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为桥,连接每一座孤岛

2022-02-17 22:05潜墨李泓理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双减家长孩子

——“聚焦‘双减’,展示生命关怀”主题拓展与运用

策划:本刊编辑部

执行:潜墨 李泓理

生活如一条奔流向前的江河,载着生命的小舟摇摇晃晃地前进,时而波澜不惊,时而暗潮汹涌。

近两年,孤独症、压力、心理健康等词汇频繁出现在大众视野中,青少年的“生命不能承受之重”再次进入大众的视野。除此之外,“鸡娃”“内卷”“学区房”等词也频繁被大家讨论。归根结底,是当下主流对于“成长”的定义,更多是与成功、成绩捆绑在一起,这很容易让人心理失衡,活得不轻松。也使得学生稚嫩的心灵折射出不堪重负的压抑与无处释放的烦闷。

心灵上的重压如何释放?“双减”政策推出,可谓恰逢其时,同时,人们也在积极地探寻着那些让生活可以继续、甚至变得明亮的力量。

暗潮之重

素材卡片1    一个人的网上救援队

2020年5月12日,徐世海17岁的大儿子徐浩宇离世。徐世海回忆,翻遍儿子的遗物,也没找到他轻生的原因。最后,他打开儿子的QQ号,进入儿子常去的聊天群。那是一个他不曾了解的世界——约死群。入群者都各有困难,深陷绝望的泥潭。有人是因为身体原因,不想再忍受病痛的折磨,也有人是学习压力大,不堪重负。据他观察,即使在一些以游戏、动漫为话题的青少年网络社交群里,也有人不断地发送和轻生相关的话题。

徐世海拜托儿子的朋友、自己认识的年轻人,把他拉进类似的群里。就这样,一个45岁的中年人混进了成员平均年龄十四五岁的QQ群。有一类发言能真正触发他的行动,比如“想死”。他会马上向发言者提交好友申请,并设为“特别关注”。

在群里“潜伏”越久,他越觉得怕。一些人会公开传递这样的思想——别指望父母、老师能帮你做什么,想改写人生,只有生命重来。

他还发现,一代人有属于一代人的烦恼。一个上高二的女孩是家里学历最高的,背负着全家人的期望。可她真的学不进去了,父亲骂她“就是在等死”,不再给她生活费。徐世海渐渐开始理解:时代塑造着人,也局限了一个人想象痛苦的边界。当代孩子的痛苦和压力,不比他想象中的小。每次救助,对他来说都是一场噩梦重演。如果拯救失败,他会痛哭,拯救成功,他也会流泪,认为如果早点这样关心自己的孩子,结局可能就不一样了。

有天深夜,一个男孩在QQ群里发了一句“再见”,爬上楼顶。徐世海陪他聊了5个小时。凌晨4点,男孩对他说,“放心,我已经想开了”。还有一次,一名中学生说被同桌掌握了隐私,长期被勒索,同桌拿着他一学期的生活费买了手机。徐世海给勒索者打电话,自称是警察,电话那头的声音很稚嫩,紧张得甚至有了哭腔。这通电话后,求助的中学生收到了同桌的道歉和欠条。他后来听从徐世海的建议,转学了。他对徐世海说:“以后我参加工作,挣到的第一份工资就给你。”徐世海只说:“重要的是你要好好活下去。”

多维解读1:负能量的消极作用。“约死群”像一个黑洞,涉世未深的年轻人很容易被裹挟进去。负能量的存在犹如一棵毒株,它会让关联着的人看不到希望,对任何事情消极看待,充满敌意。

多维解读2:关爱生命。徐世海忍受着内心的折磨,去救助一个个问题孩子,一方面与他自己失掉孩子的痛苦有关,一方面与他的善良有关。万物有灵,而生命最为珍贵。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历史中,是人类用一颗热爱生命的恒心,编织了一条文明的生命之河。人都处于相互联系的链条当中,任何一个人都该抱着“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的博爱精神去关爱他人,如此,这个世界才会变得更加美好。

适用话题:正能量;直面改变;博爱……

素材卡片2     华人“巨婴”的吐槽

前段时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华人学霸袁乔楚在社交平台上以“巨婴”为网名,连发35条内容,言辞激烈地指责父母把自己保护得太好,以至于他成为了今天这样没有工作、只能在家啃老的“妈宝男”。从院校毕业后,他不敢出门,整整三年待在家里,靠父母的接济过活。

在社交平台上,他这样写道:“我的父母用金钱为我创造了一个世界,保护我在很多方面不受伤害,甚至不让我做家务。我被宠坏了,现在回想起来,这对我并没有什么好处。”

“从我出生到现在,他们只知道给我钱!钱难道是万能的吗?!我不想生活在被父母用金钱围禁的牢笼中,我希望他们能停止这样做!”

