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传斌: 小技巧串起大智慧

2022-02-16 21:44陈淼淼
教育家 2022年4期
关键词:诗境教书育人诗词

陈淼淼

这些都是小技巧。小技巧始终围绕实践,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小技巧始终为了孩子,从孩子中来,到孩子中去;小技巧始终充满爱,既是爱的结晶,又是爱的滋养。正是这样一个个看似很小的小技巧,串起了为人师者很大的大智慧。

“教书育人”,于教师而言,既是一个梦想,又是每天都在发生的事。“教书育人”,虽只有四字,但涵盖的内容却很广泛。30多年来,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池上镇李家学校教师赵传斌实践着、总结着、探索着,将教书育人这个梦想更好地实现于每一天。

开学管理,探索“三个自”

赵传斌说:“能否在开学之初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是日后班级管理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他的开学管理之道,可以概括为“三个自”。

自主定班委。由孩子们自己推选班干部,好处是双向的:一方面是推选者们满意,“由于孩子们朝夕相处,他们最了解彼此的秉性,他们的投票也最具说服力”;另一方面是被推选者满意,“由于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可,班干部们的工作热情也很高涨”。

自主定班规。他让孩子们每人为班级发展贡献一条“锦囊妙计”。通过讨论筛选,一系列好的方法应运而生,如学生轮流值日班长制度、班干部轮流值日制度、由课代表负责的学生作业检查制度等。“由于制度是孩子们亲自参与制定,班内各项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

自主定目标。他让孩子们每人为自己定一个学期目标,将目标书工工整整地写两份,一份张贴在班内的目标书专栏,一份存入其本人的成长档案袋。孩子们的目标涉及学习成绩、特长爱好、人际关系等各个方面。“形式多样的目标书,展现出孩子们五彩的梦想。”

经典阅读,做好“三个导”

赵传斌说:“如何让经典阅读成为相伴学生一生的精神大餐,是摆在我们广大教师面前的重大课题。”在他的班级里,经典阅读蔚然成风。其中奥妙,可以概括为“三个导”。

引导其兴趣。这又包括:问题引导法,学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课后,他设置了几个问题“鲁提辖是不是真的去了梁山”“一百零八将中有他吗”“他坐了第几把交椅”;影视引导法,如《红楼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简·爱》等,为孩子们播放改编的同名影视作品;故事引导法,通过引入草船借箭的故事,告诉孩子们《三国演义》中还有更多故事能说明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所有这些,都是为了一个目的,让孩子们在求知欲的驱使下去更多地读原著。

指导其方法。赵传斌说:“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满足于含糊地告诉学生经典是什么、有哪些,将若干书单一开了之,接下来便是让学生自己去按图索骥。由于未能给学生以恰当指导,他们的阅读往往事倍功半。”他全面梳理了各种阅读方法及其适用对象。“对于长篇小说可用跳读法,选读前言、后记或内容提要,再择其所需部分阅读;对于短篇小说可用圈点批注法;对于诗歌、散文可用朗读法;对于知识短文可用精读法。”

传导其氛围。赵传斌说:“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是促进学生坚持读书的关键。”为此,他给环境,如在班级张贴作品插图,播放影视片段,摘抄名言警句等;给时间,保证每周有1~2节的自由阅读时间,让孩子们静心阅读,与作者深入对话;给平台,如进行读书笔记展览,张贴读书心得,开展讲故事比赛,进行诗文朗诵比赛等,让孩子们从阅读中获得成就感。就这样,一种浓郁的读书氛围,在孩子们中间彼此传导着,渐渐形成着……

诗词教学,注重“三个识”

身为一名语文教师,赵传斌广为人赞的,是他在诗词教学上“很有一套”。其诗词教学之道,可以概括为“三个识”。

注重识诗人。赵传斌说:“诗词创作往往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诗词作品常常是作者经历、思想、感情的外化。”在授课之前,他总是通过书籍、网络等对诗人进行充分了解,便于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走进诗人生活的时空。“如李白诗风豪放飘逸,杜甫诗风沉郁顿挫,这与他们的生活背景有着密切关系。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整个时代的创作主流是阳刚之美;而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之时,战争中充满血泪和痛苦。了解了这一总体特征,对理解他们的作品大有裨益。”

