人次,反超广州位居全国第三。

广州由于局部疫情影响,机场旅客吞吐量较2020年出现了明显下滑。同样受到疫情影响的,还有郑州、南京、厦门、石家庄等城市,机场旅客吞吐量同比均下滑了10%以上。

受暴雨和疫情双重影响的郑州,未能保住全国前十、中部第一的宝座,被长沙取而代之。据相关数据梳理,这是长沙机场时隔四年后再度位居中部之首。过去十年里,郑州、长沙、武汉三大中部省会城市的机场旅客吞吐量竞争十分激烈:2016年之前,它们的排名基本是长沙、武汉和郑州,2017-2020年基本是郑州、长沙和武汉,2021年再度变成了长沙、武汉和郑州。它们的旅客吞吐量相差不大,未来必然还有一番你追我赶。

国际物流运输迎跨越式发展

与普遍遭受疫情影响、客流远未恢复到疫前水平的航空客运市场不同,2021年航空货运市场却是喜报连连,多个重点城市货邮吞吐量创下历史新高。

在航空货运方面,四大一线城市是绝对的“霸主”,它们的货邮吞吐量总额,能占全国的50%以上。2021年,除尚未公布此项数据的北京之外,上海、广州、深圳机场年货邮吞吐量均创下历史新高,分别达到436.6万吨、204.5万吨和156.8万吨,增速颇为亮眼。

究其原因,在全球经济、供应链遭受疫情影响的情况下,各大机场纷纷拓展国际货运航线和“客改货”航点,打造高效便捷的运输通道,使得国际物流运输迎来跨越式发展,最终推动货邮吞吐量跨上新台阶。

以广州和深圳为例,2021年广州白云机场国际及地区货邮吞吐量同比增幅超过20%,国际客改货航班同比增幅超过50%;深圳国际全货机航线通航城市达30个、全货机通航点达到51个,创历史新高。

国际物流运输大放异彩的,还有杭州、郑州、武汉、重庆、青岛等城市。杭州是电商之都和全国首个跨境电商综试区所在地,辐射全球的跨境电商物流发展十分迅猛。2021年1-11月,郑州国际及地区货邮吞吐量突破54万吨,连续5年位居全国第5位,仅次于四大一线城市;出入境货运航班首次突破1万架次,创历史新高。武汉天河机场完成国际及地区货邮吞吐量14.57万吨,占去年机场货邮吞吐总量的46%,比2019年增长了一倍多。

国际物流运输的跨越式发展,不仅助力各大机场货邮吞吐量迈上新台阶,也提升了部分城市国际航空货运枢纽的地位。比如近年货邮吞吐量晋级全国前六的郑州机场,已连续两年跻身全球货运机场前40强,正向杭州萧山机场发起冲击。

长三角加速建设机场群

城市机场流量争霸告一段落,新一轮城市机场建设热潮已经开启。岁末年初,《“十四五”民用航空发展规划》(下文简称《规划》)正式公布,一大批市县迎来重要机遇。

根据《规划》,“十四五”时期将重点建设新机场项目82个,其中除了已在去年通航的成都天府和韶关机场外,还有80个。这80个新机场中,有续建项目14个、新开工项目23个、开展前期工作项目43个。

新机场中最受关注的,应该就是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项目。这座机场虽然叫广州新机场,但实际选址却在佛山,主要是为了弥补珠西地区缺乏大型机场的局面,提升大湾区机场群的整体保障能力。届时,它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第四座4F级机场,与广州白云机场共同打造广州—佛山国际航空枢纽。

另外,此前备受瞩目的重庆新机场暂未被列入《规划》。这样的状况实际上也不算十分意外,参照成都天府机场的建设进程来看,从最初启动选址到正式开工,差不多过了5年时间。因此,重庆新机场可能要在“十四五”末才开始前期工作了。

《规划》中还提到了25个迁建项目,除了已完成迁建的青岛胶东机场,还有24个项目。其中最受关注的应是厦门、大连、三亚、南通机场的迁建项目。其中南通机场就是沪苏共建的上海第三机场,预计2023年开工建设。厦门翔安机场已于今年年初全面开工,大连和三亚新机场都在积极推进中。

百余个新建/迁建机场项目中,长三角收益颇丰,共规划了11个项目,分别是新建的丽水、芜宣、嘉兴、亳州、蚌埠、宿州、金寨机场,以及迁建的连云港、南通、衢州、义乌机场。未来长三角地区民航机场数量将增至30个,密度提升至0.84个/万平方公里,高居全国前列。届时浙江仅剩湖州、绍兴两市没有机场,十分接近“一市一场”局面。

新一轮机场建设热潮已经掀起,未来城市机场流量争霸也将更加激烈。不过眼下疫情尚在,今年民航市场仍将以恢复为主。民航局综合司副司长孙文生近日就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力争2022年旅客、货邮运输总体恢复至疫情前85%左右水平,在疫情不出现反复波动的情况下,实现行业整体扭亏增盈。

(据搜狐城市)

猜你喜欢
货邮吞吐量货运
国内客运恢复快速 航司第一季度亏损程度收窄
疫情背景下2020年我国航空物流业发展简报
江西开通医用防护物资国际航空货邮包机
波音公司试飞电动垂直起降货运无人机
AT200大型货运无人机实现首飞
2017年3月长三角地区主要港口吞吐量
2016年10月长三角地区主要港口吞吐量
2016年11月长三角地区主要港口吞吐量
货运之“云”
俄发射“进步”M23M货运飞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