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纲琳:生如夏花 璀璨无瑕

2022-02-18 11:40姚江婴
世纪风采 2022年1期

姚江婴

刚整理郭纲琳烈士资料的时候,还是《乘风破浪的姐姐》热播之时。屏幕上,30位30岁以上的女艺人敢闯敢拼,展示了中国女性多姿多彩的美丽:或活泼俏皮,或优雅高贵,或炫酷飒爽……当时就忍不住想:郭纲琳牺牲时年仅27岁,还不到30岁。真希望人们都能了解,她那像惊鸿一般短暂,如夏花一样璀璨、丰盈的生命,亦曾胜过这屏幕上所有的美丽!

天真烂漫“郭四小姐”

1910年2月11日,郭纲琳出生于古城句容的一个名门大户。祖父郭培中打小在布店当学徒,吃苦耐劳,出师后在县城繁华地段开设了“泰和生”布店,兼营百货,后在城郊购置近百亩土地,很快成为富户。除擅于经营,郭培中还与当时的名士马相伯、康有为等多有交往。

郭纲琳的父亲郭定棠经营“祥和”分号,常住天王镇。郭纲琳在所有叔伯姐妹排行中排第四,故人称“郭四小姐”。5岁时,小纲琳被送到县城西门大街的郭府大院跟随慈爱的祖父母生活。优裕、自在的幼年生活令小纲琳养成了天真烂漫、开朗豪爽的个性。她对待家中佣人的态度很友善,但遇到街坊坏男孩欺侮女孩子,就会大声断喝,把男孩吓跑。到了冬天,小纲琳一面嚷嚷要新大衣穿,一面却把自己的大衣悄悄分送给贫困的亲友,父亲骂她是“败家子”,她却满不在乎地说:送件大衣算什么!

还是当小学生的时候,郭纲琳就曾为八叔出谋划策,帮他逃避包办婚姻。待到年岁稍长,她又巧用心计,帮助情同姐妹的二嫂离开郭府,解除婚约,自食其力。

其时,学校里常组织演文明戏。郭纲琳胆子大、声音亮,高高的个子,举手投足落落大方,故常由她扮演男主角。郭纲琳还在句容商界、学界慰问北伐军的演出中成功饰演了《孔雀东南飞》的男主角焦仲卿。这场在城隍庙前举行的演出令郭纲琳一时间成了古城的风云人物。人们纷纷评说:郭四小姐女扮男装,扮相俊,做派有模有样,真是多才多艺!

抗日救亡奋不顾身

1931年秋,郭纲琳进入中国公学大学部。勤学善思的郭纲琳一面如饥似渴地读书,一面将所学所悟与社会现实反复比较、印证。

1931年,九一八事变震惊中外。校方顶不住当局的压力,利用学生会来压制学生们的抗日热忱。爱国学生们于是很快接管了学生会,之后召开全体学生大会组建新学生会,仅是大一新生的郭纲琳当选学生会学生活动部部长。新学生会成立后,第一件事就是由她执笔起草要求成立中国公学抗日救国会的报告。之后,郭纲琳还敲响校钟,集合全校同学。她甩着两条小辫,戴着深度近视眼镜,慷慨激昂地登台演讲,号召大家坚决抗日!她的话语句句拨动着大家的心弦,激起了阵阵掌声。

九一八事变后,郭纲琳曾三次参加上海学生到南京请愿示威的活动。每一次她都毫不畏惧地站在示威队伍的最前面。1931年10月至11月间,郭纲琳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底,就正式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日寇占领东北后,又将魔爪伸向上海。很快,一·二八事变发生,淞沪抗战随之爆发。郭纲琳奋不顾身地代表中国公学参加了中共江苏省委领导的上海大中学联的各项工作。她满腔热忱地组织“被难同学会”,收容学生;募集寒衣,救济难民;发动群众,组织抗日义勇军……她还多次跑到苏州河桥头的战地医疗救护站救护受伤士兵,为他们包扎伤口、护送他们到医院。

郭纲琳的情况令在上海当律师的大伯郭定森感到不安,遂写信向郭父告状说纲琳在上海“很不安分”。郭定棠读信后,大为光火,当即写信威胁女儿。郭纲琳竟也毫不退让,用红水笔(表示绝交)给父亲写回信道:我再也耐不住读死书了!从此,郭纲琳完全失掉了家庭的经济支持。