多维解读1:溺爱造就“巨婴”。 袁乔楚的言语让人无限唏嘘,值得我们家长反思。有很多看起来品学兼优的孩子,从小活在大人的期许中,被父母灌输着“成绩至上”的理念,能力与品性的培养则被忽略了。渐渐地,他们失去了寻找自身价值的动力。溺爱不是爱,真正的爱是包容和成全。父母应该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性,让孩子拥有选择和决定权,这样“巨婴”的悲剧才不会发生。

多维解读2:德才兼备,实现人生价值。袁乔楚被父母灌输“成绩至上”的理念,成长为一个能力与品性皆“差劲”的学霸,他的教训是深刻的。一个人的成长要德才兼备,且首重品德,古人云“以德服人”,在源远流长的中国历史上,圣贤之人无不德行端正,其次才以才论之。无德无才,虚度一生;无德有才,或平淡一生,抑或为祸他人;有德无才,虽无丰功伟绩,却也受人欢迎,安然一生;德才兼备,前途不可限量。

适用话题:独立;德与才;解开缚心的绳索……

波澜之思

“双减”之下,有效教育的冷思考

2020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对“双减”工作进行全面部署。

这份民间称之为“双减”的新政,一改在减负问题上温吞水的做派,它规定: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严禁资本化运作;坚决克服机械、无效作业,杜绝重复性、懲罚性作业;个别学生努力仍完不成书面作业的,也应按时就寝……可以说,家长焦虑什么、学生烦恼什么,新政就从什么地方入手。

2021年10月23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这是我国首次就家庭教育进行专门立法。如果说“双减”政策旨在消除家长们的焦虑,让教育回归到更本真的状态,那么《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则更加看重家庭教育、生命关怀,旨在家长们以身作则,教会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

热评议:

“双减”体现了师生、家长对减负的共识。2018年的全国两会上,政协新闻发言人王国庆在答记者问时直言:从1951年到2017年,国家围绕中小学学生的减负出台过多份文件,但在有些地方,孩子们的书包却越喊越重,睡眠和休息的时间越来越少,不少校外培训机构在贩卖焦虑,加重了家长的心理负担。而这部被称为“史上最严双减”的政策出台后,无论是严禁教师校外有偿补课,还是鼓励优秀师资流动等种种举措,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守护教育的公平初心。

成长之阶

治愈生命,重建心灵

有人说,“双减”及配套政策落地的一刻,必将成为中国教育的纪念日,它提醒人们停下来,歇一歇,投入更多精力去找寻那些分数以外的东西——比如成長的内驱力、自主学习能力、创造力与好奇心、坚毅的品质、同理心、对真善美的感知与追求……这些都是靠刷题或补习获取不来的,但它们才是能抵御各种挑战与磨砺的坚硬盔甲。

文字,撬开心灵的一扇窗

人的一生,会经历许多个“第一次”,第一次入学,第一次参加竞赛……这些或大或小的人生节点,开启了人生不同的篇章。如果不谨慎对待,我们的内心很容易滋生孤独、焦虑的情绪。纪录片《人生第一次》选取人生中一些重要节点进行了记录,其中,《长大》这一节让人印象深刻,它记录的,是支教教师康瑜教云南大山深处的漭水镇孩子学写诗歌的故事。孩子们的父母为了生计离开大山,留下他们独自成长,而孩子们却用另外一种方式——诗歌来回应父母和家乡。蟒水中学初一年级的学生穆庆云,父亲在她八岁那年去世了,妈妈常年在外打工,穆庆云和妈妈约好每星期都读一首诗,用文字来传递内心的思念。对于留守儿童来说,这些短短的诗歌正是他们青春期情绪宣泄的窗口。

热评议:

大山里的孩子用纸笔打开了和他人沟通的途径,找到了情感表达的方式:即使最终成不了太阳,也要始终拥抱阳光。诗歌不能改变什么,却是情感表达的一种方式。同时,“双减”落地后,更多人开始有时间阅读,上海一名初中生写信给《中国青年报》,呼吁恢复街头书报亭,一时激起了许多人的思考。作家毛姆曾经说过:“培养阅读的习惯能够为你筑造一座避难所,让你逃脱几乎人世间的所有悲哀。”随着现实社会中人们焦虑、不安情绪的加剧,我们越来越需要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温暖、自由、可容心灵栖息的场所。而阅读和写作,会让我们在思考中获得自由和平静,也找到活着的意义。

教育,洒向心灵的一束光

前段时间,一个小男孩被选为班干部后,在班级里分享心得的视频火了。视频中的小男孩,一开始略显拘束,双手不停搓着衣角,脸上洋溢着喜悦,在随后的分享中,小男孩显得非常紧张,甚至有点语无伦次,双眼无数次瞟向老师:“我也不知道说啥好,就俩字‘高兴’!”

