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BA』火爆背后的基层治理细节

2022-02-17 13:47李在磊卜小展
党员文摘 2022年22期
关键词:篮球赛球场村子

文/李在磊 卜小展

这个贵州省黔东南州的偏远村子,正在被一系列乡村篮球赛重塑着基层治理模式

“村BA”现场观众爆满,气氛热烈。南方日报

“村BA”火了之后,2022年8月份,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拨了一笔款,对台盘村的篮球场进行整修扩建。这是全村的一件大事,当地篮球协会和村委会共同出面,召集村民一起商议篮球场怎么建等重大事宜。

“有时间都可以来听一听,有什么意见,都可以提一提。”当地篮球协会会长岑江龙介绍说。

“把钱花在刀刃上,电子计分器、塑胶地面弄得好一点。”一位从外地返乡的年轻村民说。

“要不要搞一个小食一条街?”一位长者目光长远,从全村发展的角度,提出自己的看法,“这么多人来咱们这里看打球,农家乐、民宿可以搞起来”。

当地篮球协会的年轻人和村委会的干部们认真记录,暂时采纳了采购先进设备,加盖更衣室、洗手间、媒体室等意见。

这个贵州省黔东南州的偏远村子,正在被一系列乡村篮球赛重塑着基层治理模式。这些赛事,被网民模仿NBA、CBA的名称,戏称为“村BA”。

“村BA”爆火之后,对这个小山村的发展,又意味着什么?

自治传统和返乡青年

在台盘村党群综合服务中心门口,两块刚刚整修、扩建的露天标准篮球场即将竣工。

在各大平台流传的视频中,这处网红球场座无虚席,不少人站在马扎、板凳上,伸直脖子观看比赛。夹杂着大喇叭里喊出来的土味解说,敲击锣鼓乃至锅盆的呐喊助威,现场气氛直逼职业联赛。

“我们村打篮球的爱好有些年头了,只是最近才火起来。”在台盘村党支部书记张寿双的讲述中,村民们对篮球是发自内心的喜爱,而不仅仅是“村BA”火了之后的盲目跟风。

台盘村举办篮球赛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四五十年代,甚至更早。“只要是吃新节,就有篮球赛。”张寿双说,台盘村属于苗族村寨,有着在每年农历“六月六”的吃新节举行斗牛、斗鸟比赛的习俗。后来囿于场地和安全的考虑,增加了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篮球赛项目,并且成为传统习俗的一部分流传至今。

有段时间,村子里年轻人纷纷去外地打工,家里只剩下留守老人,吃新节的规模一年不如一年。大约七八年前,村里庄稼收成不好,“六月六”快到来的时候,篮球赛的热心组织者去募资,挨家挨户寻访下来,也没筹到多少钱。“筹不到钱,而且人手也不够。”岑江龙回忆,那一年篮球赛准备停办。

停办篮球赛的消息传出来后,村子里几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家,怒气冲冲地找到岑江龙家里去,将他批评教育了一番:“你们这些年轻人,还没有我们当年‘雄’。”岑江龙这才意识到“村BA”的意义:它不仅仅是村民喜爱的一项体育运动,更是联络关系的纽带。尤其是在传统文化备受冲击的年代,这个纽带作用更加珍贵。

最近几年,活动组织难度明显降低,而且变得越来越热闹。“我感觉,比我年轻时候还要热闹。”村快递代收点经营者林慧玲回忆,最近几年,村子里的扶贫力度非常大,附近的食品厂、银饰厂、蜂蜜厂相继建起来,陆续有一些在外地打工的年轻人回到老家。

摊位抽签和投票表决

比赛不对外售票,只要有位置,所有人都可以到现场观看。2022年比赛在7月12日揭幕,一直打到7月20日,最后三天比赛,从9点一直打到次日凌晨3点,决赛颁奖典礼结束后,已是凌晨5点。

“组织一场球赛很累的。”曾雪飞是台盘村篮球队的球员,也是当地篮球协会的负责人之一。没有比赛的日子,他主要负责维持秩序和安保等方面的工作。他说,目前为止打架斗殴这样的严重事件没有发生,但是很多小问题千头万绪,一直就没有间断过。

曾雪飞处理的第一个棘手问题,是摊贩争抢摊位的纠纷。来看球的人越来越多,一些脑筋活泛的村民在球场旁边支起摊子,做起米粉、烧烤和卖水的生意。“刚开始先到先得,后来摊位多了,就开始争抢。”曾雪飞介绍,篮球协会出面调解,本着和气生财的原则,双方各让一步。

后来,当地篮球协会组织了几次会议,觉得随着影响力的扩大,有必要对商贩进行规范管理。于是,在篮球场附近,当地篮球协会划出固定摊位,发出公告,有意向者提前报名。“他们来报名,我们就组织他们抽签。”曾雪飞说,距离球场近的摊位人流量大,比较抢手,但是不管亏俏,一律抽签决定,公平合理。