1932年4月,党组织决定调郭纲琳到上海市法南区团委负责妇女工作。郭纲琳服从党组织安排,放弃了心爱的学业,从此全身心投入革命。

为了开展好妇女工作,郭纲琳化名刘英到美亚织绸厂担任职员。不久,她就在厂里组织了左翼文研分会,为女工办起了夜校,并多次组织罢工。喜欢唱歌的她还主动编写了生动有力的歌词,到社会科学讲习班上教工人们唱歌。

郭纲琳日以继夜地忙碌着,常常是累了一天,晚上还在被子里用手电筒照着看文件。生活上,郭纲琳却不讲究。她住的房间很小,只能放一张帆布行军床和一张小桌,臭虫倒很多。她曾开玩笑说,要捉满一信封的臭虫寄给朋友。郭纲琳还把好衣裳送给小姐妹们穿,弄得自己到了夏天只有两件衣裳换洗。但看着女工们穿上旗袍后美滋滋的样子,她打心底里高兴。平日,曾经的“郭四小姐”就以几个烧饼充饥,剩下的伙食费,她不是支援工友,就是拿去买纸张、墨油印制传单了。

1933年春,郭纲琳调任共青团江苏省委内部交通。她多次躲过敌人“眼线”和搜捕,完成转送秘密文件的工作。同志们为她担忧,她笑着说:口供早就准备好了!怕什么?

1934年初,郭纲琳被调任上海闸北区团委书记。

法庭抗争光彩照人

1934年1月12日傍晚,郭纲琳赴租界内海宁路开会,因叛徒出卖,不幸被捕。

第二天,敌人将她押解到江苏高等法院法庭,并当即开审。郭纲琳沉着冷静,一一据理驳斥法庭的审讯。当天《大美晚报》的报道说她“态度之从容,为从来犯人中所罕见,面容冷酷,时摇头发平静之冷语。推事询其是否加入共党,摇其首称:‘不知道’,语更冷淡,站立被告席中无半点忧色”。

1月20日,郭纲琳案在上海公审。开庭前,不少记者和民众早早守候在法庭外。待法官、陪审员等依次入场坐定,玉骨丰肌的“郭四小姐”身着旗袍和短呢大衣,优雅淡定地步入法庭。法官按例问过郭纲琳的姓名、年龄、籍贯。当被指责犯了“危害民国”“破坏睦邻”罪时,郭纲琳反诘道:“谁丢了东北3000万同胞,谁丧失了东北三省土地,谁便是危害了民国。你们说,是我还是你们国民党?谁侵犯了邻国的土地,谁抢劫了邻国的财产,谁奸淫了邻国的妇女,谁便是破坏了睦邻。你们说,是我还是日本帝国主义?”法官们慌了神,连忙阻止说:“不要再胡说了!你这样年轻,中毒实在太深了!”郭纲琳又激昂地说:“十九路军奋起抵抗,以血肉之躯,筑成壕堑,有死无退……我是参加了战地服务团,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怎么会忍心看到山河破碎、同胞惨遭蹂躏而袖手!”郭纲琳语气时而激昂时而沉静,清秀端庄的面庞散发出不可侵犯的光芒。就这样,她完全把庭审当成了宣传抗日救亡的一场即兴演讲,旁听席上的市民不禁听入了神,也看得呆住了。一位外国青年记者后来报道说:“郭英(入狱后化名)——这位青年的女孩子的眼睛里有一种威严不可侵犯的光芒,比古代皇后还富于权力。那种光芒射向法官,法官失色;射向国民党那位可怜的官员,那位官员低头。结果弄得不是法庭在审讯犯人,好似犯人在裁判法官。”

第二天,上海的《字林西报》《大美晚报》等报纸都在头版头条相对客观地报道了这次庭审消息。

乐观健美灵秀高洁

不久,郭纲琳被押至南京的宪兵司令部看守所。

在看守所,郭纲琳常写些鼓励的小纸条,然后团成豆粒一般掷入铁窗,安慰刚被传讯拷打过的同志。兄嫂等家人送来食物,她自己吃得很少,大部分都送给同志们了。一次,有位女同志受了拷打,流露出悲观情绪。郭纲琳发觉后,立即紧紧抱住她,亲切地安慰她说:我们是革命的战士,要珍爱自己的政治生命,保持党性的纯洁。敌人可以枪杀我们的身体,这是我们无法抵抗、避免的,但我们绝不能允许敌人枪杀我们的灵魂!

