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真需求”实现“真合作”

2022-02-17 07:02余建红通讯员彭静静毛君媛
浙江共产党员 2022年1期
关键词:文成糯米山药

本刊记者/余建红 通讯员/彭静静 毛君媛

温州市文成县打破传统校地合作“挂牌”“签约”的简单模式,强化人员、资金、场地、机制等要素保障,消除“形式化”“走过场”“易难产”等弊端,确保校地合作扎实高效推进。

近日,温州市文成县现代农业与康养产业研究院(以下简称“文成县农康研究院”)获批设立浙江省博士后工作站。作为文成县首家博士后工作站,它的设立将为文成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提供科技人才支撑。

截至目前,文成县农康研究院与浙江大学等12家高校院所已经建立了合作关系,吸引教授、博士等100余名高层次人才加盟,组建特色产业团队32支,院立项目51个,其中省市重大专项3个。建立科技示范基地12个,培育农业企业10家,带动17个乡镇发展食用花卉、糯米山药、高山蔬菜等特色产业,惠及低收入农户人均年增收2000元左右。

“在合作深度、广度、力度上下功夫,确保校地合作扎实高效推进。”回想起研究院创立之初的艰辛,文成县委人才办专职副主任周晓敏不禁感叹。

2018年以来,文成引进温科院优势资源,建立文成县农康研究院。建立“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办院机制,增设文成农林研究院为温科院下属二级部门,设立“1+X”科室运作体系。投入资金2000万元,在文成专门开辟1400平方米办公场地进行实体化运行。

实现“真引育”,打造科创高地

为充分发挥校地合作平台优势,文成县立足产业需求,创新人才引育模式,通过“全岗借才”“全职育才”“柔性引才”,不断充实研究院高层次人才力量。

在人才顶层设计方面,文成县通过“全岗借才”,加大高校全职人才下沉力度,由2018年下派的省151人才张呈念担任首任院长。“我深知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这是一次机遇,也是一次挑战。”文成县农康研究院首任院长张呈念说。随后,温科院又先后下派资源环境团队负责人、生态环境研究所副所长都林娜等省151人才、博士共4人来文成全岗挂职。

为进一步“柔性引才”,整合优势资源,文成县通过“项目引才”“以才引才”,设立涵盖12家高校院所的技术联盟1个,共同承担省市重大专项2项,服务乡镇规划设计、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项目40多个。柔性引进专家服务团队16支,组建“人才共享超市”,其中正高职称8人,副高以上职称占比60%,博士占比30%。推行“订单式”“邀约式”服务助力创业创新,推广新品种20余个、新技术30余项、新模式10余项,让现代农业技术价值溢出惠及企业、农户。

外来高层次人才引进来了,如何建强本土人才梯队?为此,文成县实行“导师制”育才计划,充分发挥省市科技特派员、农村工作指导员和第一书记“三大员”优势,开展引进人才与专家的师徒结对活动。如发挥35名科技特派员的专业技术优势,推行“导师+人才+项目”,对口联系17个乡镇、53个基地、78个村开展应用技术示范推广,助推引进人才学术业务成长快、工作事业有成就感。

解决“真需求”,实现互促共赢

日前,在文成县“山哥哥”产业园加工车间内,一根根黝黑的糯米山药,经过清洗、去皮、鲜切、护色、速冻、包装等系列工序,成功变身一包包雪白的糯米山药鲜切产品,被载入冷链运输车发往各地,有的甚至远销海外,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香饽饽”。

山药是文成农业重点产业之一,也是当地农民主要收入来源。但糯米山药的储存运输问题一直是其“出山”的最大绊脚石——气温超过20℃或者稍有磕碰就会导致腐烂。

如何破题?文成县农康研究院安排专家实地调研后发现,糯米山药经过去皮、速冻等工艺加工后,可延长保质期,实现全年供应。随后,牵头研发定制了浙江省首条具有SC认证的糯米山药鲜切速冻生产线,依靠VC抗氧化保鲜和表面热烫灭酶技术,经速冻冷藏保鲜后的山药可以储存12-18个月,能够实现糯米山药全年供应。“目前山药加工冷藏车间已提升至500公斤/小时的处理能力,能够解决75万公斤山药鲜切加工难题。同时,定制投放移动冷库12套,辐射6个乡镇,解决了糯米山药等果蔬菜储藏难题。”文成县农康研究院研究人员张良说道。

技术不断创新,服务不断优化,产业也随之转型升级,目前糯米山药正从以前鲜销的初级模式向精深加工产品高附加值模式转变,种植户收入也有了充分保证。受疫情和大环境影响,糯米山药市场价格普遍偏低,但有了山药的深精加工后,种植农户没了后顾之忧,效益能够得到保证。“通过深加工以后,一亩地收益比之前提高了3000元净利润,所以农户们都下决心要增加自己的种植面积。”山药种植户王国标说。

据了解,为走好精细化特色化现代农业发展之路,文成县还打造高山果蔬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现已入驻农企30家,并实行专家人才指导组“一对一”挂钩联系农户制度,及时帮助解决群众的生产、经营问题。

浙江大学食用菌专家团队赴文成县二源镇开展科技下乡活动/文成县委组织部供图

加速“真发展”,助推共同富裕

几个月前,二源镇湖田村变身美丽田园,一大片金灿灿的金丝皇菊绽放“美丽经济”魅力,远远望去,如繁星、如瀑布,美不胜收。花期时节日均吸引游客2000多人前来体验田园文化,有效带动周边村民农副产品销售,实现人均增收千元以上。这一切的改变源于股份制“合作农场”试点的开展,农户变身为股东,促使传统小生产与大市场融合发展。

近年来,文成县紧盯传统农业“低小散”、农产品附加值不高、缺乏品牌化等痛点堵点问题,联合文成县农康研究院因地制宜促产业转型升级,通过股份“分红”强主体、景点“网红”引流量、品牌“走红”促共富,为山区县共同富裕赋能。

产业发展,重在群众受益。2020年,二源镇在文成县农康研究院的帮助下开展金丝皇菊产业股份制“合作农场”试点,实行浙江花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资金入股40%、村集体和村民以土地等生产资料入股49%、文成县农康研究院科技人员技术入股11%的合作新模式。以“统分结合”的生产方式,实现金丝皇菊每亩大花率提高2倍,亩产增加300斤,亩均增收3000余元。采用“保底收益+股份分红”的合作方式,让农户“一次参与、两次收益”,最大限度激发农户积极性。“实行股份制‘合作农场’之后,促进了我们村金丝皇菊种植加工产业化发展,金丝皇菊的美丽绽放,也带来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村民和村集体收入增加了,旅游人气也旺了起来,今后的发展信心更加足了。”湖田村党支部书记黄国炜说道。

猜你喜欢
文成糯米山药
艾草与糯米的相遇——青团
冬食糯米滋养温补
可以饱食的人参 晋臻长山药
背诗学写话
山药买粗的还是细的
山药的养生吃法
缤纷糯米蛋
山药记
靳文成作品欣赏
胃热失眠,喝点百合糯米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