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接技术对板栗幼树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初探

2022-02-16 05:31孙蕴知
南方农业 2022年22期
关键词:导度秦皇岛市青龙

孙蕴知

(秦皇岛市抚宁区应急管理局,河北秦皇岛 066300)

板栗是河北省秦皇岛市重要的经济树种,是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和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的主导产业。近年来,秦皇岛市板栗产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板栗生产、加工、销售、技术及服务环节中都取得了阶段性的进步。截至2022 年10 月底,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已建立30 多个生态栗园示范点与7 个采穗圃,板栗种植面积达到6.7 万hm2,板栗总产量5 万t左右,产值5 亿多元,为秦皇岛市农业经济发展贡献了积极力量[1]。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应用,秦皇岛市板栗产业的发展向着集科技化、产销一体化、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向发展,对逐步扩大板栗生态种植规模,提升板栗质量品质有着积极作用。因此,在秦皇岛市板栗产业积极发展的当下,通过试验分析不同嫁接技术对板栗幼树光合特性的影响规律,以期总结出最适合秦皇岛市种植的板栗品种与相应的嫁接技术,提高板栗幼树嫁接的存活率,进一步提高板栗种植的经济效益,为秦皇岛市城市经济发展、实现乡村振兴、做好脱贫攻坚工作打牢坚实基础[2]。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秦皇岛市青龙肖营子板栗扶贫产业园试验苗圃进行,该试验地地势较为平坦,全年平均气温9.2 ℃,无霜期163 d 左右,年均降水量680 mm。

1.2 试验材料

试验砧木为3 年生本地板栗,接穗板栗品种为青龙、燕龙和燕紫。

1.3 试验方法

1.3.1 嫁接技术

选择插皮嫁接、皮下腹接、倒置嫁接3种嫁接方式。嫁接时间选择在2021 年3 月中下旬,3 个接穗品种分别在同一砧木上进行不同嫁接方法的操作,每个品种嫁接4 株。

1)插皮嫁接法。插皮嫁接法共分为接穗、砧木开口、插入接穗、绑缚4 个部分。技术人员在实际操作时,应将接穗下端削成3~5 cm 深的马耳形削面,上部深达木质部1/2 处往下削平,接穗削面要尽可能薄,背面不削,再将背面下端头部削尖,以利于插入砧木形成层。当接穗插入砧木的形成层后,接口上部的接穗伤口应漏出约0.5 cm,再用宽4~5 cm 的塑料条将嫁接部位捆绑结实,最后将砧木和接穗切削处的伤口全部包严,以防伤口水分蒸发和氧化褐变[3]。嫁接部位砧木过粗时,则应先锯断,再削平砧木面,以确保接穗削面与砧木削面紧密贴合。

2)皮下腹接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技术人员需在砧木的嫁接部位斜着向下切一刀,切口与砧木呈20°~30°的斜角,深到木质部的1/3 处,且切口呈“T”形,切口上方树皮削一个坡度,便于接穗插入。其次,对于接穗的选择应选择健壮、无病害的枝条,每段接穗留2~3 个饱满的芽点,用刀在接穗的下部削一个长2 cm的马耳形削面,再在削面的对面削一个长0.5 cm的小削面,保证接穗能顺利插入砧木中。在接穗时,采用封蜡接穗,将接穗沿“T”形切口插入,然后再用宽4~5 cm 的塑料条捆绑伤口[4]。

3)倒置嫁接法。倒置嫁接法技术的砧木开口采用了倒T 形接口。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将接穗下端削成4~5 cm 深的马耳形削面,且侧面不削,再从砧木50 cm 处削成倒T 形接口,使接穗的马耳形削面紧贴树皮从下往上嫁接,最后用宽4~5 cm 的塑料条捆绑伤口[5]。

1.3.2 嫁接后管理

嫁接结束后,技术人员要仔细观察砧木的状态,若在嫁接后十几天砧木发生荫蘖,则必须除掉,以保证根系输送的营养供接穗生长。待接口愈合(嫁接成活约60 d)后,全部解除包扎物,以利新梢迅速生长。待新梢长到20~30 cm 时,及时用木棍或竹竿绑住护枝,当新梢长到50 cm 左右时,即可摘去顶尖,促使板栗幼树多长侧枝,使树形圆满紧凑,提早结果。在嫁接管理中,还要加强树下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工作:1)在幼树嫁接前,完成树下杂灌清除工作;2)注意防治病虫害,如金龟子、栗灰象鼻虫等,防止外界因素影响试验结果。