其时,看守所里流行用铜板在地上、墙上、铁床架子上磨成各种形状,再用利器刻、或用铁钉在铜板上敲击出富有寓意的文字。郭纲琳也将两枚铜板一点点磨成心型的坠片,再在铜坠子上镌刻、敲击出“健美”“永是勇士”的字样。

不久,郭纲琳被判了8年徒刑,于1934年5月被押解到位于南京老虎桥的江苏第一监狱执行。当时监狱一排平房里关押着30多名女政治犯,有何宝珍、帅孟奇、钱瑛等。郭纲琳很快和她们一起并肩斗争。如为了抗议狱方虐待政治犯、克扣伙食费,郭纲琳参与了三次绝食斗争。其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是支持太平洋赤色职工国际书记牛兰夫妇的斗争。对狱友们说:大雁很高尚,它们合群,又守组织纪律,而且它们对待感情是最忠贞的!之后,郭纲琳还写过“雁之歌”来鼓舞大家。1935年9月,郭纲琳又在一个洁白的枕套上精心绣制了一只振翅欲飞的大雁,并在左下部绣上了朴拙有隶意的“起来”字样。仔细品赏,这只大雁设色典雅清丽,针脚匀整细密,姿态却不像一般大雁矫健,而是别样的柔婉优美,隐隐透露出一丝若有所寄的温柔情愫。

监狱中的女同志,还曾发起绣一条白色纺绸披肩送给即将被引渡的牛兰夫妇的活动,由每个女同志都绣上一部分。心灵手巧的郭纲琳当仁不让地在围巾一角绣了一只矫健的大雁。

郭纲琳还曾在一条手绢的左上部绣上五角星,右下部又绣了英文“longlive(万岁)”字样及雅致的小花束;另有1935年1月,郭纲琳在一个枕套上绣了两行英文:tostrugglefortruth(为真理而斗争),并在左下方精心配绣了一对相互依偎、亲昵着的小猫。

郭纲琳最喜欢绣的还是高洁的大雁。之前被关押在上海公安局的时候,望着铁窗外一群排成“人”字形的大雁飞过,郭纲琳曾

碧琳无瑕万古清芳

郭纲琳被捕后,嫂嫂、妹妹等亲友轮流来探望,苦口婆心劝她“悔过”出狱。直至有一次,郭纲琳真诚、郑重地对嫂嫂等人说:“你们如果要帮敌人在精神上枪毙我,我便不是你们的妹妹了!”

大哥郭纲伦为了妹妹一直四处奔波,后来总算又请托到了两位国民党中央委员同狱方交涉,条件是出狱后放弃政治主张即可。郭纲伦遂赶紧写信给妹妹,希望她一定不要再错过机会了。

1935年8月26日,郭纲琳在狱中给郭纲伦写了回信:伦兄:

我拖延了许久许久才复你信了吧!我不愿申诉和说明什么,因犯人的心理是绝隔人世不起作用,也许有很多的想象是脱离实际的。为了她抓不住实在做她估计的对象,所以给与她的会令她失望得可怕。现在我很能安静,脑袋似静水一样无波纹。我不希望什么,更不为失望而悲叹。我现很能安命自守,虽在过去我不利用时间追求我的现实,专在追求我身体的自由而陷于失望的苦燥中。现在呢?我不那样企求了!现在我的中心是:“让造成我的命运来完结我的命运,让我能得着的时日求些我愿求的知识,一直到最后一日。”我知道希望在追求中是甜密[蜜]的、美满的占多数,可是实现了后因时间与空间的更换,也许会恼恨希望的实现。所以你要我做的,我是不能给你圆满的回答。并我该告诉你:“我不愿造一点点罪恶在我生命中。”伦兄!请你原谅我不能屈伏在一个无罪而加上有罪的名义下来遵从你。我知道自己,明白自己。并且我也知道你们的苦衷!我常常觉得给你们的实在也够烦忙了,我为什么要这样累赘你们呢?我能给你们一点什么答复呢?——哦!垂[睡]猪的生活——再有什么?什么也没有了!再有给你们的只有失望,还说什么呢?总算好,我的身体和夏日一样有力,自入秋来胃少有不佳,别均似夏日的我。请你放心!我近来还能读点书,因能读书,所以杂念也易消失了!中秋节快临了,你们又忙着请客了吧!我们犯人一年照例有三次特许的买牛猪肉吃——春节、八月节、旧历年——所以每个犯人逢到这时都有一点兴奋。如没有钱,那只有望肉而兴叹了!八月节商[尚]未到,早就计划着:“还有一个月要吃肉和月饼了。”八月节可买月饼吃,五月节可买粽子吃。月饼比粽子好吃,能放得久多。八月节离我们还有半个月,不知你来得及请我否!七叔许久未来信了,大约公事忙吧!请他把小弟弟照片再寄张我。并替我向他要求他:“请我过节!”肯不肯呢?好!!纸完了!下次再谈!