注重识诗眼。赵传斌说:“在教学中如果抓住诗词之‘眼’,加以点拨,就能使学生作更深更广的思考,进而快速把握诗词大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在学习陶渊明的《饮酒》时,他抓住诗眼“心远”来设计教学。陶渊明为什么能够“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原因是“心远”。“心远”是什么意思?思想感情远离世俗世界。“心远”的具体表现又是什么?弃官归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就这样,一层层、一步步地引导学生理解诗人“恬静、闲适”的人生态度。

注重识诗境。诗境,包括情境和意境,对诗境的把握有品味其境、身临其境、超越其境三个阶段。诗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特点,给了诗词教学充分的以写促读的空间。赵传斌的诗词教学正是深得此种精髓,他总是鼓励孩子们将自己对诗词的理解和感悟,用诗一般精美的语言写成一篇文章。如学习李白的《赠汪伦》时,他启发孩子们打开想象的翅膀,将那“春暖花开,彩蝶翩翩,百花争艳,波浪滚滚的长江,船头的诗人和岸边送行的人依依不舍的场面……”描画出来,通过对诗境的再现,加深对原诗的理解。

陪伴孩子,把握“三个心”

如要用一个词来更精准地表达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可能未必是“教育”,而是“陪伴”。于赵传斌而言,每一级的孩子们从初一到初四,一千多个日子里,与他们同呼吸,共甘苦,师生之情常常变成了父子之情抑或兄弟姐妹之情。他与孩子们的陪伴之道,可以概括为“三个心”。

尊重孩子的自尊心。班里有个孩子颇具豪爽之气,午休时间,看着老师值班挺累,一旦其他班级有吵闹声,他就会偷偷出去到其他班级维持纪律。有时其他班级的同学不听,他還动手打人。赵传斌先是批评了他,但他明显口服心不服,仍然不改。一次班会上,赵传斌一改先前做法,先是表扬了他的“见义勇为”,然后“顺带”指出了他的错误。倔强的他听到了老师的赞美,微笑着低下头,之后再没犯过此类错误。

提高孩子的自信心。班里有个孩子是文艺委员,歌唱得很好,但由于成绩不是很好,有些自卑心理。基于她的文艺特长,赵传斌决定将四周一歌、经典诵读这两项活动交由她来负责。于是,孩子们唱歌和诵读时的声音更加响亮了。后来,她还带领班级在歌唱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随着自信心的慢慢恢复,这孩子学习更加努力了,成绩也越来越好。

给孩子更多的关心。班里有个孩子确诊为再生障碍性贫血。她的父母都很坚强,说一定要把女儿的病治好。接下来的日子里,赵传斌很多次到医院看望她,为她讲知识,讲校园里发生的趣事。每次看到老师的到来,她的脸上总会露出甜甜的微笑。后来这孩子终于康复,十几年过去了,每逢过节总会给赵老师发来祝福。每个孩子都渴望被关心、被陪伴。多一个人的关心,就会多很多的幸福。

人们常夸赵传斌是一位在教书育人各方面都有很多好的技巧的教师,可他总是摆摆手谦虚地说:“我那都是些小技巧。”这些小技巧始终围绕实践,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这些小技巧始终为了孩子,从孩子中来,到孩子中去;这些小技巧始终充满爱,既是爱的结晶,又是爱的滋养。正是这样一个个看似很小的小技巧,串起了为人师者很大的大智慧。

猜你喜欢
诗境教书育人诗词
佘景峰
诗词书法作品
诗境
【诗词篇】
2019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推选活动启动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背诗词的烦恼(下)
背诗词的烦恼(上)
《教书育人》编辑部公示
以学定教,让诗歌教学“得言、得意、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