1.3.3 取样方法

待嫁接4 个月后,每个品种选择生长状态较为一致的3 株作为试验株,分别采集试验株嫁接中段(从顶端算起的第5~15 片叶片)成熟,且无病害的叶片5~8 片,放入保温箱内(2~4 ℃),再带回试验室进行光合特定的测定处理。

1.3.4 检测指标

叶片净光合速率的测定采用干物质积累测定法,胞间CO2浓度的测定采用烧碱法,气孔导度的测定采用测量水蒸气的气体丧失速率等。

1.4 数据统计

对不同板栗品种和嫁接技术对叶片光合特性变化影响的试验数据统计分析采用比较分析法,对不同板栗品种和嫁接技术对叶片光合特性变化交互作用的实验数据统计分析采用分组分析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板栗品种和嫁接技术对叶片光合特性变化的影响

不同板栗品种和嫁接技术对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影响如图1 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青龙、燕龙和燕紫3 个板栗品种倒置嫁接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分别比插皮嫁接低6.54%、8.65%、5.35%,整体差异并不显著(P>0.05),且不同嫁接技术下净光合速率最高的板栗品种均为青龙。

图1 不同板栗品种和嫁接技术对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不同板栗品种和嫁接技术对叶片气孔导度的影响如图2 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不同板栗品种间的气孔导度变化表现与净光合速率大致相同。其中,青龙、燕龙和燕紫倒置嫁接叶片的气孔导度分别比插皮嫁接低12.64%、11.26%、10.58%,并且不同嫁接技术下气孔导度最高的板栗品种均为青龙。

图2 不同板栗品种和嫁接技术对叶片气孔导度的影响

不同板栗品种和嫁接技术对叶片胞间CO2浓度的影响如图3 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不同嫁接技术下不同板栗品种胞间CO2浓度变化规律大致相同。其中,青龙、燕龙和燕紫倒置嫁接叶片的胞间CO2浓度比插皮嫁接低1.56%、2.56%和5.54%,燕紫胞间浓度的变化已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P<0.01),不同嫁接技术下胞间CO2浓度最高的板栗品种均为青龙。

图3 不同板栗品种和嫁接技术对叶片胞间CO2 浓度的影响

2.2 不同板栗品种和嫁接技术对叶片光合特性变化的交互作用

不同板栗品种和嫁接技术对叶片光合特性变化的交互作用如表1 所示。从表1 可以看出:1)不同板栗品种对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的单因子作用呈现极显著水平,由此说明不同品种间的净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之间存在差异性;2)不同嫁接技术对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但交互作用的影响并不显著;3)胞间CO2浓度受到板栗品种和嫁接技术的交互作用影响较大,已达到极显著水平。

表1 不同板栗品种和嫁接技术对光合特性变化的交互作用

3 讨论与结论

在本试验中,选取3 个品种的板栗进行嫁接,通过测定板栗幼树中段叶片的光合特性可以发现:在嫁接过程中,应用不同嫁接技术下板栗品种间的光合特性表现为倒置嫁接<皮下腹接<插皮嫁接,应用插皮嫁接法的板栗品种光合特性含量均高于其他嫁接方法下的板栗品种;同种嫁接技术下不同板栗品种间光合特性表现为燕紫<燕龙<青龙,青龙与燕龙嫁接后营养生长较快,对秦皇岛市的环境种植适应性较好,而燕紫板栗的生长态势相对较弱,不适宜在秦皇岛市内大范围推广种植。

猜你喜欢
导度秦皇岛市青龙
南方丘陵区油茶气孔导度模型修正
中国人民银行秦皇岛市中心支行
秦皇岛市
北京山区侧柏林冠层-大气蒸腾导度模拟及环境因子响应
考虑植被类型的冠层气孔导度模型
中国人民银行秦皇岛市中心支行
秦皇岛市
蓄水坑灌下苹果树冠层导度日变化及影响因子研究
少林功夫拳(三)
小青龙说“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