可爱的表情,引来了老师和同学们的阵阵笑声。

“小学以后,什么班级干部,老师都不选我,这次投票大家都选我,我很开心……”

说着说着,小男孩激动到落泪,他一边极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一边用手擦拭眼泪。

老师说:“最近我觉得他的表现非常好,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我们一起给他鼓掌,鼓励一下他。”

不少网友看完视频后瞬间“破防”了,纷纷表示:“有一个好的老师指导,是这个孩子最大的幸福”“认可,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太重要了。”

热评议:

在成长期间,爱和关怀是一剂最好的良药,使得孩子具备更加健康的人格和充满阳光的内心。在我们身边,“这么做都是为了你好”“为你付出这么多,你怎么不识抬举”……这类以强调付出为基础的“内疚式”教育,普遍存在于每个孩子的成长之路上,打压式的批评教育与“情感漠视”很容易被孩子内化成“自己不值得被爱”的念头。可喜的是,“双减”让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侧重于内心体验式教育,涌现出许多关怀学生心灵的“宝藏老师”,他们或者学术过硬,或者灵魂有趣。比如哈尔滨市第六中学的数学老师杨华龙,他将函数与几何画板相结合,讲述自己的生活故事;还有安徽省淮北开渠中学的物理老师葛雪松,他发现有的学生尤其是男生,学习英语有困难,就在物理教学当中穿插一些英文表述,学生沉浸在这样的双语环境当中,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不知不觉学会了英语……种种举动看似微小,但都直指向“创新课堂,关照心灵”这一层面。对于学生而言,他们自身一旦被接受、被认可,哪怕只是小小的一件事,都足以成为照亮人生的一缕阳光。

兴趣,一种潜在的自我驱动力

“教材印错了,英文单词‘bee’上原本是蜜蜂,这里的配图却是食蚜蝇。”

12岁的崔宸溪在预习课本时,发现沪教版7年级英语教材第95页上的蜜蜂配图存在错误,向上海教育出版社反映后,得到了肯定回复:“确实错了,现在的小朋友太厉害了!”

崔宸溪为教材挑错的新闻,一经报道就冲上了热搜,这个刚上初一的沈阳孩子,也跟着火出了圈,网友对他不吝赞美。

揪出这样“明摆着”的区别,对平时最爱读《昆虫记》的小崔来说仿佛是件“平常事”,崔宸溪从小就沉迷于树丛花坛里、《昆虫记》书中那个不一样的生物世界。但一开始,他的“痴迷”并不被所有人理解,这让他一度变得焦虑、孤独。在同学的印象中,小崔最初在班上的朋友不多,他总是有些孤单地蹲在草地边“看虫子”。小崔的妈妈王丹也曾担心过孩子“沉迷”蚂蚁、影响学习,但最终,她和爱人还是决定呵护孩子的那份“热爱”,支持小崔“以自己的爱好为主”。她渐渐发现,这个决定是正确的,兴趣爱好并没有影响孩子的成绩,反而成了小崔主动学习的助力,他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在一次次“放飞自我”的过程中得到解放:他把蚂蚁画进元素周期表,刚啃完骨头的蚂蚁代表“钙”,头顶闪电身穿金衣的是能导电的“铜”……

去年国庆假期,老师布置了一篇以《这就是母亲》为题的作文,小崔没写妈妈,而是写了“蚁后是如何保护卵的”。语文教师马英鹂评价这篇文章:“角度新颖,打破常规,这何尝不是一种创新意识呢?”

热评议:

这段“天才少年养成记”,更像是在记录一个孩子看似“不寻常”的爱好和热情,以及他的探索和质疑精神是如何被家长、老师、同学接力般保护下来,继而散发出独特光彩的。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无论是家长还是学校,都应该尊重孩子的客观差异。榜样可以有许多种,而绝不是“成绩唯一”。“双减”政策旨在消除家长们的焦虑,让教育回归到更本真的状态。家长和学校更应该顺势而为,以孩子的兴趣爱好为注脚,让孩子长成自己应有的、而不是“我们想要的”样子。

思考深一度     “双减”之下,你想成为怎样的人?

2021年五四青年节这一天,B站采集了全国955位初中生的演讲内容,推出了短视频《我不想做这样的人》。许多初中生都勇敢地发声:“我不想做一个浑身带刺的人。”“我不想做一个嘲讽别人、看不惯别人过得比自己好的人。”“我不想做一个流水线上制造出来的人,没有独立的人格,只有预定的人设……”这些孩子对自己、对未来,以及自己想过的生活,都有着清醒的思考。它让我们开始反思,这个社会是否应该更加仔细地聆听年轻人的所思所想、心之所向?

“双减”从政策上荡除了外部环境所施加的压力,很明显,学生的生活、学习方式必将因“双减”而变:下课后不去学科辅导班赶场,周末不被各种填鸭式教学挤占。然而,在素质教育的赛道上,思想道德修养、个性发展、心理健康等要素如何得到充分凸显,学校、家庭及社会机构要做的事还有很多。面对“双减”政策,还有些家长充满焦虑,认为缩短学生在校时间,让他们陷入了“别人家的孩子都在补习”的焦虑。但人生并不是一场赛跑,它更像是一场慢慢走、慢慢学习的旅途,我们都需要在这场“慢慢行进”的过程中树立目标,找到自己的信念与热爱,才会真正地接受和喜欢自己。

革命先驱李大钊曾言:“黄金时代不在我们背后,乃在我们面前,不在过去,乃在将来。”

无论我们最终的成就如何,知晓自己“最想成为的人”,与自己和解,才是有效摆脱孤独与心灵焦虑的方式。

猜你喜欢
双减家长孩子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家长错了
家长请吃药Ⅱ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