吃新节活动结束后,当地篮球协会会把收支情况公开贴在告示栏里,上面写着每一笔款项的来源。比如台盘村一组、二组村民集资款129720元,商户赞助13820元等。

总支出金额和总收入几乎持平,支出包括活动期间项目奖金125572元、裁判费用5764元、购买活动物品25439元等。

“这些都是要公示的。”张寿双介绍说,篮球协会独立运作,村委会不会干涉协会运作的具体内容。但是,比赛结束后,他作为村委会代表,会参与到统账环节。不仅会过问账目明细,对于看上去不合理的支出部分,也会提出意见。

“我们内部当然会有不同意见,相互争吵很正常。”在岑江龙印象当中,争吵最激烈的一次,是关于球场改造方案的选择。当时主要分成两派,双方争执不下。

后来,不得不邀请村委会的干部出席会议进行协调,但是仍然无法达成共识。“最后也好办,投票,少数服从多数。”曾雪飞回忆,双方的投票数非常接近,修建两个球场的方案以微弱的优势胜出。

村规民约里的篮球条款

像扩建球场这样的大事,当地篮球协会和村委会形成决议之后,还需要举行村民大会,全体村民一起讨论才可以形成最后的决策。“在大喇叭里吆喝,让我们去参加。”林慧玲说,开村民大会的时候,篮球协会和村委先逐项汇报工作,然后让大家提意见,秩序井然。

篮球比赛成为全村上下涉及面最广的公共事务。长年累月,篮球场上的规则,融入村民们日常生活的规范当中。“球场上的规则,就是台盘的村规民约。”张寿双解释,部分篮球条款已经写进“村规民约”。

不管球员还是观众,只要闹事、不尊重裁判或打架斗殴,都将列入球场黑名单进行曝光,终身不得踏入球场。“都喜欢篮球,一说不让他们看比赛,那就害怕了。”张寿双说。

“要是在球场上打架,肯定是要禁赛。”曾雪飞说,不光是台盘村的村民心里有一根红线,不能轻易触碰球场规矩,外村的队员和观众,也对最基本的规矩有所敬畏。比赛举行很顺利,基本没有遇到破坏秩序的行为。就连平时生活中,邻里之间的关系,也更为和睦起来。

全村有6个持有篮球裁判证的村民,其中2个是国家一级篮球裁判,2个是国家二级篮球裁判。“临时从观众里拉个人上来,都能当裁判,决赛才从外面请专业裁判。”曾雪飞说,篮球文化已经融入村子的血液。

基层治理的良性互动

“村BA”火爆之后,给台盘村带来的益处实实在在,非常直接。“矿泉水最好卖。最多一天能卖六十几件。”李志美家的餐馆就开在球场旁边,她介绍,吃新节那段时间,台盘村的篮球赛基本是从白天打到晚上,餐馆生意异常火爆。

后来两次比赛,篮球协会来募款的时候,李志美特意多捐了一些钱,以示支持。她说,前些年吃新节篮球赛差一点停办,如此的话就不会有现在的火爆,那可就太可惜了。“那几年,年轻人垫了不少钱,所以才能坚持下来。”李志美说。

李志美开始关心起村子里的公共事务,村民开大会,她也一定要去听听大家说些什么。听说村子里要建美食一条街,她感到很高兴,说明来看球的人会越来越多。

经过“村BA”这一复杂的基层治理实践之后,村民们的公共意识和素养不知不觉地提高了。但随着更为复杂的外部因素介入,也迎来了更为艰巨的考验。

比如,“村BA”火爆之后,一家公司主动找上门,愿意出资50万元,赞助“村BA”联赛,条件是让他们公司冠名的球队参加比赛,村委会和篮球协会均表示婉拒。

经过讨论,村干部和篮球协会的年轻人之间首先达成共识,不能把“村BA”篮球赛作为生意,直接去赚取钱财,而是应该把目光放长远,仍保持“村BA”联赛的纯粹性,这样才能长远发展下去,才可以依靠“村BA”火爆人气带来的客流量做点文章。

球场修缮扩建完成之后,村委会和当地篮协张贴出《台盘“村BA”修缮工作公告》,其中明确指出:“严禁资本介入和恶意炒作。”

与此同时,更为持久、长远的开发计划早已箭在弦上。只要是休息时间,村民王再贵就回到村子里,拍短视频、开直播,依靠风趣幽默的口才,以及身临其境的解说,积攒下大批粉丝。曾雪飞也不打算再出远门打工了,他正在筹划一个篮球主题的餐厅或者民宿,在老家长期发展。

猜你喜欢
篮球赛球场村子
岛上球场
这个村子不简单 人均收入十万元
The Most Exciting Basketball Match 激动人心的篮球赛
激动人心的篮球赛
如果一头牛回到村子——《走进画里的牛》创作谈
不公平的篮球赛
望娘滩
球场之外
被清理球场全名单
篮球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