祝你

努力保重!

狱中英妹谨上

八月廿六日

在这封回信中,为了不让兄长过于失望、伤心,心思缜密的郭纲琳先是聊心境、谈求些知识(在狱中,郭纲琳仍坚持读马列原著、学习外文),各种铺垫,直至平和、妥当地表达出了自己的宁可玉碎绝不瓦全的纯洁心志:“所以你要我做的,我是不能给你圆满的回答。并我该告诉你:‘我不愿造一点点罪恶在我生命中。’伦兄!请你原谅我不能屈伏在一个无罪而加上有罪的名义下来遵从你。”话既已说明白,就可以轻松快活地大谈买肉吃,以及月饼和粽子哪个更好的桩桩乐事了。信末,郭纲琳娇憨地让哥哥请她八月节吃月饼,要求七叔请她过节。一个单纯率真、活泼可爱的小妹妹形象跃然纸上,怎不令人唏嘘感叹。

1936年9月,郭纲琳被押到了首都反省院。在反省院,郭纲琳带头不上三民主义课、拒绝唱国民党的党歌,还借写反省日记的机会写就了宣传抗日、声讨卖国贼的檄文。郭纲琳很快被投入禁闭室,但她仍不屈服,常吟唱起心爱的歌谣《苏武牧羊》:“苏武牧羊北海边,一待就是十九年。饿食羶腥渴饮雪,天寒地冻受煎熬。望家乡,长城内,泪涟涟。为社稷,秉忠心,死何惜……”听到熟悉、动人的歌声,难友都跟着唱起来。

1937年7月1日,敌人将郭纲琳押回了宪兵司令部看守所,关进被称为“等死台”的甲所11号。

在“等死台”,敌人对郭纲琳多次严刑拷打:上老虎凳灌辣椒水,用劈破的毛竹毒打她,还用铁扛子压她,直到她昏过去又用冷水浇她……受刑后,郭纲琳仍用鲜血在囚室墙上顽强地书写革命口号。恼羞成怒的敌人将她反绑悬吊起来,并对她进行人身侮辱,郭纲琳则艰难地唱出声:雨花台,雨花台,红骨都在那里埋!

1937年7月的一天,敌人将郭纲琳等押到雨花台。郭纲琳傲然笑对行刑的刽子手,并高唱《国际歌》。

枪声响起,27岁的郭纲琳倒在血泊中……

似惊鸿一般短暂,如夏花一样璀璨、丰盈。

“不愿造一点点罪恶”的郭纲琳生来如同夏日之花,一路跋涉一路盛开,充盈着热烈决绝,又充盈着纯洁无瑕。虽遽然而逝,但她以生命为薪燃烧绽放的绚丽花火和散发的奕奕清芳,穿越浩瀚时空,依然能令今天的人们感受到一种恒久的美丽和一缕从未消散的清芳。

2009年,一对姐妹手捧一枚雨花石,找到了雨花台烈士纪念馆,自称是郭纲琳烈士的义女李大纲、李大琳,并表示这枚雨花石寄托了她们父亲对郭纲琳70多年的思念之情。

原来,1933年春任共青团江苏省委内部交通的郭纲琳,曾以未婚妻名义为掩护,与团省委巡视员李丰平并肩战斗、生活在一起。两人之间逐渐产生了肝胆相照、生死与共的真挚情感。因叛徒出卖,他们相继被捕后离散。

1937年11月,李丰平被营救出狱,即向组织上打听郭纲琳的消息。当得知心上人数月前已牺牲,李丰平悲痛欲绝。后来,他和文芸相识、结婚,育有6个子女。为了纪念郭纲琳,李丰平同妻子商量将两个女儿作为郭纲琳的义女。

李大纲介绍,步入晚年,李丰平对郭纲琳的怀念益深,常感念当年被关押在中央军人监狱时,郭纲琳让家人给他做了套冬衣,又辗转托人送给他的事。

2008年3月,李丰平在杭州逝世,享年96岁。李丰平生前曾觅得一枚雨花石,觉得是寄托这份情感的最好物件,后又为它定制了一个心形托盘。两个女儿懂得老父亲的心意,在他去世一周年之际,将这枚殷红热烈、晶莹圆润的雨花石送到了永远27岁的郭纲琳的身边。